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陽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四版與第五版單音節(jié)詞義項變化研究
李晨陽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
不同版本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xiàn)代漢語詞義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本文通過對比第四版和第五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統(tǒng)計出單音節(jié)詞的義項變化,根據(jù)變化原因進行分類統(tǒng)計,并嘗試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總結。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單音節(jié)詞;義項變化
首先,經過統(tǒng)計,在 2005版中有 389個單音節(jié)詞與 2002版中完全相同,占義項有所增加單音節(jié)詞總數(shù)的 73.1%。例如:
【冊】①冊子:名 ~ㄧ畫 ~ㄧ紀念 ~。②量詞:這套書一共六~。③〈書〉皇帝封爵的命令:~封。
其次,把 2002年版和2005年版進行比較,經過統(tǒng)計有 100個新增加義項的單音節(jié)詞。例如:
【卡】①卡路里的簡稱。②卡片:資料~ㄧ年歷~ㄧ病歷~。③磁卡。④錄音機上放置盒式磁帶的倉式裝置:雙~錄音機。[英 cassette]。⑤卡車:十輪~。
其中③為新增義項。
以下從兩個方面分析增加義項的原因。
1.因補充姓而增加義項
單獨列出這一原因增加的義項,是因為在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因補充姓而增加義項的單音節(jié)詞的數(shù)量很多,有 85個,占 2005年版新增加義項的單音節(jié)詞的 85%。例如,在 2005年版中:
【偉】wěi ①偉大:雄 ~│~論 │~績。②〈書〉壯美:~丈夫。③姓。
其中③為新增加的義項。像這樣的單音節(jié)詞還有今、養(yǎng)、前、協(xié)等。
2.其它
例如,在 2005年版中:
【持】chí ①拿著;握著:~槍 ◇~法。②抱有(某種見解、態(tài)度等):~不同意見ㄧ~反對態(tài)度。③支持;保持:堅~ㄧ~久。④主管;料理:操~ㄧ主 ~。⑤控制;挾制:劫~ㄧ挾~。⑥對抗:僵~ㄧ相~不下。
其中②是 2005年新增加的義項。像這樣的單音節(jié)詞還有漫、腸、苗等。這樣的單音節(jié)詞有 15個,2005年版新增加義項的單音節(jié)詞的 15%。
經過統(tǒng)計,在 2005版中有 28個減去 2002年版新增加義項的單音節(jié)詞,并其涉及 29個義項,例如:
【兜】dōu ①(~兒)口袋一類的東西:網~兒ㄧ褲~兒ㄧ中山服有四個~兒。②做成兜形把東西攏住:小女孩兒的衣襟里~著幾個海棠果兒ㄧ老大娘用手巾~著幾個雞蛋。③繞:~抄ㄧ~圈子◇許多感想~上心頭。④招攬:~銷ㄧ~生意。⑤承擔或包下來:沒關系,有問題我~著。⑥兜底:把他的老底全給~出來。⑦正對著;沖著:~頭蓋臉。⑧同‘篼’。
其中⑦是 2002年版中的義項,但是在 2005年版中卻刪除了。
【搞 】gǎo ①做;干;從事:~生產 │~工作 │~建設。②設法獲得;弄:~點兒水來丨~材料。③整治人,使吃苦頭:他們合起來~我。
其中②③均為 2002年中的義項,但是在 2005年版中③卻被刪除了。
【瘋】fēng ①神經錯亂;精神失常:發(fā)~。②指沒有約束地玩耍:她跟孩子~了一會兒。③指農作物生長旺盛,但是不結果實:~長ㄧ~枝ㄧ這些棉花~了。
其中②是 2002年版中的義項,但是在 2005年版中卻刪除了。
為了進一步分析以上 28個在 2005年版中刪除的義項,以下將結合上文的數(shù)據(jù)分析統(tǒng)計在 2005年版中刪去的義項。
表1 2005年版所刪除義項按照 2002年版中增加原因的分類統(tǒng)計
表1是這 28個詞的來源分析的比較,從中可以看出:
第一,28詞中有超過 60%的詞都來源于因補充古義而增加義項和受方言影響而增加義項,高達14.2%屬于受方言影響而增加義項新增加的義項在2005年版中被刪去;
第二,相反,因補充舊義而增加義項和因補充新義而增加義項來源的義項較穩(wěn)定,僅分別有不到各自的 3%新增加的義項被刪去;
通過此項比較,我們可以初步得出兩點假想推論:
第一,漢語的詞匯發(fā)展中,古義消失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運用在加速。在 1996年或 2002年版中新收入的古義在 2005年版中就被刪除 (因為 2002年版是1996年版的增補本,所以有可能此義項為 1995年版首次收入,而非 2002年版首次收入),這說明在短短十年間,現(xiàn)代漢語中此義項的快速消失,但是這是否意味在今后的修訂詞典中,不需要繼續(xù)補充以前忘記收入的古義,這一問題還有待考證。
第二,受方言影響而產生的義項穩(wěn)定性較差,或者活躍期比較短。由于中國的方言數(shù)量多,情況復雜,在改革開放以后,不同方言區(qū)的人交往日益頻繁,使很多方言詞語成為流行詞語,但大多數(shù)新的義項如曇花一現(xiàn),很快就消沉下去。但這是否說明在以后的詞典編撰中,要盡可能延長由方言詞產生義項的研究周期,這一問題還有待考察。
通過對比 1983年版和2002年版,得出了如上50條義項減少的單音節(jié)詞,共涉及 55個義項。以下本文將逐一對比 2005版中這 50個單音節(jié)詞,得出以下分類統(tǒng)計。
這類義項有 49個,占所減少義項的 89.1%。所以大多數(shù)在 2002年版中刪去的義項在 2005年版中都是保持一致,同時該義項的單音節(jié)詞也是與2002年版中是一致的。例如:
【蕭】xiāo ①蕭索;蕭條:~瑟 │~然。②(Xiāo)姓 。
(1)重新增加在 2002年版刪去的義項的單音節(jié)詞
這類義項僅有一個,占 2005年與 2002年相比減少義項的 1.8%。例如,在 1983年版中:
【濠】háo ①護城河。②濠水,在安徽省鳳陽縣境內。
而 2002年版中刪去了②,但在 2005年版中,重新加入“濠河,水名,在安徽。”這一義項。
