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
(永州市冷水灘區(qū)皮膚病防治所,湖南 永州 425000)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皮膚病,慢性濕疹可多年不愈,反復發(fā)作,臨床治療非常棘手。2009年 2~12月,我們分別用復方氟米松軟膏(商品名:奧深,香港澳美制藥廠生產)和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商品名:醋酸曲安奈德乳膏,海南制藥廠有限公司制藥一廠生產)治療 76例慢性濕疹,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選擇 76例均為門診診斷為慢性濕疹[1]的患者,所有患者 2周內未接受過局部治療,4周內未接受過系統(tǒng)治療,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嬰幼兒及對觀察藥物成分過敏者,有嚴重心、肝、腎、內分泌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皮損有滲出者及皮損局限于頭面部者均不予入選。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復方氟米松軟膏組)40例,其中男 25例,女 15例;年齡 8~60歲,平均(19.0±13.2)歲,病程 2個月 ~5年;靶皮損位于手部 16例,肘外側 8例,小腿 10例,足部 6例。對照組(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組)36例,其中男 22例,女 14例;年齡 8~58歲,平均(17.0±14.8)歲;病程 2個月 ~4年;靶皮損位于手部 13例,肘外側 9例,小腿 9例,足背 5例。病例選擇:兩組病例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嚴重程度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外用復方氟米松軟膏;對照組外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兩組均每日 2次外涂于患處,共治療 3周。
1.3 療效觀察及判定標準 選擇最嚴重的皮損作為療效觀察的靶皮損,在就診當日和用藥第 1周、第2周、第 3周觀察并記錄靶皮損的各項評判分指標。評判指標包括瘙癢程度、炎癥程度、鱗屑肥厚程度及靶皮損面積 4個方面,采用 4級評分法:0級 =無,1級 =輕度,2級 =中度,3級 =重度[2]。治療積分為各項評分的總和。療效指數(shù)(%)=(治療前積分 -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 ×100%,分為基愈、顯效、有效、無效 4級?;函熜е笖?shù)≥90%;顯效:療效指數(shù) 60% ~89%;有效:療效指數(shù) 20%~59%;無效:療效指數(shù) <20%??傆行?=(基愈例數(shù) +顯效例數(shù))/病例總數(shù) ×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3.0軟件,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 見表 1。
表 1 兩組治療慢性濕疹每周的療效比較[例(%)]
治療組在治療后第 1、2、3周基愈率均高于對照組,χ2值分別為 5.45(P<0.05)、4.80(P<0.05)、7.41(P<0.01);治療組和對照組的 3周總有效率分別為 92.50%和 69.45%,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71,P<0.01)。
2.2 不良事件 兩組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
慢性濕疹病因復雜,與各種內外因素相互作用有關,皮膚表現(xiàn)為暗紅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鱗屑,局部皮膚肥厚、粗糙、苔蘚樣變等。目前,治療上仍以外用糖皮質激素為主,反復使用后其療效逐漸降低,同時易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如局部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多毛等[3]。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濕疹可能與某些細菌、真菌,尤其是與金葡菌感染相關[4]。以上研究提示我們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可加用抗菌、助滲透藥物以提高療效。
復方氟米松軟膏為 0.02%匹伐酸氟米松和 3%水楊酸的復合制劑,匹伐酸氟米松是一種中效二氟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過敏、血管收縮和抗組織增生等作用,對皮炎濕疹有良好的治療作用[5]。3%水楊酸不僅具有使角質層分離和剝脫作用,還具有輕度的抗細菌、抗真菌作用,同時還有助于穩(wěn)定皮膚中的保護性酸性皮層,可使皮質類固醇激素的穿透率提高,促進糖皮質激素穿透到角質層深部,加快并增強糖皮質激素的藥效[6],所以對于慢性濕疹患者皮損局部粗糙、肥厚、苔蘚化等特點,理論上復方氟米松乳膏的療效優(yōu)于醋酸曲安奈德乳膏。
本研究中治療組治療 3周后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且治療組藥物起效快,治療上出現(xiàn)基愈和有效的時間較短,同時治療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由此可見復方氟米松乳膏是治療慢性濕疹的一種安全、有效的外用藥物,值得臨床應用。
[1] 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第 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06-109.
[2] 孫建芳,鄭志忠,顧軍,等.0.05%地奈德乳膏治療濕疹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中華皮膚病雜志,2006,39(1):26-29.
[3] 趙辯.臨床皮膚病學[M].第 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04-607.
[4] 畢志剛,田美華,林麟.濕疹與特應性皮炎皮損處細菌學研究[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37(10):595-597.
[5] 劉穎,李躍飛,張弘.復方氟米松軟膏與復方乳酸軟膏交替治療老年皮炎濕疹 35例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24):3290-3291.
[6] 王宗耀.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苔蘚樣皮膚淀粉樣變療效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8,29(2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