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祥,郭麗蘭,朱秋艷
(樂亭縣畜牧獸醫(yī)局,河北樂亭 063600)
(一)流行特點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尤其是在季節(jié)交換和冬季,氣候惡劣和管理不良均可誘發(fā)本病,以出生一個月內(nèi)的犢牛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特征是拉稀便、軟便或水樣便,脫水和體重減輕,被稱為新生犢牛的殺手。病原是病毒或大腸桿菌。
(二)臨床癥狀發(fā)病初期體溫39.2℃~ 40.0℃,隨病情惡化,體溫升高至 40.1℃~ 40.5℃ ,脈搏115次 /min 以上,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渴欲增進或廢絕,反芻停止。眼結(jié)膜先潮紅后黃染,舌苔重、口干臭,四肢、鼻端末梢多冷涼,脈搏增數(shù),呼吸加快。瘤胃蠕動或弱或消失,有輕度膨脹。腸音初期增強,以后減弱。腹部觸診較敏感。腹瀉糞便稀薄、腥臭的水樣棕色稀便,混有粘液、血液及黏膜組織。病的后期,腸音減弱,肛門松弛,排便失禁。營養(yǎng)良好的犢牛治療及時,護理得好,多數(shù)可康復(fù)。重劇患牛病程持續(xù)1周以上,預(yù)后不良。臨死前的病危癥狀是高度沉郁、心衰、脫水死亡。
(三)治療方法治療原則是健胃清腸,消炎,防止繼發(fā)感染和脫水。
1.病初期前2 d應(yīng)清理胃腸。一般用人工鹽100~200 g,魚石脂10 ~ 20 g,乳酸 2 g,酒精 10 ml,30℃溫開水2.5 L,一次內(nèi)服。
2.當腸內(nèi)容物已基本排空,糞的臭味不大而仍腹瀉不止時,可進行止瀉。用藥用炭150 g,50片乳酶生,5個蛋清或煮熟的豆?jié){加水1.5 L一次內(nèi)服,每天2次。胃腸臌脹的病牛,再加磺胺脒5 g、碳酸氫鈉5 g、氧化鎂2 g,喂服。
3.消炎可以用以下抗菌藥物。如:環(huán)丙沙星、克林霉素、慶大霉素、青霉素、鏈霉素等。靜脈輸液或肌注。
4.對脫水嚴重的要大量補充液體,可用5%葡萄糖鹽水3 000 ml,20%葡萄糖液300 ml,5%碳酸氫鈉液250 ml,20%安鈉咖液10 ml一次靜脈注射。體溫升高的病牛肌注安痛定、地塞米松、利巴韋林。脫水不嚴重的一般性腹瀉可停喂1 d奶,用口服營養(yǎng)補液鹽(葡萄糖50%、碳酸氫鈉15%、氯化鉀3%、甘氨酸3%、氯化鈉3%、磷酸鈣1%、硫酸鎂1%)76 g,加水3 000 ml,自由飲用。
(四)預(yù)防
1.新生犢牛一定要吃上初乳。
2.對于經(jīng)濟價值很高的種牛分別于10日齡和25日齡靜脈注射健康母牛血清。(方法:采集健康母牛靜脈血液500 ml,經(jīng)離心機分離,取上清液即血清100~150 ml,加生理鹽水300 ml,80萬青霉素1支,100萬鏈霉素半支靜脈注射)這種方法能顯著提高犢牛免疫力,對預(yù)防新生犢牛腹瀉及其它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五)總結(jié)
1.此病要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發(fā)病初期不要急于止瀉,要先清理腸胃、排毒,脫水的以大量補液為主。
2.加強管理,合理營養(yǎng),注意溫度控制,加強牛舍消毒,預(yù)防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