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鹿
CES 2011上,百年老店諾基亞被安卓明星們的光芒刺得蜷縮在被遺忘的角落。在久攻不克的北美,有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它已淪為消費者心中的最差企業(yè)之一。諾基亞將在蓄勢中爆發(fā)還是在式微中毀滅?這一2G時代的王者能搏出時來運轉嗎?
作為行業(yè)重頭戲的CES2011(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剛剛落下帷幕,諾基亞被淹沒在鋪天蓋地的新產品發(fā)布消息里,悄無聲息。原來它此次并沒有在這個世界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和技術的年度會展上設置固定展臺。在別的廠商爭先恐后地展示這一年來研發(fā)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時,諾基亞把自己的宣傳分散到一些運營商或者技術展位里,例如在杜比展臺上展示N8 環(huán)繞立體聲音效,與這次展會的主流頗有些格格不入。
最關鍵的是,諾基亞竟然沒有任何新終端在CES上初試啼聲。反觀摩托羅拉,一口氣推出了被冠以“全球性能最強的手機”稱號的Moto Atrix和誓與 iPad 抗衡的平板電腦Xoom,成為今年CES展會的大贏家,為品牌做足了宣傳,造足了勢。
沒有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倒也罷了,無可奈何的壞消息卻迫不及待地來了。1月12日,在美國權威消費者雜志《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發(fā)起的美國人心目中2010年度最差企業(yè)評選中,諾基亞榜上有名,上榜的理由是其手機及界面設計差。這個結果充分說明了諾基亞的手機和界面設計不符合美國消費者的口味。盡管諾基亞在圣地亞哥建立了一個設計中心,以求找到美國原汁原味的設計感,但諾基亞手機的字體、屏幕布局和硬件設計仍被認為是其慣有的歐洲風格,不對美國人的胃口。
兩條消息令人感嘆:在別處市場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諾基亞為何在北美市場上屢攻不入?這該歸咎于美國本土的對手太強大還是諾基亞自身的道行不夠?2009年第三季度,諾基亞13年來唯一的一次季度虧損至今仍是扎在其肉里的一根刺,時刻提醒著諾基亞和關注者——面對著不是那么樂觀的局面,諾基亞不能掉以輕心。
在財報敲了警鐘之后,2010年是諾基亞下決心并果斷行動的一年,反躬自省后找到了市場份額一點點被蠶食的癥結所在,并著手勵精圖治。2011年對諾基亞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按照諾基亞的策略,塞班會繼續(xù)在中低端機型中使用,而與英特爾合作開發(fā)的MeeGo則在高端機型中使用。MeeGo能否殺進競爭激烈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成為諾基亞的終極王牌,這在一定程度決定著它的命運。
朝陽行業(yè)的誘惑
始于1865年的諾基亞在經歷了木漿工廠、橡膠加工廠、電纜廠等一系列演變后,于1970年前后正式進入電信領域。諾基亞的行業(yè)變更史基本上與當時的工業(yè)進化史重合,尤其是進入電信領域后,諾基亞在數個關鍵轉折點上都是乘時乘勢,絕不會事后扼腕長嘆,發(fā)出時不我待的無謂感嘆。
1897年,馬可尼發(fā)射的無線電波成功穿越布里斯托爾海峽,這標志著移動通信的誕生,翻開了人類通信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篇章。1981年,北歐移動電話服務網絡(NMT)開通,其頻率為450兆赫茲。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數國的蜂窩式電話公用網絡。隨著NMT的開通,移動通信進入了昂首高歌的年代。
諾基亞積極地投身于移動通信行業(yè)的發(fā)展大潮中。1982年,諾基亞第一臺移動電話NMT450問世。隨后的MobiraTalkman在北歐移動電話市場上一炮而紅。
