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靳 婷
三十年前的域外之罪,躲不開的天網(wǎng)恢恢簡評著名導演波蘭斯基域外被捕案
文◎靳 婷*
2009年9月28日,曾憑借《鋼琴師》榮膺 2003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在親赴瑞士蘇黎世電影節(jié)領(lǐng)取“終身成就獎”時,在蘇黎世機場被瑞士警方逮捕。
事實上,由于波蘭斯基一直是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中的緝拿對象,瑞士警方根據(jù)美國司法當局的請求對其進行了羈押,并準備對其進行引渡。
“紅色通緝令”是國際刑警組織最著名的一種國際通報,被公認為是一種可以進行臨時拘留的國際證書。它的通緝對象是有關(guān)國家的法律部門已發(fā)出逮捕令、要求成員國引渡的在逃犯。各國國際刑警組織國家中心局可根據(jù)紅色通緝令的通報立即逮捕在逃犯。無論哪個成員國接到“紅色通緝令”,應立即布置本國警力予以查證;如發(fā)現(xiàn)被通緝?nèi)藛T的下落,就應該迅速組織逮捕行動,將其緝拿歸案。
波蘭斯基1978年在美國洛杉磯法院被指控犯有強奸幼女罪,但在法院宣判前,取保候?qū)彽牟ㄌm斯基就潛逃到了法國巴黎。至此,再沒有踏上過美國的領(lǐng)土。1977年,時年43歲的波蘭斯基為一位不滿十四歲的女童模特拍攝時裝照片。其間,波蘭斯基與其發(fā)生了不正當?shù)男孕袨?。該少女說波蘭斯基給她灌飲了添加大量麻醉藥品的香檳,并在她不同意的情況下,強行與她發(fā)生了性行為。女童的母親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向法院提出控訴,波蘭斯基當即被拘押,并由洛杉磯法院進行了審理。
按照1978年洛杉磯法院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的刑事法律,與不滿十四歲的女童發(fā)生性關(guān)系,屬于15年以上監(jiān)禁的重罪。為此,波蘭斯基憂心忡忡的在獄中度過了42天,在取保候?qū)徠陂g,聽說法官會判處他終身監(jiān)禁,就趁機潛逃到了巴黎,而此時洛杉磯法院還沒有作出最終的判決。
為此,美國警方對棄保而逃的波蘭斯基進行了通緝,并在2005年,將他列入了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緝令中。此時,只要國際刑警組織188個會員國之一的國家警方發(fā)現(xiàn)了波蘭斯基的行蹤,都可以發(fā)出通報并立即逮捕他。瑞士警方也正是基于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緝令”,在波蘭斯基剛剛?cè)刖橙鹗?、抵達蘇黎世機場時,就對他進行了逮捕。
波蘭斯基擁有法國和波蘭的雙重國籍,出生在巴黎,父母是波蘭人,自己在波蘭求學。后來,一直在波蘭和法國兩地進行電影導演工作,拍攝了大量優(yōu)秀的電影作品,在世界電影和文化藝術(shù)界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波蘭斯基被捕后,法國與波蘭的文化部門、駐瑞士的使領(lǐng)館,都曾通過各種途徑努力幫助波蘭斯基,要求與他會面、提供援助。而美國政府也已經(jīng)在10月22日向瑞士方面提出了引渡波蘭斯基的要求。
但三十年前的罪行,是否依舊要追究?當時的裁斷,真的像媒體披露的那樣,是無辜的女童受到了欺凌嗎?
