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七月末梢,五十八歲的李白從江陵來到岳陽。這時,他是一名剛剛遇赦的囚徒。
李白祖籍甘肅,出生在碎葉,即現(xiàn)在的吉爾吉斯斯坦。八歲的那一年,他們?nèi)疫w居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父親是一位商人,愛好文學,曾親自教李白誦讀辭賦。據(jù)李白本人說,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钡愿窈婪挪涣b,愛好擊劍,喜歡游歷。二十五歲的時候,他抱著“四方之志”,出蜀遠游,從此浪跡天涯,再也沒有回過老家。
李白本來就是一介書生,他卻渴望自己成為一位政治家,像春秋時的管仲、晏嬰那樣,輔佐帝王,“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為國家建功立業(yè)。他以張良、諸葛亮自比。可是,他又不愿意按照當時的游戲規(guī)則行事,即通過考試獲得職位,而是一門心思去“跑官”。廣為人知的是,他曾去荊州官員韓朝宗那里推薦自己。他說,十五歲時愛好劍術,謁見了許多地方長官;三十歲時文章已有成就,拜見了很多朝廷卿相。雖然個子不滿七尺,但“心雄萬夫”!又說,我已經(jīng)寫了很多作品,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這些習作,請給以紙墨,還有抄寫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掃書房,繕寫呈上。希望您顧念身居下位的人,大開獎掖之門……我們不知道這篇“自薦書”最終有怎樣的結(jié)果;但通過這件事,卻發(fā)現(xiàn)李白對政治的了解,可能只有幼兒園水平。因為他根本就不懂得:任何一個朝代,官場都會有其特定的運作方式。官場原本代表著一種體制,選人首先考慮的是體制的需要。在這個大前提下,那些比較嚴謹,比較內(nèi)斂,比較循規(guī)蹈矩的人,往往會受到重用;而那些卓爾不群、肆意汪洋的人,通常很難納入視線。又因為官場是一個團隊,各個職位授權不同,于是就形成了等級,不得隨意僭越。像李白這種恃才傲物,情緒來了就忘乎所以的人,上司見了就皺眉頭,怎么會得到重任呢?
當然,李白很有文才,詩寫得好。他的詩作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有著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但由于他的作品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對當時的黑暗腐朽政治給予無情的揭露和鞭撻,便不見容于主流意識形態(tài)。有學者考證: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編印的《國秀集》,收入當代詩人最佳作品220首,四十三歲的李白竟無一首詩入選;后來他雖然也曾有作品被收入幾種詩選,但都不是十分重要的選本。他去世后,到了唐憲宗時代,皇上下令編選當代名家詩選《御覽詩》,李白也無一首入選。他的詩作主要是在同好之間流傳。過了九百多年之后,清人編選《唐詩別裁集》和《唐詩三百首》時,李白作品的燦爛光芒,才被人發(fā)現(xiàn)。“酒仙”“詩仙”的雅號,大概也是那時的“粉絲”們加封的。
李白常年在各地游歷,一有機會,就給一些官員“投刺”——即送去名帖,推介自己。在這樣漫長的等待中,終于出現(xiàn)了一線曙光。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一位名叫吳筠的道士,受到唐玄宗的賞識。恰巧李白在游歷中結(jié)織了這位道士。吳道士便向唐玄宗薦舉李白。李白果然被唐玄宗李隆基召赴長安。消息傳來,李白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高歌赴長安。
李白嗜酒,然而,到了京城長安,朝廷又是國家最高權力中心和政治中心,多么莊嚴神圣的地方,他竟沒有約束一下自己的嗜好。唐玄宗任命他為“供奉翰林”,雖然這也是一個閑職,除了幾次陪皇帝游宴外,并無具體工作任務。但他仍然是想喝酒就喝酒,想風流就風流。有一次唐玄宗召見,他卻喝得酩酊大醉??赡芤虼┑男硬皇娣巩斨菩诘拿?,伸起腳,要大太監(jiān)高力士給他脫靴(郭沫若《李白年表》)!高力士可是個紅極一時的人物哪,又心地狹窄,睚眥必報,怎么會有好果子給他吃?在長安待了約兩年時間,李白覺得自己的政治理想無法施展,與其他權臣的關系又格格不入,便請求離開朝廷。唐玄宗以他“非廊廟器”,不是當官的料,順水推舟批準了他的請求。
此后十多年,李白繼續(xù)“浪跡天下”。這時,由于政治日漸腐敗,社會矛盾加劇,終于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危急中即位當了皇帝,命令他的兄弟永王李磷東下討賊。正在廬山一帶隱居的李白,以為實現(xiàn)自己人生抱負的機會已經(jīng)到來,毅然參加了永王李磷的部隊。誰知李磷心懷叵測,在悄悄地醞釀著一場宮廷內(nèi)部爭斗,毫無政治經(jīng)驗的李白,一腳踏進了爛泥坑!永王李磷事敗被誅殺,李白被關進了潯陽的監(jiān)獄。要不是一些友人從中斡旋,他命都保不住。后來以“狂妄之罪”,長流夜郎。年近花甲的李白,將在貴州桐梓那個隔山阻水的貧瘠山地,度過他的余生。
書生為政治所累,李白不是頭一個,當然更不是最后一位!
