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璐玲,胡 琪
(天津市耀華中學,天津 300040)
高中學生英語學習方式多樣化對英語學習的影響探究
黃璐玲,胡 琪
(天津市耀華中學,天津 300040)
長期以來,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方式以及所采用的學習策略是不為人們重視的。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不斷加深,要求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因此要求教師不僅要成為關注學生終身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的新型的知識傳授者,還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更要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高中學生在高考指揮棒的引領下,學習英語只是為了追求學習結果的優(yōu)秀,而忽略了學習的過程,學習英語的方式更是鮮有人去了解。在現(xiàn)實教學中教師逐步意識到高中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方式對英語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對來自于不同學校的高一年級新生,英語教師對于應該采用哪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英語教學的方式都存在一些困惑,筆者參與了“高中學生英語學習方式多樣化的調(diào)查研究”課題的研究,因此設計問卷對2008級天津市耀華中學高一新生所采用的學習方式進行調(diào)查研究,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英語學習中所采用的學習方式。問卷以人為本,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當然這種教育思想也反映在新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之中。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評價應有益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應有助于學生反思和調(diào)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不斷發(fā)展?!币驗閷W習方式影響著學習策略,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此問卷了解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有利于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式,并在此基礎上逐步科學地培養(yǎng)和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以此實現(xiàn)有效教學。
我們在天津市耀華中學2008級高一年級14個教學班中選擇了英語班1個、普通班5個、統(tǒng)管班1個,共350名學生,以班為單位發(fā)放問卷,整群取樣,得到有效問卷350份。對于這些學生我們又采取個案追蹤的辦法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從而便于總結經(jīng)驗,尋求更有效的學法和教法。
在設計調(diào)查問卷時,筆者參閱了文秋芳所設計的《中國學習者英語學習情況調(diào)查》和AndrewD.Cohen,RebeccaL.Oxford,andJulieC.Chi所設計的《Learning Style Survey:Assessing Your Own Learning Style》的問卷,結合耀華中學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提出了影響和涉及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多樣化應涵蓋的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際策略、學習資源利用策略、調(diào)控策略、依賴母語策略、學習動機、學習方式、學習觀念等10個方面,并據(jù)此設計了60個調(diào)查項目的調(diào)查問卷。
筆者在2008級高一全體學生中進行了入學測試,該測試的內(nèi)容主要涉及初中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相應的英語閱讀能力,滿分100分。七個班的學生的平均分在71.29至79.81之間。其中英語班平均分79.39,統(tǒng)管班71.29。應該說除統(tǒng)管班以外,各班學生的英語成績差異不大。
通過一年的學習,對高中一年級四次期中和期末的成績的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變化。比如英語班這四次的成績高于普通班,普通班的學生的成績也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通過標準分的計算以及折線圖的反映,這幾個班的學生的成績有了一定的進步。(實驗班和對比班)通過讓學生填寫調(diào)查問卷,將問卷的數(shù)據(jù)輸入電腦,采用百分比的方式歸納和分析問卷中的數(shù)據(jù)和資料,客觀公正得出結論。
通過這份問卷,我們可以客觀地了解學生當前英語學習的一些情況。比如很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目的還是很明確的。他們認為學習英語是為將來的學習打基礎,是為了能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聽說讀寫,和同學老師朋友或外國人進行交流(問卷的第34題和35題),而且很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充滿了信心(問卷的第54題)。他們在英語學習中也時不時地調(diào)整著自己的情緒,克服著自身的羞怯心理,對于這門學科還是充滿著好奇(問卷第48~50題)。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此次問卷,老師們了解到不少學生還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采取了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比如問卷中第1題、第2題、第32題、第33題涉及合作學習的問題,有50%以上或接近50%的同學選擇了能合作,能參與或是請教同學。這說明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愿意通過一種合作和討論的方式來參與到英語課堂和英語學習中來的,他們希望將自身的學習行為融入到和別人的合作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再比如問卷中的第3題“要提高英語水平,你認為哪個方法最有幫助?第4題“要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你認為哪個方法最重要”,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選擇了和外國朋友進行交流和用大量時間閱讀英文書籍這兩個選項。通過這兩道題目的設置以及學生選擇,我們可以清楚地得出一個結論,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學習語言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無論是英語口語還是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大量的實踐的積累,而不是單純地背誦單詞或是別人的輔導。