20世紀80年代末,歐洲郵電、電話和電報咨詢委員會決定制定統一的泛歐洲移動通信標準GSM,大力推廣數字通信技術,挑戰(zhàn)美國推行的模擬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相比于模擬網絡,GSM系統能同時支持的用戶數大大增加,話音質量提升了好幾個檔次并且漫游方便,提供SMS新服務。GSM一出,立即獲得了廣泛支持。歷史把GSM和諾基亞緊緊聯系在了一起:第一個商用GSM通話是1991年在赫爾辛基通過諾基亞支持的網絡打出的,打電話的人是芬蘭時任副總理Harri Holkeri,他使用的是諾基亞手機。
當時稱雄手機行業(yè)的老大摩托羅拉正陶醉于模擬手機市場的絕對領先中,磚頭似的“大哥大”成了摩托羅拉沉重的負擔,摩托羅拉踏上了GSM手機的追趕之路,可似乎又踏入了歧途。一位當時參與諾基亞GSM手機設計的工程師感嘆道:摩托羅拉在這時犯了個大錯誤,以為消費者需要很貴很小的手機。諾基亞的第一款GSM手機Nokia 1011于1992年問世.,型號名取自發(fā)布日期11月10日——毫無疑問,諾基亞認為這款手機和這個日子都是值得紀念的。
伴隨著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的日益完善,手機用戶數目在20世紀90年代井噴式增長,手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連諾基亞自己都沒估計到市場潛力如此巨大,坦言手機銷量的增長超出了其最樂觀的估計。
生于斯、長于斯的諾基亞完整地保持了歐洲的一貫優(yōu)良傳統,決不在產品質量上有所懈怠。諾基亞手機的受歡迎程度可以用供不應求來形容,但諾基亞仍精益求精地追求產品質量。諾基亞的手機皮實、信號好是有口皆碑的。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諾基亞手機被摔個七零八落后,用戶組裝起來,跟沒摔之前一樣好使,或者在水里泡了,撈出來晾干,還是可以兢兢業(yè)業(yè)地正常工作。當別的牌子手機在電梯或樓道里無法接通時,諾基亞手機頑強地保持通話。在手機功能主要是通話的年代,“買手機就買諾基亞”并不是電視上狂轟濫炸的廣告語,而是消費者的心聲。諾基亞成為了好用、經用的代名詞,擁有龐大的品牌忠實粉絲群體。
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的諾基亞,因涉足產業(yè)領域過寬而瀕于破產。公司管理層痛定思痛,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專攻電信領域,其他產業(yè)全部舍棄,其中包括一個年利潤800萬美元的制藥廠。這個決定在諾基亞的歷史上可以稱為最重要的戰(zhàn)略轉變,反映了諾基亞管理層的深謀遠慮。諾基亞術業(yè)有專攻的決心、時勢造英雄的運氣讓它在通信這個朝陽行業(yè)里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壯大。
多虧了諾基亞的華麗轉身,它沒有選擇成為橡膠大王、制藥大王,要不然購買手機時我們會少了很多好選擇。
諾基亞與聯發(fā)科之間有一些不愉快。聯發(fā)科倚靠Turnkey模式將手機芯片和手機軟件平臺預先整合到一起,實現超過60%的產品完工率。手機廠商只需對這種手機平臺稍稍加工,即可上架出貨開賣。但諾基亞為了保密本品牌手機信號質量好的法寶——強大的布線設計,拒絕與聯發(fā)科合作,哪怕代工能很有效地壓縮成本和提升利潤。諾基亞對自己技術的信心和信仰由此略見一斑。
在資本市場上,諾基亞同樣活躍。全球多個主要證券市場(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新加坡)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諾基亞股東遍布全球,每天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它的股價走勢。一則2002年的舊聞說明了諾基亞當時的巨大影響力:“受諾基亞業(yè)績提振,美英德法股市收高”,諾基亞當時儼然是指數成分股里的重量級選手。
運籌帷幄的布局
毫不夸張地說,整個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最初的6年都是諾基亞風頭正勁的時代,它是行業(yè)領軍者。這期間,GSM成為全球移動通信的主流制式,共有21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超過700家的運營商選擇了GSM。直到2008年每秒就有15個新GSM用戶誕生,即每天130萬個新入網者。而為了迎合日益壯大的用戶群,諾基亞不斷推陳出新,產品的領先優(yōu)勢一直很明顯。