二
在去往夜郎的途中,別提李白的心情是多么沮喪了!他不斷地給親人友人寫詩寫信,訴說他心中的痛苦?!叭秩?,不覺鬢成絲”(《上三峽》),很短的時間,頭發(fā)就愁白了。船到四川巫山白帝城的時候,因為關內(nèi)遭大旱,忽聞皇上頒布大赦令。李白喜出望外,旋即放船東返:“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早發(fā)白帝城》)在江陵稍作停留,他便來到了岳陽。
李白乘坐的帆船是傍晚時分在岳陽碼頭靠岸的。七月將盡,洞庭湖闊大而壯美。晚霞燒紅了西天,又把一碧萬頃的湖水染得浮光耀金。這時十余位乘客棄船登陸,李白就在其中。
岳陽又叫巴陵,夏商為荊州之域,三苗之地。西漢時才設縣制,稱為下雋,隸屬于長沙郡。直到三國魯肅在此屯兵,這個地方才顯得重要起來。李白來的時候,雖已設州府,城鎮(zhèn)僅有其雛形,居民數(shù)百人。因為城很小,來了個陌生人就特別顯眼。也許李白剛剛下船,人們就知道了他的尷尬身份。但此地民風淳樸,百姓熱情豪爽,極富同情心。況且,來這里的貶官和“罪臣”數(shù)不勝數(shù)。遠的說屈原,因得罪了朝廷腐朽權貴,流放三苗。近的有張說、趙冬曦,都曾貶謫岳陽,百姓都以禮相待。眼下就有一位賈至,原為中書舍人,為皇帝起草文告詔書的大秘書,不小心踩了宮廷里一個“地雷”,也被貶為岳州司馬。
賈至和李白是老朋友,在城中又邂逅了一位夏十二,他鄉(xiāng)遇故知,李白是多么地喜悅!囚犯的帽子摘掉了,他是個自由人,岳州的風景又是這般美好,他需要放松情緒,釋放壓抑。賈至公務繁忙,他就拉著夏十二,先去參觀市容。府衙南邊有一座城樓,他們拾級而上。
站在城樓舉目四望,只見萬里長江滾滾西來,湘資沅澧四水滔滔北上,八百里洞庭在此匯流,一條銀色的巨龍蜿蜒東去。大約億萬年以來,洞庭湖就是這樣大吞大吐,不辭辛勞,不舍晝夜。雍容大度,汪洋無際!李白在城樓上流連,震撼,激動,激蕩著一種生命精神、一種寵辱皆忘的人生境界。白天沒看夠,晚上又登樓。月色下的洞庭湖,竟如靚女換了妝,精靈可人。此情此景,不可能沒有酒。在舉杯暢飲之中,一首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語言清新明快的杰作脫穎而出: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他把這首詩題為《與夏十二登岳陽樓》。當時的岳州人,包括李白本人,都不會意識到這首詩對岳陽的意義!這是第一次將“譙樓”“南樓”稱為“岳陽樓”,也是第一次把在岳陽樓上觀賞大江:大湖景色寫得如此渺遠開闊、如此渾然天成。由于有了這個第一,成就了岳陽樓的知名度,才相繼有杜甫、張繼、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賀、李商隱……這一連串在中國文學史上耀眼的名字,將他們引向岳陽,引上岳陽樓。于是就有眾多關于洞庭湖、關于岳陽樓的名篇佳構(gòu)問世。有了這樣的鋪墊和輿論準備,才會有后來的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雄文誕生。
三
當時的中國,以中原地區(qū)的經(jīng)濟和文化最為發(fā)達,南方還十分落后。加上氣候炎熱,常有疾病流行。南方因此被視為蠻荒之地,瘴癘之區(qū)。朝廷懲罰“有罪”的官員,通常的做法就是將他們貶謫南方。其實這種懲罰更多的是精神層面上的折磨與羞辱;在物質(zhì)上,未見得就怎樣的過不下去。南方風景優(yōu)美,土地肥沃。就說這岳州,大江西來,洞庭匯流。滿湖的肥魚壯蝦,湖洲上的鮮蓮嫩藕,也都在這里登陸。湖田里收獲的稻米,釀得出又釅又醇的好酒。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岳州,一張小小的餐桌上,匯集了半個中國云水之靈秀。岳州人又是這樣的好客,好酒好菜加上至交好友,李白果然是樂不思蜀!不過,李白其所以在這里長時間逗留,并不完全是因為岳州人好水好情意好,而是他心中有一個解不開的情結(jié),那就是他的政治熱情仍然執(zhí)著。雖然不久前他還是個囚徒,可歷朝歷代遭貶謫又重新啟用的先例還少嗎?李白覺得,以他的文才,朝廷不可能不重用他。
他在等待。等待朝廷啟用的詔書。
他說:“君登風池去,勿棄賈生才。”(《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這是他流放夜郎獲赦之后的作品。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這樣:我跟西漢政治家賈誼一樣,是個有大才的人,朝廷的重要職位可不要丟了我啊。
他又說:“圣主還聽《子虛賦》,相如卻欲論文章?!保ā都墓っ鞲罚?br/> 漢武帝讀到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就把作者召進京城里了。
朝廷一定會慧眼識奇才;他躊躇滿志。等!
