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嘉,胡仲霞
變、配電所的保護、自動控制等功能要通過開關(guān)柜來完成。所以,開關(guān)柜是變、配電所的核心設(shè)備。目前,鐵路供電系統(tǒng)主要使用10 kV及0.4 kV電壓等級的開關(guān)柜、配電柜(屏)。隴海線 10 kV配電所開關(guān)柜均采用電磁操作機構(gòu)的真空斷路器,在日常的操作、檢修和試驗中頻繁發(fā)生燒毀合閘線圈的情況。例如:2008年隴海鐵路3個配電所均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嚴重影響設(shè)備的安全運行。
經(jīng)調(diào)查分析,筆者認為導致合閘線圈頻繁發(fā)生燒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電源電壓過高。隴海鐵路10 kV配電所直流電源均采用220 V,由穩(wěn)定的整流模塊輸出,而通過日常的電壓監(jiān)測,電源電壓均在正常的范圍內(nèi);(2)線圈絕緣老化或受潮。經(jīng)對變、配電所內(nèi)環(huán)境溫度、空氣濕度等條件的判斷,造成該情況頻繁出現(xiàn)的可能性不大;(3)輔助開關(guān)的觸頭未斷開,線圈長期通電,造成燒毀;(4)鐵心卡住,使開關(guān)不能變位,保持線圈不能及時切斷,線圈長期通電,造成燒毀。
經(jīng)研究分析,得出上述(3)、(4)中的情況是造成燒毀合閘線圈的真正原因。因為電磁操作機構(gòu)的合閘電流非常大(100 A左右,直流電源220 V),如果分、合閘回路長時間的帶電就很容易將線圈燒毀。對照斷路器分合閘控制回路的圖紙,發(fā)現(xiàn)該回路存在缺陷:合閘、分閘回路是靠斷路器的輔助接點QF1(常閉)或者合閘位置繼電器HWJ(常閉)接點來斷開合閘控制保持回路的。假如斷路器合閘失敗或者QF1(常閉)接點卡滯、合閘位置繼電器損壞等,都不能使QF1常閉接點或者HWJ常閉接點正確變位,即不能斷開合閘控制(保持)回路,將造成合閘回路的長期帶電,使線圈發(fā)熱、絕緣擊穿,最終導致線圈燒毀。
經(jīng)過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和充分的論證,認為應該在分合閘控制回路中串入一時間繼電器,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在日常的操作、檢修和試驗中頻繁發(fā)生燒毀合閘線圈的問題。經(jīng)過6次操作試驗,研究并確定了時間繼電器的整定時間應稍大于斷路器的動作時間(但必須在線圈承受能力范圍內(nèi)),改造后的分合閘控制回路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
合閘回路:將 WK打至合位,回路+KM→SJ-2→TJ-4→HWJ-2→HJ→-KM 導通;HJ受電,則HJ-2閉合,進行自保持;HJ-3閉合,啟動 SJ繼電器。HJ-1閉合下述回路:+KM→HJ-1→KLB-2→QF1→HC→–KM導通;HC受電,則HQ受電,斷路器進行合閘。正常情況下,合閘成功,QF1、HWJ正確變位,斷開合閘控制回路、合閘保持回路、合閘回路;非正常情況下,即合閘失敗或者合閘成功,而 QF1被卡滯、合閘位置繼電器損壞等,則由時間繼電器的 SJ-2接點延時斷開合閘控制回路,從而避免了合閘線圈因長時間受電而燒毀。
圖1 改進后的分合閘控制回路電路原理圖
分閘回路:將 WK打至分位,回路+KM→SJ-2→HJ-4→FWJ→TJ→-KM 導通;TJ受電,則TJ-2閉合,進行自保持;TJ-3閉合,啟動SJ繼電器。TJ-1閉合下述回路:+KM→TJ-1→KLB→QF2→TQ→–KM 導通;TQ受電,斷路器進行分閘。正常情況下,分閘成功,QF2、TWJ正確變位,斷開分閘控制回路、分閘回路;非正常情況下,分閘失敗或者分閘成功而QF2接點卡滯、分閘位置繼電器損壞,則由時間繼電器的 SJ-2接點延時斷開分閘控制回路,從而避免了分閘線圈因長時間受電而燒毀。
實踐證明,改進后的分合閘控制回路無論是在正常情況下還是在非正常情況下,均能及時、準確地斷開控制回路,保護了分合閘線圈,有效地減少了設(shè)備的故障,提高了設(shè)備安全運行的可靠性,從而使設(shè)備在更加安全、穩(wěn)定、可靠的方式下運行。
[1]王永康.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2]翟兆艮.變配電技術(shù)[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