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走近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南源額爾古納河紀行之一

      2010-11-19 07:02:16范震威
      水利科學與寒區(qū)工程 2010年2期
      關鍵詞:額爾古納根河額爾古納河

      □ 范震威

      踏上額爾古納的土地

      根河,原稱額爾古納左旗。

      現(xiàn)在,我們正走在駛往根河,即左旗的路上。

      從新帳房林業(yè)檢查站再往北走,白云流走得很快,陽光更加清新。我們的汽車追趕著火車,火車隨后又追趕我們。當我們轉過一個山頭,再往前行駛時,路兩邊的山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一片白樺林婷婷玉立地排在路的兩側。白樺林的麗影潔容讓人們留戀,攝影人更是頻頻地按動相機。在陽光的明媚艷麗中,一株株的白樺樹挺立云天,雪白的樺樹皮,有的翻卷著薄薄的皮膜,有的緊緊地裹在樹干上,像束緊腰胸的少女,有一種天生麗質的圣潔。

      我們已駛進圖里河林場了,白樺林、混交林和針葉林不停地變化著朝公路的兩邊退去,而新的密林又迎面而來。1998年松花江發(fā)生據說是500年一遇的大水之后,終于迎來了森林的歇伐。五六十年代開始的對大興安嶺進行掠奪式的采伐,一直繼續(xù)了40多年。據說,有2.6億立方米的木材被采伐了,整個內蒙和大興安嶺的林業(yè)工人奉獻出了兩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結果是資源臨近枯竭,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造成了嫩江、松花江的大洪水,損失不必去細說,卻終于喚來了天保工程,終于改伐木為營林和護林了。

      據說,現(xiàn)在大興安嶺中還保有3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已經抵達底線了。許多幼齡林——我們在公路兩側看到的白樺、落葉松,以及松闊葉樹混交林,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人工林。

      我們就是在交談和討論中,來到一處針葉林的密植處。在公路的右邊豎立著一座近瑪瑙色的紅色石碑,上面刻著“劉少奇主席紀念林”的字樣。幾個工人把碑基座上的塵土掃去。不久前這里下了一場雨,雨淋風吹,基座上落了一層雨水沾連的泥土,已被他們清除。其中一位姓劉的守林人對我們說:1961年劉少奇主席曾來圖里河林場視察,而陪同劉主席視察的地方和林業(yè)干部中,就有他的岳父。不過,那時他才兩歲哦。這段光榮的歷史是原來聽岳父說的。如今,他成了守林人、護碑人,仍感到使命的重大與光榮。

      其實,關于劉少奇主席視察大興安嶺圖里河林場的事,早就在民間流傳過。那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林業(yè)工人體力勞動量大,吃不飽。劉主席看見工人們靠吃樹皮、樹葉和鋸末子等代食品,依然上山伐木拉大鋸,便親自批示每人每月供應2斤黃豆,讓工人補養(yǎng)身體(郅振璞《走上高高的興安嶺》)。林區(qū)的人民怎么能不衷心地懷念劉少奇主席呢。他視察的圖里河林區(qū)也由此而享譽全國,成為“青山常在,永續(xù)利用”(周恩來語,1958)實行得最好的地方,當然也是文革中受害最重的地方。但今天,我們走過這里——一代領袖視察過的這片樹林,感慨真的很多。就像過山林不久見到的那條蜿蜒而去的圖里河的流水,帶著數(shù)十年前潺 而去的那段蒼茫而復又鮮明的記憶之波,舒卷著和歲月一起相濡以沫的日子,化做我心中真誠的感動——因為,他批示的每月2斤黃豆,當年在哈爾濱也實施過,我也深得其惠呢!

      帶著對早年生活的回憶和漫想,我們的汽車飛馳在圖里河林場的公路上,路按山勢而修,山與河相依而存。圖里河依在公路的坡下奔流,公路在山嶺的坡上辟出。公路的折彎很多,路邊上醒目的標志隨處可見,它們有的地方豎起了紅白相間的石柱,有的地方特別是突然轉彎的地方,則用鋼筋水泥砌出古時城垛似的高低相連的墻體,涂成灰藍色,給過路的車一種安全的提醒。在由哈爾濱到呼倫貝爾,再到通過圖里河奔往根河的路途中,可以毫不夸大地說,這條北上的路,不僅路況好,其公路的管理也是一流的。開車的影友們說:“走在這樣的路上,心情也好,既輕松,又不累!”

      站在用水泥砌出的城墻垛子的凸起處,拍圖里河彎曲的河道。芳草在腳下連綿著綠色,樹叢的枝葉被風扯起微微地抖動,河道的水波為藍天白云映出藍藍白白相間的麗色,圖里河盤垣在山腳下的平原上,在她寧靜無聲的臂彎里,偶而傳出三兩聲水鴨的叫聲,“咕咕”,“咕咕”,“咕咕”……一種野寂的原生態(tài)般的自然野景吸引了我們,沒有實施了近10年的天保工程,如今的大興安嶺、圖里河林場的山林,會有如此美麗的自然景色嗎?

