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畜牧獸醫(yī)局,743000)
馬急性原發(fā)性腸黃是臨床上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以胃腸機能障礙和伴有不同程度的自體中毒為特征。近幾年來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馬腸黃68例,治愈65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現(xiàn)予介紹,供同行參考。
本病多因飼養(yǎng)失宜,或饑餓飽食精料,致使腸胃熱極,影響水谷運化,同時產(chǎn)生熱毒,損傷胃腸所致,或因暑熱炎天感受暑濕之邪,濕熱傷及胃腸,致使胃腸氣血阻滯,運化失常而作瀉。
患畜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煩渴貪飲,結膜暗紅,口腔干燥,舌苔黃膩。頑固性腹瀉,呈里急后重,排出惡臭或腥臭灰黑色黏稠糞便或水樣糞便,并混有腸黏膜及血液。腹圍卷縮,腹痛。初腸音增強后減弱或消失,肛門松弛,排糞失禁,心跳加速,眼球下陷,毛焦肷吊,耳、鼻及四肢下端發(fā)涼。
以清熱解毒、收斂止瀉、抗菌消炎和強心補液為治則。
3.1 中藥:自擬三黃加白散
黃柏 45g,黃連 30g,黃芩 45g,白頭翁 45g,煨訶子 45g,枳殼 30g,厚樸 30g,白芍 30g,當歸30g,山梔 30g 澤瀉 24g,豬苓 24g,蒼術 24g,砂仁18g,木香18g。上藥研細為末開水沖調后加磺胺脒15g灌服,每日一劑,連用2~3日。
加減:腹痛劇烈者加元胡、乳香;口腔干燥,眼窩下陷加玄參、生地;腹瀉膿血較重者加地榆炭、瞿麥;體弱者加黨參、黃芪、炙甘草。
3.2 西藥:0.9%生理鹽水 500ml,10%葡萄糖500ml,5%碳 酸 氫 鈉 500ml,10%安 鈉 咖 20ml,10%氯化鉀20ml,一次靜注,每日一次。
4.1 例1:2008年9月21日,安定區(qū)鳳翔鎮(zhèn)東河村楊某家1頭5歲紅馬就診。主訴,該馬已拉稀2天,曾用痢菌凈、氟哌酸等藥治療不見好轉。檢查:患馬精神沉郁,口腔干燥,舌苔黃膩,腸音減弱,里急后重,不斷努責,排惡臭帶膿血糞便,診為腸黃。治療:自似三黃加白散加玄參、麥冬、地榆炭、瞿麥,研細為末開水沖調加磺胺脒候溫灌服,1 劑/日,連服 2 劑;0.9%生理鹽水 500ml,10%葡萄糖 500ml,5%碳酸氫鈉 500ml,10%安鈉咖20ml,10%氯化鉀20ml,一次靜注,23日痊愈出院。
4.2 例2:2010年10月7日,安定區(qū)李家堡壘鎮(zhèn)麻子川村張某家1頭7歲公馬因拉稀就診。檢查:患馬食欲廢絕,眼球下陷,腹痛,頑固性腹瀉,排出腥臭灰黑色粘稠糞便,腹圍卷縮,毛焦肷吊,乏力,診斷為馬腸黃。治療用自擬三黃加白散加元胡、乳香、黨參、黃芪、炙甘草,上藥研細為末開水沖調后加磺胺脒灌服。0.9%生理鹽水500ml,10%葡萄糖 500ml,5%碳酸氫鈉 500ml,10%安鈉咖20ml,10%氯化鉀20ml,一次靜注,10月8日復查患馬諸癥減輕,繼用藥2次痊愈,后追訪再未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