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情緒挑戰(zhàn)親子關(guān)系
7歲的濤濤突然離家出走了。因為整個假期,媽媽每天從早到晚都讓他練琴,有一天他練琴時沒有用心,媽媽擰了他的胳膊,還宣布以后不準他再看動畫片。濤濤打開門沖了出去。5歲的揚揚坐公共汽車,爸爸答應讓他刷卡的,可上車后卻不顧他伸著的小手,強行奪過月票卡自己刷了,揚揚大哭著要下車……孩子不僅僅是生氣,他們簡直憤怒了!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孩子因為愿望得不到滿足生父母的氣,或大發(fā)雷霆,或歇斯底里地喊叫,或扔東西,甚至打人。
憤怒不會無緣無故地產(chǎn)生,一般來講,孩子憤怒會有以下幾個原因:
父母沒履行諾言
揚揚的憤怒就是因為爸爸沒有履行諾言。父子倆坐公交車,上車前本來說得好好的,讓揚揚刷月票卡,可上車后爸爸擔心孩子刷卡太慢,耽誤別人上車,就沒讓他刷。揚揚生氣了,一定要重刷一次,他在要求沒得到滿足后更加憤怒了,說爸爸是騙子,并且很嚴肅地告訴爸爸:“下一站我就下車,你不要跟著我!”車上的人聽見孩子這句話,都笑了,但能夠看得出,揚揚確實憤怒了。
孩子在接受了“做人要誠實”和“說話算數(shù)”的教育后,不到一定的年齡,對信守諾言的理解都是刻板的,缺乏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變通的能力,因此別人不履行諾言常常會激怒他們。
父母要對實踐諾言的復雜性有所預見,并和孩子解釋、協(xié)商。本例中的爸爸在答應讓揚揚刷卡的時候,應該告訴他:“如果車上人少,你就刷卡;如果車上人多不方便,就由爸爸刷卡?!边@樣孩子就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配合父母。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個交代,卻可以避免孩子產(chǎn)生不良情緒,并訓練孩子根據(jù)情況變化調(diào)整自己行為的能力。
孩子權(quán)利被剝奪
暑假里,爸爸媽媽給濤濤報了很多班,繪畫、彈琴、書法,濤濤很不情愿,但也無可奈何。濤濤只向爸爸媽媽提了一個要求:每天練完琴,讓他看下午4點鐘電視播放的動畫片。爸爸媽媽同意了。但每天到下午4點鐘濤濤要看動畫片時,爸爸媽媽總是順帶著批評他:“唉,看動畫片這么積極,要是練琴、畫畫也有這股勁頭就好了……”濤濤心里很不舒服。有一天,濤濤急著要看4點鐘的動畫片,練琴時心不在焉,媽媽因此懲罰他,宣布取消他以后看動畫片的權(quán)利。濤濤氣極了,打開門沖了出去。當自己的權(quán)利被剝奪,或者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時,孩子極易憤怒。其實,父母的初衷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卻常常不領情,因為大人和孩子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大人希望孩子為了未來的舒適而犧牲現(xiàn)在的舒適,孩子則是現(xiàn)實主義者,不太擅長思考未來與現(xiàn)在的關(guān)系。但是孩子確實有享受童年生活的權(quán)利。
如果大人總是“奪人所愛”,必然會引發(fā)孩子的憤怒。對于孩子的健康游戲及合理要求,大人應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幫助孩子協(xié)調(diào)好游戲與學習之間的關(guān)系。
嫉妒和受侮辱
據(jù)報道,遼寧省鞍山市有名初三女生學習成績很優(yōu)秀,經(jīng)常受到老師表揚。同學李娟對她非常嫉妒,因為父母曾督促李娟向這位同學學習,甚至當著這位同學的面批評李娟腦子笨、反應慢。李娟在嫉妒心理驅(qū)使下,買來硫酸,在一次放學途中潑向了女同學……
李娟的憤怒因嫉妒而起。憤怒分為明怒和暗怒,明怒表現(xiàn)在面部表情、言語方式和行為舉止上,具有即時爆發(fā)性;暗怒則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具有延時爆發(fā)的特點,但破壞性更強。因為孩子都知道嫉妒是不被人贊賞的,所以,嫉妒常常激起孩子的暗怒。
當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拒絕接受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因別人超過自己而過分不安時,就要防止孩子產(chǎn)生嫉妒情緒;如果父母這時再拿別人的長處來數(shù)落處于嫉妒中的自家孩子,他很可能因嫉妒而憤怒,并出現(xiàn)一些非理性行為。
身體疲勞或者事務太多