      圖里河是一條自東向西流的林中之河,她源自牙克石東北庫都漢林場以北的庫都漢山中,集束了幾道南北的小支流后成為圖里河。圖里河向西流至道木達火車站附近,與另一條源自喀喇淇林場東北的伊圖里河相匯,相匯后的圖里河,水量大增,繼續(xù)西流,在角刀木林場以西注入向西南流的根河。而根河繼續(xù)西南流,過額爾古納市之拉布大林鎮(zhèn),在黑山頭附近注入額爾古納河。在根河注入額爾古納河口以北不遠,右岸還有一條名叫得耳布爾河的支流,自東北方向西南方注入。此二河注入額爾古納河之河口,亦即額爾古納河上游、中游的分界點。事實上,在我們的汽車駛離新帳房林場不久,我們便駛離了海拉爾河流域,在圖里河林場的土地上,我們已進入額爾古納河右岸支流根河流域了。

      原先,我曾計劃由滿州里北行向黑山頭鎮(zhèn)進發(fā),先看額爾古納河上游,但因修路放棄了這一計劃,改而走牙克石——新帳房——圖里河——根河路線西行之路去額爾古納河。根據今天的路程,我們應該在根河市過夜,明早西行。

      根河源于大興安嶺伊里奇山西南麓,長約428公里,是額爾古納河右岸的大支流之一。她于黑山頭鎮(zhèn)以北的四卡村附近注入額爾古納河。四卡是中俄在額爾古納河從上游排來的第三個當年的哨卡,如今是中俄邊貿的又一個過貨口岸。在四卡之前,有胡列也吐漁場過貨口岸,俄方對應的口岸叫凱拉斯圖,雙方都是一個村級的規(guī)格。再往上,于二卡還有一個過貨口岸,額爾古納河上游右岸中方口岸叫二卡牧場,俄方口岸叫阿巴該圖。而由上游到中游,第三個便是四卡口岸,它的對過是俄方的舊粗海魯圖口岸。

      圖里河風光

      我們驅車過圖里河大橋,北行約30公里許,又過伊圖里河大橋,然后過伊圖里河鎮(zhèn),繞山嶺而行,聽見蒸汽機車的“喘氣聲”,倍感親切。由此再行25公里,過好力堡鎮(zhèn)(好力堡為蒙古語,意為樹上的倉庫)不久,便進入根河市。根河市坐落在根河從山中流出之上游的右岸。以前根河市曾叫額爾古納左旗,而拉布大林——今天的額爾古納市稱額爾古納右旗。在這一帶問路的時候,我們拿著地圖詢問,而回答者則多用左旗、右旗或加布大林之類的地名回答。關于地名稱謂的慣性難改,由此也可見一斑。根河的原名是蒙古語“葛根高勒”,意為“清澈透明的河”。的確,包括根河、圖里河及伊圖里河在內,我們所見到的河水,果然都是清澈透明的。原因很簡單,根河諸支流地域都為森林所覆蓋,水土保持良好,河水自然清澈透明。

      這一晚,我們的汽車冒小雨進入根河市時,已經是晚上8點多鐘,住宿很不易找,到處客滿。一座新開業(yè)的賓館剛開始營業(yè),樓里充滿了裝修物的揮發(fā)氣味,難以入住。于是我們找了一家名叫興旺旅店的一家小旅店住下。它也逢新開業(yè)不久,設施卻既新又干凈。

      天冷,涮了一頓火鍋,暖了一點兒?;氐铰灭^,洗去一天的疲勞,很快就入夢了?,F(xiàn)在,我們住宿的地方,也可稱為額爾古納河右岸,一個得宜于女作家遲子建獲茅盾文學長篇小說獎小說的名字。遲子建說,她的這部同名小說就是應根河市委之約來此深入鄂溫克人的住地后構思寫作的。書名的大氣,令我欣羨。

      心寄敖魯古雅

      果然如是,第二天我們匆匆地吃過早餐,駛離根河市,向西奔往額爾古納市,也就是拉布大林。出根河5公里許,路邊北側即是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xiāng)。

      這多少讓我有些吃驚。

      敖魯古雅的名字,當然來自鄂溫克語,其意為“楊樹茂盛”的地方。我最早知道這個名字,還是于上個世紀的70年代,讀李瑛的詩。李瑛是一位著名的軍旅詩人,曾到北疆采風,沿黑龍江走過不少地方,其中就有寫于敖魯古雅的詩。那時,我以為敖魯古雅差不多應該距國境線不遠,孰料后來看地圖卻知道它在大興安嶺腹地。而且,在滿歸以北,還有一個敖魯古雅,那也是大興安嶺的密林深處。

      遲子建深入到鄂溫克民族鄉(xiāng)體驗生活的地方,恰是這個敖魯古雅。這有她的一段話語為證:“在根河的城郊,定居點那些嶄新的白墻紅頂?shù)姆孔樱喟胍呀浛罩?。那一排用磚紅色鐵網攔起的鹿圈,看不到一只馴鹿,只有一群懶散的山羊在雜草叢生的小路上逛來逛去……”(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跋》)。

      沒錯,就是這個敖魯古雅!

