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路
在我國冶金、建材、煤炭、化工、有色等行業(yè)的礦山及水電、鐵路、交通、國防和港灣等巖土工程中,廣泛使用露天潛孔鉆機。特別是在礦山的三角體處理和施工工程中的邊坡處理、自然災害處理、水井等鉆鑿中,廣泛鉆鑿25~50m甚至更深的巖孔。由于鉆機結構的限制,須采用2~10根乃至更多的鉆桿進行接桿鉆進。為此,鉆機制造商們,為使自己的產品暢銷,他們本著“好使、好修、好造、成本低”的原則,不斷開發(fā)研究新產品及其每一個零部件,如原由人工接卸鉆桿發(fā)展到半機械化接卸鉆桿,又由半機械化接卸鉆桿發(fā)展到全機械化接卸鉆桿等。在實現(xiàn)全機械化鉆桿接卸中,廣泛采用圓盤式儲桿器,如果采用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不僅可減少輔助時間還可降低維護成本,使鉆機發(fā)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只采用一個液壓缸作用公轉軸旋轉,在其送入及退出鉆桿工位的同時,由于連桿機構的作用,使所儲鉆桿的工位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可依次更換,故稱之為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
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的結構如圖1所示。它由上軸承座1、下軸承座16和24、公轉軸2、上轉臂4、自轉軸7、儲桿室9、下轉臂12、換位連桿17、公轉液壓缸22等零部件組成。
該儲桿器的上軸承座1、下軸承座16和24,分別用螺栓固定在鉆架上、下部的側壁上。公轉軸2為無縫鋼管焊接件,其上端、下端及下部分別與其軸承座1、16、24鉸接。公轉液壓缸22活塞桿鉸接的耳座20,焊接在下軸承座16與24間的公轉軸2上,其缸耳通過銷軸23,與焊接在下軸承座24上的耳座鉸接。上、下轉臂4、12通過鍵安裝在公轉軸2的上、下部位。上轉臂4為焊接件,其上面有公轉軸鍵孔、自轉軸軸承座及開有一個弧形進出桿工位A的圓擋盤5,圓擋盤5以防護所儲存的鉆桿軸向或徑向移動。自轉軸7為無縫鋼管焊接件,兩端分別通過軸承與上、下轉臂4和12鉸接,其上部焊有儲桿盤6、中部焊有支承盤8、下部焊有儲桿室9。儲桿室9采用六個帶孔盛桿座穿焊上、中兩圓盤后,與下圓盤焊接,三個圓盤均與自轉軸7焊為一體。在儲桿室9上、中兩圓盤間的各盛桿座外圓,不僅開有與盛桿座內圓相通的矩形孔,還焊有銷軸26之耳座,卡塊25與銷軸26鉸接后,在板簧作用下,卡塊25的卡牙進入矩形孔,而其邊沿部貼緊在盛桿座外圓;卡塊25的卡牙在盛桿座的內孔中與所儲鉆桿下接頭的卡槽卡住后,使所儲鉆桿既不能反轉也不能軸向移動,只有此鉆桿正轉時,卡塊25的卡牙與鉆桿下接頭的卡槽方可脫開,此時鉆桿才能軸向移動。
圖1 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結構簡圖
下轉臂12上焊有分度插座11,該座上端裝有分度微型液壓缸10。因該微型液壓缸的活塞桿,在此起到分度定位的銷軸作用,故稱之為液控分度銷,該分度銷插裝在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當分度微型液壓缸的無桿腔進油時,其分度液控銷下伸穿過分度插座11的滑槽至其底端;當有桿腔進油時,分度液控銷縮至滑槽上部。當公轉液壓缸22作用公轉軸2使儲桿器送、取鉆桿時,儲桿室9的下圓盤設有六個分度工位鉸接孔,其在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通過液控分度銷鉸接定位或滑轉一個工位角度;分度換位板13通過軸承與自轉軸7鉸接,并安裝在下轉臂12與儲桿室9的下端面間。在分度換位板13的上面焊有分度插座11,其上端也裝有微型分度液壓缸10,通過該缸的液控分度銷,使儲桿室9的下圓盤分度工位鉸接孔,在該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鉸接定位或滑轉一個工位角度。換位連桿17的一端,通過銷軸18與用螺栓固定在鉆架側壁上的換位連桿座12鉸接,另一端連接的螺桿耳15,通過銷軸14與分度換位板13鉸接。換位連桿17連接的螺桿耳15,用來調整其鉸接長度,以確保儲桿室所儲鉆桿的工位,在換位或定位時的準確度。