2008年美國最大的電影頻道HBO電臺制作了波蘭斯基的紀錄片《羅曼·波蘭斯基:通緝與希望》,對31前的案件進行了回顧,認為當時女童的母親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敲詐波蘭斯基。對此,現(xiàn)任法官也表示,根據(jù)紀錄片披露的資料,當時的審判確實存在有不公正的地方。波蘭斯基本人更是在2009年5月通過律師向洛杉磯法院提起請求,要求撤銷對他的指控。但法院以其潛逃在外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2009年12月10日,加利福尼亞第二上訴巡回法院對此案進行了有關(guān)能否撤銷洛杉磯法院訴訟的初步審理,還沒有作出裁決。此案中波蘭斯基的代理律師認為應該撤銷這個案件,因為1978年洛杉磯法院審理此案時,法官和檢察官進行了幕后交易;案件中不滿十四歲的女童母親有利用波蘭斯基的工作進行敲詐的嫌疑。但洛杉磯法院始終認為,波蘭斯基作為在逃的犯人,沒有資格向法院提出撤銷訴訟;只有他回到美國境內(nèi),在洛杉磯法院出庭受審,經(jīng)過正式的程序,才有可能得到相應的裁決。
此外,當年受害的女童,現(xiàn)在已是44歲家庭主婦薩曼塔女士也向媒體表示,愿意放棄對波蘭斯基的指控。因為她不希望再去回憶那段痛苦的經(jīng)歷,不愿意再去破壞自己現(xiàn)有平靜的家庭生活。2009年1月,薩曼塔在洛杉磯發(fā)表正式聲明,宣布撤銷對波蘭斯基的指控,認為繼續(xù)的審理會傷害到家人和自己,波蘭斯基三十多年來能夠逃脫懲罰,完全是司法體制無用的結(jié)果。
2009年9月28日,波蘭斯基被瑞士警方抓捕后,先后3次請求保釋,最終于11月25日獲得瑞士當局的同意,在繳納450萬美元保釋金并同意在自己別墅中接受軟禁和監(jiān)視之后,于12月4日獲得保釋。瑞士司法部長艾弗琳說瑞士當局之所以改變之前的強硬立場,主要是考慮年事已高的波蘭斯基應該不會像年輕人那樣做出不負責任的舉動。瑞士司法部同時公布了很多波蘭斯基保釋期間各項限制措施的細節(jié),例如具有電子自動跟蹤功能的電子手鏈,只要波蘭斯基離開自己在瑞士的家或者企圖摘下手鏈,都會激活警報裝置。此外,波蘭斯基也不會被立即釋放,因為瑞士司法部正在考慮是否要遞交給瑞士聯(lián)邦法院作出裁決。
目前,波蘭斯基在瑞士自家豪宅中接受軟禁,不能走出別墅,并時刻佩戴有電子跟蹤儀器,以便在活動時能夠被警方隨時監(jiān)控。一旦違反保釋規(guī)則,瑞士當局會立即將其收押。同時,國際刑警組織也已向各國發(fā)出波蘭斯基是紅色通緝令對象的警告,即便波蘭斯基有機會逃出瑞士,在其他國際刑警組織的成員國依舊可能被抓。
瑞士根據(jù)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緝令對過境的法國和波蘭的國民波蘭斯基實施逮捕,符合國際刑事司法互助的規(guī)定。但接下來的問題是,波蘭斯基能夠引渡給美國嗎?引渡有無依據(jù)?如何進行?
美國司法部門想以與未成年人發(fā)生性行為的罪行引渡波蘭斯基。根據(jù)新頒布的現(xiàn)行美國刑事法律,此罪目前的最高刑罰是兩年監(jiān)禁,比之前舊法規(guī)定的刑罰輕很多。按照刑法“從輕”原則,理應是按照現(xiàn)在的處罰方式處理波蘭斯基。如果波蘭斯基自愿接受引渡,那么所有的程序都會進行的很順利,可能幾個月就能處理完。波蘭斯基到美國洛杉磯法院接受審判,重新等待30年前的案件判決。但是如果波蘭斯基拒絕引渡,那么最后將由瑞士聯(lián)邦法院作出裁決是否將其引渡。這項程序會非常復雜,可能花幾年時間。
根據(jù)1998年瑞士和美國締結(jié)的引渡條約,兩國之間的引渡域外犯罪行為的罪犯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依照瑞士和美國的法律,引渡所請求的行為都應該構(gòu)成犯罪;(2)被請求引渡者是請求國的國民或者是對請求國的國民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具體而言,引渡的罪行必須是瑞士和美國法律都規(guī)定處罰一年以上剝奪自由刑的刑罰;且在提出引渡請求時,被請求引渡人尚未服完的刑期至少為六個月。但如果引渡請求基于政治目的,或者引渡違反被請求國的經(jīng)濟貿(mào)易政策,以及針對違反軍事法律的犯罪,都不得允許引渡。
據(jù)此,波蘭斯基所犯的罪行在美國法和瑞士聯(lián)邦法律中有相同的罪名,波蘭斯基又是針對美國公民所犯的重罪,不存在不予引渡的例外情形。故就目前而言,波蘭斯基被軟禁在瑞士領(lǐng)土內(nèi),原則上是可以根據(jù)瑞士與美國締結(jié)的引渡條約引渡回美國接受審判。日前,瑞士司法部的官員也宣稱將于近期作出是否引渡波蘭斯基的裁決。
*國家檢察官學院教師,法學博士[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