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劉鴻雁樂嘉芳*
PACS在超聲領域中的應用探討
李 霞①劉鴻雁①樂嘉芳①*
目的:探討PACS系統(tǒng)在超聲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應用醫(yī)學影像工作站的病例進行分析。結果:應用PACS系統(tǒng)共記錄超聲檢查67761例,其中男14538例,女53223例,年齡范圍1天~96歲,陽性30492例,約占45.2%,圖像質量良好。結論:PACS系統(tǒng)在超聲領域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科室管理的效率,有助于提高醫(yī)療、教學和研究的水平。
超聲;圖像存儲與通信系統(tǒng)(PACS);計算機系統(tǒng);病案系統(tǒng)
[First-author's address]Department of Ultrasonography,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Qingdao 266011, China.
超聲波檢查作為臨床診斷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現(xiàn)代醫(yī)學影像診療活動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圖像存儲與通信系統(tǒng)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即PACS)是醫(yī)院用于管理醫(yī)療設備如CT、MR、US等產(chǎn)生的醫(yī)學圖像的信息系統(tǒng),已成為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 即 HIS)的重要組成部分[1-4]。以往有關PACS系統(tǒng)在超聲領域應用的文章很少,本文通過對PACS系統(tǒng)在超聲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旨在探討PACS系統(tǒng)在超聲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 硬件配置
東軟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的PACS 系統(tǒng),它以DICOM服務器為中心服務器,按照DICOM3.0 標準將數(shù)字化影像設備聯(lián)網(wǎng),圖像輸出為RGB 彩色分量輸出,輸出的是模擬信號,采用OK圖像采集卡(RGB Color10),把模擬信號變?yōu)閿?shù)字信號存入計算機(工作站),圖像在工作站之間的傳輸采用R、G、B、SYSN數(shù)據(jù)傳輸電纜,電纜的一端接在計算機的圖像采集卡的視頻輸入口上,另一端接在彩超機的視頻輸出口上。工作站設定圖像采集分辨率為800*600,為了便于存儲與傳輸, DICOM3.0 標準允許對DICOM圖像的圖像數(shù)據(jù)部分進行壓縮, 支持JPEG 壓縮(包括基于離散余弦變換的有損壓縮和基于差分脈沖編碼調(diào)制的無損壓縮) 和游程編碼( RLELossless) 兩種壓縮方式。
1.2 圖像采集方法
采集圖像時,選擇與超聲診斷儀相連的視頻狀態(tài),進行醫(yī)學數(shù)字化超聲圖像的采集、傳輸、處理、中心存儲和管理。用鼠標或者特設的鍵盤按鍵采集,即可采集靜態(tài)圖像,亦可將一個檢查過程完整的保存下來,即采集動態(tài)圖像,同時將患者病歷號和檢查部位及超聲所見、診斷意見等依次輸入,即可存儲又可打印出標準化超聲診斷報告單。
2.1 超聲診斷的陽性率、隨訪例數(shù)
我院從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的26個月間,應用此工作站共進行超聲檢查67761例,其中男14538例,女53223例,年齡范圍1天~96歲,陽性30492例,約占45.2%;隨訪57860例,約占85.4%。與PACS系統(tǒng)使用前的26個月的隨訪例數(shù)進行比較,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AS6.12軟件四格表卡方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見表1)
表1 使用PACS系統(tǒng)前后隨訪例數(shù)的對照
2.2 圖像存儲空間
人均占用存貯空間約400 Kb,每張圖片占用空間約98.6 Kb。圖像清晰,從智能化詞匯庫中提取相關的詞匯并立即打印報告單,一般僅需3~4 min 就可以完成圖文并茂、字跡工整、用詞恰當、結論準確的標準化報告單。
在建成覆蓋整個超聲科的PACS后,經(jīng)過2年多運行實踐,結果該系統(tǒng)運行平穩(wěn),使超聲檢查實現(xiàn)無紙化要求。迄今為止,日均完成超聲檢查100余人次。與PACS應用前比較,在各級各類工作人員和設備基本未變的情況下,完成超聲檢查數(shù)量增加了25%,工作效率顯著提高。通過對醫(yī)學影像工作站在我院超聲系統(tǒng)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PACS系統(tǒng)在超聲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集中體現(xiàn)在:
3.1 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高質量影像資料。能將同一患者的新、舊圖像或同類疾病以及正常與病變切面圖像進行對比[5-6],各種超聲圖像如二維、M型、頻譜多普勒、彩色血流多普勒等均可存儲并可在硬盤或軟盤上存儲,而且可以讓異地的專家迅速得到所需的圖像數(shù)據(jù),達到遠程會診的目的,共享專家資源。
3.2 有利于提高超聲醫(yī)師的業(yè)務水平和超聲檢查的工作效率。工作站的隨訪模塊,有利于超聲醫(yī)師隨時調(diào)用儲存的資料與當前患者的實時圖像進行對照和鑒別, 便于觀察療效。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技術水平。同時可將已經(jīng)臨床病理證實的病例進行回顧,與PACS系統(tǒng)使用前比較,隨訪工作的效率得到明顯提高。由于工作站存有智能化超聲診斷詞匯庫,從中提取相關專業(yè)詞匯并立即打印報告單, 僅需3~4 min就可以完成圖文并茂、描述和結論統(tǒng)一的報告單,遠比手寫報告單迅速、精確, 而且大大縮短了患者的候診時間和等待領取報告單的時間。
3.3 通過超聲工作站有效地提高了超聲科室的管理效率。超聲工作站克服了以往超聲檢查結果沒有圖像資料、結果易丟失毀損、存儲空間大等弊端。超聲工作站的查詢模塊可對病歷號、姓名、診斷醫(yī)師、診斷意見等關鍵字段進行查詢,極大方便了病歷管理,并能準確快速的統(tǒng)計出科室收入、每位醫(yī)生的工作量等,方便實行個人量化管理。
