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瑞生 陳相銀
翻白草與委陵菜藥用部位、性狀差別不是很明顯,歷史沿革過程又統(tǒng)作翻白草使用?,F(xiàn)代研究表明其來源及功效存在差異,故分開使用。但現(xiàn)今市場和藥房對兩者仍存在誤區(qū),又由于貨源和價格方面的原因,有用委陵菜來充當翻白草進行銷售使用者,使翻白草這一藥品的使用混亂,特寫此文論述二藥的區(qū)別,以便市場、藥房能將二藥分別使用,以保證醫(yī)家和患者的用藥安全有效。
藥材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帶根全草。夏、秋二季采收,未開花前連根挖取,除凈泥土,曬干。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河北、安徽等地,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粗壯,下部常肥厚呈紡錘形。莖直立,高10~45cm,密被白色絨毛。羽狀復葉,基生葉葉柄密被白色綿毛,有時并有長柔毛;托葉外面密被白色長柔毛;小葉片長圓形,長1~5cm,先端圓鈍,下面密被白色或灰白色綿毛;莖生葉,3 小葉?;▋尚?;聚傘花序,花梗長1~2.5cm,外被綿毛;萼片三角狀卵形,副萼片線形,比萼片短,外被白色綿毛;花瓣黃色,瘦果近腎形?;ā⒐?~9 月。
性狀鑒別:塊根呈紡錘形,少數(shù)瘦長,有不規(guī)則扭曲的縱槽紋,長3~8cm;表面黃棕色或暗紅棕色,栓皮較平坦;質(zhì)硬而脆,斷面黃白色?;~叢生,單數(shù)羽狀復葉皺縮而卷曲,小葉3~9 片,長圓形。頂端小葉片較大,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密生白色絨毛,邊緣有粗鋸齒。氣微、味甘、微澀。以根肥大、葉灰綠色者為佳。
顯微鑒別:小葉片表面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壁較平直,上、下表皮均有單細胞的非腺毛,尤以下表皮為多;除去密被的非腺毛可見下表皮細胞呈類多角形,垂周壁彎曲,較上表皮細胞為小,并可見毛茸基部和不定式氣孔。非腺毛有2 種,一種極細長,扭曲,壁薄,著生于下表皮上;另一種平直或稍彎曲,壁厚,基部較膨大。葉肉細胞含有較多草酸鈣簇晶,靠近葉脈處尤多,直徑9~32μm。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肺熱咳喘;瀉??;瘧疾;咳血;便血;崩漏;癰腫瘡毒;瘡癬結核。
藥材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干燥帶根全草。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山東、遼寧、安徽等地。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60cm。主根發(fā)達,圓柱形。莖直立或斜生,密生白色柔毛。羽狀復葉互生,基生葉有15~31 小葉,莖生葉有7~15 小葉;小葉片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3~5cm,寬6~15mm,邊緣缺刻狀,羽狀深裂,裂片三角形,常反卷,下表面密生白色絨毛;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聚傘花序頂生;副萼片及萼片各5,宿存,均密生柔毛;花瓣5,黃色,雄蕊多數(shù);瘦果。花期5~8 月,果期8~10 月。
性狀鑒別:根呈圓柱形或類圓錐形,略扭曲,有的有分枝,長5~17cm,直徑0.5~1cm;表面暗棕色或暗紫紅色,有縱紋,粗皮易成片剝落;根頭部稍膨大;質(zhì)硬,易折斷,斷面皮部薄,暗棕色,常與木部分離,射線呈放射狀排列。葉基生,單數(shù)羽狀復葉,有柄;小葉狹長橢圓形,邊緣羽狀深裂,下表面及葉柄密被白色柔毛。氣微,味澀、微苦。
翻白草
委陵菜
顯微鑒別:本品粉末灰褐色。非腺毛極多,單細胞,平直或彎曲,有的纏結成團,細長,直徑7~37μm,長約4000μm,壁厚。草酸鈣簇晶存在于葉肉組織中,直徑6~65μm,偶有小方晶。木纖維長梭形,直徑7~14μm,壁稍厚,孔溝明顯。木栓細胞類多角形或扁長方形,內(nèi)含黃棕色物。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肝、大腸經(jīng)。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瘡出血,癰腫瘡毒。
北京普生霖藥業(yè)有限公司聘請中藥老專家及專人前往翻白草和委陵菜的主產(chǎn)地進行實地考察,與當?shù)剞r(nóng)戶簽訂供貨合同,按季節(jié)采挖。運輸?shù)焦竞笙冗M行分揀,然后按傳統(tǒng)的炮制加工方法進行洗潤、切制、干燥、凈選等,確保了醫(yī)家和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同時保障了市場供應。我公司本著“盡天職而出真品,恃藥律以保民生”的經(jīng)營宗旨,盡最大可能生產(chǎn)、加工、經(jīng)營傳統(tǒng)、道地、純正的中藥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