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雋永而抵達靈魂的文字,已經(jīng)傳承了千年。
那些靈動、象形的文字,引領(lǐng)著我走進了遠古的洪荒。
此刻,我的書桌上,就靜靜地臥著兩冊水書。
這種水族古老的文字,這種被漢譯為水文或水書的文字,它的深奧,它的古遠,它的神秘,讓我在一個又一個夜晚失眠。
閉上雙眼,雙手合十,殷商時期的青銅聲呼嘯而來;盤腿打坐,默念禱辭,我看見水書、甲骨文、金文一并穿行在莽莽的森林,它用數(shù)千年堅持不懈的行蹤與執(zhí)著,終于走進了公元2006年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殿堂。
我們目前,雖然還無法破譯它所有的文字,就像我們還無法探秘整個世界。
但每當(dāng)我一個人在深夜,靜靜地面對這些泛黃的,傳承了無數(shù)代的書頁,我清楚地知道,水書——這是一部獨特的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
在我的書桌的左邊,這是水語稱之為“白書”的“普通水書”,用于喪葬、嫁娶、出行、占卜等等;而我右邊的這一本,則是水語稱之為“黑書”的“秘笈水書”,但傳世極少,能破譯之人更是鳳毛麟角。
那就讓我們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智慧去破解它吧。
在清澈見底的都柳江畔,讓我們手捧這部古老的文化典籍,舉過爬滿歷史皺紋的高高的額頭,在星星掛滿蒼穹的夜晚,為我們的水族同胞喝彩吧。
當(dāng)夜幕完全籠罩白晝的時候,在星星掛滿蒼穹的夜晚,我們心中還有一部神奇的古老水書,那便是我們前行的光明之箭。
馬尾繡
我不知道,一匹馬的速度有多快?是不是在電光火石之間,它就完成了一次迢遙的穿越?
生活在城市的我們,已經(jīng)很多年很多年,沒有看到一匹真實的馬,長嘯著飛越我們的夢想。
終于,在這個炎熱的盛夏,我卻與一匹白馬的馬尾相遇。
在貴州三都,在這個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在那天晚上,在一場名為《遠古走來的貴族》的大型史詩演出中,一匹匹真實的馬,在燈火輝煌的舞臺,昂首穿過劇場,它們帶來的震撼,令我癡迷其中。
馬蹄聲聲,在我的耳畔漸行漸遠……
而留下的,則是它們的尾,那長長的甩動如風(fēng)的尾巴,最后卻凝固成一幅幅精致的馬尾繡作品,凝固成公元2006年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中國刺繡的活化石”。
一匹匹駿馬穿越歲月,一根根馬尾卻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張揚地宣泄著它奔騰豪放的個性。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心靈手巧的水族婦女,卻用五十二道工序,用一根根馬尾和著五顏六色的絲線,一針一線地勾勒出了各種精美的圖案,就像勾勒幸福生活絢麗的畫面……
選自《民族文學(xué)》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