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歌之王:文化英雄傳奇影響生活歷史的初步探索

      2011-03-19 15:16:25趙肖為
      關(guān)鍵詞:歌王傳奇民歌

      葛 融,趙肖為(譯)

      (1.俄亥俄州立大學(xué)東亞語言與文學(xué)系,美國哥倫布 43210;2.溫州大學(xué)學(xué)報編輯部,浙江溫州 325035)

      民歌之王:文化英雄傳奇影響生活歷史的初步探索

      葛 融1,趙肖為2(譯)

      (1.俄亥俄州立大學(xué)東亞語言與文學(xué)系,美國哥倫布 43210;2.溫州大學(xué)學(xué)報編輯部,浙江溫州 325035)

      近年來,中國某些民歌手經(jīng)常部分地因為贏得地區(qū)性或全國性民歌比賽而獲得“歌王”稱號。探究了歌手的生活故事如何有助于強化他們的歌王個性,以及不同的描述歌手生活故事的書籍、文章和紀錄片如何顯示當(dāng)代歌王與過去的傳奇歌手英雄具有某些類似的要素。以當(dāng)代歌王王向榮為案例,研究發(fā)現(xiàn),從特定主題中歸納出的相關(guān)性似乎在構(gòu)建當(dāng)代民間英雄的個性時顯現(xiàn)出格外的重要性,共有的傾向包括:云游四方,以歌表達對權(quán)威人物的反抗,因反抗受到懲罰,終于成“王”。由此,“經(jīng)久不衰的履歷神話”能夠影響生活故事的敘述方式,并表明社會視何種事件為妥當(dāng)。

      民歌手;歌王;傳奇歌手英雄;民間英雄;生活歷史;個人敘事;個性;王向榮

      近年來,中國舉辦美國式歌曲演唱電視選秀賽,有潛質(zhì)的年輕流行歌手成為“超女”、“快男”,某些民歌手像過去那樣部分地因為贏得某地或某類民歌比賽而獲得“歌王”稱號。電視臺制作紀錄片宣傳民歌王,“歌王”也出現(xiàn)在一些CD的片名中。但是,“歌王”一詞在中國各地并非都是固有的,而且它因廣泛用來形容通俗歌手以及邁克爾·杰克遜(Michael Jackson)、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魯契亞諾·帕瓦羅蒂(Luciano Pavarotti)等國際巨星變得更加復(fù)雜。

      有些學(xué)者曾經(jīng)發(fā)問,什么原因讓人們欣賞特定的(民)歌手并選擇他/她做“歌王/后”[1]125?本文探究歌手的生活故事如何有助于強化他們的歌王個性。研究描述歌手生活故事的書籍、文章和紀錄片發(fā)現(xiàn),它們似乎與過去的歌手英雄傳奇具有某些類似的要素。盡管每個故事、每個人無疑都是獨特的,這些類似性似乎在決定敘述那些被認為配得上加冕為歌王的歌手的生活歷史的要點時顯現(xiàn)出格外的重要性。但是,必須強調(diào)的是,生活故事是借助于別人的幫助而構(gòu)建的“聯(lián)合行動”,而且,訪談是構(gòu)建公開發(fā)表的生活故事的基礎(chǔ),它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受歌手本人而且受訪談?wù)叩挠绊憿俦M管講述每個版本、每個故事各有特殊的動機, 但都涉及到: 與歌手訪談關(guān)于他作為歌王的生活, 選擇對于講述歌王故事意義重要的材料以創(chuàng)造關(guān)于歌王生活的故事.這類故事就是杰夫·提敦(Jeff Todd Titon)所謂的“生活歷史”或“個人歷史”, 即“基于口頭談話和訪談的、關(guān)于個人生活的書面記述”.本文將紀錄片也視為書面記述.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記述是由除了歌手本人之外的人們在訪談歌手之后編寫的.提敦認為這個過程退一步說也是有問題的.詳見: 文獻[16].,雙方對于“歌王”都有著各自的理解[2]。