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是被動地接受還是進行深層的探究,問卷也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第5題、17題以及27題的問卷結果令人欣慰,大多數(shù)學生除了課本知識之外,學生對于課本以外的知識也有很強的求知欲,他們也在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新的問題,也在利用一些課本之外的資源進行知識的擴充,在探究中學習。
與此同時通過問卷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一些誤區(qū)。英語學習的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diào)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在問卷中涉及英語學習方式的題目比如第9題“善于總結語言規(guī)律并加以利用”,第11題“注意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廣播、電視等資源獲得英語信息,從而豐富自己的學習”,以上兩個題目學生選擇人數(shù)最多的選項是“有時”。第18題“當你在收音機或電視里聽到一首英語歌時你是如何做的”,選擇人數(shù)最多的選項是“只是湊熱鬧”,“聽聽曲調(diào)”,“注意聽一些容易聽懂的歌詞”。以上三個問題的選擇說明學生還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習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除了課本的知識,語言的學習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有意識有計劃地利用信息資源,包括書籍、詞典和教材,有意識地應用已有的語言規(guī)律來學習,這些都是英語學習的策略。
通過問卷的第40題、51題和56題,作為教師,我們也了解到了學生的一些呼聲和我們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建立學生英語學習的跟蹤記錄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英語學習的進展和進步,發(fā)現(xiàn)其不足,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英語。這種做法應該在廣大教師中推廣使用。在課堂上,教師更多是關注知識的傳遞而忽略了學生的需求,忽略了與學生進行必要及時的溝通。英語學習的過程是雙向的,是互動的,教師和學生應該進行適時的交流,這樣才能更及時地了解學生,改進教學,從而使英語的教學更加有效。
總之,通過此次問卷,教師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對于今后的英語教學中的學習策略指導和教學策略的實施起到了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的作用。
在這項調(diào)查研究中,研究者既是調(diào)查的設計者,又是調(diào)查的實施者,還是調(diào)查的分析者;同時,從研究者針對教學實際提出的對策來看,該研究者也是教學活動的實踐者。實施調(diào)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和反思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因而,這項研究具有行動研究的特性,即結合教學實際,在教學中開展研究,以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建議,中學英語教學必須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通過這項調(diào)查研究,教師可以了解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對學生英語學習評價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樣性決定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策略多樣化,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具體情況,提供相應的英語學習的培養(yǎng)策略。通過問卷發(fā)現(xiàn)基于合作的學習方式、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基于實踐的學習方式和探究的學習方式更為學生廣泛使用。
有效教學的標準是學生的有效學習,核心是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關鍵是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多少學生多大程度取得了進步和發(fā)展,是否引發(fā)了學生繼續(xù)學習的愿望。在追求有效教學的過程中,學習策略尤為重要。教學過程應該成為既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學習策略的過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的意識,從多種層次和角度指導學生的學習策略,使其由“學會”轉變?yōu)椤皶W”,正確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
根據(jù)高中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能力的特點和學業(yè)發(fā)展的要求,結合我校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校在高一、高二開設了美國概況、英語閱讀策略、中外文化、世界文化遺產(chǎn)、英文曲影、圣經(jīng)故事和希臘故事、英語演講技巧及訓練、英語文學名著選讀等選修課;在高一還開展了研究性學習,學生運用多種學習策略以小組形式選取課題,進行研究,形成小組調(diào)查報告或者論文;在高中還開展了英語演講比賽;還成立了模擬聯(lián)合國社團。我校的高中英語教學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在課本的課堂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踐行了《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學生優(yōu)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有利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媒體和信息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形成具有個性的學習方法和風格”。
三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我們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通過踐行“鼓勵學生通過積極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fā)現(xiàn)和主動實踐等學習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點的英語學習的過程與方法”見到了實效,因此,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獨特性、可塑性和創(chuàng)造性,關注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成為新課程改革后英語教師所肩負的重要責任。
金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