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平
筆者喜歡上了一部電視劇《浴血滬淞師》,因為中間落了幾集,想起到網(wǎng)絡(luò)上補補,一搜居然什么也沒有。后輸入片中主角名,才知道原來的劇名叫《中天懸劍》。近來電視劇改名的不少,像柳云龍的新作《最高特赦》,全劇殺青之際換作了《大西南剿匪記》。另一部根據(jù)嚴(yán)歌岑名著《鐵梨花》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播出之際莫名其妙成了 《亂世火玫瑰》……縱觀這些改來改去的劇名,雖然一個比一個嘩眾取寵,甚至一個比一個俗氣,但不難看出編導(dǎo)的用意,就是寄希望于一個驚世駭俗的片名,制造一點噱頭,在硝煙彌漫的影視劇場殺開一條提高收視率的血路。
究其實,一部電視劇收視率的高低,與片名并無多大的干系。即使是一個再顯赫的名字,如果沒有實際的內(nèi)容與內(nèi)涵作鋪墊,也難以擺脫平庸的宿命;反之,只要是好作品,就像暫時被埋沒的金子,縱使是無名英雄,也會被喜愛的觀眾推到前臺,想不走紅都難。一部名字還令很多觀眾費解的《蝸居》,從默默無聞到大紅大紫,從頭到尾也只見到一個片名;一部劇名再普通不過的諜戰(zhàn)劇《黎明之前》,一開始播出即遭遇審美疲勞,卻憑著緊張的情節(jié)、獨特的敘事架構(gòu)牢牢抓住了觀眾,先是網(wǎng)絡(luò)大熱,繼而多家衛(wèi)視搶播。足見,好劇憑的是實力,并非改一兩個名字就能脫胎換骨的。影視劇的中途改名,不僅給觀眾造成錯覺與不便,也使得全劇前期的宣傳半途而廢,實為得不償失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