      我與弗蘭西斯卡·本特立(Francisca Cho Bantly) 都認為,使得某些細節(jié)在構(gòu)建這樣的敘事時顯得貼切的原因包括“經(jīng)久不衰的履歷神話的永存化和具體化”,本特立也稱之為“自我的原型”①本特立將“自我的原型”定義為“一種文化為了將世界塑造成可認識的、有意義的現(xiàn)實所創(chuàng)造的模板”.詳見: 文獻[3]: 179-180.。她還認為[3]184,中國人在自我認同時,不是從其異常特征闡述一種生活的意義所在,而僅以他遵循某種個性標準范式的程度來呈現(xiàn)自我的身份和形態(tài)②比較保羅·康乃敦(Paul Connerton)的觀點: “以這種擬古主義的態(tài)度, 個人的生活自覺地以‘神圣的復(fù)制(即原型的明晰復(fù)活)’的方式進行.” (詳見: 文獻[15]: 62) 艾琳·羅利絲(Elaine J.Lawless)在其關(guān)于圣靈降臨教女牧師的著作(詳見: 文獻[17])中寫道: “在本研究中, 女牧師的故事明確地體現(xiàn)著獨特的生活經(jīng)歷和民間的敘事要素.盡管故事一定與個人經(jīng)歷相聯(lián)系, 但是其原始結(jié)構(gòu)不能被忽視.” 女牧師用這些故事“復(fù)述”她們的生活, 證明她們在“這個敵對的、反女性的保守圣靈降臨教派世界里”掌控權(quán)力的正當(dāng)性.本特立以相似的方式敘述了江青如何以武則天來證明自己在傳統(tǒng)上由男性主導(dǎo)的政治文化里掌控權(quán)力的正當(dāng)性(詳見: 文獻[3]).歌王地位的變化, 帶來象征性權(quán)力的增強, 因此最終需要證明其從農(nóng)民轉(zhuǎn)變?yōu)椤巴酢钡恼?dāng)性, 所以與上述例子可以看作是一致的.。伊麗莎白·唐金(Elizabeth Tonkin)也指出,自傳作者傾向于按照“先前的例子”塑造自己[4]。而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訪談-編輯-發(fā)表過程也是如此。就本文所述的“歌王”而言,這些“先前的例子”或者“自我的原型”可能包括流傳下來的、關(guān)于神話般的歌曲創(chuàng)作者的傳奇,其中一位實際上就是國王,另外幾位是“歌神”。本文將論及其中幾位。

      本文研究當(dāng)代歌王王向榮的生活故事。他來自陜西,享有“陜北歌王”和“西部歌王”的美譽。聚焦于他的生活故事的構(gòu)建過程,我探究它與過去的傳奇歌手英雄③這個術(shù)語源自文獻[1]: 106.和其他當(dāng)代歌王的故事之間的類似性。盡管構(gòu)建生活故事的影響因素很多,我還是集中于王的生活中對于塑造他的歌王形象似乎重要以及與其他歌王共有的那些方面。我的部分目標是“領(lǐng)會構(gòu)建生活的社會源泉”[2]。

      一、陜北歌王

      本節(jié)將根據(jù) 5種不同的敘述④參見: 呂驥.中國民間歌曲集成: 陜西卷[M].北京: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4; Gibbs L S.An Interview with the“King of Northern Shaanxi Folksongs” [R].Unpublished Paper, 2006; Jones S.Ritual and Music of North China, Vol 2:Shaanbei.Farnham, Surrey, England and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09; 文獻[18-19].概括出王向榮的生活簡歷,并且試圖保持他的獨特性、彰顯他的故事與他人共享的普遍模型。

