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已圓滿畫上了句號。從組織申報到現(xiàn)場展示,參與者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觀摩者也都有不小的收獲,我也感觸頗深。在大家還未完全平息對現(xiàn)場展示課的討論和反思之際,筆者選擇一個新的視角,從體育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的連點出發(fā),重新審視大家曾經(jīng)討論且依然缺乏相對統(tǒng)一認識的“好課”的評判方法,并通過臺階式定位連點法提出“好課”的新的評判視角。
一、當前對“什么是好課”的模糊判斷
當我們看一節(jié)體育課,無論它是常態(tài)課還是觀摩課,人們很自然地對此會有一個是“好”還是“差”的判斷,有時還會對“好”與“差”的程度進行進一步分析。目前,從“什么是好課”以及“如何上好課”的研究中我們不難看到。諸如好的體育課要體現(xiàn)出學生“懂了”“樂了”“熱了”“會了”,有些研究認為好的體育課要有“好的設計”、“好的內容”、“好的方法”、“好的組織”。而且還有人把“什么是不好的體育課”也做過較為詳細的描述。然而,在新課改后的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大相徑庭的當下,其實,“什么是好課”依然困擾著我們。從一定意義上說,過去對好課的判斷是相對模糊的,但并不是說當前大家對“什么是一節(jié)好的體育課”的判斷有誤,而是缺乏一個明確的“參照系”,通俗地講就是“與什么樣的課比是好課”的問題尚不明確。也就是說就課的類型而言,是常態(tài)課中的好課?還是觀摩課中的好課?就課的區(qū)域來講,是農(nóng)村課中的好課?還是城市課中的好課?這種缺乏參照系的不夠確切的判斷方法甚至出現(xiàn)有較大分歧的認識,將直接影響著一線教師對“如何上好體育課”的正確認識。結果出現(xiàn)了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兩張皮現(xiàn)象,由此,會有教師錯誤地認為很難上好一節(jié)精彩的觀摩課。更有甚者,個別被推出展示的課結果上得很是失敗。為什么?失敗的原因究竟何在?與“好課”的定位有無關系?
二、 “好課”的主客觀多元評判
要想上好課,最首要解決的問題是要明確“什么是好課”。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本研究主要從主客觀兩個方面提出多元評判的必要性。過去我們評價好課大都是從客觀的角度評判,忽視了主觀感覺評判的視角,尤其是忽視了教師的主觀感覺,也有個別研究者曾提到過學生“樂了”等主觀感覺。其實,作為一名教師,所上課是否屬于一節(jié)好課, “主觀感覺”應是最首要的評判方法。如果主觀感覺是“心虛”的或有一種內疚感,僅靠客觀的方法是難以完全判斷是否是一節(jié)好的體育課的。因此,可以說單純從客觀評價上來判斷好課的話,是不夠全面的。但“好課”的主觀感覺應該是什么樣的呢?筆者通過訪談初步認為:就教師而言,上完課以后應該是心情愉悅的,感到欣慰的,甚至是自豪的,并有一定的成就感,就學生而言,無論是課中還是課后更應該是快樂的,感到有收獲,并有一定的成功體驗。因此,教師不應該有愧疚感、負罪感,不留有遺憾,更不能有心虛感,學生不應產(chǎn)生厭惡和痛苦,且有強烈的主動參與愿望。
當然,客觀評判仍需要重點關注:內容的選擇是否合理、教法的確定是否有效、組織方式是否科學緊湊、安全防范是否具體等等常規(guī)評判方法。至于合理性、有效性、科學性、具體化的標準會因課而異、因學生而異、因教材而異。
三、從體育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的連點談“好課”
1 體育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連點的確定思路與方法
常態(tài)課能否用來或是否愿意作為觀摩課被觀摩,觀摩課能否回歸常態(tài)?這是我們在探討二者之間的連點的一個重要思路。為什么當我們聯(lián)系某位一線教師并提出看常態(tài)課的要求時,有時會被拒絕或“推推諉諉”,很顯然,其中自有他們不愿讓觀看的道理,或是沒有認真準備、或是準備了但不夠精彩、或是根本就是沒有準備既無教案又無組織的放羊課,歸根到底應該是“心虛”的表現(xiàn)。但為什么心虛?這樣的日常所上的體育課是否應該叫做“常態(tài)課”?常態(tài)課常態(tài)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說有無底線?我們平常對常態(tài)課的認識是模糊的,并沒有人對其進行進一步細化。其實,無論如何去解釋常態(tài)課,它都應該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正?!钡恼n,而非“一個哨子兩個球,學生老師都自由”的“異?!钡恼n一放羊;應該是目的明確、目標具體、內容適宜、方法得當?shù)挠姓路ǖ捏w育課,而不應該是目的不明、目標籠統(tǒng)、內容偏離、方法不當?shù)臒o章法的體育課。
然而,又有一個新的問題我們需要先搞搞清楚,常態(tài)課一定都是“好課”嗎?這個問題很難直接回答,因為我們尚不完全清楚對“好課”的認定標準,但是,用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答案是不一樣的。有人說“我認真上了就算是好課”,有人說“我認真?zhèn)湔n了也嚴格按教案實施了就算是好課”,有人說“我的教學任務完成了就算是好課”,還有人說“得到專家認可了就是好課”。如果按照以上的說法,我認為,常態(tài)課的底線就應該是好的。而且這些人的每一節(jié)課都應該能夠隨時被觀摩,也就是說不應存在有任何“心虛”的情況。由此,我們也可以推論,那些放羊狀態(tài)的“無章無法”的課應該被排除在“常態(tài)課”之外。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放羊在體育課上應該是被杜絕的。如果堅持將放羊式的體育課也歸為常態(tài)課的話,應該是“差”的常態(tài)課,即所謂的“異?!闭n。