因此他現(xiàn)在不能去云游四海。假如行蹤不定,恰恰朝廷又決定啟用,將到哪里去找他呢?當時的交通主要是靠水路,岳陽南極瀟湘,北通巫峽,東去江漢,通江達海。他便打算在這里住下來,一有好消息,就立刻啟程。
這樣,從當年七月到第二年四月,除了中途去零陵尋訪書法家懷素,切磋書藝外,李白竟在岳陽逗留了大半年,留下了十五首詩。
他贊美洞庭湖的秋景:“山青滅遠樹,水綠無寒煙。來帆出江中,去鳥向日邊?!保ā肚锏前土晖赐ァ罚?br/> 他描寫雨后的邕湖:“雨洗秋山凈,林光澹碧滋。水閑明鏡轉(zhuǎn),云繞畫屏移?!保ā杜c賈至舍人于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邕湖》)
他為君山錄影:“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陪族叔李嘩及中書賈至游洞庭》)他同時還是一位書法家。在零陵會見了懷素之后,又觸發(fā)了他書法的興趣,于是留下了珍貴的墨寶:水天一色,風月無邊。他的書法跟他的詩一樣,豪放而超邁。這副對聯(lián)做成雕屏,至今還懸掛在岳陽樓的廊柱上,為這座千年古樓增添了無限光彩。
李白在岳陽耽擱得太久了,他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只好離開岳陽去江夏。朝廷仍無啟用他的消息,但他豪情不減當年。此時安史之亂的余孽尚在,他渴望為國家立功。他賦詩表明自己的凌云壯志:
洞庭白波木葉稀,燕鴻始入?yún)窃骑w。吳云寒,燕鴻苦,風號沙宿瀟湘浦。節(jié)士悲秋淚如雨。白日當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壯士憤,雄風生。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臨江王節(jié)士歌》
四
離開岳陽的時候,他的滿腔熱情仍未得到回應,其失望和失落的情緒可想而知。兩年后,李白在安徽當涂的親戚家中去世,他的政治抱負最終未能實現(xiàn)!然而,當春風秋雨浸潤千余年之后,我們追懷歷史,撫摸現(xiàn)實,忽然產(chǎn)生了一種悖論:李白與官場擦肩而過,對于李白本人,甚至對于中國的文學,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假如李白當初果真謀得一官半職,或者高官厚祿,整天價陷入等因奉此的官樣文章之中,或者忙于迎來送往,耽于應酬,甚至戀于聲色犬馬,十處打鑼九處在!這樣,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在攘攘如過江之鯽的官員隊伍里,就將多了一名過眼煙云的官僚;中國就會少了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一部中國文學史,也將天缺一角!
而對于岳陽,李白豪放的性格,執(zhí)著的政治熱情,對朝廷的一廂情愿,卻給岳陽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收獲,那就是將他羈留在這里!無論是作家還是詩人,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是出不來什么好作品的。李白在這里逗留的時間越長,對岳陽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的了解也就更為深刻。他的千古杰作就這樣產(chǎn)生了。假如當初的李白是那種日理萬機的高官,抑或是高高在上的貴人,他怎么可能在岳陽呆這么久呢?對岳陽的山山水水,又怎么可能有那樣深刻的體驗和感悟呢?我們只能說,這是上蒼特意的安排,讓他為洞庭湖和岳陽樓,留下十五首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些作品,已經(jīng)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經(jīng)過時間的淘洗而愈見其光華。李白的名字因此永遠和洞庭湖、和岳陽樓的光輝壯麗聯(lián)系在一起。
當初,李白賒借去的是洞庭湖上一掬月亮的清輝,還來的,卻是一戽金光燦爛的瑰寶。投桃報李,詩人誠信可嘉!
選自《海燕》2011年6期
原刊責編 曲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