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梅
(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1188)
論高職大學生社團培養(yǎng)團隊精神之功能*
袁冬梅
(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南京 211188)
團隊精神是高職學生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要充分認識大學生社團團隊精神的功能,通過在高職院校社團管理中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積極發(fā)展社團文化,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體系,以培養(yǎng)高職大學生的團隊精神。
高職;大學生社團;管理;團隊精神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十分明確,培養(yǎng)學生對未來崗位或職業(yè)的適應能力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特點。而職業(yè)適應能力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便是團隊精神。社團是高職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與特長自發(fā)組成的,具有較大的自主性和民主性,社團成員向心力比較強。利用這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置身于具有團隊精神的大學生社團里,會讓學生有目標、有追求、自我約束、樂觀開朗、積極向上。高職院校大學生社團有如下功能:
產生歸屬感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證明,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感和愛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在需要層次中,層次越低,力量越強大;當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較高層的需要便會占據(jù)主導地位,支配個體的行為。生理需要與安全需要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歸屬的需要值得思考。高職院校里主要有班集體、圖書館、宿舍集體、社團集體。大學生社團集學習、訓練、活動、娛樂于一體,需要為共同的目標花時間、費心思,在克服困難后一起體驗成功的樂趣,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一個團結的優(yōu)秀的社團,能讓成員體驗強烈的歸屬感,讓其心靈得以慰藉,身體得以鍛煉,精神得以寄托,思想得以解放,思維得以創(chuàng)新。
凝心聚力功能 任何組織或群體都需要一種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不是簡單的管理與被管理的形式,不是單一的僵硬的組織系統(tǒng),它充分尊重個人情感與心理需求,在長時間的實踐活動中形成一定的行為習慣、行為動機、興趣導向、思想品格等健康心理,以交流信息、溝通情感,使團體產生強大的凝聚力,讓人產生認同感、使命感、歸屬感,從而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完成工作。大學生社團凝聚力的產生,能使成員齊心協(xié)力,朝著一個目標不懈努力,展現(xiàn)集體力量的強大。
激發(fā)學生潛能 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大學生社團,充分尊重成員的個性,重視成員的不同想法,培養(yǎng)成員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思維方式,使社團成員有更多“相觀而善”的機會,激發(fā)個人內在的潛能,促使學生敢于創(chuàng)造、樂于創(chuàng)造、善于創(chuàng)造,打破常規(guī)條框的約束,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目的。
激勵控制功能 優(yōu)秀的大學生社團,必定有起模范帶頭作用的榜樣成員,團隊精神能促使其他成員自覺要求進步,力爭向榜樣成員看齊,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互動,從而在社團內部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和約束、控制成員行為的內在力量。大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自發(fā)性組織,本身沒有太多的強制性約束。對于個性張揚的“90后”大學生而言,命令式的硬性強制無疑會適得其反,必須深入人心,將外在的強制轉化為內在的激勵與控制,引導社團成員的行為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意識境界向更高的方向轉變,在其內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大學生社團團隊精神的建立是組織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社團成員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激發(fā)成員活動熱情與創(chuàng)造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團隊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高職院校大學生社團管理中要形成健康向上的環(huán)境氛圍:
良好的思想政治環(huán)境 隨著高職教育的迅猛發(fā)展,大學生社團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例如,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在冊大學生社團達36個,全校有43.6%的學生參與過社團活動。大學生社團組織具有較強的時代思想政治意義。因此,要站在時代發(fā)展的高度,不斷傾注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內涵,促進學生社團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這是建立大學生社團團隊精神的重中之重。
和諧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 人際交往是人在一定的社會活動中運用語言符號系統(tǒng)或非語言符號系統(tǒng)交流信息、溝通情感的過程。大學生社團內人際交往和諧,成員之間真誠往來、相互幫助,可以讓成員更輕松地進行社團活動,獲得身心愉悅的同時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英國作家蕭伯納指出:良好的人際關系不但能交流信息,還能交流思想,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首先社團指導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和個性,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民主的方式對待學生,同時引導社團成員之間真誠待人、坦率做事,遵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
凈化的社團物質環(huán)境 社團物質環(huán)境包括社團辦公室、活動場地、設施設備、室內布置陳設等,直接沖擊人的視覺、影響人的情緒、激發(fā)人的熱情。合理、整潔、有序的社團辦公、活動場所的布置陳設是社團學生審美、智慧、力量的外在顯現(xiàn),對學生有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凈化心靈的滲透力。優(yōu)美、舒心的社團物質環(huán)境是社團學生的素質、情感的體現(xiàn),能激起審美情感體驗,陶冶學生的人格。營造獨具特色、充滿活力的社團物質環(huán)境,激起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欲望,產生靈感,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教育學生像愛護自己家一樣愛護社團物質環(huán)境,美化社團物質環(huán)境,逐步形成體現(xiàn)社團精神的良好行為習慣、道德風尚。