1997年,諾基亞推出第一款內置游戲的手機6110,該手機內置了貪吃蛇、猜圖等游戲。貪吃蛇作為諾基亞的經典游戲,一直被沿用至今。6110激發(fā)了手機簡單娛樂化的風潮。當時的人們無法想象手機游戲的存在,但貪吃蛇游戲證明了手機不僅能夠給人們帶來通話服務,更可以為人們帶來豐富多彩的娛樂體驗。
1998年,諾基亞發(fā)布第一款雙頻手機6150。所謂雙頻,是指GSM技術在不同頻帶上的應用,手機在900MHz基礎上增加對于1800MHz網絡的支持。理論上,運營商獲得多一倍的用戶,消費者則享受更廣泛的網絡支持。這項功能實際用處并不大,但對運營商和用戶的心理安慰極大。
1999年, 諾基亞推出第一款WAP(無線應用協議)手機7110。7110的出現,標志著手機上網時代的開始。但受制于WAP費用較貴、支持這種方式的網站寥寥無幾以及應用貧乏,7110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但回過頭來看,7110是今天最火的移動互聯網終端概念的先兆。同年的9110被認為是現代智能手機的雛形。
2002年,諾基亞9210c是世界上首款基于塞班系統的移動設備,開發(fā)商可在塞班平臺的基礎上開發(fā)出大量第三方增值應用。這部手機可以側推開,全鍵盤操作。9210c的TFT彩屏在黑白屏主流時期的2002年顯得有些鶴立雞群。
2003年,諾基亞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專業(yè)的游戲手機N-Gage。N-Gage不僅僅是手機,更代表了一種嶄新的移動游戲模式。N-Gage游戲性能與任天堂的GameBoy不相上下。歸功于內置藍牙芯片,用戶可以在10米范圍以內聯機玩游戲。同時N-Gaga還能使用戶通過移動網絡玩在線游戲。
由這些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產品列表可以看出,諾基亞對手機市場發(fā)展方向的把握還是相當有前瞻性的。被寫入經典企業(yè)管理史的諾基亞董事長奧利拉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曾預言,通話將僅僅作為手機的一個附加功能,手機的未來在于通過其服務和應用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奧利拉還意識到,諾基亞將從一定程度上轉變?yōu)橐患臆浖?。這些遠見在諾基亞身上有過萌芽,遺憾的是諾基亞沒有把它們發(fā)揮到極致。
諾基亞適時地開始了智能手機征程,塞班(Symbian)正是承載了諾基亞擴展初衷的彼時最合適平臺。
1998年,微軟把橄欖枝伸向了諾基亞,意欲與諾基亞結盟開發(fā)移動終端產品。微軟覬覦移動通信市場,無非是感受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爆發(fā)潛力。微軟要進入這個行業(yè)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是攜手該行業(yè)領先的硬件廠商。諾基亞敏銳地感覺到了微軟的野心。微軟攜其在軟件領域的深厚積淀和壟斷氣勢,勢必主宰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行業(yè)標準。如果微軟一家獨大,那么諾基亞自然將受制于微軟,不可能維持手機市場上的高利潤率。諾基亞毅然拒絕了微軟示好的提議,自謀操作系統的出路。
塞班天生就是為移動通信設備而設計的。它是一個開放式的操作系統,內嵌無線通信體系及相應的應用程序,并且是實時性、多任務的純32位操作系統,具有功耗低、內存占用少的特點。諾基亞很欣賞塞班,聯合摩托羅拉、愛立信、西門子、索尼、Pison成立了塞班公司。在塞班系統中,底層操作系統和用戶接口界面分離。這種分離造就了塞班的高可擴展性,也為其疏忽用戶接口界面而導致體驗滿意度不高埋下了伏筆。
塞班是諾基亞的心血之作。付出總有回報,采用塞班操作系統的手機在2006年第3季度達到累計銷售量1億部的里程碑。塞班市場份額長期占據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半壁江山,最高比例曾達60%。
在中低端手機和智能手機市場的所向披靡讓諾基亞的財報總是充滿著喜人的數據。1992年,諾基亞市值不過2億美元,在該財年里虧損額為9600萬芬蘭元。而在2005年,諾基亞市值達700億美元,2004年營業(yè)收入達293億歐元,利潤達43億歐元。全世界范圍內,每賣出三部手機,其中就有一部印著諾基亞的logo。
