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強 王 成
(1.歌美颯風電有限公司,天津300384;2.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港航建設有限公司,天津300461)
150 t門式吊鉤起重機是造船行業(yè)中經常使用的機械設備。在門式吊鉤起重機的安裝作業(yè)中,其主要組成部件的吊裝作業(yè)較困難。安裝過程中,主要需要吊裝1個剛性腿、1個撓性腿、大梁和兩臺卷揚機。
吊裝作業(yè)選用了德國TEREX DEMAG生產的CC2800履帶吊(最大起重量600 t)作為主吊機械(工況選擇為HSSL72 m,180 t尾部配重,60 t中心壓重,超起配重300 t,選用2×300 t鉤,穿16股繩)。另外,使用一臺150 t履帶吊和一臺120 t汽車吊作為輔助吊裝機械。
150 t門式吊鉤起重機的主要吊裝單元見表1。
表1 150 t門式吊鉤起重機的主要吊裝單元
2.1 搭設平臺
在大梁吊耳位置下方1 m處、立腿上平面下方1 m處搭設一圈寬1.4 m的平臺。
2.2 準備吊裝機械及工具
將吊裝機械及所用拖拉繩、倒鏈、卸扣等工具準備好。吊裝機械及工具見表2。
2.3 預埋地錨
將需要的地錨預埋好。
2.4 制作吊耳
大梁采用40 mm厚Q345型鋼板、立腿使用16 mm厚鋼板制作吊耳,并焊接牢固。吊耳制作要求如下:
(1)大梁吊耳以核算的重心位置(距離撓性腿支點中心約38 659 mm)為基準點,在重心距離水平4 m處焊制吊耳并進行加固,要求每一點兩個吊耳同心,并配置連接銷;
(2)剛性腿頂面焊有4個吊耳,以重心為中心對稱分布。底部橫梁上2個吊耳作為輔助吊點,它們位于立腿外側橫梁兩端,要求吊耳方向與軌道垂直并焊接在內筋位置;
(3)撓性腿的吊耳設計在頂部,以重心為中心對稱分布;
3.1 作業(yè)流程
作業(yè)流程見圖1。
表2 吊裝機械及工具
圖1 作業(yè)流程Figure 1 Work flow
3.2 作業(yè)方法及要求
3.2.1 剛性腿吊裝
(1)CC2800履帶吊到達起吊位置,大鉤上懸掛?90 mm×21 m鋼絲繩一對,下端用4個50 t卸扣接剛性腿上表面的吊耳。使用兩臺輔助吊車在立腿的吊耳處進行拴鉤,吊裝繩扣采用 37 mm×20 m繩扣,一點四股受力。
(2)CC2800履帶吊起鉤、轉桿、進車將剛性腿扳起,此時履帶吊的工作半徑約為14 m,額定起重量為197 t,履帶吊受力約85.1 t,負荷率約為50%。剛性腿底部對地壓力約為63.9 t。剛性腿底面為弧形,對地壓力太大會導致底梁變形,所以需要兩臺輔助吊車進行配合,每個吊耳受力約32 t。隨著翻轉,履帶吊受力越來越大,將立腿扶正。
(3)立腿扶正后,靜懸約10 min,確認無誤后向軌道移動。在距離吊鉤起重機臺車約500 mm時,吊車起鉤,將立腿吊裝到臺車上。吊裝過程中可以根據立腿兩端的高度使用輔助吊車進行調整。
(4)確認無誤后,打好拖拉繩,要求剛性腿內側使用 28 mm的鋼絲繩配合10 t的倒鏈進行打緊,并用繩卡子鎖緊。
3.2.2 撓性腿吊裝
(1)在剛性腿吊裝完成后,使用CC2800履帶吊進行撓性腿拴鉤。吊撓性腿上端,上掛?90 mm×21 m鋼絲繩1根,下端用55 t卸扣掛吊耳。兩臺輔助吊車各掛?32 mm×20 m繩扣1根,拴撓性腿底部。
(2)緩慢起鉤,輔助吊車配合將撓性腿扶正。
(3)扶正后,輔助吊車摘鉤。CC2800履帶吊緩慢起鉤使撓性腿離開地面約200 mm,然后履帶吊緩慢走車,將撓性腿吊裝到位,此時撓性腿頂部距離臂桿的安全距離約為3.5 m。
(4)確認無誤后,打好拖拉繩,要求撓性腿內側使用?25.5 mm的鋼絲繩配合5 t的倒鏈進行打緊,并用繩卡子鎖緊。
3.2.3 大梁的吊裝
(1)CC2800履帶吊垂直于大梁站車,掛兩對?90 mm×21 m鋼絲繩,使用連接銷軸與大梁吊耳相連。將吊車的工作半徑調整到16 m,在超起配重排子上碼放300 t超起配重。此時吊車的額定起重量為393 t,負荷率約為93.4%。
(2)CC2800履帶吊緩慢起鉤約100 mm,靜懸10 min,進行系統檢查。確認無誤后,根據大梁的傾斜情況進行配平,在大梁平穩(wěn)后,履帶吊向就位位置走車。
(3)在大梁接近臺車位置后,履帶吊起升約36 m停穩(wěn)后緩慢向前走車,直至接近立腿邊緣約4 m時停止走車。
(4)CC2800履帶吊趴桿將工作半徑調整至18 m,此時吊車的額定載荷為378 t,負荷率約為97.1%。起鉤,進車,直至將大梁放置到立腿上,此時大梁距離臂桿的安全距離約為820 mm。