      王向榮于 1952年出生在陜北深山之中黃河邊上長城腳下的一個小村莊,父母都是善歌的農(nóng)民。他爸爸當(dāng)了一輩子的羊倌,六七歲時王就跟著爸爸上山學(xué)放羊,他媽媽種地,兩位叔叔是神漢,王從他倆那里學(xué)了神官調(diào)(也叫神漢歌)。王在學(xué)校里成績不錯,希望能夠上大學(xué)當(dāng)公務(wù)員,但是文革期間回鄉(xiāng)了。他的生活充滿了坎坷,十三歲那年爸爸去世,經(jīng)歷過幾次沒有結(jié)局的戀愛,不是被拋棄就是對方不幸亡故。他做過許多事情,包括放羊、種地、挖煤、趕騾、教書。生活在一聲雞鳴醒三省的交界處,王游歷范圍甚廣,為了學(xué)習(xí)新歌和唱技,拜訪過近百位歌手。唱歌也經(jīng)常給他帶來麻煩。他在鄉(xiāng)村學(xué)校當(dāng)教師時,經(jīng)常利用閑暇時間從當(dāng)?shù)剞r(nóng)民那里采集歌曲,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說他不務(wù)正業(yè),在廣播里批評他,還開除了他,將他送回原籍務(wù)農(nóng)。到了 80年代初,他終于被“發(fā)現(xiàn)”,加入了地區(qū)歌舞團。這時,他媽極力反對,在她看來,歌手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中地位低下。不過,王經(jīng)過努力成名了,被譽為“西部歌王”、“陜北歌王”,在國內(nèi)外贏得一片喝彩。現(xiàn)在,他還在這家歌舞團擔(dān)任藝術(shù)指導(dǎo),經(jīng)常在民歌比賽中當(dāng)評委。

      初一看,這個生活故事似乎相當(dāng)獨特。下面我要論證,它包含著構(gòu)建歌王故事的某些要素。當(dāng)現(xiàn)實中的人被轉(zhuǎn)化為史詩英雄,他們從業(yè)已存在的一系列普遍、傳統(tǒng)的母題的屬性中獲得許多自己的特性[5]。為了解“一系列普遍、傳統(tǒng)的母題”,我們首先必須探究神話般的歌手的傳奇。

      二、傳奇歌手英雄

      安東奈·施麥番尼克(Antoinet Schimmelpenninck)記述了從蘇南采集到的關(guān)于4位傳奇歌手英雄的地方神話[1]106,另一位類似的女性傳奇歌手英雄劉三姐在西南地區(qū)廣受歡迎。據(jù)說他們幾乎都是某類民歌的開山之祖①據(jù)說, 蘇南采集到的 4位歌壇傳奇人物中的 3位首創(chuàng)了“山歌”, 劉三姐則“首創(chuàng)了許多形式的啟應(yīng)輪流吟唱的民歌、漁歌和情歌”.詳見: 文獻[1]: 103-105, 文獻[6].。盡管每個傳奇(以及它們的不同版本)各不相同,但是它們之中似乎存在某些傾向。據(jù)說,他們中的每一位或者在天上或者在塵世具有深厚的道行,他們被尊稱為“圣者”、“半仙”、“歌神”[1]103-104,[6],尤其是劉三姐,還通過音樂得道成仙[7]167。

      他們中的幾位據(jù)說擁有或者幾乎擁有很高的官位。一位是漢初重要謀略家、政治家[1]103,另一位是吳國的開國之王[1]105,再一位幾乎能夠當(dāng)上皇帝[1]107。

      他們中的幾位或者出身高貴,或者是富商之后,另幾位則是農(nóng)民。他們都離開了家庭和故土,外出闖蕩世界。關(guān)于蘇南4位傳奇歌手英雄的其它重要主題包括“……愛情、魔法、求婚、私通和對神明的大膽反抗”[1]103。也許違抗神明的典型例子要數(shù)張良哼著淫曲引誘觀音菩薩,結(jié)果被觀音菩薩鎮(zhèn)壓在大山底下[1]104。由此可見,這些早期傳奇的一個主題便是以歌來表達對權(quán)威人物的反抗并因此受到懲罰②劉三姐在關(guān)于她的傳奇的不同版本里, 公然反抗家庭、地方士紳和秀才, 以歌來挑戰(zhàn)禁止自由戀愛的儒家道德和“關(guān)于教育和修養(yǎng)的精英理念” (詳見: 文獻[7]: 169).。