月滿則虧的宿命
諾基亞的股價走勢圖訴說著諾基亞的起起落落——2007年成為臨界點,從2000年以來斗志昂揚的勁升態(tài)勢轉為萎靡不振的一路下滑,2007年創(chuàng)下的最高價成為高高的山崗,至今無法逾越。蘋果的股價則是在2007年的某一天趕超諾基亞后一路走高。
這個某一天與iPhone橫空出世的那一天離得并不遠。表面上來看,iPhone是始作俑者,細細看來,它其實只是個導火索。諾基亞在智能手機時代領先優(yōu)勢逐漸縮小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
在諾基亞的產品線中,中高端智能手機采用塞班操作系統。塞班成就了諾基亞還是諾基亞成就了塞班已經無法說清,但最后的事實是諾基亞陷入了塞班的泥潭。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手機對用戶來說,不再局限于通話和發(fā)短信。多媒體功能和娛樂功能變得不可或缺了。諾基亞之前的嘗試雖令人驚艷,卻沒有取得重大突破,反倒讓蘋果搶了先機。這在于塞班缺少互聯網特質,塞班的設計出發(fā)點決定了它這一根源性缺陷。塞班在觸摸屏、互聯網擴展等功能上一直缺失。
蘋果的硬件質量自不必說,軟件上,蘋果的應用商店App Store為iOS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勤支援。App Store商店里應用程序數已達到30萬個,總下載量超過50億次。用戶支付的下載費用,蘋果和開發(fā)商三七分成。蘋果產品的熱賣,龐大的用戶數及可能的下載次數刺激著開發(fā)商拼命地開發(fā)受歡迎的應用,而豐富多彩的應用又成為消費者購買iPhone時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iOS形成了一個用戶越多,鼓勵出的應用越多,而應用越多,被吸引的用戶也越多的良性循環(huán)。
相比之下,很多開發(fā)商不愿意為塞班系統開發(fā)應用。Evernote首席執(zhí)行官菲利普·里賓明確表示:“為塞班系統開發(fā)應用一直非常困難,而谷歌、蘋果與開發(fā)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將塞班甩在身后?!盓vernote主要的產品是一款備忘錄應用,在臺式電腦、iPhone、安卓、黑莓和Palm Web OS及微軟Windows Mobile系統上均有運行,該公司唯獨沒有為塞班開發(fā)應用。
市場調研公司CCS Insight分析師馬丁·加納表示:“許多開發(fā)者都認為諾基亞對推廣應用沒有什么幫助。”言下之意,塞班對軟件的支持力度太小了。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自App Store于2008年1月11日上線至2010年中,諾基亞股價下跌了51%。
雪上加霜的是,熟諳互聯網游戲規(guī)則的谷歌也開始越界了。選的時間也是2007年。2007年11月,谷歌與30多家業(yè)內企業(yè)成立了開放手機聯盟,共同開發(fā)安卓平臺,爭取把手機打造成功能強大的移動計算機。負責安卓項目的谷歌移動平臺總監(jiān)Andy Rubin表示,希望安卓在高、中、低端各個產品線上都能導入,這也是安卓與塞班、微軟Windows Mobile等商業(yè)操作系統的最大區(qū)別。
安卓系統的內核是Linux,這直接確立了安卓的一系列優(yōu)勢,對文件和內存的管理更為高效。谷歌使的招也很高明,免費放出安卓1/3的源代碼,給了開發(fā)者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最大自由。
畢竟iPhone確實太貴了,不少消費者在安卓和塞班之間搖擺。很多智能手機玩家都對安卓和塞班從頭到腳比較了個遍。比較普遍的觀點是人機交互界面方面,安卓顯然更勝一籌,界面軟件多,最多可以有7個主頁面供定制,還可采用3D形式和動態(tài)桌面,而塞班只有3個主頁面。至于刷機,塞班刷機很麻煩,需通過電腦下載刷機軟件,不刷機證書簽名很麻煩;安卓手機下載mod包再根據需要或刪掉或添加軟件apk,保存后重新開機就完成了刷機,不需要電腦,五分鐘內完成。安卓的靈活性在追求個性化的年代對喜歡與眾不同的消費人群的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塞班在這幾個關鍵的用戶體驗點上都處于下風。諾基亞被戲謔為“科技以換殼為本,而非以人為本”。
