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偉
我國海浪救生項目較弱,以學習先進技術,提高我國救生項目的競技水平為目的,中國救生隊一行9人于3月31日至4月11日赴澳大利亞參加全澳海浪比賽。
由澳大利亞海浪救生協(xié)會主辦的本次比賽共有本國300多個俱樂部的8000多人參加。此外,中國(9人)、新西蘭(100多人)、德國(2人)派隊參加。比賽時間為4月2日至11日,按年齡競賽分為:公開組、成人組(30歲至55歲,每5歲為一組)、15歲組、17歲組、19歲組。
澳大利亞長期以來在海浪項目上位列世界第一,多次在世界運動會、世界救生錦標賽的國際大賽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這些都源于澳洲的環(huán)海地理自然環(huán)境使得項目普及廣泛,參與人群眾多。
從賽事組織上來看,澳大利亞海浪救生協(xié)會派出500名裁判員和上千名工作人員參與賽事,并配有齊全的競賽器材(如海浪板、獨木舟上百個),海上巡邏,直升機巡邏等,賽場共布置海上競賽場地10個,沙灘競賽場地1個,有利保障了賽事的開展。但由于當?shù)靥鞖庾兓惓?,?jīng)常性陣氣候,使得海上風浪很大,大會為保障運動員的人身安全,多次推遲或取消一些比賽項目。據(jù)了解,每年比賽均因此未能全部進行。
我隊邀請資深澳洲海浪教練,圍繞世界運動會和世錦賽主要項目,專門指導進行了為期8天的訓練和比賽。訓練指導的內(nèi)容主要分三個部分:海浪板;海浪獨木舟;海浪游泳。每個部分都包含了技術,訓練方法手段,訓練的重點、難點,比賽中的注意環(huán)節(jié)應變能力等內(nèi)容,并進行了一對一的針對性指導訓練。
海浪板訓練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板上劃水基本技術,該技術分為兩種:跪姿雙臂劃和爬姿兩臂交替劃,跪姿屬于比賽多采用的技術,爬姿是初級訓練多采用的技術。
兩種技術的訓練方法,都是先陸上進行模仿動作的練習,后進行泳池練習,再進行海上近水的練習。重點是動作技術的要領,難點是動作技術的穩(wěn)定性和平衡性及協(xié)調(diào)性。在該技術環(huán)節(jié)訓練中應加強腰腹,背肌,軀干小肌肉群的力量訓練,來為該技術訓練提供基礎平臺。
第二部分是入水、入海技術,分為:起跑、途中跑、水中跑,上板。起跑采用兩腿前后站立,膝蓋委屈雙手持板的中部稍前,持板位于身體的左、右任一側。途中跑就是持板快跑,身體前傾,板尖位于身體胸部成水平。水中跑指的就是水中持板兔子跳。上板利用跑步的速度和向前的慣性,迅速將板水平放置水面,沖滑向前,身體依靠雙手撐板發(fā)力,順勢腿部或身體騰空躍起,跪于或爬于板上迅速劃進。重點是水中兔子跳,上板技術。難點是水中跑上板的連貫性和穩(wěn)定性。在該技術環(huán)節(jié)訓練中應加強腿部大肌肉群的力量訓練和身體協(xié)調(diào)性的練習,來為該技術訓練提供基礎平臺。
第三部分是過浪、避浪和海中劃。過浪是指浪小于2米或涌沒形成浪花時采用的技術,(跪姿)板在經(jīng)過浪時停止劃水動作,上身直立,當浪到達板尖時,上身迅速前傾同時兩臂向前,做蝶泳向前移臂劃水動作迅速劃進。(爬姿)板在快要接近浪時,迅速坐起騎于板的后端,雙手迅速抓住板后端的把手,向上發(fā)力將板尖翹起高于浪,當浪到達板尖時,身體迅速前仆爬于板上,雙手迅速抓住位于版前端得把手迅速劃進。避浪是指浪高于2米,當浪接近時,跪姿和爬姿采用同樣技術,跪姿迅速爬于板上,雙手迅速抓住板前端的兩側把手,身體向左右任一側翻滾,使板底向上,人位于板下,待浪過后迅速翻滾上板迅速劃進。海中劃重點是過浪和避浪,難點是準確地判斷時機,準確迅速地做出動作。
工作人員和隊員合影
隊員合影
第四部分是借浪,上岸。借浪是指在回岸時如何借助浪的推進力,迅速地返回岸邊沖過終點的技術。
跪姿:回岸劃時要隨時觀察身后的浪的情況,當浪起來接近時,運動員應迅速跪于板的后端,停止劃水,使重心放后,控制好板的平衡。充分借助浪的推進力前進,確保板的整體位于浪尖的前部,如發(fā)現(xiàn)推進力減弱應迅速劃水使板前進到浪尖的前部,再次借浪。
爬姿:當浪起來接近時,運動員應迅速爬于板的后端,雙手抓緊板后端的兩側把手停止劃水,身體呈緊張狀態(tài)使重心放后控制好板的平衡。一直到被浪推至岸邊水深至膝蓋以下,迅速跳下板持板跑過終點完成比賽。重點是借浪。難點是準確判斷借浪地時機,迅速準確地做出動作。借浪時良好控制板的平衡避免被浪沖翻。海浪板技術環(huán)節(jié)復雜,除熟練掌握基本技術外,還要具備靈活多變的應變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來之平時的訓練和大風大浪的實踐磨練。
