胡良偉 劉靈逸
【摘 要】新課程理念對學生作文提出了個性化要求,而如何實現(xiàn)作文的個性化是每個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本文從質(zhì)樸自然、情感真實充沛和理性思辯三方面分析和闡述了學生作文的個性化問題。
【關(guān)鍵詞】學生作文 個性化 質(zhì)樸自然 理性思辯
作文的個性化,是作文整體流溢出的一種獨特魅力,一種獨到的風格和韻致。作文要想奪人眼目,則要靠個性來裝飾才會有亮點;作文要想博得青睞,一定要有個性閃爍其間:或質(zhì)樸自然,或情感充沛,或閃爍哲理光芒。從這個意義上說,作文的個性化應(yīng)是與眾不同和難以模仿的。
在學生作文中,大多數(shù)呈現(xiàn)出這樣兩種情況:一是純客觀的的敘述和描寫,無主觀情感的表露,無自己的情感傾向;二是客觀敘述描寫與主觀情感的表達分離,情感的表達成為無病呻吟,大多停留在文從字順層面的模式化和概念化,因無情緒彰顯而缺少個性。
一、質(zhì)樸自然是一種個性
質(zhì)樸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tài),就是要寫出真生活、真性情,寫出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和體驗。
白居易作詩要先誦給老嫗聽,懂則可,不懂則改,直至老嫗?zāi)芡耆牰?。孫犁的“荷花淀”風格,散發(fā)著淡淡的泥土的氣息,以清新自然樸素著稱。
冰心曾說過:“對于現(xiàn)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的、無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但是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zhì)樸淺顯的篇章,哪怕只有幾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動神移,不能自己!”(《憶讀書》)冰心作品的可愛可讀,源于浸潤其間的質(zhì)樸、純真和摯愛。
質(zhì)樸自然就是不事張揚,不搞鋪排,不玩深沉,就是本色純真及發(fā)自肺腑的情感表達。
看看江蘇考生的《懷想天空》:
當我到地里時,父親已割了七八壟了。他臉上很多汗珠,衣服濕透了?!?/p>
大概四五分鐘吧,他割光了。他從籃子里拿出飯盆、饃頭,邊吃邊說:“孩子,你爸沒本事,明天到縣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別緊張……”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個多小時麥子。回到家,我沒有吃飯。洗了個澡,就睡了。
現(xiàn)在,我在考場上做題。室內(nèi)很涼快。當考試結(jié)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兩小時,來感受那種烈日當空的滋味。
這是農(nóng)村孩子生活的真實寫照,這種文風不就是時下所提倡的質(zhì)樸文風?而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華麗詞句的、無病而呻的、自作多情的作文,則應(yīng)在質(zhì)樸自然上多下點功夫了。
二、真實充沛的情感是一種個性
情感充沛、真實感人才能迸發(fā)出震撼人心的激情和力量。巴金曾說,他寫作不是因為他有才華,而是因為他有真情?!耙晕沂謱懳倚摹?以我情扣他心,只有真情溢于筆端,作文才能為人稱道。
如何才能寫出情感充沛、真實感人的作文呢?
1.抒胸臆,發(fā)真情
真誠敞開你的心靈,去掉多余的迎合、表白、空泛的激昂和拔高的表演。作文時務(wù)必從心理上徹底摒棄那種不愿抒真情、說真話,怕別人窺見自己心靈深處的“秘密”的認識,克服“為文造情”“無病呻吟”的弊病。近年來高考作文不限文體,為作文提供了極大的自主寫作空間,直抒胸臆的作文已經(jīng)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備受閱卷者的青睞。寫作時應(yīng)該以自由的心智抒情,以真切的生活體驗抒寫自己的所想所悟,表達自己的真心真情?!拔恼虏皇菬o情物”,好作文能打動人心的重要一點,那就是真誠之心。在高考作文中,情感是連接考生與閱卷者的橋梁,是碰撞出閱卷者心靈火花的電石,考生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撥動閱卷者的喜怒哀樂的琴弦,才會與你的讀者獲得共鳴。
2.對生活及其對象充滿情感
要抒發(fā)真實動人的情感,首先必須對生活、對客觀對象充滿情感。對人事景物淡然漠然、漫不經(jīng)心或不熱愛生活的人,對事物不可能有情感性的感受。因此,要寫好文章,必須關(guān)心時代,關(guān)注自然,關(guān)注社會,熱愛生活。觀察外物時,要注意體驗;深入感受時,要展開聯(lián)想,進入想像,把情感充分激發(fā)起來。只有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3.從細微處著筆
“細微處”可以是細微之物,還可以是細微之言,細微之神(情),甚至是細小之數(shù)。魯迅從一次雇車的小事之中,見出了最普通的勞動人民的偉大,于是有了嚴于解剖自己的獨特感受,《一件小事》成了人們反躬自省的一面共同的鏡子。從細微處著筆,就是要用具體可感的生活細節(jié)來表達情感。文章要有感情,情因事而發(fā),事感人而情自濃。無論是抒寫愛國情、民族情,還是表現(xiàn)父子情、母女情、手足情、友情、愛情都要因事而發(fā)。
4.情感表達須提煉
