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基礎學科。要搞好科學教學,挖掘科學的趣味,啟發(fā)學生的興趣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 “學習最刺激乃是針對所學材料本身發(fā)生興趣,興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動力?!蔽覀円扇〖钍侄危箤W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在興趣和求知欲的推動下學得主動、積極、認真、扎實。根據科學的特點和小學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在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探究知識。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
多媒體是通過聲、光、圖像、動畫等形式,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科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學生能夠輕松自如地進入到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中,使抽象內容具體化,枯燥內容趣味化,重點難點聲像化。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表象,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課文中的重點,突破知識難點,讓學生在實像中學到知識,從而達到樂學的效果。如講《水的浮力》,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指導學生觀察多媒體畫面:聰明的一休,創(chuàng)設他游泳的情境:一休到海邊游泳,看到了潛水艇在大海中乘風破浪。你看它一會在水面上航行,一會兒又潛入了水中,多威武、多有趣呀!同學們,請想一想,潛水艇為什么能夠在大海上航行,而不下沉呢?誰能與一休比一比,能找到其中的答案。我們學了這課以后,其中的奧秘就會明白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秘密好嗎?又如:在學習《熱氣球》一課時,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_幅幅獨具匠心的熱氣球圖片飛轉、美麗的熱氣球展現在孩子們眼前,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更點燃了學生想探究熱氣球秘密的強烈求知欲。學生感到妙不可言,深深被這奇妙的現象所吸引,從而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加深了對“熱氣球”這個概念的認識,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精心設計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
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實驗能力是小學科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愛玩是兒童的天性,往往學生的心目中實驗是很好玩的,在教學過程中,凡是有實驗的課學生學習興趣都很高。抓住這一特點,我精心安排實驗,適當地處理好學與玩的關系,讓學生在玩中學,我通過實驗吸引學生,啟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認識能力;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在實驗中發(fā)現其中的奧秘,領悟蘊涵在其中的科學道理。
如:在學習《溶解》一課時,我以故事“小兔寶寶喝糖水”導入,引出課題,精心設計實驗。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如下:兔媽媽有一只很喜歡做實驗的小兔,這一天,兔媽媽要出門,給小兔留了一杯水和一包顆粒糖,水面的位置剛好有一條紅線。兔媽媽走了,小兔自己玩了一會玩具,口渴了,就想喝點水。剛端起杯子,小兔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如果我往水里不斷地加糖,會怎么樣呢?”小朋友,你們也和小兔一起想一想,如果不斷地加糖到水里,可能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呢?鼓勵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生活觀察經驗大膽猜想。這時,學生想到了①水面會升高;②水會變甜;③水里的糖會化……小朋友幫小兔想到了這么多可能發(fā)生的現象,真棒!小兔也很想驗證自己的想法,于是,小兔拿出了它的實驗箱,打開,取出了一把勺子、一只筷子、一個瓶蓋、一支筆,還做了一張記錄表。這時我邊說邊一樣樣取出物品給同學們看。咦?小兔的這些工具都是做什么的呢?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想一想,說一說?,F在,小兔開始實驗了,他先拿起勺子把糖舀到瓶蓋里,再把糖沿著瓶蓋輕輕地抹平,把糖輕輕地倒入水杯,拿起筷子開始攪拌,攪呀攪,他發(fā)現水里有了一些變化。就把它記錄在記錄紙上,然后,再把裝了第二平蓋的糖倒人杯中攪拌,發(fā)現水里又有了變化,他又記錄下來,兔寶寶這樣循序的向水里加糖,每加一蓋糖,就觀察記錄水里的現象,看到每次實驗的不同變化兔寶寶好開心呀!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實驗一下呢?
三、以玩激趣,玩中探究
一上課,學生看著盆里浮著的塑料泡沫、木板、氣球、小皮球等就按捺不住了,情不自禁地想玩。此時我抓住了學生愛玩的心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說: “同學們看盆里浮著什么?今天你們想不想玩一玩?現在我們一起來試一種新的玩法。大家先用手按住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壓。壓到水底后慢慢松手,這樣反復做幾次,體會手的感覺?!痹捯魟偮浜⒆觽兙屯媪似饋?,每個孩子用這四種浮著的物體盡情地做實驗,教師也加入到學生中間來,再不失時機地點撥: “你們在玩這些東西的過程中,發(fā)現了什么?”學生很科學地回答出來:這些東西往下按時要用力,當把這些東西按到水底再輕輕松手時感覺到水里有什么東西向上頂手……這樣每個學生都充分感知到水中浮著的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水的浮力。學生在盡情“玩”的過程中有所感悟、有所發(fā)現,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隨之得到培養(yǎng)。
四、以賽激趣,賽中探究
首先播放“奇思妙想”片頭曲,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一次“奇思妙想”,大家愿意參加嗎?學生高興地說:“愿意。”我們的研究課題是……學生搶著說:“保護雞蛋。”我板書完課題以后,把雞蛋裝入保護器。從2米高的地方落到地上而雞蛋不碎,任務很艱巨,同學們有信心完成這一挑戰(zhàn)嗎?我們分成五個小組展開比賽,看哪個小組的雞蛋保護器選材合適,設計合理,實驗成功,這時,孩子們興趣盎然,在比賽中,成功地完成了實驗。用學生熟悉的“奇思妙想”節(jié)目導課。親切科學,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采用比賽的形式進行活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促進了小組內同學的合作。
通過激勵教學。使孩子們在科學課堂上自始至終處于亢奮狀態(tài),孩子們認為“上科學課玩得開心”,在科學課上能夠興致勃勃、興高采烈地做實驗、相互探究,使他們在“玩中掌握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豐富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