      一個藍色的路標牌攔在公路的右側,豎立在一個公路岔口上。南北向的北岔路也是柏油路,平坦而寬闊。路向北延伸,路的左側正在施工,10幾座造型獨特的褐色的木建筑或仿木建筑,正在突起,在腳手架的圍攏中,它們在一寸寸地生長著。進入不久,便是一道與岔路垂直正交的橫街,也是柏油路。在橫街上,更多的成排的鄂溫克式的,帶有鄂溫克民族特色的房屋正在建造,有各式各樣,有的屋屋相連,有的成為單獨的房舍……規(guī)模可觀,氣勢不凡,一次性的投入顯然十分可觀??烧襁t子建所說的那樣,見不到一個鄂溫克人,看不到一只鄂溫克人養(yǎng)的馴鹿。

      鄂溫克是一個古老的遷徙的民族,他們的生活無疑同當代生活的組織、習俗、時尚,發(fā)生了對撞。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政府給他們的定居點,和他們飼養(yǎng)的馴鹿喜吃林中的苔鮮的矛盾無法解決,他們只好舍去定居的房舍而隨馴鹿上山了。山、水、大森林是馴鹿的樂土,也是鄂溫克族人賴以生存的母地?!~爾古納河右岸的一級支流,如根河、得耳布爾河、激流河等流域山林,就是他們的文化搖籃。

      南北向的柏油岔路走到盡頭時,回過頭來看,見到的則是工地建筑的背影——朝北的方向,幾乎都沒有開設窗戶,這大概是因為這里冬天酷寒,氣溫在零下40攝氏度以下,刺骨的寒風可以穿過窗縫進屋,所以免了北窗或盡量縮小北窗口的面積,則是很有些道理呢!

      建設中的敖魯古雅

      路的盡頭便是大道,土道兩旁有幾座黝黑的木板房,各有各的院落。影友王冰在走近木板房時,驚起一通狗叫。這位怕狗的攝影家有點裹足猶豫,可那幾座房屋的蒼老,院子周圍的木欄,木欄旁的幾棵稀疏的樹,在接近北緯51度的大興安嶺山林的一個開闊地,且背景是雨云,是黝黑的遠山樹林,這樣的景致尤其得到攝影人的喜愛。狗在院內狂叫,王冰試圖走近木柵的腳步,還是為狗的狂叫所阻。就在王冰舉著相機力圖從更高的拍攝點上拍攝時,一位中年女人從板房中沖出來,王冰沖她問了一句:“這村子里有鄂溫克人嗎?”原來,在出發(fā)前王冰夫人張群曾慕名買了一本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他讀了一些。那女士根本不理王冰,反沖王冰大喊:“照什么呀照?別照啦!”我以為下一句她喊出的,一定是國學家于丹女士接受陳魯豫女士訪談時,談到當年她下鄉(xiāng)時遇見狗咬時丟的那句包袱:“喊什么呀喊?看把俺們家狗嚇的!”結果讓我們這些笨伯們很失望,中年女人沒有喊出“看把俺們家狗嚇的”那句很經典,很老蒼,很耐咀嚼的于丹包袱名言。她反而又沖王冰,也包括我們三個喊:“房子有啥照的?別照了!你照我家房子,侵犯人權,你知道不?”照房子侵犯人權!?噢,這句話比于丹的話更經典。

      我們只好收起相機在一片狗叫聲和那位女人的申斥聲中退卻了。王冰喜歡的是風光攝影,這一定和搞人像攝影易于因肖像權惹麻煩有關,沒想到拍房屋也有侵犯“肖像權”——人權一說。我們聽了,只有苦笑。本來到鄂溫克民族鄉(xiāng)一行,心中著實有些興奮,孰料竟然如此大煞風景,我們只好唯唯卻又悻悻地離去。

      根河風光旖旎

      自楊樹茂盛的敖魯古雅鄉(xiāng)西行,路在林中穿過,路況甚好。昨夜下了一場中雨,今天的路濕潤而無揚塵。針葉林列于路的兩側,像致密的綠色屏幛,我們的車便夾在路幛中馳行。小風習習,從敞開的車窗外掠過,陰霾的云天已被白云、碧空和朗日所代替,空氣清新極了,吸一口,全身都十分舒暢。

      路的平坦、清新為近幾日的經歷所少見。根河的路果然名不虛傳。這一段的柏油路的兩側,在露土的地方,呈現(xiàn)出兩條寬約一米的猩紅色,我們以為進入了紅土地帶。在克魯倫河,南岸是褐黃色的沙土,北岸更多的則是荒沙,草極少。在牙克石往北至烏爾其漢以及更北的林場土地上,是平坦的黑土地。難道這里——大興安嶺北部卻有紅土壤不成?