圖2所示該儲桿器,同時可儲存6根鉆桿,故儲桿盤6、支撐盤8均設六工位弧形開口;儲桿室9設六個盛桿座,其下圓盤設有六個循環(huán)分度工位鉸接孔。
下轉臂12和分度換位板13上,分別安裝的分度微型液壓缸10,其供油原理如圖1所示。當PA供油OA回油時,下轉臂12上的分度微型液壓缸10,其液控分度銷在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下伸,將儲桿室9的下圓盤分度工位鉸接孔,在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鉸接定位;與此同時,分度換位板13上的分度微型液壓缸10,其液控分度銷在其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上縮,將儲桿室9的下圓盤另一分度工位鉸接孔,在其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脫開定位鉸接。反之,當PB供油OB回油時,下轉臂12上的液控分度銷,在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上縮,從而使儲桿室9的下圓盤分度工位鉸接孔,在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脫開定位鉸接;與此同時,分度換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銷,在其分度插座11的中心孔中下伸,從而使儲桿室9的下圓盤另一分度工位鉸接孔,在該分度插座11的滑槽中鉸接定位。
如圖2(其標注的零部件名稱和序號均同于圖1)為該儲桿器的換位工作原理示意圖,圖示位置為儲桿器退出位置。下轉臂12上的液控分度銷,將儲桿室9的下圓盤之分度工位鉸接孔與分度插座11處于鉸接定位狀態(tài),分度換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銷處于脫開狀態(tài),即PA供油OA回油(圖1所示)。該儲桿器在此退出位置時,也可以PB供油OB回油,使液控分度銷處于與上述相反狀態(tài)。下轉臂12和換位板13的液控分度銷截面中心,分別繞公轉軸2和自轉軸7的旋轉擺角線成60°夾角,即一個工位夾角。
圖2 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的換位原理示意圖
當鉆桿鉆進孔中,需要接鉆桿時,首先使接卸鉆桿機構與回轉供氣機構協(xié)作配合,即接卸鉆桿機構的下對夾緊塊將孔中鉆桿上接頭夾緊后,回轉供氣機構反轉與孔中鉆桿的上接頭旋卸下來。此時,在推進提升機構的作用下,將回轉供氣機構提升至高于儲桿器圓擋盤5的上端位置。此后,公轉液壓缸22的無桿腔進油,使上、下轉臂4、12繞公轉軸2旋轉所需角度β(圖2所示),將儲桿器進出鉆桿工位A所儲的鉆桿送到位置O。在上、下轉臂4、12繞公轉軸2旋轉所需角度β的同時,分度換位板13在換位連桿17的作用下,以順時針方向繞自轉軸7旋轉60°角,即一個工位夾角(圖2所示),從而其旋轉擺角線與送入位置時的下轉臂12的旋轉擺角線成120°夾角(圖2所示);這時,回轉供氣機構邊正轉邊在推進提升機構的作用下向下空推,使回轉供氣機構與儲桿器A工位的鉆桿上接頭旋接。爾后,推進提升機構再將正轉的回轉供氣機構及其相連之鉆桿提升(因鉆桿下接頭的卡槽,被儲桿室9的盛桿座安裝的卡塊25的卡牙卡住,只有該鉆桿正轉時,卡塊25的卡牙與鉆桿下接頭的卡槽才會脫開,脫開后可軸向提升),致使鉆桿下接頭從儲桿室9的盛桿座孔中脫開為止。