3.4 有利于觀察療效??呻S時調(diào)用任何一位患者的超聲圖像或某一病種的超聲圖像, 并可對正在受檢患者的超聲圖像進行對比, 為超聲醫(yī)師提供鑒別診斷的依據(jù)。工作站存儲量大,檢索便利, 可隨時查閱患者的圖像和報告資料,前后對比,觀察療效,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 有利于患者康復。
3.5 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為醫(yī)學影像學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應用此種教學方法直觀、省時,資料齊全。應用磁盤或光盤, 可存儲大量超聲圖像, 并進行分類管理,可為科研提供豐富和完整的資料。這種現(xiàn)代化的教育方式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達到了教學資源的共享,是醫(y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的必然發(fā)展方向。
目前,由ACRNE MA研發(fā)的DICOM3.0 標準,已經(jīng)成為醫(yī)學影像設備的標準通信協(xié)議,在這個標準中,增強了對網(wǎng)絡的支持。但由于有DICOM口的超聲儀價格較貴,對于中小醫(yī)院來說,采用圖像采集卡的超聲工作站是一個選擇。它的圖像存儲采用JPG 格式,是一種有損壓縮方式,優(yōu)勢是節(jié)省空間,可以作為圖像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此類系統(tǒng)具有實用、經(jīng)濟、靈活等特點,通過建立迷你PACS為以后建立大型系統(tǒng)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7-9]。醫(yī)學影像工作站在超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必將推動PACS發(fā)展,它可以提高超聲科室的工作效率,促進超聲科室的專業(yè)技術和學術水平的提高。
[1] 姚東明,楊力.P A C S在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中應用的認識[J]. 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2,15:46-447.
[2]Kundel HL,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a PACS: information flow and clinical action in a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Radiology,1996,199(1):143-149.
[3]高延濱,焦明德,韓淑芳. MDS-2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工作站的建立與臨床應用價值[J].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1997,31:50-52.
[4]Janower ML, et al. Peris of PACS[J].
Radiology,1999,213(1):308-309.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DICOM).PS 3.1-3.10.2002.
[5]華興,李銳.PACS系統(tǒng)在超聲影像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6,15(4):256.
[6]陳路增,王彬. 醫(yī)學影像工作站在超聲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06,12(2):13-15.[7]Janower ML, et al. Peris of PACS[J].Radiology,1999,213(1):308-309.
[8]Langer S,et al.Issues surrounding PACS archiving to external,third-party DICOM archives[J]. J Digit Imaging,2009,22(1):48-52.
[9]Kinsey TV, Horton MC, Lewis TE, et al. Interfacing the PACS and the HIS:results of a 5-year implementation[J]. Rad iographics,2000,20(3):883-891.
[10]莊天戈.PACS和遠程放射學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02(3).
[11]曹厚德.PACS的進展及應用展望[J].放射學實踐,2003(6).
Application of PACS in ultrasonography
Li Xia, Liu Hongyan, Le Jiafang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function of medical imaging station applied in ultrasound examination. Methods: All patients recorded by medical imaging station from 2006 to 2008 were evaluated. Results: 67761 patients recorded included 14538 males and 53223 females with an age ranging from 1 day to 96 years. 64730 patients have illness. Positive rate was 95.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imaging station can improve efficiency of ultrasound department. It is helpful to raise the level of treatm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Ultrasound;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mputer system; Medical records system
1672-8270(2010)02-0020-03
R 197
B
李霞,女,(1973- ),碩士,主治醫(yī)師,現(xiàn)就職于青島市立醫(yī)院超聲診斷科,從事超聲診斷工作15年。
2009-12-08
①青島市立醫(yī)院 山東 青島 266011
*通訊作者:樂嘉芳,副主任醫(yī)師。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0,7(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