      將這些傳奇歌手英雄與王向榮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擁有一些類似性,其中某些類似性與洛德·瑞格蘭(Lord Raglan)所概括的英雄故事的模型的某些部分相一致[8]:英雄出生于王室,離家遠游,歸來成王。由于歌王的出身有貴有賤,所以關(guān)于“出生于王室”的說法有點復(fù)雜。在不同版本中傳奇歌手英雄的出身往往不同。例如,一個版本說劉三姐是漢朝皇家后裔,另一個版本說她只是耕紡的農(nóng)民[7]168。在王向榮以及我即將介紹的其它故事中,他們與父母的關(guān)系也表現(xiàn)了類似的“雙元性認同”,他們令人欽佩的音樂能力是他們后來能夠成為歌王的根本原因,而同樣重要的是,他們畢生的農(nóng)民身份進一步證明了他們是“真實”的民歌手的可靠性③在眾多試圖獲取“鄉(xiāng)土”身世的民歌手中, 我想起了吳泰伯, 他盡管出身高貴, 后來成為王, 但過著艱辛而簡樸的生活, 教人耕作(詳見: 文獻[1]: 105).在 20世紀的美國, 家庭背景相對富裕的北方歌手[如彼德·西格(Pete Seeger)和鮑伯·迪倫(Bob Dylan)]也試圖將自己混同于“鄉(xiāng)下人”.。

      像傳奇歌手英雄一樣,王向榮云游四方。與趙圣關(guān)幾乎當(dāng)上皇帝相似,王也差點成為政府官員?!安皇撬械膫髌娓枋钟⑿鄱汲蔀橥趸蛘呤フ撸蛘呔哂刑貏e的道行,但是他們絕大多數(shù)被奉為天才歌手,自稱為王或者圣者的暗示從來不是隱晦的?!盵1]105與此相似,簡·德弗利斯(Jan de Vries)將英雄傳奇定義為“關(guān)于將自己提升到神的水平的人的神話”[9]。

      另外,就像張良因唱歌被觀音菩薩(即權(quán)威人物)批評和懲罰,王向榮也被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批評、開除、送回鄉(xiāng)下。正如下文所見,監(jiān)禁是貫穿國內(nèi)外幾位民歌手傳記的一個主題。最后,王成為有成就的歌手、歌舞團的藝術(shù)指導(dǎo)、民歌比賽的評委。盡管不是“歌神”,有人認為他對歌舞團成員和參賽選手具有類似的影響力。

      對另外 5位當(dāng)代歌王的調(diào)查①我讀了另外5位歌王的傳記[包括“花兒王”朱仲祿(1922–2007)、“西部歌王”王洛賓(1913–1996)、“信天游歌王”阿寶、“羊倌歌王”石占明(1973–)和“山歌大王”錢阿福(1909–1993), 分別詳見: 文獻[11]; 文獻[20]; 文獻[14];文獻[12]; 文獻[1].下文論及此5位歌王時還有引用, 不再一一作注].“花兒”和“信天游”是地方性歌曲類型, 而中國學(xué)者經(jīng)常用“山歌”一詞表示各地“韻律自由、戶外勞動時朗聲高唱的即興歌曲” (文獻[1]: 18).對于錢阿福而言,山歌指的是在當(dāng)?shù)貜V受歡迎的吳歌的變調(diào).使得過去的傳奇和當(dāng)今的自傳故事所共有的傾向更加充實并具體化。他們的父母都是農(nóng)民,而且都是當(dāng)?shù)刂母枋?。與王向榮的情況一樣,這些事實的作用是正面的,有助于將歌手與他們的民間根源和后來的成功聯(lián)系在一起②據(jù)說“羊倌歌王”石占明出身于“民間音樂世家”, 而且他也為父親終生當(dāng)羊倌自豪.朱仲祿的父親一輩子務(wù)農(nóng),演唱的“花兒”很受歡迎.阿寶的父母都是農(nóng)民兼民歌手.錢阿福的父親是一位善唱的貧困農(nóng)民.。

