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新聞評論學著作(教材)出版的歷史回顧

      2011-01-01 00:00:00周怡邢仔芹
      編輯之友 2011年1期


        新聞評論學作為新聞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雖然其學科意義在學術界曾經有過分歧和論爭,但最終高校新聞專業(yè)中都開設了此門課程并將新聞評論作為研究對象,或稱為“新聞評論寫作”,或稱為“新聞評論研究”,多數稱為“新聞評論學”。新聞評論與實踐有密切的關系,不僅在傳統媒體中,而且在新興媒體里,新聞評論都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新聞信息的重要的傳達方式。在我國,新聞評論的實踐由來已久,但對新聞評論及相關問題進行系統的研究卻只有不足30年的歷史,尤其是近幾年關于新聞評論的研究備受關注,有關新聞評論的著作和教材也在不斷推陳出新。
        
        一 開端:20世紀之初
        
        我國關于新聞評論的研究與教學,可以追溯到五四時期。隨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新聞學研究上了一個新臺階。1918年10月4日,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的成立,是中國將新聞學作為一門學科進行研究的開端。該研究會以“研究新聞學理,增長新聞經驗,以謀新聞事業(yè)之發(fā)展”為宗旨,由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兼任會長,北京大學文科教授徐寶璜任副會長,徐寶璜和《京報》社長邵飄萍是專任導師。
        1919年12月,由北京大學出版部以新聞學研究會的名義出版了徐寶璜的《新聞學》,這是我國的第一本新聞理論著作。這部著作共分為14章,內容包括新聞理論、新聞業(yè)務和新聞事業(yè)的經營管理等新聞學的各個主要領域,其中第9章專門論述“新聞紙之社論”(社論是當時新聞評論的主要形式),闡述了新聞評論的寫作,認為寫作社論應該注意4點:以新聞為材料,有透辟之批評,用簡明之文字,抱正大之宗旨。由此看來,在我國新聞學界把新聞評論作為新聞學研究一部分的觀念由來已久。
        三四十年代,張友漁、于右任、郭步陶、程仲文等人發(fā)表、出版了大量的關于新聞評論的理論文章和著作,其中郭步陶的著作《編輯與評論》中對新聞評論的種類及變遷有較為詳細的論述,并歸納出評論寫作的6種方法,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1947年9月,上海力生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程仲文著的《新聞評論學》。稍后,鄧拓、徐鑄成、趙超構等人更深入地進行了相關的理論研究。其中徐鑄成在《漫談新聞和新聞評論》一文中追溯了新聞評論的起源,認為從歷史上尋找新聞評論的“開山祖師爺”,司馬遷和司馬光應該算是,而《讀通鑒論》的作者王船山則是新聞評論家的杰出代表。
        以上可以看出,早期的新聞學著作和文章已經開始關注新聞評論,從新聞學本體和新聞史的學術角度,認識到新聞評論的理論意義、發(fā)展規(guī)律與歷史淵源。但是由于當時我國教育事業(yè)還不發(fā)達,尤其是新聞學教育長期受“新聞無學”觀念的影響,還沒有受到重視,所以,新聞評論雖然有所涉及,但大都是當時的報人在長期的新聞評論實踐中總結的經驗,還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所以,獨立的學術著作尚未產生。
        