(2)新增加其他義項的單音節(jié)詞
這類義項有兩種情況:
一是因補充姓氏而增加的義項,有四條,分別為漢、消、閑、熙。
另一種是補充該單音節(jié)的其他義項,只有一條:
【木】mù ①樹木:伐~│果~│獨~不成林。②木頭:棗~│榆~│檀香~。③棺材:棺~│行將就~。④(Mù)姓。
2005年版中,新增加了一個義項“⑤反應遲鈍:~然│~頭~腦│他反應有點~。
通過對《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2年版以及 2005年版單音節(jié)詞的義項對比分析描寫,我們發(fā)現(xiàn)義項的變化主要以義項增加為主,因此新詞新義近年來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研究是合理的,而在減少義項方面,很多古義被刪去,使得很難從新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了解詞義,這種刪去義項的合理性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1] 曹煒.現(xiàn)代漢語詞匯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 常曉芳.新舊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雙音節(jié)動詞釋義對比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 符淮青.現(xiàn)代漢語詞匯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4] 葛本儀.現(xiàn)代漢語詞匯學 [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5] 郭伏良,白云霜.《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五版)新義詞語的多維考察 [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9):19-23.
[6] 馬永利.現(xiàn)代漢語新詞觀[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1):171.
[7] 申雅輝.舊詞新義研究 [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
[8] 沈孟瓔.新詞語詞義之概貌[J].文史哲,1986(4):20.
[9] 王潔.試論新詞語中的多維新義詞 [J].語言文字應用,2010(2):35-36.
[10] 王希杰.詞匯演變發(fā)展的內因和外因[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92-97.
[11] 魏慧萍.漢語詞義發(fā)展演變研究[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12] 吳建勇.淺談現(xiàn)代漢語新詞義產生的途徑[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3):36-39.
[13] 肖模艷.詞義變化屬性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14] 張婷.近30年來的舊詞新義研究 [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15] 周永惠.漢語新詞語、新詞義與新詞詞典編纂[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4(9):46-49.
[16] 諸丞亮.簡析現(xiàn)代漢語詞語新詞義形成的規(guī)律和趨勢[J].辭書研究,1991(1):15-16.
Research of senses of a dictionary entry’s changes of monosyllabic in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between the 4th and the 5th version
L IChen-yang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China)
We may find some rules as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 Chinese words by making some comparisons between different versions of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This paper aim s to mak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4 th and 5 th version and the statistics of senses of dictionary entry’s changes of the monosyllabic of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Making the statisticsby categor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then try to mak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by the statistics.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monosyllabic;changes of the sense of dictionary entry
H1
A
1009-8976(2010)04-0077-03
2010-10-08
李晨陽 (1988—),女 (漢),吉林長春,碩士主要研究對外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