      與傳奇歌手英雄一樣,所有這些歌王都離開家鄉(xiāng),云游四方。這段游歷總是與其間獲得的、促使他們成為歌王的體驗相關(guān)聯(lián)③游歷的范圍因人而異.王洛賓跑遍整個西北, 改編了許多少數(shù)民族歌曲.錢阿福到無錫一家面包房打工, 從一位工友那里學(xué)了許多民歌.坎貝爾討論了這類故事中游歷過程的差異性, 在論及將來所獲得的“利益”時指出, “主人公在人生后半程所取得的成績與他在前半程深入社會底層的程度成正比” (詳見: 文獻[21]).坎貝爾的理論在這里是否適用固然值得考慮, 但王洛賓的確遠比錢阿福在國內(nèi)外更受認可.同樣地, 闖蕩了三個省份的王向榮應(yīng)該比只在家鄉(xiāng)附近轉(zhuǎn)悠的石占明更知名.如此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決非結(jié)論性的, 但是的確值得將來繼續(xù)研究.。地位的變化——由農(nóng)民轉(zhuǎn)化為象征性的“歌王”的過程——在歌手的生活故事中以類似于阿諾爾德?范熱內(nèi)普(Arnold van Gennep)關(guān)于“過渡儀式”(“過渡”就是“分離”、“邊緣”和“合并”)的模式[10]以及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的“離開”、“啟動”和“回歸”④參見: 文獻[21].被概念化。例如,朱仲祿在荒無人煙的尕瑪溝呆了 8年,非常孤獨,經(jīng)常對著周圍的羊群和樹木唱歌[11]89-91。朱仲祿的傳記寫道[11]91:

      孤獨是可怕的,卻也常常有用。它可以使你成熟,使你思考,使你避免浮躁而變得踏實,可以激發(fā)你潛在的創(chuàng)造活力。所謂有成就的人,就是從孤獨中走出來的人,從寂寞中奮起的人。朱仲祿后來的創(chuàng)作成就,也無不得益于這時常難以排遣的孤獨。

      與朱仲祿類似,石占明的傳記用很長的篇幅記述了他對于羊群唱歌的落寞時光[12]。這些傳記所傳達的經(jīng)受孤獨能夠釋放“潛在的創(chuàng)作能量”的觀念似乎讓人回想起維克多·特納(Victor Turner)關(guān)于“邊際角色”的論述[13]:“他們好像正在遭受折磨……以脫胎換骨、獲取額外的能力,使得他們能夠應(yīng)對生活的新階段。”像這些傳記所描寫的那樣,阿寶也半神秘地概念化了自己的游歷,將自己比照成為了提高歌技、發(fā)掘新歌而走遍祖國山山水水的“苦行僧”[14]。