有句俗話說:“人困則多怒?!鄙眢w疲勞的時候最需要休息和安靜,孩子在學校學習時間比較長,有時體育運動強度比較大,回到家里可能把書包隨便一扔,連鞋也不脫,就倒在沙發(fā)上或床上休息了。父母要容忍孩子這些暫時的行為,等他休息一會兒恢復體力后再收拾,而不要催促他馬上起來,否則,一場親子之爭就在所難免。如果同時給孩子安排日程太緊張的事務,也容易引起孩子的激動情緒。父母可以把次要事務先推遲,把主要事務列成清單,讓孩子完成一件,在清單上打一個勾。如果父母不斷地監(jiān)督和催促,孩子的情緒反應也好不了。
平息孩子的憤怒,父母要先冷靜
對于大孩子來說,憤怒有時能激發(fā)他的上進心,但對小孩子來說,由于他不善于從反面理解事物,憤怒容易挫傷他的自信和動力。所以,父母對小孩子宜采取正面教育,冷卻他已經(jīng)燃起的憤怒火焰。
發(fā)火之時深呼8Rg9c+KrcY/+L5iagMuaD6z4l4jk2pYsK/Lo4cd9IOU=吸
有的父母性子急,嗓門大,批評孩子時忍不住大喊大叫,甚至伴隨著其他高音,比如拍桌子、踢板凳或者摔門,這種方式也容易激起孩子的火氣,如果孩子頂嘴,父母的怒氣則更旺,結(jié)果導致憤怒升級。
心理學提供的辦法能幫助父母克制憤怒,即在發(fā)火的時候強迫自己數(shù)數(shù)或深呼吸。將要發(fā)怒的時候,趕緊閉上嘴巴,在心里從1數(shù)到10,或是深呼吸10次,抑或離開現(xiàn)場一會兒。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父母控制自己的情緒,騰出心理空間找到理性的言語和行為方式。如果上述方法仍無濟于事,最終還是失控地對孩子大發(fā)脾氣,記住事后一定要補救:真心地向孩子道歉,告訴他,你也是人,也會犯錯誤,但你愿意承認錯誤并改正。這樣有利于鞏固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
把憤怒的火焰轉(zhuǎn)向自己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不直接批評和懲戒孩子,而是自己承擔事后的損失和痛苦,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父母把批評和懲戒理解為對孩子體罰、大罵或拍桌子,教育效果將大打折扣。這些做法使孩子覺得犯錯的結(jié)果就是受點苦而已,從而不能有效地認識錯誤。父母對孩子真誠而深沉的愛,常常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有了成績,父母比自己還高興,自己犯了錯誤,父母比自己還痛楚,這會深深打動孩子的心。父母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在父母痛苦的神情與沉默的氣氛中感受到父母的激動情緒,由此促進孩子反思自己的過失。
憤怒之時少說話
一位母親很疼愛自己的兒子,然而兒子有愛頂嘴的習慣。兒子一有不當行為,媽媽就來氣,大聲吵罵。不服管的兒子一頂嘴,媽媽就會老賬新賬一塊兒算:“要你做事認真點,你偏不認真!”“你從一上學就有粗心大意的壞習慣,總是馬馬虎虎,上課不認真聽講,寫作業(yè)不檢查,考試粗枝大葉。除了玩、玩、玩,你還愛干什么?洗碗打碎碗,掃地還要我掃第二遍,你長大能干什么?”
這些舊賬,兒子不知聽過多少遍了,他不但不接受,反而心里嘀咕:“隨你怎么說,反正我就這樣了?!眿寢尩呐u幾乎無效。要想使批評有效,最好還是就事論事,而不要數(shù)落以前的事情,更不要上綱上線。舊事重提、上綱上線,甚至猜測孩子將來可能發(fā)生的過失,不但會阻礙孩子反思過錯,還會強化他的對立情緒。
轉(zhuǎn)移孩子憤怒情緒的好方法
在此介紹幾種幫助孩子轉(zhuǎn)移憤怒情緒的好方法。
方法一:寫下反擊的話語
當孩子受到別人欺負而憤怒時,有一種釋放怒氣的做法,就是在紙上寫下只給自己看的反擊的話。告訴孩子,既然沒有別人看到內(nèi)容,他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憤怒。
方法二:進行親子練習
在家里可以進行一種有效的親子練習。孩子和母親或父親背靠背坐著,其中一人不受打擾地說3分鐘,傾訴想要表達的任何感情,另外一人只需以“嗯、嗯”附和。3分鐘的時間到,他才能說話。雙方輪流說話,直到把想要說的話全部說完為止。到結(jié)束時,兩人應該至少在一起說5分鐘。
方法三:投擲目標
你還可以在孩子臥室的墻上掛一個投擲板,當他向你或其他家人傾訴完憤怒后,還需要一段時間將體內(nèi)的憤怒釋放出來,每次用飛鏢投擲目標時,他會繼續(xù)發(fā)泄他的怒氣。
方法四:讓孩子哭出來
阻止自己沖過去幫助孩子,這并非易事。但是,父母可以這樣想,哭泣是給孩子一次經(jīng)歷自己感情的機會。這樣,幾分鐘之后,你只需攬著孩子,輕聲對他說諸如“這太不幸了”或“多令人失望啊”之類的話。
如果孩子沖進自己的臥室并關(guān)上了房門,最好不要立即過去安慰他,讓他自己呆一會兒。幾分鐘后,再進去對孩子說幾句安慰或支持的話效果會更好。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