海浪獨木舟訓練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劃漿技術和舟上平衡劃槳技術。劃槳類似單人皮艇劃槳,與皮艇劃槳技術一樣,采用單槳雙槳葉,左右依次交替劃水動作,每次劃水的交叉點位于身體中線,肩和胸的水平延長點上。訓練方法先陸上模仿,對照練習及時糾正錯誤動作,后上舟練習,由靜水域逐漸過渡到海上。重點是劃槳動作和舟的平衡練習。難點是舟上劃槳動作的穩(wěn)定性和平衡性。在該技術環(huán)節(jié)訓練中應加強腰腹,背肌,軀干小肌肉群,上肢的力量訓練,來為該技術訓練提供基礎平臺。
第二部分上舟入海技術。海浪獨木舟起點在齊腰深的水中,漿橫放于舟的腳踏舵板前端,雙手扶穩(wěn)舟體使舟頭對準浪的正前方,當聽到發(fā)令后,借助雙手撐舟發(fā)力,迅速跳起坐于舟的座位艙,雙腳馬上穿入腳踏舵板套中,快速劃槳前進。重點:上舟動作,及時觀察海面浪的情況。難點是上舟動作的準確性和快速劃槳的連貫性。在該技術環(huán)節(jié)訓練中應加強腰腹,背肌,軀干小肌肉群,上肢的力量訓練,同時進行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綜合素質(zhì)的練習,來為該技術訓練提供基礎平臺。
第三部分過浪和控制舟的方向。海浪獨木舟的過浪技術就是快速地劃槳前進和良好地控制舟體的方向,避免舟體被大浪打回或打橫及打翻。舟體偏右應加快左側劃槳力度和次數(shù),反方向應加快右側劃槳力度和次數(shù)。重點是過浪快速劃槳技術和控制舟方向的能力。難點是過浪快速劃槳的平衡性,控制方向的應變能力。
第四部分借浪回岸技術。海浪獨木舟借浪技術和板相同,把握時機,使舟體位于浪尖的前面。關鍵是借浪后的控制方向和控制速度的方法。分左、右橫槳,槳葉的背面接觸水面,同時發(fā)力向外推壓發(fā)力,使舟頭向左向右改變方向,同時減慢浪的推進速度,以便更好的控制舟的方向。快速平穩(wěn)地滑向岸邊,滑到舟頭基本接近沙灘時,迅速下舟抱起舟身跑過終點完成比賽。海浪浪獨木舟技術環(huán)節(jié)復雜,除熟練掌握基本技術外,還要具備靈活多變的應變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來之于平時的訓練和大風大浪的實踐磨練。
海浪游泳訓練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沙灘跑。沙灘沖刺跑即短距離的速度跑,距離在50米至80米。進行沙地跑訓練,適應軟硬沙地跑的感覺和快速啟動奔跑的能力,及沙地快速跑腳踝發(fā)力的技術。重點腳踝發(fā)力。難點腳踝發(fā)力,快速啟動加速度。在該技術環(huán)節(jié)訓練中應加強腿部的力量訓練和爆發(fā)力及短跑沖刺練習,來為該技術訓練提供基礎平臺。
第二部分:水中跨步跑、魚躍、穿浪、避浪、借浪技術。
水中跨步跑是在齊膝的水中進行跨欄式跑練習,重點是提髖關節(jié)跑的協(xié)調(diào)性。魚躍是在齊腰深的水中進行練習。穿浪是在有浪的區(qū)域進行練習,重點體會從浪的底部利用流線型姿勢穿浪。避浪是潛入水中待浪過后,重新游進。借浪是在有浪的區(qū)域練習,使身體在浪的前面借助浪的推進力前進,重點是身體呈流線型姿勢繃緊頭略抬起,推進力稍弱時可單臂劃水前進。
第三部分:回岸。當游到劃水手觸及到沙灘時迅速站立,快速跑過終點完成比賽。
海浪項目技術環(huán)節(jié)多,對身體素質(zhì)要求極高,因此陸上力量訓練和跑跳等素質(zhì)能力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機警果斷的應變能力。
本次比賽我們被安排參加公開組比賽,共參加了男子海浪游泳,男、女子海浪板競速及女子沙灘奪旗。男子海浪游泳項目我隊臧玉杰、侯曉霏分獲小組第十四名和第十六名的成績。由于比賽地風浪很大,能夠順利完成比賽已經(jīng)是很大進步。
本次訓練比賽我們較好地完成了出訪的目的,在海浪各項目上通過訓練我們深感受益匪淺,增長了見識,看到了差距和不足,這將為我們下一步的海浪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2010年澳大利亞救生比賽部分場景
鏈接
本次比賽共設20個競賽小項:充氣式救生艇救生賽、巡邏艦救生賽、海浪船救生賽、救生員海浪板和獨木舟接力賽、急救援助賽、海浪板競速賽、海浪板接力賽、獨木舟競速賽、獨木舟接力賽、鐵人賽、鐵人接力賽、海浪浮標救生賽、沙灘跑、沙灘接力賽、沙灘奪旗賽、2公里沙灘跑、雙人獨木舟速度賽、救生繩救生賽、獨木舟男女混合救生賽、海浪游泳?;诎拇罄麃喓@司壬椖康木薮髢?yōu)勢,項目設置遠遠多于國際性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