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艾貝?!岷下ňS吾爾族)
出 嫁
莫非是因為喜悅,林陰下泉水叮咚流淌,仿佛是沉醉的琴師撥動著琴弦,那樣的清雋、舒緩。也許是因為興奮,枝頭上百靈引頸啼鳴,猶如癡迷的歌手放開了歌喉,這般的熱烈、浪漫……
今日鄉(xiāng)村的早晨,比過去哪一天都充滿詩情畫意;今日姑娘的庭院,比往昔任何時候都令人心曠神怡。
阿拉木汗,石榴花一樣美麗動人的阿拉木汗,你以往的興致哪里去了,為什么還不快來享受這早晨的歡愉?
啊,朋友,這樣的邀請未免有些荒唐,阿拉木汗此時可怎么能夠出門?難道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姑娘出嫁的時候,可得要好好梳妝浣洗。
多么靈巧的雙手,輕輕地描細細地瞧。好似墨綠色柳葉,兩道彎彎的奧斯曼畫眉,增添姑娘的嫵媚,裝扮姑娘的妖嬈。多么甜蜜的嗓音,悄悄地唱,偷偷地笑。唱兩支情歌,一支是姑娘的幸福,一支是情郎的自豪。
一朵牡丹花在花帽上盛開,絢麗多彩,鮮艷奪目。一縷玫瑰花香從披肩上飄散,芳馨無比,沁人心脾。是花簇擁著阿拉木汗,還是姑娘本來就像花一樣?
用不著害臊,去戴上你鑲著金邊的耳環(huán)吧。有了它,婚禮才更富有我們民族特色。也不要羞赧,去戴上你嵌著寶石的戒指吧。有了它,才能體現(xiàn)今天這美好的生活。
阿拉木汗,石榴花一樣的阿拉木汗。
熱情的琴師放下都它爾琴,不再盡情彈了。風(fēng)趣的歌手收攏那歌喉,不再放聲唱了。還有那多情的姑娘,紛紛退出舞場,也不再痛痛快快地跳了;還有那熱烈的小伙,快快閃向一旁,也不再嘻嘻哈哈地鬧了。
風(fēng)也不吹,樹也不搖,人流攢動的農(nóng)家庭院,一片靜悄悄。
這是阿拉木汗最為幸福的時刻。因為這一天,她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這是阿拉木汗最為難忘的時刻。因為這一天,她不知期待了多少歲月。姑娘的心里如同流進了蜜,姑娘的臉上卻仿佛火一樣燃燒。
端著銅盤的銀須長者終于走過來了,那步伐威嚴而又沉著。取下兩塊鹽水浸泡的酸馕,一塊給阿拉木汗,一塊給她心愛的小伙。
吃下這塊酸馕,讓你銘記歲月的艱辛苦辣。
吃下這塊酸馕,讓你堅守人生的莊嚴承諾。
就是這一塊酸馕,意味著從今以后,阿拉木汗將要走進婚姻的殿堂。就是這一塊酸馕,標志著從此開始,她的情郎真正扮演一個男人的角色。
傳統(tǒng)的禮俗傳承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就像這一塊酸馕,只有在親身品嘗之后,才會深深懂得生活的滋味。
踏著一路馬蹄一樣歡快的鼓點,披著一身乳汁一樣柔和的月光,仿佛花團錦簇,一群姑娘簇擁著新娘——仙女下凡似的阿拉木汗;就像眾星捧月,一幫小伙圍繞著新郎——牛犢一樣強健的英俊小伙。呼啦啦一陣風(fēng),呼啦啦又一波浪,迎親的隊伍,就這樣載歌載舞,總算把一對新人送進了洞房。
不等阿拉木汗喘口氣,也不等新郎站穩(wěn)腳,人群中突然有人高聲喊:“我說新郎,還磨蹭什么,快讓我們瞧瞧新娘的模樣!”高喊者聲音急切,呼應(yīng)者則一片夸張的大笑。
是害羞還是心慌,新郎一邊揉著頭發(fā),一邊咧嘴嘿嘿笑著。那情景,就像讓他走鋼絲一樣,咫尺之遙,卻遲遲走不到新娘跟前。如不是眾人推著搡著,新郎的雙腳仿佛粘在地上,動彈不得了。
潔白的面紗,就這樣終于被輕輕揭開了。一輪滿月一樣嬌美的臉龐,就這樣在一片喝彩聲中慢慢露出來了。驚奇的是,上百雙眼睛同時發(fā)現(xiàn),兩行熱淚正順著阿拉木汗的面頰流淌。霎時間,你望著我在無聲地笑,我看著你在偷偷地樂。這少見的獨有場面,定會讓外鄉(xiāng)人感到稀奇和蹊蹺。
不說不笑,阿拉木汗為什么要流淚?不唱不跳,阿拉木汗為什么要心傷?常言道:出嫁的維吾爾姑娘,總愛裝模作樣哭上一場。
我就想,生活之所以豐富多彩,就是因為祖國大家庭,一個民族一種特色,一個地域一種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