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雪蓮
(北京市房山區(qū)良鄉(xiāng)醫(yī)院彩超室,北京,102401)
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CDE)檢查簡單便捷、安全無創(chuàng)且價格不高,已成為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超聲心動圖可評價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并可測定左心室或右室心充盈壓,從而獲得相應的血流動力學指標[1-4]。記錄二尖瓣血流頻譜是評價左室舒張功能最常用的方法,E/A是反映左室舒張功能的重要指標[5]。目前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高血壓是引起左心結構變化及功能障礙的原因,有效控制血壓達到目標值將有利于減輕患者左心結構及其功能的變化。本文通過對資料完整的6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患者的CDE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研究組:高血壓性心臟病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齡41~75歲,平均53歲。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史4~21年,均在心功能代償期。無其它伴隨疾病。高血壓診斷標準參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高血壓性心臟病診斷條件除有高血壓外尚符合下列條件:①臨床有左心功能不全表現(xiàn),排除其他原因;②CDE提示左心結構及其功能改變。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及其它心肌疾病;伴有其它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
首次檢查1年后根據臨床治療情況分為:血壓控制達標組36例,男20例,女16例,1年來遵醫(yī)囑規(guī)律服降壓藥,血壓控制滿意,清晨平臥測血壓(138±5.3)/(84±4.2)mmHg;血壓控制未達標組24例,男16例,女8例,不規(guī)律服藥或未服藥,血壓未降至目標范圍,清晨平臥測血壓(153±6.7)/(96±5.6)mmHg。
健康對照組30例,性別年齡與研究組匹配,正常體檢者,均經有關檢查證實無心血管疾病,血壓正常。
采用飛利浦iE33心血管專用彩超,探頭頻率2~4 MHz,檢查左房內徑(LAD)、E/A比值、IVST舒張期室間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舒張末期左室內徑(LVD)、左室射血分數(shù)(EF)等。參照標準:測量值標準以錢蘊秋主編的《超聲診斷學》作為參考[6]。
高血壓性心臟病組初測值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各指標均較健康組稍差,雖左心結構參數(shù)有差異,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僅左室舒張功能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表 2顯示,在根據血壓控制情況分成的兩組中,其各項數(shù)據在入組初并無明顯差異。而1年后高血壓性心臟病組各指標與健康組相比均有改變,左室收縮功能和左室舒張功能均有下降。表3顯示,血壓控制未達標組左室收縮功能和左室舒張功能均明顯下降,LAD,P<0.05,E/A更顯,P<0.01。而與之對應,血壓控制達標組前后相比,雖然各參數(shù)亦有一定改變,但并無顯著差異,見表4。
表1 高血壓性心臟病組60例初測值與健康對照組比較
表2 高血壓性心臟病組中血壓控制達標組初測值與血壓控制未達標組初測值比較
表3 血壓控制未達標組復測值與健康對照組比較
表4 血壓控制達標組復測值與初測值比較
對于高血壓,其主要的病理改變是全身小動脈病變。長期小動脈痙攣使其內膜因壓力負荷增加,缺血、缺氧出現(xiàn)玻璃樣變,中層則因平滑機細胞增殖、肥大而增厚,出現(xiàn)血管壁的重構最后管壁纖維化[6]。管腔狹窄促進高血壓的持續(xù)和發(fā)展,長期的全身小動脈腔狹窄血管阻力上升,左心室代償增厚以維持心排出血量和有效循環(huán),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6]。左室肥厚和左室擴大是高血壓性心臟病的特征表現(xiàn)[7-11]。國外有學者研究報道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及左房擴大發(fā)生于左室肥厚及擴大之前。由于患者心肌彈力纖維含量減少,心肌硬度增加,心肌的延伸性下降,心室順應性降低,進而可出現(xiàn)心臟舒張功能障礙[12]。高血壓引起左心結構的早期改變,在超聲檢測出左室肥厚之前就已檢測出左室舒張功能異常[13],甚至左室肥厚逆轉后舒張充盈異常仍持續(xù)存在[14]。舒張早期左室充盈受限,E峰減低,舒張晚期左房代償收縮增強,A峰升高,故E/A比值減低。國內有學者指出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及左房增大是高血壓患者的早期心臟改變,尤以左室舒張功能的改變最為顯著[15]。故左室舒張功能受損以及左房擴大作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早期心臟改變備受重視[16]。本文研究結果與其觀點吻合。表1顯示,在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左室舒張功能指標(E/A),在研究組中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收縮功能指標(EF)則差異無顯著性,以左室舒張功能受損為首發(fā)表現(xiàn)。但隨著病程進展,尤其對于血壓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左房后負荷持續(xù)增加,且左房壁薄代償功能差,以致左房逐步擴大,LAD值明顯增大。而對于在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即積極控制血壓者,由于左房后負荷相對較輕,其 LAD增加較緩,雖LAD、PWT高于初測者,但與入組時比較無顯著差異。
左心結構及其功能的變化能反映高血壓患者心臟病變程度,并可以作為療效評價的重要指標,監(jiān)測患者的左心構型及其收縮、舒張功能對臨床診療意義重大。胸片僅能反應心臟的外部形態(tài),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往往通過心電圖得到提示,但心電圖不能評價心腔結構、血流及心功能的變化,當心電圖反應出左房、左室大及心肌勞損時,往往是高血壓心臟病較晚期,已失去早期診斷意義[17]。