此時,PB供油OB回油,使分度換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銷與儲桿室9的下圓盤分度工位鉸接孔處于鉸接定位狀態(tài)的同時,下轉臂12上的液控分度銷與儲桿室9的下圓盤分度工位鉸接孔鉸接定位脫開;然后,公轉液壓缸22的有桿腔進油,使上、下轉臂4、12繞公轉軸2旋轉至退出位置。在上、下轉臂4、12旋轉至退出位置的同時,由于換位連桿17的作用,使儲桿室9的六個盛桿座工位、支承盤8及儲桿盤6繞自轉軸7的軸線,以逆時針方向旋轉60°角(一個工位夾角),即原進出鉆桿的A工位盛桿座旋轉到C工位、原B盛桿座工位旋轉到進出鉆桿A的工位上,以便續(xù)接。這時,回轉供氣機構邊正轉邊在推進提升機構的作用下向下推進,將所接鉆桿下接頭與孔中鉆桿上接頭旋接后,接卸鉆桿機構的下對夾緊塊松開孔中鉆桿上接頭。最后,PA供油OA回油,使下轉臂12上的液控分度銷與儲桿室9的下圓盤分度工位鉸接孔鉸接定位,同時,分度換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銷與儲桿室9的下圓盤分度工位鉸接孔脫開鉸接,以便續(xù)接鉆桿時續(xù)換位,完成全部接桿工序。如此重復上述工序,便可依次旋接儲桿器中各根鉆桿。
上述是在接鉆桿時,儲桿器為退出位置,PA供油OA回油時的動作原理和工作過程。當儲桿器為退出位置,PB供油OB回油時的動作原理與上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工作過程為:當儲桿器為退出位置,PB供油OB回油時,分度換位板13上的液控分度銷與儲桿室9的下圓盤分度工位鉸接孔處于鉸接定位狀態(tài),下轉臂12上的液控分度銷與儲桿室9的下圓盤分度工位鉸接孔處于鉸接脫開狀態(tài)。由于公轉液壓缸22的作用,使儲桿器旋轉到送入位置的同時,因連桿17的作用,換位板13帶動儲桿室9的盛桿座工位、支撐盤8和儲桿盤6等,以順時針方向繞其自轉軸7的軸線旋轉60°角(一個工位夾角),使換位板13工位孔的旋轉擺角線,與送入位置時下轉臂12的工位孔之旋轉擺角線成120°夾角(圖2所示),并且換位到進出桿工位A之鉆桿被送到送入位置,即C工位在轉換到進出鉆桿A工位的同時,也被送到送入位置O,以續(xù)接鉆桿。
當一個巖孔鉆完之后,需卸鉆桿時,該儲桿器的動作原理及工作過程與接鉆桿時的基本相同,略述。
此儲桿器在公轉液壓缸22的作用下,使上、下轉臂4、12在旋轉所需角度β的同時,由于連桿機構的作用,使所儲鉆桿的六個工位,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均可依次更換到進出桿A的工位上,且送到送入位置進行鉆桿的接卸。因儲桿室9的下圓盤的分度工位鉸接孔,始終有一個液控分度銷,將其定位鉸接在下轉臂12或分度換位板13上,故在接卸鉆桿中,不會因儲桿器的半側未裝或未卸鉆桿,而重心偏移產生的重力矩使自轉軸7自由轉動。儲桿器的上、下轉臂均設有限位調整塊3,通過該限位塊之調整,以確保儲桿器的進出桿工位A與送入位置的對中。
當接鉆桿時,由圖3不難看出,構件9、12、13、16、17、21、22、24構成了一個平面回轉(回轉角度60°、β)連桿機構,圖3為其結構運動簡圖。
圖3 平面回轉連桿變幅機構運動簡圖
由圖3可知,連桿變幅機構的總件數(shù)為8。儲桿室9在每次送入或退出工位工作時,其工位可繞中心D旋轉60°角,故可視為連桿構件;液控分度銷10將連桿(儲桿室)9與連桿(下轉臂)12鉸接后相互間沒有相對運動,故可視為1個構件。根據(jù)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在實際工作中的換位需要,當連桿9與連桿(分度換位板)13被液控銷10鉸接的同時,則連桿9與連桿12自動脫開,此時,連桿9與13可視為1個構件,而連桿9與連桿12則成為2個構件。構件22的公轉液壓缸筒與活塞桿有相對運動,故可視為2個構件。構件16、21和構件24均固定不動,故可視為1個構件。此時連桿變幅回轉機構的活動件數(shù)n=5,其中,低幅(平面回轉幅及移動幅)Pd=7,高幅Pg=0,其活動度W=3n-2Pd-Pg=3×5-2×7-0=1。