2009年,安卓市場份額只有少得可憐的3.9%,但2010年,安卓市場份額預計飆升至17.7%,它奪走的基本全是屬于塞班的領地。2014年安卓份額將超過塞班的預言已經出現。
諾基亞的低端機型也遭遇滑鐵盧,山寨的圍剿迫使諾基亞一再下調低端機型的售價,最后諾基亞的手機平均售價僅為60美元左右,是蘋果手機600美元的1/10。蘋果一部手機的利潤是諾基亞的14倍。諾基亞明白了手機市場上,高端機才是利潤主體。
似乎每一個企業(yè)在強大后,管理層都會趨于保守,鐘情于墨守成規(guī)。諾基亞公司前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康培凱重視出貨量超過創(chuàng)新,諾基亞顯現出思維僵化的可悲局面,諸多創(chuàng)新被扼殺在搖籃中。諾基亞前員工朱安尼·里斯庫稱,公司2002年放棄了在塞班操作系統中推出3D用戶界面的計劃。2004年,諾基亞放棄了網絡應用商店的早期設計,在2007年卻跌跌撞撞地去學App Store推出oVi。諾基亞S60手機研發(fā)團隊前市場部經理阿里·哈克蘭恩透露,諾基亞在蘋果iPhone面市前已經開始從事觸控屏智能手機的開發(fā),但是嚴重的官僚作風使之流產,原因是擔心這款產品一旦失敗帶來的巨大代價。船長的思維混亂再加之不時有巨輪來碰撞諾基亞這艘大船偏離了航向,漂向危機四伏的漩渦中央。
虧損引發(fā)的清算
凡事有因必有果。2009年第三季度,諾基亞出現了1996年來的第一次虧損,虧損金額達5.59億歐元。發(fā)布2009第三季度財報當天,諾基亞股價開盤即大跌10%。十年間,諾基亞的市值從近2500億美元一路下滑至目前約400億美元。
這次虧損讓諾基亞董事會如坐針氈,他們決定不坐以待斃。諾基亞找到了癥結:之前太執(zhí)著于硬件做好了手機就受歡迎的理念,而蘋果和谷歌陣營勝利的關鍵是硬件+軟件,雙管齊下。手機行業(yè)不再以硬件為單一核心的時代已來臨。塞班過于封閉,而Android和iOS享受到了開放帶來的所有好處。
2010年2月4日,諾基亞啟動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塞班開源計劃,將Symbian3提供給包括終端廠商、軟件開發(fā)商以及個人開發(fā)者在內的眾多社會團體免費使用。Symbian3開源平臺將提供 “更好的可用性和優(yōu)化界面,更快速的網絡、二維和三維游戲的應用程序,支持HDMI(高清晰多媒體接口),與音樂商店的融合,方便的導航功能,多觸點手勢支持,改進用戶界面功能以及更多能夠運行的應用程序”。這意味著Symbian3實現的是“從底層內核、中間件到應用界面的徹底開放”。
諾基亞對塞班如此不離不棄令人感動,可塞班自身的缺陷無法逃避。一位軟件工程師明確表示,諾基亞此舉心有余而力不足,塞班過度臃腫,這給第三方的開發(fā)工作造成了很大難度。塞班光是底層代碼就有幾百萬行,就算僅僅修改代碼以增加一些界面效果,復雜程度也是驚人的。
承載著諾基亞復興希望的Symbian3及旗艦產品N8反響平平,這直接動搖了諾基亞對塞班的信仰。禍不單行,原來的眾多塞班盟友紛紛退出,只剩下諾基亞一個光桿司令在風中瑟瑟發(fā)抖。
無奈下調2010年第二季度的利潤率和銷售收入預期、瑞銀調低諾基亞評級和目標價、股價創(chuàng)52周新低,一連串的打擊接踵而至。諾基亞意識到是時候尋求新的規(guī)劃藍圖了。
持有諾基亞股票的Aramea資產管理公司高管烏爾夫·莫里岑2010年7月直言不諱地表示,諾基亞需要一名對公司定位明晰的CEO?!疤O果品牌代表著趣味,RIM品牌象征著嚴肅,諾基亞品牌目前的含義是什么?”股東們都在等待一位新的CEO來找到諾基亞的象征意義,望眼欲穿。
2010年9月,在智能手機領域頗受指責的CEO康培凱下課。前微軟高管斯蒂芬·埃洛普出任CEO,他是諾基亞146年歷史中第一位非芬蘭籍的掌門人。此時,諾基亞股價跌回1998年的水平,市值僅為峰值的15%。
諾基亞的求變決心還表現在給埃洛普足夠的執(zhí)行權——帶領諾基亞在手機領域獲得成功的董事長約瑪·奧利拉和智能手機主管安斯·范約奇都將離開諾基亞。埃洛普的改革之路不會有什么障礙。