筆者認為,被作為觀摩課來觀摩的應該是被稱為“非常好”的常態(tài)課。因為觀摩的目的或它的核心價值體現(xiàn)應該是為了“?!薄H珖行W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中推出的觀摩課,其目的我想應該是讓大家學習效仿。因此,什么才是好的觀摩課?就成為一個非常值得大家去認真思考的問題。
回想我們所看到的觀摩課,以及人們對觀摩課的總體認識,我們不難看出,目前“觀摩課”并沒有真正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大多數(shù)觀摩課似乎都在作秀、表演。其實,這說明我們走進了一個評價觀摩課好壞的誤區(qū),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錯誤認識。我國著名的學校體育專家賴天德先生曾經(jīng)在一次研討會上說“好的觀摩課應該是能夠回到常態(tài)中來,不能回到常態(tài)的觀摩課不應該是好的觀摩課”,我想很多人都應該認同他的觀點。如果以這樣的思想前提來判斷觀摩課的好壞,應該是標準相對比較清晰,基于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探討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的連點。
2 臺階法探尋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的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上能夠給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通過臺階圖示的方法來確定二者的連點。如圖1所示。
圖中顯示:用臺階法將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進行分級,最低一層次的課是差的,其次是一般的,依此類推是好的、比較好的和最好的。體育常態(tài)課和觀摩課都可進行如此等級劃分。這就存在三個評判好的體育課的標準,如果我們就常態(tài)課而言,好的常態(tài)課僅僅是處于該類課的中間層次,好的觀摩課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一般意義上好的常態(tài)課不一定能夠直接拿來作為理想的觀摩課來上和被觀摩,相反,一般意義上好的觀摩課并非一定能夠回到常態(tài),或能作為理想的常態(tài)課來上,因此,我們判斷“好課”的時候,如果沒有任何前提或限制條件,僅僅說“好課”,應該從常態(tài)課與觀摩課的連點上尋找答案。也就是說,我們或許應該將“好課”理解為“最好的常態(tài)課”與“最好的觀摩課”,只有這樣才能被稱其為“好課”。而且,作為“最好的觀摩課”一定應該能夠回到常態(tài)之中,又能有“亮點”(或“看點”)和指導性,且?guī)缀鯖]有明顯的作秀、表演等跡象。
第四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中部分被展示的課,已經(jīng)顯示出了非常接近連點的課,如遼寧的一節(jié)“仰臥推起成橋”的課就是如此??赐暝撜n,使觀摩者第一感覺很舒服,課很自然,如同在看常態(tài)課,又能從中明顯發(fā)覺亮點和啟發(fā)性。難得的是大家在這節(jié)課上看到了“學生自然輕松學習的場面”,如老師倒數(shù)5個數(shù)讓學生仰臥推起成橋練習,當大部分學生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并落下的時候,一位同學依然穩(wěn)穩(wěn)地撐起在那里停留著,這時后排一位小男生跑上去朝撐起的同學腹部拍了一下,導致落下。這一小情節(jié),幾乎把看課的老師都逗樂了,這或許是任課教師課前難以預料到的。這種情節(jié)的出現(xiàn),正是符合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點的真實場面,這種場面也正是異地上觀摩課的一種特殊效果。通過反復演練且?guī)熒澳酢迸浜系姆钱惖赜^摩課,幾乎不可能出現(xiàn)此類情節(jié)。當然,并不是說出現(xiàn)這類場面的課就一定是最好的觀摩課,而是說,這種觀摩課體現(xiàn)了返璞歸真的特點,而且,要好于整齊劃一的有熟練表演跡象的觀摩課。
四、上好課要樹立準確的好課觀
作為一線教師,如何才能上出好的體育課?筆者認為,首先應該樹立準確的“好課觀”,也就是說,重新認識“好課”,重新給“好課”進行定位。然后從兩者存在的必然的連點出發(fā),力爭把常態(tài)課上出精彩,使觀摩課返璞歸真。
樹立準確的好課觀,一方面能夠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獲得“好課”稱號并非輕而易舉,是要長期付出努力。前提是認真上好常態(tài)課,需要好的常態(tài)課的積淀和功底,而非一朝一夕之功。具有這種常態(tài)課功底的老師上起觀摩課來是應該相對比較輕松的。另一方面能夠激勵人們?yōu)閾碛卸ㄎ辉谶B點上的“好課”稱號而不懈地努力,平時會增加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不但要有好的感覺,還要符合好的客觀評判標準,如符合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wèi)生分會所提出的“上好課的九條建議”。如果我們每位一線教師都能夠有這樣的觀點和認識,何愁“常態(tài)課不精彩”、“觀摩課難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