      飛龍鳥偶而從路這邊飛向路那邊,撲楞楞地發(fā)出扇翅的聲音。飛龍鳥,又叫榛雞,是大興安嶺的珍禽。在1980年代以前,飛龍鳥常在隆冬的自由市場上有售,但自從列為禁獵動物后,市場上差不多已絕跡。過去有民諺說:“人間美味,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果然細嫩味美,俗話說,保定有三寶:驢肉、醬菜、春不老。我去河北大學出版社校改《遼河傳》時,多次嘗到美味的驢肉,果然憶時口香,三日不絕。所謂天上龍肉,指的就是飛龍的肉。飛龍肉雪白、細嫩,煲湯據說味道最佳。但近年來,由于連年捕殺,剩者幾稀,飛龍鳥是生物多樣性條約保護下的珍禽,人們再講口味,就得改為“樹上猴頭,地上驢肉”了。這里的“猴頭”不是動物靈猴的猴之頭,而是一種菌類,多長在柞樹杈上,而且是相對而生,一找就是一對。實際上,它就是一種蘑菇。外表及顏色很像猴子的頭,外面有細絲若絨毛,與猴頭果然神似,其味也美,最近也有制為干粉成袋出售的。猴頭蘑在大小興安嶺及長白山、完達山、張廣才嶺中,都有出產,是一種野生的菌類,絕對無污染的。

      根河至額爾古納的路是中國最美麗的山中公路

      說著,說著,我們的汽車路過一個直升飛機場,這是森警部隊的一個基地,場地上停著幾架小型的直升飛機。不言而喻,是為防火、防蟲害等準備的。從這一點上說,大興安嶺的林管比之80年代那場大火以前,的確先進得多了,令人欣慰。

      駛過一座小橋,停車拍了小河及河邊的柳叢、草地。樹草都在瘋長著,無人料理,呈現(xiàn)一種原生態(tài)的味道。這些年來,看夠了許多城市的人造風景,什么形象工程、旅游景點之類,人工的雕琢、修造,特別是牽強附會地附庸某種風雅,不僅乏味,有時甚至令人反胃。而真正地毫無修飾的曠野,荒寂中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卻更叫人贊賞。從這一點上說,所有的仿照,如仿古、仿大自然的堆砌都是徒勞的、不成功的,效果總是適得其反?!谖覀冃旭傇诟尤ヮ~爾古納的公路上,這些話題不斷被提起,而且,幾乎也成為我們的共識。

      我們又停下車來拍落葉松密林,幾十年的樹齡吧,因為樹都不很粗,直徑沒有過尺的,想必是次生林,但已經很密,很幽深了。我們走下車來,我欲揀一石子留念,才發(fā)現(xiàn)路畔的猩紅色并不是紅土壤的顏色,而是落地的樹葉——松針,在雨后的濕潤中呈現(xiàn)出路邊的潤紅??磥恚覀兊囊暳τ姓`,也絕沒想到柏油路邊一般為袒露沙土的地方,竟厚厚地覆蓋了一層落葉松的針葉,像覆蓋了一層致密的毛氈,踏在上面,既松軟也不滑,腳下的感覺竟如走在地毯上一樣。

      這種用松針護佑柏油路的路徑,竟然一連綿延了數(shù)十公里,真到我們來到根河大橋時,才為另一處優(yōu)美的景致所吸引。

      根河的河床很寬,差不多有兩百米,水流也很湍急,翻卷的白浪在橋下發(fā)出嘩嘩的水聲。一看就知道是山中的河流,湍急、明澈是她的天然本色。右邊橋下的河灘地上,有幾棟活動板房,還有一個傘狀的塑料布篷。不用細看,蓬勃的樂聲和歌曲便告訴人們,那是個休閑度假的場所。高考的鏖戰(zhàn)已過,是不是考后師生們來此輕松一下呢?今天是周三哪,要不誰會有如此閑游的雅興呢?兩輛汽車停在那里,便是答案。

      有一支歌兒,在橋下的水波上蕩漾,隨著器樂的奏鳴也傳到橋上來,更飄到樹冠的枝葉之上,伴著和風在山路上飛散,那是一曲《我的根河》:

      輕柔的和風將霧氣吹起

      根河母親河呀,風光旖旎

      多想在河岸上默默祝愿

      讓我走出這山嶺,帶著希冀

      清晨的彩云把樹林染麗

      根河母親河呵,攜波遠離

      多想在山腳下默默祈禱

      讓我走在這鄉(xiāng)野,帶著記憶

      啊,高高的興安嶺呀,我想你

      清流的根河水呀,我愛你

      你一直流淌在我心中

      我也一直寄情在你懷里

      帶有某種滄桑感的浪音的歌唱,的確很動人。聽了這樣的歌兒,又聽了另一支歌兒——“我要飛……”心也隨之飛了……

      我們的汽車重新上路,沿著平坦的林中公路向西駛去。見到了根河邊上的度假村,那么毗鄰的額爾古納市拉布大林鎮(zhèn)還會遠嗎?