社團文化指大學生社團在所處的校園環(huán)境里形成的管理理念、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內心信念、集體意識等的總和,是社團內部共同默守和奉行的看待問題的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表現(xiàn)為社團成員的思想道德品質、人文素養(yǎng)、活力展現(xiàn)等,對促進大學生社團良好團隊精神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樹立大家庭式的管理理念 在社團管理中,要視每一個成員為社團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公平做事,平等待人,民主決策,尊重每個人的觀點,注重每個人的才華,重視對成員的情感關懷,強調社團成員要忠誠于社團、相互幫助、彼此配合、和諧相處,社團成員有為社團的發(fā)展貢獻力量的義務,也有提出意見的權利。要遵循社團管理者是服務者,社團成員是主體的原則;社團所做決策要征求社團成員的意見,力求切實可行,同時保障管理的權威;社團評優(yōu)嚴格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接受成員監(jiān)督;關心社團成員生活,對有困難的成員要盡力幫助,對生病的成員要看望關心,對獲得成功、取得成績、過生日的成員要表示祝賀。
重視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 社團學生干部直接與社團成員接觸,是社團文化的倡導者、實踐者,其言行、素養(yǎng)、組織管理能力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社團的發(fā)展。每學期要舉行學生干部培訓班,進行理論知識、實踐創(chuàng)新、心理調適等方面的培訓,塑造正確的思想品行,提高組織管理能力與服務奉獻意識,要求社團負責人必須率先垂范,以自己良好的品行展現(xiàn)社團文化。
樹立品牌意識 社團文化是通過一定物質載體和手段在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社團文化載體在大學生社團文化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把握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正確的價值取向及行為規(guī)范,堅持創(chuàng)新發(fā)展、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打造精品社團,開展精品活動,樹立品牌意識,促進社團團隊精神的形成。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辯論協(xié)會由該院文秘專業(yè)學生結合自己專業(yè)特點所創(chuàng)建,作為該院的品牌社團,要求社團成員必須廣泛閱讀各類書籍,不斷增加自身知識儲備,時時關注時事政治,了解前沿動態(tài),通過對演講與辯論的理論講授與實踐培訓,培養(yǎng)學生樂于、善于表達自我的能力,步入社會后,能夠以語言為武器,更自信地與人溝通、交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更好地適應社會。該社團學生開展演講活動要自己動手利用計算機制作演講稿,并策劃、開展辯論比賽,能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記憶能力、解讀能力,強化信息儲備意識。
定期舉行社團觀摩活動 組織大學生社團進行團內觀摩、團際觀摩,給社團提供展示日常訓練、學習與活動成果的平臺,加強社團之間互相交流與學習,吸取其他社團好的經驗與做法,形成良性競爭,促進社團不斷創(chuàng)新與進步。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辯論協(xié)會每個月舉行一次團內觀摩,社團管理中心可以為之提供支持,烘托現(xiàn)場氛圍,激發(fā)選手比賽熱情與表現(xiàn)欲望;辯論協(xié)會選擇與本專業(yè)相關的辯題,搜集資料、研究學習,這是課堂教學最有效的延伸;另外,可以加深對社團成員個性、風格、長處的了解,在增強凝聚力的同時,借機組建最完美的辯論小組,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比賽。
制度建設是社團團隊精神形成的有力保障。必須充實完善大學生社團管理的各項制度。
重視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大學生社團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是社團創(chuàng)新發(fā)展及團隊精神建立的保障,對大學生社團的健康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社團指導教師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質、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高度的工作熱情。大學生社團指導教師的選聘要遵循教師自愿的原則,注冊大學生社團必須配備1~2名指導教師。大學生社團指導教師在受聘期間根據(jù)工作量享受一定數(shù)額的補貼,每年對社團指導教師進行評比表彰。優(yōu)秀的社團指導教師能和學生打成一片,能及時了解社團成員的思想與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社團成員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專業(yè)輔導工作,指導開展社團活動,保持社團成員參與社團活動的興趣,有效地將社團成員團結在一起。
善用獎懲機制 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基本上有兩種手段——懲罰與激勵。懲罰是嚴厲的、被動的、消極的,適度懲罰可以糾正過錯,過度懲罰容易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導致行為對抗。激勵是感化人的、主動的、積極的,容易讓人接受,產生內心愧疚,能提高工作效率。一個經常被肯定的大學生社團,會激起團隊成員內心的榮譽感、自豪感和工作熱情。恰當?shù)膽土P,會喚醒團隊成員積極向上的信念,促使其擰成一股繩勇往直前。
搭建成員溝通平臺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通暢。在大學生社團管理中,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有利于社團成員之間加深了解和相互信任,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與開朗的心境,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是團隊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大學生社團要定期召開座談會,傾聽成員的意見,及時總結、討論活動開展情況。每學期針對社團負責人和部分優(yōu)秀成員舉辦素質拓展活動,鍛煉其精誠合作的團隊意識,建立真誠互信的團隊友誼,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不定期開展團隊之間各種友誼比賽,鼓勵成員彼此進行角色互換、相互學習,增強成員之間的認同感。建立社團QQ群,可以在線進行交流,拉近團隊成員之間及成員與教師間的距離。
建立信息交流體系 暢通、豐富、透明的信息交流是良好團隊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社團管理中心定期出版大學生社團簡報,對各社團開展的活動和訓練情況進行書面宣傳,稿源來自各社團的信息員,讓社團成員了解其社團活動的開展情況。在廣播站開辟“社團之窗”等節(jié)目,講述社團事跡,報道社團近況,歡迎外界監(jiān)督,這是學生了解社團的窗口。建立網(wǎng)上信息交流反饋制度,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布各種信息和通知,并適時對各種活動方案及社團成員的意見和要求進行辦理,通過網(wǎng)絡及時反饋。
參考文獻:
[1]李強,史顯華,周湘瑜.淺談大學生社團活動中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5).
[2]張富洪.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04,(12).
[3]郭黎巖.心理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491.
[4]汪明,孟勇,楊震,劉時勇.中外心理學簡史[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7:282.
[5]周川.簡明高等教育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6:132.
G717
A
1672-5727(2011)01-0062-03
袁冬梅(1981—),女,江蘇南京人,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實習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管理。
*本文系江蘇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職院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大學生團隊建設研究》(課題編號:SGSY2009YB121)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