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莉
奧美拉唑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
趙麗莉
目的 評價小劑量奧美拉唑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療效。方法 將84例F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予奧美拉唑10 mg1次/d和西沙比利5 mg3次/d治療,療程2周。結果 治療后,奧美拉唑組和西沙必利組的反酸、飽脹、上腹痛,不適癥狀積分均較治療前下降。奧美拉唑組的反酸和上腹痛,不適癥狀積分下降值顯著高于西沙必利組。奧美拉唑組和莫沙必利組癥狀緩解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2.2%和75.0%(P<0.05)。結論 小劑量奧美拉唑對潰瘍樣消化不良較西沙必利有更好的療效。
消化不良;奧美拉唑/小劑量;西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上腹不適癥狀,經(jīng)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癥狀可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病程一般規(guī)定超過1個月或在12個月中累計>12周。促胃腸動力藥為治療運動礙型FD的首選。本研究對制酸劑對FD療效 進行觀察。
1.1 一般資料 選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FD患者84例,其中男34例,女50例,年齡35~55歲。
入選標準:患者兼有潰瘍樣和動障礙樣消化不良。具反酸,飽脹,上腹痛/不適3項癥狀中的2項或2項以上。通過病史X線、胃鏡、B超等檢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質性病變及全身疾病并排除外腸易激綜合征,近期服用可能影響療效的藥物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奧美拉唑組42例,西沙比利組42例。
1.2 方法 奧美拉唑組:10 mg口服,每早一次,療程2周。
西沙必利組:西沙必利5 mg,口服3次/d,飯前15 min口服,療程2周。
1.3 療效評價 以反酸、飽脹、上腹痛/不適3項癥狀作為評分癥狀。按癥狀輕重分級、評分。O級:O分,無癥狀;1級:1分,可以感覺到癥狀,但不影響日?;顒?2級:2分,明顯不適,偶爾影響日?;顒?3級:3分,指不能進行曰?;顒踊驀乐赜绊懰唔氂盟幬锟刂啤/煶探Y束進行療效評定:療效評定標準,積分降低>80%;降低50% ~80%為效:降低<50%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資料建立SpSs關系型數(shù)據(jù)庫進行整理應用spSS10l.0軟件進行分析,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療效比較:治療后奧美拉唑組和西沙比利組反酸,飽脹和上腹痛/不適癥狀積分均較治療前下降(見表1)。奧美拉唑組反酸積分下降最高,與西沙比利組相比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兩組飽脹積分下降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奧美拉唑總有效率92.2%,西沙比利組總有效率75.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表明奧美垃唑組的總體癥狀改善程度優(yōu)于西沙比利。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h)
表2 兩組治療比較(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FD根據(jù)患者主要癥狀,可分為1、運動障礙型。2、潰瘍型.3、非特異性消化不良型。其機制包括胃腸運動功能障礙、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等。許多研究表明,約半數(shù)以上的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運動功能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胃排空障礙和餐后胃竇動力障礙。胃腸運動功能障礙目前認為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有報道30%~80%的FD患者有消化道運動異常,可能與胃腸道平滑肌肌電活動、胃平滑肌運動、胃腔內壓力及張力的周期性變化、胃內食物的分布及胃竇、幽門、十二指腸協(xié)調運動等因素有關,另有研究顯示,F(xiàn)D不是單純的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部分患者無論是基礎胃酸分泌還是五肽胃泌素刺激后的胃酸分泌均高于正常對照,且抗酸或抑酸治療有效。FD治療目前尚無統(tǒng)一方案,主要是對癥治療,遵循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一般認為促胃動力藥為治療動力障礙樣消化不良的首選。而制酸劑對潰瘍樣消化不良的療效有待進一步研究。奧美拉唑為近年抑酸作用較強的藥,又稱質子泵抑制劑,是通過胃壁細胞頂端分泌小管的H+-K+-ATP酶使H+細胞內排泌到細胞外,將細胞外的K+攝入到細胞內進行交換,H+-K+-ATP酶是壁細胞分泌胃酸的最終環(huán)節(jié),其制劑具有強大的抑酸作用。奧美拉唑用于消化不良的治療國外已有報道,10 mg奧美拉唑組的癥狀緩解率為36%,顯著高于安慰劑對照組(P<0.05),且其對具有潰瘍樣癥狀患者的療效顯著高于動力障礙樣癥狀患者。本組應用奧美拉唑10 mg,1次/d,口服.通過適度抑制胃酸分泌,治療FD患者,取得明顯療效總有效率92.2%。該藥臨床上可用于FD的治療。
131300 黑龍江省大安市第四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