      額爾古納,從左旗到右旗的一路上,我感受到了你的靜謐、沉郁,上蒼將絢麗或壯美賦予了你,你要用一地的林蔭為之生輝啊。

      從拉布大林到恩和

      在額爾古納市的額爾古納大街口,我們詢問了通往黑山頭鎮(zhèn)的黑山頭四卡口岸的路,結果我們驅車到路口時,發(fā)現(xiàn)路已被毀,路基已被推土機翻了個過兒,原來路正在拓寬,正在重修。我們走了一段兒,實在難以通行,據說這樣的路有數(shù)十公里云云。

      我想了一想,遂武斷地決定,不去黑山頭鎮(zhèn),改而返回一段路,在根河大橋公路的北岔口,西北行,取道恩和俄羅斯民族鄉(xiāng),然后去七卡,直訪七卡附近的額爾古納河。不過,這已是額爾古納河的中游了。既與上游難以接近,那就先走近額爾古納河的中游右岸吧!

      于是,我們的汽車開進市區(qū)。所謂市區(qū)就是拉布大林鎮(zhèn),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名字。拉布大林為鄂溫克語,其意為“尖山下的平原”。很對,在拉布大林街區(qū)中徜徉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北大興安嶺的山嶺果然退得很遠了,在整個視野的中心處,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耕地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牧場和牧牛人。

      我和王冰來到郵局,見一個俄羅斯老人正在和郵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在門口交談,原來老人不會用卡交費,工作人員幫助他完成。拉布大林這個名字雖然是鄂溫克人起的,可是這里的鄂溫克人并不很多,而是一個由漢、蒙古、回族、俄羅斯族、錫伯族、鄂溫克族、滿族、達斡爾族、壯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或者可以說是一個和諧的多民族共榮的城市。

      在郵局買了幾個紀念封,加蓋了額爾古納的字樣和日期。

      額爾古納,額爾古納……額爾古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呼盟志書告訴我說:額爾古納為蒙古語,含有“以手遞物、捧呈、遞獻”等的意思。而海拉爾河流至阿巴該圖山(俄境內,中方二卡口岸對過的阿巴該圖,即以此山命名)附近時,突然向東北方向拐去,轉了一個165度的大彎兒,仿佛像一個人用手捧呈獻東西。故而從三卡,也就是從阿巴該圖山以下,海拉爾河不再叫海拉爾河,而改稱為額爾古納河。

      可是,還有一種說法出自波斯史學家拉施特的世界名著《史集》:“有豐盛的草和氣候良好的草原。這個地方叫額爾古涅-昆。昆字意為山坡,而額爾古涅意為險峻?!薄@種解釋,我以為更庶幾近之。

      這就是額爾古納河名的來歷。

      現(xiàn)在的額爾古納市原稱額爾古納右旗,而根河市原稱額爾古納左旗,它們都與這條北流的額爾古納河有關。

      從額爾古納市的拉布大林往北行,過根河大橋,我們的汽車從公路上拐下來,駛往通向三河、恩和的縣旗級公路。三河鎮(zhèn)西南有三河種馬場,那里曾培育過三河馬、三河牛,是內蒙古自治區(qū)北部最重要的種馬種牛場之一。所謂三河,是指其地面有根河,北有得耳布爾河,而三河鎮(zhèn)居于其中,中間還有一條得耳布爾河的支流蘇沁河。三河的另一說,來自根河、得耳木爾河及哈烏爾河,其得耳木爾河名為蒙古語,意為“開闊的山谷”;而蘇沁河,意為“陽坡”。此河在得耳布爾河左岸,即南岸,稱“陽坡”,也十分貼切。

      得耳布爾河源于根河得耳布爾鎮(zhèn)之南的上游嶺附近,出山后,水西北流轉西南流,在上游匯入吉爾布干河。至中下游處匯納蘇沁河,然后在入額爾古納河口處上頭不遠的地方,又匯入一條與額爾古納河河道平行而流向卻相反的哈烏爾河。

      哈烏爾河源于額爾古納市中部東側的大興安嶺大黑山,河長181公里,在黑山頭古城西北約10公里處,與得耳布爾河匯合后,注入額爾古納河。哈烏爾河上游為山地森林,河下游為濕地沼澤。

      護林機場上待命的直升飛機

      我們的汽車沿縣旗級公路北行,駛過得耳布爾河橋(得耳布爾河,有些地圖也寫作得爾布爾河),轉西北向駛入恩和俄羅斯民族鄉(xiāng)。此鄉(xiāng)也稱恩和牧場,以畜牧業(yè)著稱。

      在去恩和的路上,先是冒雨在車中吃了午餐,待車到恩和時,天早晴了。攝影家王冰去年曾到過恩和,這一次他領我在恩和鄉(xiāng)郵局購買了幾張郵封,并加蓋了“恩和”郵局章。

