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群玲
(中山火炬職業(yè)技術學院 體育部,廣東 中山 528436)
項群理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指導與應用
黃群玲
(中山火炬職業(yè)技術學院 體育部,廣東 中山 528436)
目前我國項群理論的研究大多是在運動訓練方面,結合項群理論指導體育教學的研究相對較少。通過對技能主導類的同場對抗項目、格斗性運動項目、隔網對抗性項目、表現(xiàn)難美性項目的分析,針對高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教學建議。
項群理論;體育教學;應用價值
項群訓練理論與競技運動項目的宏觀管理研究表明,項群的劃分和項群體系的建立使得競技項目這一巨大群體的內部結構更加有序,進而為運動訓練組織機構的領導者和管理人員對其實施更有效的宏觀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按照項群訓練理論的觀點,同一個項群中各個項目之間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與運動成績的決定因素雷同,手段也都大同小異,因此可以彼此借鑒和參考。如:足球、水球和曲棍球的進攻和防守戰(zhàn)術;乒乓球、羽毛球和網球的發(fā)球、接發(fā)球技術;馬拉松跑、長距離游泳和公路自行車運動員對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和肌肉耐力的要求;藝術體操、技巧與花樣游泳的動作創(chuàng)新與編排技巧等。所有運動項目按照項群理論都有相應的分類,高校體育教學項目也在項群理論的分類之內,項群理論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發(fā)揮其指導及應用價值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由于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也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過去普通高校的那種同一院系和同一年級的學生以行政班為單位,不論什么項目男生、女生都同時、同班上課的舊的“公體”教學模式,已逐漸被體育教學俱樂部或選項課等新的教學模式所代替,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在選擇體育課時,可做到“三自主”,即學生每個學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自主選擇運動項目、自主選擇上課老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由于目前的這種教學模式是由學生“三自主”來決定的,因此,學生就有可能來自不同的院系,甚至不同的年級,在一些項目的教學中,同一個授課班組會存在著性別、身體素質、體育基礎、技術上的懸殊差異以及選課的盲目性與不合理性等等,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一系列的相關問題,教學的班組對象發(fā)生變化了,而如果我們的教學安排方式與培養(yǎng)理念、教學的手段與方法還沒有發(fā)生相應的變革,在課程的設置與安排上相應的缺乏宏觀的考慮與把握的話,那么,這將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教學效果,影響著我們高校體育發(fā)展的質量。為此,如何結合當今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當今普通高校體育改革的現(xiàn)實問題,在項群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探討科學合理、系統(tǒng)的教學布局與安排,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保證大學生體育學習的可持續(xù)性,推動普通高校體育改革穩(wěn)步的向前發(fā)展,是目前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
運動訓練的項群理論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以項群為基本單位去認識和概括同類屬運動項目的共同特點,能讓我們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去把握幾個或幾十個運動單項共同的訓練規(guī)律,這是對同一項群不同項目的共同規(guī)律進行的鮮明概括。它為我們揭示了各項群訓練的基本特征,同時也為我們當今的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比較清晰的研究思路,為我們更好的從宏觀上把握各項群的教學規(guī)律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理論依據(jù)。運動訓練的項群理論既然探討和揭示了同群項目的訓練規(guī)律,能運用于競技體育發(fā)展戰(zhàn)略的制定和運動項目的宏觀管理,同樣在我們遵循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的情況下,在教學項目的分配與合理設置上也一定有規(guī)律可循,同樣也能指導與應用于我們當今的體育教學實踐,為我們的體育教學改革服務。根據(jù)這一理論,在體育俱樂部教學中,我們應結合運動訓練學的項群分類理論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全面設計,在對教學項目的設置、教學內容的選擇組織等方面應進行整體的把握和通盤考慮,這樣會有利于我們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擺脫舊的模式的束縛,并能更好的完善我們的體育教學改革。
4.1學生選課方面
項群訓練理論是競技體育的一般訓練理論和專項訓練理論之間的一個層次,它將一些存在某些共同特點的運動項目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研究,探求項目的共同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比如開設的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目的教學俱樂部或選項課方面,主要有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排球等。這類項目就要鼓勵學生在同類項群中連續(xù)選修,保持學習與教學的系統(tǒng)性。根據(jù)隔網對抗性項群的特征概述,這類項目在技術、戰(zhàn)術能力、體能特征、心理和智能特征等方面要求較高,特別是移動速度、揮臂速度、靈活性、耐久力等重點素質上有較高的共同要求。項群訓練理論的應用在探討運動員轉項成才現(xiàn)象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同項群內部的轉項多于異項群之間的轉項。這從另一方面說明同項群之間技戰(zhàn)術的正遷移程度相對較高。通過調查和與學生談話等我們了解到,這些項目在目前教學中,乒乓球、羽毛球最為普及、網球項目興趣最高,而且,這些項目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后,極易培養(yǎng)成他們終生的業(yè)余體育愛好。我們應在實際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在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后,繼續(xù)在同項群內選修,使學生在大學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系統(tǒng)掌握一門運動技術,為將來走向社會,養(yǎng)成終生體育打好扎實的基礎。