        二 發(fā)展: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由于歷史原因,新聞學研究的著作甚少。70年代后期,大量的新聞學著作開始出現,其中包括新聞評論專著。中國大陸和港臺地區(qū)相繼有多種新聞評論學的專著或教材問世,如臺灣林大椿的《新聞評論學》、中國人民大學的《新聞評論學》、華中理工大學的《新聞評論寫作教程》等。這些著作都開始關注和探討有關新聞評論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
        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新聞評論著作和教材主要有——
        林大椿《新聞評論學》,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版
        王民《新聞評論寫作》,1981年5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yè)公司版
        丁法章《新聞評論學》,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王振業(yè)《新聞評論寫作》,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86年3月版
        程世壽《新聞評論寫作教程》,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秦硅、胡文龍《新聞評論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8月版
        范榮康《新聞評論學》,人民日報出版社,1988年2月版
        于寧、李德民《怎樣寫新聞評論》,中國新聞出版社,1988年3月版
        其中,1985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丁法章的《新聞評論學》,是我國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本新聞評論教學著作。該書的主要內容是對新聞評論的原理進行了總結歸納,其中包括對新聞評論學及新聞評論概念的界定,對新聞評論的特征、分類、緣起等問題進行了論述,對社會主義新聞評論的黨性原則和新聞評論者基本素養(yǎng)進行了分析。1997年復旦大學出版了修訂后的《新聞評論學》(第二版),使該書的內容更加完善。另外,1987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秦珪、胡文龍合著的《新聞評論學》,也是我國大陸最早出版的且具有相當社會影響的新聞評論教材之一。
        這一時期的新聞評論教材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出現,以前的關于新聞評論的論述大都是作為新聞教材中的一部分或者一個章節(jié),論述概括簡略,沒有形成系統。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新聞事業(yè)的日益發(fā)展,新聞評論作為新聞學研究中既具有理論價值又具實踐意義的一部分,得到了學界和業(yè)界的重視。學者們開始把研究新聞評論作為新聞學研究中的重要部分,80年代出現的這些新聞評論專著大部分是由高校出版社出版,側重理論問題的研究,進行學科規(guī)范化的努力,當然也有少數教材傾向于業(yè)界新聞評論實踐的探討,如于寧和李德民合著的《怎樣寫新聞評論》。
        
        三 興盛:20世紀90年代之后
        
        20世紀90年代,新聞評論的專著和教材進一步發(fā)展,有一部分是在原有的教材基礎上的補充和擴展,另外,還出現了按照媒體分類的新聞評論專著,比如關于廣播電視新聞評論、電子媒體新聞評論專著等??傮w來看,這一時期,新聞評論教材較之前一階段更加完善。特別是1997年,國務院學位辦決定把新聞傳播學列為一級學科后,在新聞學日益受到重視的情況下,關于新聞評論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必然會興盛起來。
        90年代出現的新聞評論的專著和教材主要有——
        李德民《新聞評論探索》,人民日報出版社,1991年3月版
        邵華澤《新聞評論探討》,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年7月版
        丁法章《新聞評論學》,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振業(yè)《廣播電視新聞評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
        胡文龍、秦珪、涂光晉《新聞評論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涂光晉《廣播電視評論學》,新華出版社,1998年
        程世壽、胡思勇《當代新聞評論寫作》,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楊新敏《新聞評論學》,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隨著新聞事業(yè)與教育事業(yè)的繁榮,關于新聞評論的理論專著和教材出現超常發(fā)展的局面,新世紀之初,短短幾年,新聞評論專著和教材出版數量明顯增加,內容也不斷擴充。這一時期的新聞評論研究更加細化、專業(yè)化、理論化、案例化,而且在此基礎上更加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從2000年以來出版的新聞評論著作主要有——
        王貴平《電視新聞評論》,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王興華《新聞評論學》,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周建明《新聞評論寫作理論與實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年版
        李德民《評論寫作》,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年6月版
        袁正明、梁建增《用事實說話:中國電視焦點節(jié)目透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秦珪《新聞評論寫作》,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劉根生《新聞評論范文評析》,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
        王振業(yè)、胡平《新聞評論寫作教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版
        賈亦凡《新聞評論寫作》,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吳庚振《新聞評論學通論》,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丁法章《新聞評論教程》(修訂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胡文龍主編《中國新聞評論發(fā)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

      山西省| 中阳县| 抚松县| 南安市| 沂水县| 偃师市| 徐州市| 古交市| 廊坊市| 杂多县| 紫金县| 兖州市| 南澳县| 萍乡市| 巴林左旗| 台湾省| 凤城市| 高要市| 晋城| 宝兴县| 北流市| 湘阴县| 芷江| 丹东市| 赣榆县| 嘉善县| 太白县| 辽阳市| 台东县| 邹平县| 龙山县| 德保县| 镇原县| 阿拉善左旗| 阳高县| 长白| 两当县| 淮阳县| 自治县| 文昌市| 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