      我們來到一家牌匾上寫著“熱尼亞列巴坊”的面包店,前店后作坊。列巴就是俄語中的面包,我們要買面包,此時剛過中午不久,列巴——面包已經售罄。女主人付小梅取出幾包俄式點心兜售,我們買了兩包,每包10元,約300克(合6兩),不算賤。女主人告訴我們說:好吃,好吃。我們簡單地攀談起來。她告訴我們,站在她身邊的青年男子叫劉金祥,奶奶和母親都是俄羅斯族人,而她則是蒙古族人。她說,她烤面包的技術是她婆婆傳授的。她的漢語非常標準。她若不說,我們絕對看不出她是蒙古族人。兩口子熱情而大方,一直將我們送出面包坊的店門外。

      恩和是一個俄羅斯民族鄉(xiāng),鄉(xiāng)里俄羅斯人或者說有俄羅斯血統(tǒng)的人很多。當年,闖關東的跑腿子們、單身漢們,在這里闖蕩生活,娶了所謂“白俄”的俄羅斯姑娘為妻,組成混血家庭,生育的后代混血兒,強壯、白皙、漂亮。就這樣他們一代代地在這里生活,卻有俄羅斯人吃面包的習俗。而且鄉(xiāng)里還有一個金頂?shù)臇|正教堂,我們還沒進入鄉(xiāng)內,教堂圓形金頂?shù)拈W光便遙遙在目了。

      從恩和俄羅斯民族鄉(xiāng)穿過。過哈烏爾河之橋,我們的汽車轉而改為西南行38公里,到正陽村,轉而改西行13公里至七卡。

      夜宿七卡

      七卡坐落在額爾古納河中游右岸,距河岸還有兩公里,我們曾驅車沿公路駛過去(通往八卡,九卡的方向),在離江邊還有數(shù)百米的地方停了車。我們下了車,若想接近額爾古納河卻是絕對不可能的,一道規(guī)整而完好的鐵絲網將我們與河灘地隔開。站在路邊的土坎上眺望,陰沉的黑云下,河水也變得昏暗。我們站在公路邊上,公路從我們身后的山頭向北拐去,山頭很高,山頂上即是中方的邊防哨所,而在從七卡來到河邊的路右側有一座嶄新的營房,那就是邊防軍的基地。

      天色已晚,我們返回到一家俄羅斯族的家庭旅店住下——去年,王冰來時曾在這里住過。這家的男主人叫杜平,祖上是河南人,奶奶和母親都是俄羅斯族人,而他長得干瘦且健壯,兩鬢的胡茬子黝黑。他一邊和我們交談,一邊刮胡須。他說:明天我要開車進城,去拉布大林。他的父母都住在拉布大林,而他的獨生女兒便住在奶奶家,在拉布大林上中學。他的妻子姓童,是漢族人,嫁到七卡來,父親也跟來了,幫助打水、燒炕以及干一些雜活兒。

      “你們家的生活過得好嗎?”我們中的一位問她。

      “現(xiàn)在的俄羅斯族人待遇好啊,我女兒上中學,每年政府還給500元補貼哩?”

      “以前呢?”

      “以前不行啊,特別是文革時,我公公婆婆因為奶牛養(yǎng)得多,還挨過批斗。不過,后來都平反了!”

      我問:“現(xiàn)在,你家還養(yǎng)牛嗎?”

      “當然養(yǎng)了,不然吃什么,喝什么?我家有40多頭牛哩!現(xiàn)在有5頭出奶了……”她告訴我們,明天早餐就是牛奶和面包。而面包是從拉布大林她婆婆那兒捎回來的。

      其實,她用鐺子給我們烙的面餅也很好吃。這是一個非常能干的女人,給我們準備好了晚餐后,她一分鐘也沒有休息,又坐在窗前的燈下,用彩線繡起花兒來了。

      晚飯后,天又放光,太陽沒有落。她喊她的丈夫老杜澆園子,栽辣椒秧和茄子秧。她娘家爸爸也在園子里幫忙。對這位身材適中,體格也很健壯的青年女子,我充滿了好奇,想給她以及她的全家拍幾張照片??伤齾s披上了一個頭巾,又蒙上了臉,只露一對忽閃的大眼睛。

      我問:“就這么捂著去園子里干活兒?”

      “是呀,”她說:“好容易在屋里捂白了,再曬黑,犯不上呀!”

      我遂放棄了拍照片的想法。

      關注人,關注人的生活,是我們搞紀實攝影的不二法門,也是惟一的理念。

      于是,我和王慶春出去散步,遇見村子里的另一個推小輪車的中年女人。有一鄰人約她去吃飯,她費了好大勁兒才推辭掉。她是漢族,家里也養(yǎng)了20多頭牛,有4只產奶了。每天早上3點多鐘雀巢奶站便有車來七卡收鮮奶。我問她的收入如何?她說,現(xiàn)在挺慘,自從三鹿事件后,收購價降了一半,收入自然今非昔比。雀巢奶業(yè)的收奶總部設在拉布大林。

      “但不管怎么的,”她說:“七卡的牛奶總是最好的!”

