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梅 付本發(fā)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陽平鎮(zhèn)中學)
閱讀是一種心理過程。閱讀的目的是理解,是建構意義。
在我們平時的現(xiàn)代文閱讀中,學生對閱讀部分往往是最為頭痛的,相當一部分同學作閱讀題時沒有一點思路和條理,無章可循,更有甚者是談閱讀而色變。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呢?除了在平時學習中多閱讀多積累、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感和閱讀水平外,還要讓他們掌握一些必要的閱讀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
“習慣出能力”是有識之士早已達成的共識。因此,我們應首先致力于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諸如有目的地進行閱讀的習慣;讀書看報的習慣;朗讀與默讀的習慣;讀思結合的習慣;圈點批注的習慣;有意質疑的習慣;閱讀中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習慣;積累閱讀材料和記筆記的習慣;背誦古詩文及課文精彩段落的習慣;歸納總結的習慣;良好的閱讀心理習慣等,都是搞好閱讀教學的前提條件。同時還要克服用嘴逐一念字、搖頭晃腦地讀書、過多地重復閱讀等習慣。
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的閱讀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受興趣支配的。興趣是“愛學”的老師。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閱讀也不例外。閱讀興趣的激活,關鍵在于施教藝術。教師要竭力探求新穎的教學藝術,摒棄呆板教法,創(chuàng)設樂學氛圍,如巧設問題引趣、多媒體教學激趣、表演教學激趣等。實際上,“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毋庸置疑,凡是有濃厚閱讀興趣和良好閱讀習慣的同學,成績遠遠超出沒有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差的學生。
閱讀方法很多,包括精讀、略讀、速讀、跳讀以及查閱參考資料、使用工具書和正確處理提示、注釋、思考練習和單元知識的方法;閱讀時思考分析、歸納總結,準確地理解讀物的內容和形式,把握文章中心和實質的方法等。不管是“朗讀、默讀、精讀、略讀、跳讀”,還是“品讀、參讀、研讀”,教師的作用始終應是“導讀”。導讀法,是以學生自讀為中心,以教師的主導為條件,師生相互作用的閱讀教學方法。它的教學價值在于使學生由學習的客體變?yōu)閷W習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去獲取知識、信息,實現(xiàn)學習的遷移;著眼于教會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運用導讀法,教師要在“導”上下功夫。一篇文章,學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一些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后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能使他們開竅就行。教師的導,要把握方向,指出重點,突出關鍵,化解難點;要啟迪思維,誘發(fā)想象,引導和不斷疏通學生學習的思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要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皩А钡木唧w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做分析示范,定自讀程序,設問質疑,介紹資料,提供范例,指導讀書方法等。閱讀教學中學法指導的途徑應是“以學法誘導教法”和”讓教法直接轉化為學法”。閱讀教學中學法指導的原則應是:一般性學法和特殊性學法指導相統(tǒng)一;隨機性指導與專題性指導相統(tǒng)一。總之,要教會學生讀書,達到“不復需教”的目的。
誦讀是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方法。為了提高誦讀的效率,我采用了“定位導讀——入境誦讀——點撥講讀——形象再讀——享受聽讀”的“五步連環(huán)讀法”,效果明顯。在此基礎上,我在閱讀中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語感培養(yǎng)。葉圣陶老先生說:“文字語言訓練,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并且進一步闡釋說:“直到自己的語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時去鑒賞作品,才能真正接近作者的旨趣了。”呂叔湘先生也曾經指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笨梢姡囵B(yǎng)學生的語感是非常重要的。