情感既要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又要高度濃縮。情感生活應(yīng)是對生活的提煉,是富有表現(xiàn)力和藝術(shù)張力的情感。有生活味的情感能打動人,決不意味著生活原生態(tài)的情感一定能打動人。一篇表達膚淺、粗糙、低俗情感的作文,是無法打動人的。作文須恪守“三不”:不夸張——寫作時對情節(jié)不夸大或縮小而導(dǎo)致內(nèi)容變形失真;不失實——內(nèi)容要經(jīng)得起推敲,即使是細節(jié)也應(yīng)合乎情理,給人真實感;不矯情——情感自然流露,合乎生活之情與人之常情,而不是牽強附會。
總之,抒真情,說實話,重細節(jié),多想象,用心悟,巧表達是寫出情感動人的文章的有效方法。
三、理性思辯是一種個性
科學而理性的思辯充滿著智慧的光輝,洋溢著時代的人文色彩。
理性的思考、辯證的分析,應(yīng)該是一個高中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從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題的設(shè)置看,學生的理性思考、辯證分析能力正日漸受到青睞,如2003年有“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2004年有“相信自己和聽取別人的意見”等。如果作文時不作一點理性的思考,沒有一定的思辯能力,則很難寫出讓人信服的文章來。
1.以退為進
以退為進,運用“即使”“如果”等假設(shè)的形式,采用“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迂回”戰(zhàn)術(shù),可能會使作文章更臻于一片嶄新的天地。
請看下面一段摘自高考優(yōu)秀作文《心中的天平》的文段:
“感情如同天平一端的重物,選擇什么作為量度顯得尤為重要……一個人如果能用理智控制住感情,會使他顯得親切而又冷靜;一個人如果能用道德控制感情,會使他顯得高尚而又真誠;一個人如果能用責任感控制感情,會使他顯得堅毅而又可信?!?/p>
這位考生將自己對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的理性思索,用富于情感的優(yōu)美的文字加以表達,充滿思辯色彩和哲理韻味。
2.由點觸面
泛泛而談,會使作文浮于表面;就事論事,會使作文流于淺薄。若能透過表象觸及本質(zhì),或由點觸面,會使作文更富于思辨性和哲理性。
如高考優(yōu)秀作文《我愛唐裝》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可為何,唐裝還是那件唐裝,如今卻走上了國際大舞臺,并綻放著最美麗的花朵呢?為何,唐裝還是那件唐裝,如今卻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呢?原來,這是中國經(jīng)濟騰飛之后,是中國重振泱泱大國雄風之后,是人們足以驕傲地自稱“我是炎黃子孫”之后對民族熱愛最直率的呈現(xiàn)。愛祖國,愛唐裝,愛這個能讓我們揚眉吐氣的國家的一切。我們的“海爾”拒絕了多少想要分一杯甜水的外企,我們的陶瓷驚艷了多少黃頭發(fā)藍眼睛。”
借“唐裝”來分析“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這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不不局限于就衣論衣,而是透過表象洞察到實質(zhì):從唐裝到國貨,到祖國傳統(tǒng)美物,到國家經(jīng)濟騰飛,到國力強盛帶來的認知觀念的巨變。
3.換位思考
榮辱、禍福、苦樂、悲喜、美丑等,得失等,換位思考、換角度思考,換位可出新。感他人之所未感,言他人之所未言,你的思考就區(qū)別于他人,擁有了你的個性,你所談的便是個性化的感受。
再看看高考滿分作文《學會歷史般的旁觀》的開頭: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為花給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摯友,因為蜂給予她生命的延續(xù)。然而在蝶眼中,蜂不過是埋頭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過是游戲花間的浪子?!薄啊瓙墼髅勺×死硇缘男?。跳出愛憎,歷史會還給我們一份真實的面目?!?/p>
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對象眼中的結(jié)果不一樣,原因何在?親疏不同。于是順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愛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愛憎,歷史會還給我們一份真實的面目。這樣的論述,顯得自然貼切、水到渠成。
4.忌絕對化
避免了絕對化,可以使論述的思辯色彩更濃郁。請看2003年高考滿分作文《理性的美》的結(jié)尾:
“也聽一些短視的人說,這世界太冷,需要溫度,需要感情。殊不知無聊地躁動是太感性,太缺乏理智。理智不等于冷,正如感情不等于溫暖一樣。理智是美的東西,一切美都是有溫度的,理智的人也有感情,理智的思考也有局限和麻煩,只是有些理智只是所謂的理智,沒有到達高的境界也就不會領(lǐng)悟到高層次的美?!?/p>
作者說明理智不等于冷,理智的人也有感情,“沒有到達高的境界也就不會領(lǐng)悟到高層次的美”,這就使得文章有了思辯性,也有效避免了絕對化。
★作者單位:四川省古藺縣藺陽中學;四川省古藺縣藺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