請埃洛普的主要原因是他深厚的軟件業(yè)背景和改變管理模式的經驗,而諾基亞的方向很明確,大力提升軟件和服務,以彌補戰(zhàn)略上的漏洞。新官上任三把火,埃洛普第一把火是以Qt作為諾基亞唯一的應用開發(fā)框架,以確保應用程序能夠適用于塞班的未來革新以及即將推出的基于MeeGo平臺的產品。強化oVi應用商店的作用,并向一個諾基亞應用開發(fā)者頒發(fā)了金額為100萬美元的獎勵金,讓更多開發(fā)者躍躍欲試。第二把火是忍痛斷臂,逐漸弱化對塞班系統的開發(fā),第一要務轉變?yōu)榕c英特爾合作開發(fā)MeeGo系統,并計劃于2011年在某一場活動中推出該高端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第三把火是對涉及塞班的業(yè)務部門大幅裁員,近1800名員工被掃地出門,同時招聘了新的更勝任的研發(fā)人員,雙管齊下,以擺脫前任不鼓勵員工創(chuàng)新的保守策略和加強新想法的執(zhí)行力。
毋庸置疑,諾基亞浴火重生的決心不可低估, 埃洛普大刀闊斧的改革也初見成效。他上任后第一個季度的財報顯示業(yè)績好于分析師預期。第三季度利潤為5.29億歐元,營收為103億歐元,同比增長5%。
即將華麗登場的MeeGo值得期待。MeeGo由英特爾的Moblin操作平臺與諾基亞的Maemo系統整合而成。MeeGo的愿景是,作為一個基于Linux的統一平臺,將覆蓋多種移動計算平臺,包括便攜式移動電腦、上網本、平板電腦、多媒體電話、聯網電視機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等。
無需糾結諾基亞在CES2011上泯然眾人矣,諾基亞并沒有放棄平板電腦:在官方Ovi商店中,出現了針對平板電腦Z500的支持。隨后,這款傳說中的平板電腦在芬蘭電影《黑暗騎士》中亮相。有消息稱,按照諾基亞的研發(fā)進度,這款基于MeeGo的平板電腦將于2月在西班牙巴塞羅納舉辦的世界移動大會上首次亮相。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埃洛普在2月與華爾街分析師們就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事宜的會面就會底氣十足了,畢竟分析師們對股價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同時諾基亞意識到之前未能在北美市場有效確定目標客戶,正在探索提高對北美市場關注度的途徑,寄希望于有一天能融化堅冰。
記者手記
諾基亞的出路在于否定自己
199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后,諾基亞似乎沒有為市場地位擔心過。在Gartner 2010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市場調查報告中,諾基亞以1.17億部遠遠領先于第二名三星的7167萬部。
但是這背后潛伏著危機。2010年三季度諾基亞手機與服務凈銷售同比下降19.6%。以諾基亞為主的塞班平臺全球市場占有率從2009年第三季度的44.6%下降到2010年第三季度的36.6%,而安卓平臺從3.5%增加到25.5%。2011年伊始,三星放棄塞班,諾基亞成為塞班的孤家寡人,而安卓很可能在一季度成為最大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平臺。這種局面對諾基亞是致命的。
十年前的手機市場,是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傳統電信終端廠商的天下。如今,除了諾基亞,其余廠商要么虧損,要么放棄了手機業(yè)務。
個中原因只有兩條:一是摩爾定律帶來的晶體管集成度日益提高,手機市場的進入門檻顯著降低;二是從2.5G之后,數據通信替代語音通信成為移動通信的主角,而數據是計算廠商的拿手好戲,近幾年蘋果、谷歌、微軟、英特爾等計算廠商在移動通信市場呼風喚雨便是明證。
去年9月,諾基亞總算想明白了,從微軟挖來了新CEO埃洛普。他面臨的挑戰(zhàn)更多是來自內部:是否敢于在多年全球霸主光環(huán)下承認已經落后;是否敢于轉向安卓;是否敢于以創(chuàng)新為標志的軟件文化去改造傳統電信文化中因循守舊的部分。埃洛普應該明白再建立一個應用商店幾乎不太可能。正如PC平臺上Linux性能并不輸給Windows,卻難敵后者的第三方應用軟件。
埃洛普的業(yè)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否定”的力度。通常,董事會外聘CEO就是為了下猛藥,畢竟公司內的人朝夕相處,下不了“毒手”。 (馬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