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茜 侯曉莉 馬思明 童學紅*
醫(yī)學機能學實驗涵蓋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3門學科。是一門與機能相關學科理論教學統(tǒng)籌協調的獨立實驗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實驗技能操作要求很高的基礎實驗與臨床前沿結合的橋梁課程[1]。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機能學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動物的捉拿、麻醉、給藥、頸部手術、腹部手術、動脈插管、氣管插管、膀胱插管等常規(guī)基本手術操作技能。其中耳緣靜脈注射給藥是一項最基本的機能實驗操作技能,能否熟練掌握此項技能關系到各項機能實驗的成敗。筆者通過多年的實驗教學實踐發(fā)現,利用臨床廣泛使用的留置針代替?zhèn)鹘y(tǒng)的靜脈輸液針來進行耳緣靜脈注射給藥,不僅使實驗操作更簡單、學生更易掌握,而且確保了實驗的成功率?,F將這方面做的一些嘗試總結如下以供各位教學同仁參考。
在機能實驗教學中,用家兔來代替模擬人體供學生們進行實驗觀察,是機能實驗中使用率較高的一種動物,因家兔體型較大,其耳緣靜脈便于注射給藥及采血,比如循環(huán)系統(tǒng)實驗中的“家兔動脈血壓的調節(jié)”、“藥物對動脈血壓的影響”、呼吸系統(tǒng)實驗中的“家兔呼吸運動調節(jié)”、泌尿系統(tǒng)實驗中的“尿生成的影響因素”等[2]。
傳統(tǒng)的耳緣靜脈注射給藥的方法是:用7號靜脈輸液針穿入耳緣靜脈后用動脈夾或膠布將針頭與兔耳固定,按動物體重注入相應劑量的麻醉藥后,再將裝有肝素的生理鹽水充滿靜脈輸液針及后面的軟管,觀察動物麻醉狀態(tài),若麻醉太淺再補充注射少量麻醉藥。手術完成后按實驗要求利用留好的靜脈輸液針注射不同的藥物進行實驗。但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由于學生在上醫(yī)學機能學實驗課程之前沒有上過任何相關的實驗技能培訓課程,在實驗的第一步動物麻醉就經常出現耳緣靜脈被穿刺損壞或藥物注射到皮下使外耳緣水腫無法注射其他藥物的情況。即使麻醉成功在實驗過程中也會經常出現針頭脫落的現象,如果靜脈給藥種類多,學生靜脈穿刺技術不熟練,常常出現穿透、不能進入血管、甚至將血管刺穿等現象[3],往往是還沒等全部靜脈給藥完成,兔耳朵已經扎爛,看不到靜脈也無法繼續(xù)注射給藥,雖然教師在授課中不斷強調按照沿著耳外緣靜脈自下而上注射的原則,但兔的耳外緣靜脈長度有限,針眼太多,即使穿刺技術好,針頭也在血管內,但因針眼太多也會出現藥液滲漏,導致實驗無法繼續(xù)完成,影響了實驗教學效果。
家兔給藥一般采用耳緣靜脈注射,兔耳部血管分布清晰,兔耳中央為動脈,耳外緣為靜脈表淺且易固定,耳內緣靜脈深不易固定,因此選擇外緣靜脈進行注射給藥,利用留置針進行耳緣靜脈注射給藥的具體步驟:將覆蓋在靜脈皮膚上的兔毛仔細拔去或剪去,可用水濕潤局部;輕揉兔耳或用手指輕彈耳外緣靜脈,使其充盈怒張,注射者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靜脈的近心端,拇指和小指夾住耳緣部分,以無名指和小指放在耳下墊著,待靜脈充盈后[4],右手持一次性靜脈留置針將針頭盡量由靜脈末端刺入,順血管方向平行、向心端刺入血管約1.2~1.5 cm左右,放松左手拇指和食指對血管的壓迫,見到回血酌情繼續(xù)沿血管壁進0.2~0.4 cm,使針頭斜面全部進入血管后,右手緩緩向外拔出針芯的同時,左手將套管沿針芯的方向緩慢向內推送,待針芯完全拔出后用動脈夾將留置針套管的手柄和兔耳朵夾上,接肝素帽后充肝素液抗凝,然后用透明膠布固定或將留置針縫扎固定于耳部皮膚上,以備使用。
在實驗教學中我們總結了幾個操作要點提醒同學們注意確保了實驗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①一次性留置針使用前要松動外套管,使其與針芯松動防止套管壁和針芯有粘連,以便對送套管和拔針芯不利[5]。針頭斜面向上,以避免因反復多次穿刺而忘記針頭斜面的朝向。穿刺時針頭斜面應背向血管壁,以避免因針頭與血管的夾角過小使針頭在血管上滑行[6]。②注射前將留置針套管的手柄與針頭的手柄調整成180度,便于后面拔出針芯和推進套管的操作。③一次性靜脈留置針是由不銹鋼針芯和聚乙烯外套組成,正確的方法是用右手固定針芯,左手向血管內輕送套管,此時血管在針芯的支撐下相對固定,左手將套管沿針芯的方向緩慢推進,達到預定的長度后將針芯拔出。④留置針置入的深度為套管的1/2—2/3,若置入<1/2,外露太多留置針容易脫落,若置入過多>2/3,則會導致外露太短,這種情況下假如因麻醉過淺出現兔子過渡掙扎或產品質量有瑕疵發(fā)生膠管斷裂造成滯留血管內,影響該血管的再次使用。⑤推藥時注意阻力:阻力大說明針頭沒在血管內,阻力不大或沒有阻力說明針頭在血管內。注意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滲液及導管是否通暢。血凝塊和位置不當均會造成不通暢。
在機能實驗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對實驗操作中涉及的每一個操作技能都采用了分步講解、看錄像總結操作要領、教師示教操作、學生動手操作練習的4步驟。利用留置針進行耳緣靜脈注射給藥操作的講解時,要強調留置針排氣等注意事項,使學生熟練動作要領,爭取一次穿刺成功。另外由于靜脈留置針官腔柔軟,學生只要將留置針成功穿刺到耳緣靜脈中用膠布固定拔出針芯,留置針的官腔就不易脫落,而且避免了手術操作過程中輸液針頭尖端觸碰血管壁而刺破血管的情況,使留置針管腔能較長時間留置在血管內,避免多次穿刺,減少液體外滲,降低對血管的刺激。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多次給藥和麻醉補藥,確保實驗靜脈給藥的順利完成。提高了學生靜脈穿刺成功率,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保證了實驗的成功率,提高了實驗教學效果。
[1]郝剛,李效義,張立克,等.醫(yī)學機能學實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梁堅,以兔為對象的生理學動物實驗操作體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4,22(1):116.
[3]李惠娥,兔耳緣靜脈注射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4):921-922.
[4]陸源,林國華,楊午鳴,等.機能學實驗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5]鄭璇,楊紅榮.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與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15):1319-1320.
[6]王輝.錢靜脈留置針不同置入手法的比較研究[J].全科護理,2009,7(10):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