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穎
(黑龍江大學劍橋學院外語系,黑龍江 哈爾濱 150069)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呼聲在近幾年里日益高漲,已到了迫在眉睫的關頭。大刀闊斧搞改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傳統(tǒng)的公外英語教學理念已經不能滿足改革后的CET 四六級考試要求,造成教育與應試脫節(jié)的尷尬局面。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一體化的現(xiàn)代社會,對各行從業(yè)人員的英文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社會需要專業(yè)技術與語言能力并重的新型人才。培養(yǎng)社會所需人才是所有高校安身立命之本,對于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毋庸置疑,一直以來是各高校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公外英語教學卻成為廣大師生一塊軟肋。大量的投入與消費卻未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成果,于是乎出現(xiàn)了“高分低能”,“啞巴英語”。我們不禁反思:公外改革之路,何去何從?本人認為,不妨以改革過的CET 四級考試為風向標,加快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盡快改善現(xiàn)今的尷尬局面。
改革后的710 分新題型四級考試已全面展開。2006年6月以后,所有考生都得參加這種全新的四級考試。教育部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到: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用英語進行有效的口頭及書面交流,以適應我國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所以,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是以“加強聽說使用能力,重視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基本的翻譯和寫作能力”為指導思想的。首先,聽力測試從過去的20%提升至35%,其中聽力對話占15%,聽力短文站20%。聽力對話部分包括短對話和長對話的聽力理解;聽力短文部分包括短文聽寫和旋側踢性的短文理解;聽力材料囊括了日常對話,科技講座,廣播新聞電視節(jié)目等更具真實性和實用性的題材,旨在貼近工作生活,做到學有所用,有的放矢。其次是閱讀理解部分所占比例從原來的40%減為35%,新增的快速閱讀題型類似于專業(yè)英語八級的考試題型。此題要求學生具備對文章整體的掌握,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意群為單位快速掃描,縱觀文章結構在最有限的時間里找到細節(jié)問題的答案。
從四級考試的改革綱領里看,旨在改變過去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啞巴英語,聽力測試部分的比值大幅度提升表明大學英語教育課程大綱中“加強聽說實用能力”絕不是空喊口號。語言是一種有效的交流工具,提高語言能力,就是主要提高語言的聽說能力。語言交流,分為輸入和輸出兩大部分,沒有良好的輸入,就不可能有優(yōu)秀的輸出能力。加強聽力測試,就是加強輸入能力,以便為下一步輸出做準備。想要在聽力測試中有不菲的表現(xiàn),一定要突破過去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死扣語法,句法,詞匯的做法,把呆板的教學模式完全否決,形成明快靈活的課堂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高漲他們說語言的熱情,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再也不會出現(xiàn)一個學十幾年英文的學生不會講“我喝的是稀飯,吃的是面包,就的是咸菜”這樣的笑話了,而社會再也不會將大學生英語水平低的責任推諉到高校公外教育的失職了。而學生學習英文動力和興趣也將大大改觀。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針對新四級考試題型,切實開展教育改革呢?
既然要改革,不妨開闊思想,多元化思維,走一條大膽創(chuàng)新的改革之路。中國各高校一直以來將專業(yè)英語和大學公外英語教學劃分得涇渭分明,甚至大有“井水不犯河水”之意。古語有云:分久必合。要想全面調動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妨把英語專業(yè)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課程開設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影視欣賞非常適合開設在公外教學中。首先,優(yōu)秀的英文影視作品不但可以讓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了解西方風土人情,異域文化內涵,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還能讓學生接觸到純正的英文發(fā)音以及語言應用環(huán)境。語言亦是一種文化的體現(xiàn)。所以想學好一門語言,那么相關的文化是必需掌握的。大量標準純正的英文發(fā)音刺激學生聽覺系統(tǒng),也就是為學生打下了堅實聽說基礎。良好的語言輸入,才會造就優(yōu)秀的語言輸出。沒有語言輸入,就好比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那么語言輸出也就變成有名無實的花架子。
除了優(yōu)秀的英文原文電影,英語專業(yè)學生經常收聽的廣播VOA 和BBC 的慢速版本都是非常適合非專業(yè)學生練習聽力的媒體資源。慢速廣播VOA 或是BBC 所播報的內容都是時下最能把握時代脈搏的,許多次會的應用也是被賦予新的時代含義的,是多少本大字典都查不到的。而這樣的語言詞匯在四級考試的聽力測試中頻頻出現(xiàn),不關注時勢的考生根本無從下手。另外,如果學校條件允許,可以將專業(yè)英語學生的外籍教師引進大學英語教學,讓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進一步接觸英文的實戰(zhàn)應用及西方文化內涵。增加專業(yè)學生與非專業(yè)學生之間的交流,大量開展競賽活動,無疑也是促進非專業(yè)學生求學上進的有效途徑。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勤學,好問,共勉是為正道也。
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成果,帶動公外英語教學??梢哉f,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于今時今日的學生與教師了。當因特網(wǎng)大范圍的應用于社會的各個方面,那么教育也不應將其拒之門外。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就是學生學習英文聚寶盆。在人人都在寫博文,玩博客的年代里,對英文學習志趣相投的年輕人們相聚博客空間,談天說地,交流學習經驗,獲取更多學習資料,更新學習方法,彼此批評指正,營造一個健康,活潑,好學的英文學習群體空間,將成為英文學習的主流。擁有一個展示自己博客空間,就等于擁有了一個平等的平臺,吸引不同基礎的學習者參與其中。大學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組建自己的博客空間,定期發(fā)表議題,鼓勵學生在博客空間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取長補短,形成一個英文學習社區(qū),用英文盡情抒發(fā)自己的理智情感,鏈接著自己最喜歡的英文歌曲,熱火朝天的討論著最新的原文電影,體現(xiàn)了合作與共享的學習精神。這些,比起一本一眼的黑板,書本教學要行之有效得多,同時,也緩解了平日里緊張的學習壓力。
也許在中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想要擁有一口流利英文并不容易,尤其當學校的外籍教師資源有限時。那么利用網(wǎng)絡,多多結識遠在異域以英文為母語的朋友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珍貴了。有很多通話質量都非常不錯的通話軟件,例如SKYPE 都可以讓你隨時隨地與你選擇的英語母語國家的朋友聊天,讓你真正擁有了一個純正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同時也監(jiān)測了你的英文實戰(zhàn)水平。
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全面實施開放性教學?!拔覀兊慕逃?,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笔青囆∑酵緲淞⒌慕逃笇枷耄槕水敶茖W技術和文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趨勢,是我國實現(xiàn)高等教育改革領航者?!叭齻€面向”的指導思想同樣作用于我們大學英語教學。我們大學英語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傳統(tǒng)“師者”角色。常言道:師者,傳道,授業(yè)。授人之魚,不如授之于漁。要求老師給予學生一杯水的同時,應該具備一桶水的知識含量。如此算來,我們的學生豈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我們給予學生不能僅僅是一杯水,而應該是獲取汪洋大海的方法。教授學生數(shù)不盡的新詞匯,也不如教會他構詞法則。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運用相關的法則,變通的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切問題,同時也提高了應試的應變的能力。
總之,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已迫在眉睫,如若再墨守陳規(guī)下去,我們必將遭到時代的唾棄,而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也不再適應社會的需要,那必將造成教育與社會需要的脫節(jié)。大學英語改革也非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還需要一個不斷探討的過程,在探討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1]張紹杰.教考分離—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
[2]謝福之.加大提高教學質量的力度.繼續(xù)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8.
[3]馬相明.現(xiàn)代外語教學方法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4]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