(5)緩慢將大梁放置在立腿上,確認位置后進行連接,固定牢固后摘鉤。
3.2.4 起重小車的吊裝
由于起重小車長度約16.5 m、寬度約6 m、重約87.3 t,無法在大梁的正面進行吊裝,故需要在剛性腿外側進行吊裝。起吊半徑約為19 m,額定起重量為121 t,負荷率為82.9%,吊車到桿邊安全距離約為750 mm。此時物件到鉤頂高度約為14 m,其中鉤高約2.5 m,限位高度約4 m,則繩子長度不得大于6 m。吊索采用一對 47.5 mm×20 m鋼絲繩,8股受力,滿足要求。
(1)履帶吊地面條件達不到要求。要保證地面吊車行走區(qū)域的平整度,堅實可靠。
(2)吊裝大梁時接口平面不平。預先在大梁上焊好吊耳,吊裝時采用卸扣調節(jié)的方式進行調節(jié),保證聯接面的平整。如果偏差過大,采用120 t汽車吊進行輔助吊裝。
(3)多車抬吊不同步。三臺吊車同時作業(yè)時,派專人嚴格監(jiān)護,統一指揮,保證三車起吊的同步性。
(4)吊車磕桿。所有吊車的站位必須仔細核算,確保吊車和物件之間的安全距離。
5.1 地面載荷計算
吊車主機總重量=主機+兩履帶+尾部配重+重心壓重+超起配重+超起桅桿+超起排子+臂桿+吊鉤=828.5 t,吊物重350 t,其他重約10 t,履帶吊作業(yè)時需要在履帶下方鋪設4塊6 m×2.5 m的路基板,則平均地耐力為25.8 t/ m2。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地面處理。
5.2 吊耳強度計算
大梁吊耳材料采用Q345鋼,厚度為40 mm,抗拉、抗壓和彎曲強度f=205 MPa,抗剪強度fv=120 MPa。吊耳邊緣厚度130 mm,單個吊耳上受力為43.75 t。由于吊耳與銷軸配合比較緊密,擠壓面積Abs=dδ=4 000 mm2,則擠壓應力為σbs=Fbs/Abs=107 MPa<許用壓力265 MPa。吊耳受拉σ=G/A=41.2 MPa<[σ]265 MPa。銷軸剪切力τ=Fs/A=24.3 MPa<[σ]120 MPa。
立腿吊耳材料采用Q345鋼,厚度為40 mm,抗拉、抗壓和彎曲強度f=205 MPa,抗剪強度為fv=120 MPa。吊耳邊緣厚度100 mm,單個吊耳上受力為37.25 t。擠壓面積Abs=dδ=4 000 mm2,則擠壓應力為σbs=Fbs/Abs=91.3 MPa<許用壓力205 MPa,吊耳受拉σ=G/A=45.6 MPa<[σ]205 MPa。
立腿吊耳使用55 t卸扣與吊耳相連,能夠滿足使用要求。
以150 t門式吊鉤起重機主要部件的吊裝作業(yè)為例,介紹了大型、重型部件的吊裝方法。對剛性腿、撓性腿及大梁的吊耳進行了必要的設計,強度達到了吊裝要求。實踐證明設計是合理的。
[1] 上海電力建設公司編.起重與運輸.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5.
[2] 余厚極編著.起重吊裝安全技術.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1999.
[3] 楊文柱主編.起重吊裝簡易計算.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4] 華玉潔主編.起重機械與吊裝.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5] 樊兆馥編著.重型設備吊裝手冊.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6.
[6] 崔碧海編著.起重技術.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
[7] 樊兆馥編.機械安裝實用技術手冊.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8.
[8] 趙國君,吳錫忠編.通用橋式和門式起重機.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9.11.
[9] 港口教材編寫組編.門式起重機.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60.
[10] 付榮柏編著.起重機鋼結構焊接制造技術.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