      對一個普通農牧人家的女人的話,我堅信不疑。

      這里是額爾古納河中游右岸,距最近的大城市呼倫貝爾市約300公里,距滿洲里323公里。生活在如此邊遠的地方,別說民風純樸,就是偶有一點“那個”(指三鹿摻假)還怎么有臉取信于人,怎么面對父老鄉(xiāng)親和鄰里呢?

      額爾古納河畔七卡村的牛奶一定是最好的,因為養(yǎng)育了七卡人家奶牛的牧場是一點污染也沒有的額爾古納右岸的草場??!

      入夜,我因喝了一點小酒,打起了呼嚕聲,在我們四人同住一室的情況下,那就看誰最有戰(zhàn)斗力與忍耐力了。四位呼嚕合奏中,第一個堅守不住的是李顯國,這位昔日的處長同志抱著被和枕頭躺到了外屋去,呼嚕聲小了,可北緯近51度北疆陰沉的雨夜,涼風卻頻頻來造訪了……

      次日晨,我們被對面房間居住的幾個客人的談話吵醒,一看才凌晨3點多鐘,天還沒亮。我出去交涉了幾句,也有申斥之意,但是睡意受到干擾,再睡頗難,只好假寐。約5時半左右,我們起床,因為屋外已傳來了男女主人做飯的聲音。女主人擠牛奶回后已準備好了早餐,男主人吃后將自己的運貨汽車開走。我們洗漱之后,立刻上車,擬去拍日出。此時天空云彩尚紅,可是日出已過。女主人叫我們吃了早餐后再走,我們見天已放晴,執(zhí)意趁天好拍片,主要是尋隙走近額爾古納河岸邊,去拍界河的風光和美景,帶了相機就上路了。

      “飯,回來吃!”

      女主人父親找來一把鎖,把住宅的門鎖上,我們的汽車便啟動了。

      循界河而行

      在晨光中,我們駛上了恩和至滿洲里的公路,這也是沿額爾古納河右岸巡邏的邊防公路,由沙石鋪砌,路況尚好,恩和到七卡僅30多公里,我們沿河向上游行走。艷麗的晨輝從云隙間照射出來,從公路的左方到右方,再到公路下的鐵線網、覆草的河灘、額爾古納河的河水,以及對岸柳叢、草地,盡灑一片金輝,野鴨在看不見的草叢間咕嘎地叫著,偶而也在額爾古納河中浮游。國界線從河的中心——主航道劃分,可野鴨一類的水鳥卻沒有邊界的概念,它們在河中心水最闊的地方游玩,遠遠地望著我們,看我們揮臂呼喊,也不答理,知道我們對它們構不成威脅。

      我們乘坐的黑色紅旗轎車,清晨駛出七卡,循額爾古納河而行

      界河上除了天籟般的鳥聲、水聲之外,一切都靜極了。中方與俄方,都見不到巡邊的人影。除了我們的汽車之外(七卡的邊防哨肯定在高山的哨所中,用望遠鏡在觀察我們),公路上也不見人影,有一群牛在路左邊的山坡草地上散放著——七卡的人家,原先都由牧場管理,如今牧場只是一個松散的單位了。各家的牛都雇人集中放牧,每頭牛的放牧費是月交15元,那么一家若有40頭牛的話,每月放牧費就得支出600元。牛是認識自己家門的,待夕陽西下,牛群馱著晚霞歸來時,它們會為每個牧牛的人家?guī)Щ貋硪黄募t霞金輝入欄。

      汽車悠然的行進,昨晚一場雨后,界河之畔的空氣更加清新,我們敞開了車窗,讓清新的空氣帶著的草香花香吹進車中。路兩邊的草地上,花開得很艷,黃色的金針花,橘紅色的野百合花,粉紅色的野玫瑰花,淡紫色的牽?;ā诨ú莸厣细傁嚅_放。一道鐵絲網隔開的沿河的灘地上,花開得極為艷麗,也是沒有人染指的原因吧,雜陣的野草鉚足勁兒地瘋長著,把一些柳絲和小榆樹埋了個半截。

      車在行進到66公里(恩和至滿洲里公路的里程牌)處停了下來。原來,王冰去年來過,曾用他的德國哈蘇膠片相機在路東側的山崗上,俯瞰拍過額爾古納河。此處的額爾古納河道有連續(xù)幾個較大的轉彎兒。除王冰以外,我們三個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這里。王冰今天帶的是一架數(shù)碼相機和長鏡與廣角。他領李、王二人攀登山崗。高可以遠望,當視野擴大以后,額爾古納在邊境草地上彎曲的河道便可以盡收鏡頭了。

      他們攀崗,我在路邊的鐵絲網附近,拍攝花草、小樹以及蔚藍色的額爾古納河。

      美麗的額爾古納河,一條巡邊的沙石路沿河而過

      鳥在草叢中紛飛,還是布谷鳥的叫聲和百靈鳥的歌唱——百靈鳥這一草原的歌手,自從在扎龍濕地相會后,一直與我們有緣,在呼倫貝爾草原,在莫爾格勒河草原,在海拉爾河覓源的一路上,在根河、得耳布爾河山谷的樹林中,它一直陪伴著我們,在為我們探視黑龍江南源的行走,唱一支心曲呢!

