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教育多年的教師都知道,文科教學要突出一個“讀”字,理科教學要突出一個“練”字,如何讀?如何練?是教師們經(jīng)常思考的一個問題,但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把握到位。為此,我和幾位教師商議設定了“初中數(shù)學‘導、探、練、評’教學模式探討”的課題,針對課堂教學中如何組織學生練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初中數(shù)學‘導、探、練、評’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導(提出問題)——探(自主探究)——練(解決問題)——評(教師點評)”的流程進行教學組織。“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或設計閱讀提綱,提出學習目標?!疤健?,學生根據(jù)教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自主探究,或相互討論,或分組討論,以此對新知識有一個較完整的感性認識,通過探究的過程,嘗試成功的喜悅。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并適時啟發(fā)、提示,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達到探究目標?!熬殹?,學生利用探討的結果,有針對性地練習,以達到鞏固新知識的目的。同時,補充變式訓練及綜合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練習要有針對性、階梯性以及符合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評”,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地作出科學的評價,肯定和鼓勵為主,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整個過程突出的就是“練”字。
一、以理解知識為目的的“練”
1.基本概念的理解
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把握,是學生理解該學科知識的前提,也就是要回答是牛是馬的問題,如果牛馬不分的話,就很難往更深層次理解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理解基本概念的需要,創(chuàng)設基本概念的基本模型,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去剖析概念本身的本質屬性,從而達到掌握概念的目的。
2.法則、規(guī)律的理解
法則、規(guī)律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常用工具,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掌握法則、規(guī)律是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法則是一種規(guī)則,跟玩游戲的游戲規(guī)則一樣,是前人研究出來的一套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對其操作方式把握好就可以了。對于規(guī)律性的問題,則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去尋找其規(guī)律,然后用一個大家都適合的通式來把它表示出來,而后加以驗證,以達到掌握其規(guī)律的目的。
3.定理的理解
定理,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已經(jīng)證明具有正確性、可以作為原則或規(guī)律的命題或公式。對此,我的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已經(jīng)證明具有正確性,要明確其推理、論證過程;二是可以作為原則或規(guī)律的,要明確定理本身表達的是什么,定理的題設是什么,定理需要哪些條件。如勾股定理的教學中,可以用古代的弦圖來推導勾股定理,也可以通過拼圖的方式來證明勾股定理。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勾股定理的理解,又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
二、以鞏固知識為目的的“練”
學習了基本概念、基本法則和規(guī)律、定理學習后要加深理解,就必須要有適當?shù)木毩?,這時的練習要有針對性,必須要有與基本概念、基本法則和規(guī)律、定理相關的內容?;靖拍睿梢杂门袛囝}或選擇題進行訓練;基本法則和規(guī)律,可以用解答題進行訓練;定理,可以用證明題進行訓練。
三、以應用知識為目的的“練”
學習知識的目的在于應用,知識的應用有單項應用和綜合應用兩種。
1.單項應用
指內容較為單一的應用,針對性比較強,注意該內容的核心就可以了。如學習有理數(shù)加法法則的應用時要注意:(1)同號兩數(shù)如何加?(2)異號兩數(shù)如何加?(3)有理數(shù)與零相加如何?
2.綜合應用
指內容較綜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需要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與分析。注意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的方法。
四、以形成技能為目的的“練”
學習、練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形成技能——提高學生歸納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階段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而要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就必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熟練程度,使之分析問題到位,對問題的判斷準確無誤。組織學生練習一定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力爭做到一練一得,切忌搞題海戰(zhàn)術??梢苑譃殡A段性的單元復習,綜合性的學期、學年復習和全面性的中考復習。
1.階段性的單元復習
學生要把握好本單元的相關知識點,增強復習的針對性。如復習八年級上冊第14章勾股定理時,要解決幾個問題:(1)勾股定理的證明;(2)勾股定理的內容;(3)勾股定理的應用——求線段的長度。
2.綜合性的學期、學年復習
要求學生對本學期或本學年所學的各章節(jié)逐一過關,實行各個擊破的辦法,逐章逐節(jié)地去解決問題,每章都按單元復習的要求去做,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3.全面性的中考復習
要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疏理,把握好本學段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分析各章節(jié)的知識在整個學段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抓住知識的主干進行復習;再由主干引發(fā)到枝葉,將整個學段的知識融會貫通,形成一棵濃密的“知識樹”。每走一步,教師都要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做好相應的訓練,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把握相關的知識和內容。
以上是我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一點心得,可以說,“練”的得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是有很大幫助的。
?。ㄗ髡邌挝唬簭V東省惠州市惠城區(qū)仲愷中學)
(責任編輯:王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