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春 丁小紅 高靜靜
(淮陰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淮安 223300)
健康評估是高職護理專業(yè)的一門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緊密的核心課程,“教學做合一”的健康評估課堂強調以“做”為中心,要求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任務引領下、小組為單位主動探究,課堂上在老師有效的提問下展示理論和護理體檢的技能,課堂提問成為“教學做合一”教學中進行啟發(fā)式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有效教學的核心,精心設計好健康評估“教學做合一”課堂的提問,將問題設在重點、難點、疑點、焦點處,充分調動學生每一根思維神經(jīng),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健康評估的知識抽象、枯燥,學生對疾病的常見癥狀很難理解,用傳統(tǒng)教學老師教,學生聽,課后背,理論和實踐完全脫節(jié),學習效果差。用多媒體課件插入健康評估的重點內容,再現(xiàn)疾病情景:常見癥狀的圖片(玫瑰疹、斑疹、丘疹、紫癜、蜘蛛痣、色素沉著、腹水、黃疸等)或疾病錄像(甲亢的面容,二尖瓣面容,滿月臉等特殊面容;甲狀腺腫大的分度;甲狀腺亢進癥的良性和惡性突眼;病理反射的陽性表現(xiàn)等)。適時地設置問題:這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有哪些護理診斷?最影響患者的護理問題是什么?將學生帶進一個完整的問題空間中,使學生面臨需要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在提問過程中把握關鍵問題,扣緊學習主線,使學生健康評估學習中能在問題情景的引導下,將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有機銜接,真正明白所學內容的前因后果,明確目標,活躍思維,為今后進入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重點不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等問題。一節(jié)課有好多個知識點,應把教學內容連貫起來,運用問題去層層設疑把護生渙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發(fā)一個又一個學習的高潮[1]。
教學過程中的“疑”需要藉助于問題,讓學生中通過選擇、甄別和反思去找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學生努力通過自己的分析、批判實現(xiàn)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知識建構的過程,以釋疑解惑,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2,3]。
護士要具備在特定的疾病情景中進行嚴謹?shù)馁|疑和分析推理能力,以最佳途徑解決評估對象的各種生理、心理和社會問題,就必須從各方面培養(yǎng)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如在進行“心臟評估的心臟雜音”學習時,筆者發(fā)動師生共同設計如下問題:何謂心臟雜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不同的瓣膜病變雜音各有何特點?哪些心臟雜音會傳導?為什么?經(jīng)過小組討論,代表回答,在活躍的氣氛下,學生可輕松地弄明白心臟雜音的知識要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其想像力,動口、動手和動腦,張揚學生的個性。
因學生認識的局限性及思維的隋性,學生的認識常會不求甚解、淺嘗輒止,往往對一些難點問題的認識停留于表面。適時巧妙地把相關聯(lián)的難點知識進行橫向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認清“難點”,培養(yǎng)其思維的深刻性。
心電圖的知識是健康評估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特別是異常心電圖內容。筆者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先把50名同學依據(jù)“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6組,設組長一名,按學案準備好問題和活動,各組推薦代表以小組的名義進行發(fā)言、交流,且展示活動成果,組內、組間成員補充,教師總結和評價,對學習過程中比較難以理解的內容,適時給予指導和講解,把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通過準確、恰當?shù)奶釂栂驅W生們揭示出來,使其產(chǎn)生思維的震蕩,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觀察、分析、類比、聯(lián)想或歸納,在試探中發(fā)現(xiàn)心電圖的規(guī)律。既充分顯示出各小組集體的智慧,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群體意識;通過交流,既能評價別人,也能評價自己,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交流,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可以糾正自己的集體錯誤,從而使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進行“做中學,做中教”方式強調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向、多向互動,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知識與情感的交流。學習過程中學生小組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進行及時引導與激勵,通過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協(xié)作能力的整體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4]。在教學做合一的課堂教學中適時地進行橫向比較,能化解難點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的課堂提問要善于減緩難度將靜態(tài)的知識動態(tài)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應與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維特點相適應,層層遞進,抓住知識點的坡度,找準問題的切入點提問,避免出現(xiàn)“啟而難發(fā)”或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圍繞護理職業(yè)考試中的“焦點”問題,在健康評估進行心律失常心電圖教學時筆者設計了三個階梯式問題和活動。如在竇性心律失常心電圖的教學中,筆者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什么是竇性心律?正常竇性條件?竇性心律失常有哪些?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活動:在心電圖實圖上分組指認竇性心律、正常竇性心律、及竇速、竇緩和竇不齊。從而形成一定的坡度,學生在教師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問題和活動引導下漸漸認識到了心律失?!奥?lián)系”,減緩了學生思維的難度,讓學生靈活自如、通權達變地去認識事物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 。要達到以問促問,就要求老師提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能迅速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激發(fā)學生去探索、想象、發(fā)現(xiàn)、質疑,還要留有余地使學生進入問題后有較大的思考、想象的余地[5]。建立寬松、和諧、愉悅的師生情感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 “敢問、愛問”的品質。對于大膽提問的學生,不論其問題質量高低,老師都要以生動的語言、恰當?shù)膭幼?、靈動的目光、真誠的微笑、博大的情懷和學生之間建立起自由的心靈對話空間,抓住教材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契合點,鼓勵、啟發(fā)學生“敢問、愛問”[6]。教師著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進入一種學生主動提問,自主生成、你問我答、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讓他們敢問、愛問、會問、善問,點燃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意趣、鮮活、充滿生機。
[1] 陸一春.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J].家庭護士,2008(12):24-25.
[2] Manuel SJ,Maria PR.Cooperative Learning:We Can also Do It without Task Structure[J].Int Edu,2007,18(3):215-230.
[3] Judy W.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Brain Turn—On [J].Mid School J,2007,38(4):4-13.
[4] 王金菊.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情景教學研究[J].教學研究,2005,164(2):73-74.
[5] Ken B.Describing and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at the Computer[J].Canad J Learning Technol,2002,28(2):67-89.
[6] 莊偉民.讓學生提問成為一種課堂常態(tài)[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3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