      在百靈鳥宛囀的歌聲中,我在心底也升起了一支歌。這歌兒并不怎么清晰,但卻是我在學過了歷史課和懂事以來一直積淀的對額爾古納河這條界河的關注。在這種看不見、聽不著卻幾乎慫恿著心跳的久久的關注里,我知道它融進了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的《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也融進了1727年(雍正五年)的《中俄恰克圖界約》,更融進了是年11月2日中俄雙方簽訂的具體勘察分水嶺及恰克圖以東至額爾古納河岸阿巴哈依圖邊界的《中俄阿巴哈依圖界約》,以及1911年(宣統(tǒng)三年)12月20日,中俄會勘邊界大臣周樹模、菩提羅夫在齊齊哈爾簽訂的《中俄滿洲里界約》。這些因素的融進便一直吸引我到額爾古納河走一走。從青少年時代一直拖延到滿頭白發(fā)的時候,悠悠然五六十年已經虛度矣。根據1727年中俄雙方簽訂的《中俄阿巴哈依圖界約》,中方設立分界鄂博63處界點。清政府根據上述條約,設卡倫59座,其中“極東的十二卡,就近屬清代的黑龍江將軍統(tǒng)轄,輪派索倫官兵戍守”。此十二卡都在呼倫貝爾境內,且由額爾古納河上游沿河至下游分布。這就是呼倫貝爾設卡倫(哨卡)之始。

      昨夜我們住宿的七卡,也就是清代所建的第七個卡倫。至今,已經有282年的歷史了。這是一個久遠的哨卡兼居民點。最早的移民,便隨卡倫的建立逐漸來到這里落腳。顯然,哨卡的居民不乏當年守邊人的后代。

      我們的汽車離開66公里處,開到68公里處。這里邊界禁區(qū)的鐵絲網洞開了一個“臨時之門”。通過這座門,不知從遠處何地拉來許多淡赭色的花崗巖石大塊,堆在額爾古納河岸邊上,一直綿延了數(shù)百米。眺望了一下,我說,“回程時再看”,便一直往前開。汽車開得很快,左邊是山丘,右邊是鐵絲網和界河。兩邊都是綠色,綠山綠水綠草地,綠色的界江額爾古納河,給了我許多的遐思。

      這遐思,有時躍上路邊的山崗,成為我遠眺界河的依托。我看見界河對岸不很遠的地方,用長焦鏡可分辨出對岸村莊的房屋,奔跑的汽車,以及山坡上用俄文字母寫的標語。

      這遐思,有時貼近邊界禁區(qū)的鐵絲網,越過一地的綠草鮮花柳毛叢,一直達到界河邊上,在想象中,我坐在河邊的土岸上,用柳條作桿,用最簡單的細繩拴鉤,裝上草蟲或蚯蚓或瞎蠓,拋餌入水釣魚。據說,界河中的魚很多??诎堕_放了以后,界河中連漂流都有了,更何況釣魚呢!

      猜你喜歡
      額爾古納根河額爾古納河
      額爾古納河岸
      額爾古納地塊七一牧場北山銀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地質與勘探(2021年1期)2021-05-21 08:28:16
      在額爾古納草原等你
      根河之歌
      駿馬(2020年8期)2020-11-18 03:32:07
      淺析畫面感在舞臺中產生的舞臺效果
      藝術大觀(2019年33期)2019-10-12 15:37:21
      我驕傲,我是根河人
      駿馬(2019年7期)2019-09-05 17:47:36
      額爾古納河謠曲
      草原歌聲(2019年1期)2019-07-25 07:30:58
      根河知秋
      駿馬(2019年1期)2019-03-19 12:55:56
      額爾古納河
      草原歌聲(2016年1期)2016-11-15 05:46:56
      美麗的根河我的家
      中國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6
      高雄县| 仁化县| 荣成市| 普洱| 广东省| 白城市| 商水县| 鄂伦春自治旗| 礼泉县| 搜索| 乌苏市| 巴彦淖尔市| 中山市| 松阳县| 潼南县| 美姑县| 大余县| 台山市| 灵寿县| 青阳县| 武冈市| 永川市| 施甸县| 美姑县| 濮阳市| 通州市| 六盘水市| 图们市| 牙克石市| 阿拉善右旗| 道真| 曲麻莱县| 综艺| 当雄县| 遵义市| 东源县| 龙井市| 嫩江县| 子长县| 永济市| 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