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可直觀顯示患者的左心結構,測量左室收縮及舒張功能,從而為臨床提供有關高血壓病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病變的準確資料[18],并且能夠進行連續(xù)動態(tài)監(jiān)測,無創(chuàng)、簡便、客觀、及時,為高血壓心臟病病的臨床診斷及動態(tài)觀察療效提供了可靠的客觀資料。本研究亦表明,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在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即能觀察到左室舒張功能的損害和左房擴大,為臨床診治早期高血壓性心臟病提供確切的依據,也可作為患者后期對比觀察各種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對于任何疾病,早期診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高血壓及高血壓性心臟病亦不例外。因此,提倡對高血壓早期患者常規(guī)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以發(fā)現(xiàn)其早期心臟改變,以利于及時檢出高血壓性心臟病及其并發(fā)癥,并對判斷治療效果和預后有著其它輔助檢查難以替代的意義。
本研究亦表明,規(guī)范合理的血壓控制將明顯減緩早期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左室舒張功能受損以及左房擴大的進展程度,與血壓升高引起的動脈病變的減輕有關。而由于研究周期及病例數(shù)的不足,未能就之后繼發(fā)的左室肥厚和左室擴大進行相應分析,有待于進一步收集資料進行觀察。
[1]孫能軍,童曉明,葛志明.心肌病的超聲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8,14(10):1565.
[2]谷穎,車正蘭.先天性主動脈出口狹窄的超聲心動圖診斷[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9,34(5):533.
[3]陳國.老年人退行性心臟瓣膜病120例超聲診斷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15(8):983.
[4]谷穎,車正蘭.6例三尖瓣閉鎖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診斷[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8,33(5):558.
[5]陳曉霞,郭瑞強,周青.超聲心動圖對高血壓患者左室舒張功能的研究[J].醫(yī)學綜述,2007,13(14):1110.
[6]錢蘊秋.超聲診斷學[M].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2:213.
[7]黃志梅.原發(fā)性高血壓血壓晝夜節(jié)律變化與左心室肥厚的關系[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9,34(4):438.
[8]朱春麗,李建平,吳林生.高血壓左室肥厚與心律失常關系探討[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9,34(2):151.
[9]王國飛,陸鳳翔,雍永宏.動態(tài)脈壓對高血壓患者左室舒張功能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9,13(11):74.
[10]刁曉艷,謝萍.原發(fā)性高血壓左室肥厚患者的尿酸與性別相關性研究[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8,33(1):52.
[11]陸鳳鳴,楊應軍.氟伐他汀對血脂正常高血壓患者左室肥厚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2):208.
[12]Galzerano D,Tammaro D,Viscovo L,et al.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 graphic and magneticresonance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telmisartan com-pared with carvedilol on left ventricularmass a multi-center,randomized,longitudinal study[J].Am JHypertens,2005,18(12):1563.
[13]Gardin JM,Drayer JI,Rohan MK,et al.Doppler evaluation of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in mild and severe hypertentio[J].JACC,1986,7:185.
[14]Szlachci CJ,Tubau JF,Vollmer C,et al.Effect of diltiazemonleft ventricular mass and diastolic filling in mild to moderate hy-pertention[J].AmJ Cardiol,1989,63:198.
[15]李明,歐華林,李云鋒,等.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研究高血壓早期左心結構及功能的變化[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1):28.
[16]蘆芳,郭光偉.高血壓病早期左心結構及功能改變超聲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0,10(1):40.
[17]周霞,王丹陽,李歆.超聲心動圖對高血壓心臟病分期診斷及功能變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5):964.
[18]Lenstrup M,Kjaergaard J,Petersen CL,et al Evalu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massmeasured by3D echocardiography usin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s gold standard[J].Scand JClin Lab Invest,2006,66(8):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