4.2運動負荷方面
在普通高校開設的健美操、體育舞蹈、街舞、形體、瑜珈、保齡球、高爾夫、和武術類的太極養(yǎng)生等技能類表現(xiàn)難美的藝術時尚性的項目中,普遍存在著如何掌握課堂教學的運動負荷問題。這種教學與單純的運動訓練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愉悅身心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但是,如單純的傳授基本技術與動作,就很可能會造成課堂教學沒有一定的運動量、練習強度不夠等問題。為此,教學中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與練習方法的同時,要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技能主導類表現(xiàn)難美性項群項目的訓練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采用非專項的運動項目練習去促進學生的健康水平,并注意采用在技術結構上近似于基本運動技能的動作和能提高運動素質的專門動作作為提高運動負荷的主要手段。因為目前的大學生正是生長發(fā)育的旺盛時期,各項身體素質都有待于通過一定量的練習進行提高,特別是力量素質的發(fā)展在這一時期非常重要,給予一定強度和量的素質練習,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促進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4.3教學內容選擇方面
根據(jù)項群理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特別是在戰(zhàn)術內容的選擇上要精挑細選,要有助于校園體育活動的開展與社會體育發(fā)展的需求。以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教學項目為例。比如,籃球、足球項目戰(zhàn)術系統(tǒng)龐大,內容復雜多變,體育俱樂部或選項課的教學由于受學期學時的限制,加之學生身體素質、技術基礎千差萬別,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不可能對此類項目進行詳細的系統(tǒng)的教學,教師在制定教學大綱與進度時,在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目的戰(zhàn)術內容的選擇上要認真研究,總結出該項群目前在普通高校開展教學與活動的規(guī)律,力求選出更加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有利于學校體育活動開展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戰(zhàn)術教學內容。如目前普通高校和社會上多開展“三人籃球比賽”和“五人制足球比賽”,為此,戰(zhàn)術的教學內容要以安排與設計一定學時的“三對三”的籃球比賽戰(zhàn)術和“五對五的”足球比賽戰(zhàn)術為主,同時還要在課堂教學比賽中占有較大的比重,這樣將更有利于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符合學校和社會體育活動開展的要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4開設教學班方面
目前,在普通高校開設的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目的教學俱樂部主要有散打、跆拳道、拳擊、足球、籃球等。根據(jù)項群理論的分類特點我們知道,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與格斗性項目的最大特點就是在進行課堂教學比賽時,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不可避免的將會有身體的強烈對抗與接觸,由于男女在性別、生理解剖方面的不同,他們在體能方面、教學難度的接受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和不同,如果這些項目男女同班上課,不利于學期教學進度與課堂教學組織的安排,也不利于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難度,更不利于課堂教學比賽的開展。為此,在教學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打破傳統(tǒng)的男生、女生同班上課的“公體”教學模式,應力求開設男生、女生窗口,使男生、女生分班上課,這樣將有利于更好的開展以上這些項目的教學,更有利于學生充分的學習與掌握運動技術,提高他們的運動技術水平。
目前在我國體育俱樂部或選項課教學將是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模式,是高校競技體育發(fā)展的基礎,科學合理的應用運動訓練學的項群理論對教學研究、指導高校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項群理論在學生選課方面、運動負荷的制定方面、教學內容選擇方面、開設教學班方面都具有指導與應用價值。
[1]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 張得保.普通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應考慮的幾個問題[J].中國學校體育,2007(6):34-35.
[3] 陶志翔.持拍隔網對抗項群理論與應用成果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2):252-255.
[4] 文建傳,陳長庚.從項群理論的視角看網球運動的某些項目特點[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22(3):103-106.
[5] 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
TheGuidanceandApplicationoftheEvent-groupTrainingTheoryinCollegeSportTeaching
Huang Qunl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ongshan Torch Vocational College,Zhongshan,528436,Guangdong,China)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event-group training theory is mostly about sports training in our country.The combination of the event-group training theory and sport teaching is relatively les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kill-dominated,such as confrontation events,fighting sport events,separated net events and difficulty beauty skills.This paper draw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collegiate sport teaching.
event-group training theory;sport teaching;practice value
2009-10-19;
2009-11-24
黃群玲(1968-),女,北京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G807.0
A
1672-1365(2010)02-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