通俗地講,語感就是對語言符號表層意義的理解和把握,進而對其所深含的隱意與情味的靈敏感知和深層思考。語感能力是一種語文修養(yǎng),一種駕馭喻意的綜合能力,包括對語言材料的組合方式和規(guī)律,對語言符號及其所承載的思想內容、情感韻味等的總體感悟。品讀領悟是培養(yǎng)語感的必由之路。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文章語言,進一步理解課文,還必須進行重點品讀?!鞍l(fā)掘”之,“反芻”之:即邊讀邊細加揣摩作品意境、文筆,不斷學習語言、形成語感。在品讀中精思、悟神、明理,這樣才能品出書中真味。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兩個特點,一是自悟性,一是模糊性。從自悟性特點看,教師除了要通過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樂悟”外,還要使之“善悟”。讓學生通過課內例子得“悟”之法?!拔颉笔且鈺灿小胺ā笨伞把詡鳌?。雖不能盡傳,但總比不傳好。諸如解讀句段要抓關鍵詞句,分析人物要看人物言行,歸納主旨要看文體;“主情”的記敘文重點靠品讀;“主理”的議論文重點看論證;“主知”的說明文重點析“序、法”和科學性。學生掌握了這些“悟”的方法,就可以在“自悟”的實踐中不斷提高,邁向無師自通的境界。
現(xiàn)今的閱讀教學中有很多誤區(qū),其中一條就是“教學方法上重盲目的知識傳授與訓練,輕思維過程、思維方法的引導與點撥”。這樣無疑使閱讀教學陷入了形式主義困境,學生閱讀興趣被無休止的識記與訓練沖淡了,課文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到頭來學生獲得的是支離破碎的知識。改變這種解剖式的分析講解教學方法,把教學中心轉移到思維過程、思維方法上來,做到知識與能力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就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閱讀能力分為:認讀能力、理解能力、評價鑒賞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速讀能力和自學能力等。歸根結底,這些能力都源于思維訓練。
閱讀過程是一個高度提取、概括、抽象、評價的過程,其中最活躍的是大腦的思維。閱讀教學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互相促進的雙向過程。通過閱讀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反過來,學生思維發(fā)展了,又能增強閱讀教學的效果,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總是不同程度地對學生進行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的教師是有意識地進行,有的教師是無意識地進行,所以要變“自在”為“自覺”,形成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意識,還要激發(fā)需要感,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閱讀教學的歸宿就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維的方法,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培養(yǎng)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的有效方法:一是緊扣課題質疑,展開思維;二是把握思路,理清層次,發(fā)散思維并訓練思維的邏輯性;三是抓關鍵詞,挖掘句子含義,訓練思維的準確性;四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或通過想象情境,訓練思維能力的形象性;五是精心設計各種練習,讀寫結合,培養(yǎng)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還要教會學生“推測思考”“喻意思考”“延續(xù)思考”“類比思考”。只有這樣,才有希望達到閱讀教學的最高境界。
實踐證明,上好必修課,搞活選修課,扎實活動課是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開設閱讀實驗室或閱覽課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開設閱讀實驗室或閱覽課時要精心選購書籍,創(chuàng)造幽雅的教學實驗環(huán)境,精心安排閱讀時間與課時數。老師要明確提出閱讀要求,搞好跟蹤指導:還要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增加閱讀信息。我們的具體做法是:首先,形成師生高度重視課外閱讀的觀念。為此,我們每人都訂閱了《中學生世界文學名作欣賞指津》《現(xiàn)代文閱讀精選》,還設計了五十多套有針對性的現(xiàn)代文訓練題。其次,“硬化”課外閱讀任務。根據學情給每個學生開列必讀篇目,制定閱讀計劃,定期檢查督促,確保課外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再次,加強課外閱讀指導:第一是激發(fā)閱讀興趣,尤其是科技說明文、社科文和名著的興趣;第二是端正閱讀方向,保證課外閱讀的健康性,進而提高閱讀的品位;第三是傳授閱讀方法,點撥閱讀思路,如積累閱讀、探究閱讀、分析閱讀、比較閱 讀、滲 透 性 閱 讀 和“動——思——巧——快——活”的常規(guī)思路,在動中求思,思中求巧,巧中求快,快中求活。最后是及時總結和評定閱讀成績,形式包括調查統(tǒng)計閱讀篇目和字數;檢查評比閱讀卡片、讀書筆記的數量和質量;舉行閱讀比賽、讀書報告會、心得交流會;展覽優(yōu)秀閱讀卡片、筆記;表彰課外閱讀先進分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