如上所述,該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在每次送入或退出工位工作時,機構的原動件數(shù)等于機構的活動度數(shù),故有完全確定的運動。
由上述分析可知,該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在每次送入或退出工位工作時,有完全確定的運動。該儲桿器雖是低速間歇運動的組合部件,但其承受著沖擊、振動、軸向和徑向載荷。故對其設計要求是,在強度和剛度足夠的前提下,結構緊湊、簡單、重量輕,操縱簡便,動作平穩(wěn)、準確、可靠、壽命長,維修方便。
輪廓及結構尺寸。根據(jù)鉆桿直徑和鉆桿長度來確定連桿換位儲桿器的輪廓尺寸、上下轉臂的長度、儲桿室及儲桿盤的工位數(shù)及其自轉軸的直徑、公轉軸直徑、兩轉臂間的距離等結構尺寸和工作參數(shù)。露天潛孔鉆機,一般由槽鋼或工字鋼或方鋼管等焊接成箱型桁架結構作為其鉆架。因鉆機規(guī)格型號不一,故其鉆架具體結構也不盡相同,除滿足設計要求外,還應考慮圓盤式連桿換位儲桿器與鉆架比例尺寸較為協(xié)調為宜。如果各構件的尺寸及角度值選取不當,則會出現(xiàn)比例失調,或因結構不當難以布置。各尺寸或角度可按實際結構予以調整。
最大載荷。因露天鉆機規(guī)格型號不一,故鉆孔角度的范圍也不盡相同。一般大型露天潛孔鉆機常鉆鑿與工作地面的夾角為60°~90°之炮孔或工程用孔,而中小型露天潛孔鉆機鉆鑿對工作面的傾角范圍甚為廣泛。鉆架對地面的夾角越小,轉臂上的工作載荷力矩就越大;當然,轉臂上的載荷力矩隨鉆架對地面的夾角和轉臂轉角β的變化而變化,當鉆機鉆鑿水平孔時(一般只有中小型潛孔鉆機鉆鑿水平孔),即鉆架對地面的夾角為0°時和βmax時轉臂載荷力矩為最大。轉臂上的載荷有儲桿盤、支撐盤、儲桿室、自轉軸、擋盤等零部件及所儲鉆桿。故在設計計算公轉液壓缸驅動公轉軸時,須以最大載荷力矩來設計計算,并能滿足送入或退出工位時間的要求,一般送入或退出工位的時間依鉆機型號之大小,一般約為6s。當然,公轉液壓缸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調整液壓系統(tǒng)對其輸入的壓力和流量,可使其對公轉軸載荷驅動力及送入或退出鉆桿時間進行適當調整。
圓盤式儲桿器的鉆桿儲存數(shù)量常為6~10根,其鉆桿長度常為3~8m,不同型號和不同規(guī)格的潛孔鉆機,其采用鉆桿長度也不盡相同。在接卸鉆桿時因公轉軸承受著較大的軸向和徑向載荷,加之自身重力作用,在鉆鑿斜孔時,易產生撓度彎曲。為使公轉軸重量輕且有足夠的剛度,同時保證儲桿器動作平穩(wěn)、準確、可靠,一般在鉆桿長度約6~8m時公轉軸中部給予回轉支撐,其結構和布局方式因鉆架的具體結構不同而不同,根據(jù)鉆架的具體結構和布局,可將該回轉支撐座27布置在鉆架側面,如圖4所示。
圖4 中間支撐座27(序號)的布局示意圖
(1)雙向依次更換鉆桿。只采用一個液壓缸作用公轉軸旋轉,在其送入、退出鉆桿工位的同時,由于連桿機構的作用,使所儲鉆桿的工位可實現(xiàn)雙向即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依次更換,克服了圓盤式儲桿器單一方向依次更換鉆桿帶來不便的弊病,不僅減少輔助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安全、可靠。
(2)經濟性好。該機構由于采用焊接件和標準件,不僅加工周期短,而且成本低。
(3)結構新穎。國外鉆機常使用連桿換位儲桿器,國內還未見過。
(4)應用范圍廣。該機構均有液壓缸直接驅動,故操縱簡便,動作平穩(wěn)、準確、可靠、壽命長,維修方便。因此,該機構不僅用于露天潛孔鉆機、露天潛孔切削兩用鉆機、井下潛孔鉆機,也可用于錨固鉆機的儲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