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nèi)名山,五岳稱最”,南岳衡山不僅以“五岳獨秀”的風光著稱于世,還以“文明奧區(qū)”的深厚文化稱道華夏,“中華壽岳”的獨特魅力享譽神州,“佛道并存”的宗教特色名聞中外,秀麗的自然之美與燦爛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令世人千百年來心馳神往,現(xiàn)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全國首批5A級景區(qū)及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提名地。
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qū),海拔1300.2米。由于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岳獨如飛?!边@是對衡山的贊美。
此山南起“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衡陽回雁峰(南岳衡山首峰),北止“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長沙岳麓山(南岳衡山尾峰),由巍然聳立著的72座山峰組衡山畫作成,亦被稱作“青天七十二芙蓉”。南岳衡山橫跨湖南省八個市縣,逶迤八百里,共72峰,其中南岳區(qū)境內(nèi)有43峰,群峰巍峨。氣勢磅礴南岳衡山首峰回雁峰位于衡陽市中心,東臨湘江,南接衡州大道,西鄰蒸陽南路,北對中山南路。從“天下南岳第一峰”向北出發(fā),沿蒸湘北路乘汽車行駛一個小時,從眼前閃過幾十座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就進入了南岳衡山核心風景名勝區(qū)。
祝融峰之高、藏經(jīng)殿之秀、水簾洞之奇、方廣寺之深堪稱“南岳衡山四絕”;春觀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賞雪為“南岳衡山四時佳景”。南岳衡山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和神話傳說,吸引了歷代各種人物,形成豐富多彩的文化沉積,宛如一座遼闊的人文與山水文化和諧統(tǒng)一、水乳交融的巨型公園。
登衡山必登山巔祝融峰。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詩云:“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里。”這兩句詩既寫了祝融峰的高峻、雄偉,又寫了衡山煙云的美妙。登臨其上,可見北面洞庭湖煙波渺渺,若隱若現(xiàn),南面群峰羅列,如障如屏,東面湘江逶迤,宛如玉帶,西面雪峰山頂,銀濤翻騰,萬千景象,盡收眼底。傳說祝融峰是祝融游息之地。祝融是神話傳說中的火神,自燧人氏發(fā)明取火以后,即由祝融保存火種。峰上有祝融殿,是明代所建。祝融峰的西邊有望月臺,在無云的夜晚,到這里賞月,別有一番美景。峰上還有觀日臺,是看日出奇景的好地方。
衡山的煙云可與黃山媲美。游人在山上,忽然云霧升起,轉(zhuǎn)眼之間,清晰可見的一座座山峰,竟被一團團煙霧籠罩住,漸漸隱去身形使游人自己也感到象在騰云駕霧,只覺得一縷縷、一團團的青煙白氣,蕩于胸前,流于指隙,似乎伸手可捉,可又什么都捉不到。突然,一陣清風拂面而過。風過處,天空便由灰而白,由濁而清,濃霧消散,遠處的山峰又清晰可辨了。
這里是中國五岳之壽山,歷來為祈福、求壽之圣地,福壽文化源遠流長。人類人文始祖、南岳主神祝融氏生息于南岳衡山,是主管人間福、祿、壽之神。關(guān)于南岳為壽岳的歷史記載頗豐,《春秋元命苞》、《開元占經(jīng)》、《春秋感精符》、《費直周易》、《唐書天文志》等許多古代典籍,都有南岳稱為壽岳的記載。其中《星經(jīng)》載:南岳衡山對應(yīng)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南岳故名“壽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題“壽岳”巨型石刻,現(xiàn)仍存于南岳金簡峰皇帝巖??滴趸实塾H撰的《重修南岳廟碑記》首句即為:“南岳為天南巨鎮(zhèn),上應(yīng)北斗玉衡,亦名壽岳?!痹俣扔显罏椤皦墼馈?。歷代史志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歷代南岳衡山。《辭源》即釋“壽岳”為南岳。自漢代起,南岳即有“壽岳”之稱。
這里為南中國的宗教文化中心,中國南禪、天臺宗、曹洞宗和禪宗南岳、青原兩系之發(fā)源地。這里因緣使然 成就僧海,南岳佛門高僧不斷,龍象輩出。自南北朝至唐,南岳惠海、慧思、智者、大善、法照、大明(惠開)等18人,被譽為國之高僧。他們中如慧思、智顗、法照諸人,先后分別被梁、隋、唐幾代帝王尊為國師,備受崇信。不少高僧受帝王封謚。如慧思謚號“園慧妙勝禪師”,懷讓謚號“大慧禪師”、“觀音大師”,道一謚號“大寂禪師”,希遷謚號“無際禪師”等。自宋至清,南岳高僧大德,層出不窮,典籍記載的就有40多位。王夫之的《南岳賦》所言:“金碧璀璨,安堵穹崇。比岫聯(lián)香,接宇聞鐘?;ㄓ瓿甚?,白云在封?!闭悄显莱鐦钳B閣、僧海盛況的真實寫照。
而南岳衡山對于中國古代詩歌而言,是一座具有昆侖氣象的偉大之山,古往今來,詠贊它的詩歌無可計數(shù),其中不乏李白、杜甫等頂級大腕,也不乏“朱張唱和”、“韓愈開云”等傳奇佳話。在中國新詩百年的發(fā)展史上,南岳亦為舉足輕重之要地。1937,美國著名文學(xué)批評家詩人燕卜遜在此播撒現(xiàn)代詩歌的種子,寫下了一生中唯一的長詩《南岳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