      大部分歌王傳記的另一個主題包括各種試圖不讓他們唱歌和/或因唱歌而懲罰他們的勢力。就像傳奇中的張良被鎮(zhèn)壓在大山底下,王洛賓和朱仲祿因唱歌被投入監(jiān)獄,其原因可以是違反噪音管理條例,也可以是政治性的⑤王洛賓解放前還是孩子的時候因夜里在大街上唱歌劇詠嘆調(diào)太嘹亮、破壞了寧靜而被關(guān), 1960年因被指歌曲頹廢勞改15年.朱仲祿在文革期間也遭監(jiān)禁, 只因為外賓演唱的需要才得以釋放.“唱出監(jiān)獄”是美國民歌手萊德貝利(Leadbelly)的故事的一項主要內(nèi)容.據(jù)說, 他在監(jiān)獄里唱了一首獻給州長的歌, 由歌曲采集者約翰·婁麥克斯(John Lomax)錄下帶給州長, 結(jié)果得到赦免(詳見: 文獻[22]).許多美國民歌手的故事似乎都出現(xiàn)因歌而遭監(jiān)禁的情節(jié).與張良唱淫曲被觀音菩薩鎮(zhèn)壓類似, 博爾·艾弗斯(Burl Ives)在30年代因唱充滿性聯(lián)想的The Foggy, Foggy Dew在猶他州莫娜鎮(zhèn)的監(jiān)獄里度過一夜(詳見: 文獻[23]).1961年, 王洛賓勞改1年之后, 彼德·西格在出庭美國眾議院非美活動調(diào)查委員會作證之后被判在聯(lián)邦監(jiān)獄服刑1年又1天, 盡管他后來被無罪釋放(詳見: 文獻[24]).。其它歌王則以其它方式和其它原因被阻擾唱歌。我們已經(jīng)看到,王向榮因選擇了采集歌曲而不是學(xué)習(xí)那時候時興的政治辭令被指“不務(wù)正業(yè)”;他媽媽認為歌手在傳統(tǒng)社會里地位低下,反對他加入歌舞團。而石占明因不能說普通話和舞臺形象不好被拒在縣劇團的門外[12],這反映了國家語言政策和西式表演典范的影響。與其他幾位歌王一樣,石只有在被民俗學(xué)家/音樂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參加民歌比賽之后才成為“歌王”。阿寶的傳記充滿著他與不認可他、批評他的歌技“不科學(xué)”的“專家”之間的爭抗,以及對音樂學(xué)院不錄取他的焦慮[14]。

      三、結(jié) 論

      總之,王向榮的生活可能顯得相當(dāng)獨特,同時它也具有與傳奇文化英雄和其他當(dāng)代歌王相同的某些特點。這并不是說,那些細節(jié)一定被修改過了,或者王刻意模仿先前的榜樣,盡管兩種情況都是可能的①個人故事部分地被操作, “以符合傳統(tǒng)形成的參照性框架” (詳見: 文獻[25]).本文探討的情況很可能就是如此.在許多藍調(diào)樂曲演唱者的生活故事中就重復(fù)出現(xiàn)某些主題(詳見: Pearson B L.Sounds So Good to Me: The Bluesman’s Story [M].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4).。但是,特定的生活故事的細節(jié)安排可能服從于一定的范式,即“自我的原型”。完全不是重復(fù)、庸常,“個人生活在結(jié)構(gòu)上的再現(xiàn)和典型非常重要,因為能夠勾劃出一種重要的模式。”[15]63這些個人將自己評價為“傳統(tǒng)的新鮮化身”[15]63。這與王遵守傳統(tǒng)同時保持自己的風(fēng)格的形象是一致的②參見: Gibbs L S.An Interview with the “King of Northern Shaanxi Folksongs”.Unpublished Paper, 2006.。

      另外,歌手英雄也可能是一個集團表達其意志的喉舌[5]。過去的歌手可能被認作歌曲的創(chuàng)作者,“充當(dāng)凡世與神界的媒介”[1]108。王向榮象征著一種類似的、盡管不同的對能力的認識。當(dāng)他談?wù)撏ㄟ^宣傳當(dāng)?shù)孛窀枰约钅贻p一代時,特別介紹了兩點。一點是將上一代傳下來的歌曲傳下去,另一點是獲取名譽和財富的希望和手段。據(jù)王說,年輕人聽他唱歌和在電視里看到他時,他們說②:

      誒,這民歌好,這是我們老祖先留下來的好東西,而且呢,這唱民歌還有出路。你看,王向榮哼哼吆吆地,走哪兒還非常風(fēng)光……王向榮能唱,我怎么不能唱?王向榮能成一個,說是,“西部歌王”,我就不能成一個“西部歌王”?

      一方面,在年青一代看來,王是歌曲的源泉,不像教人唱歌的傳奇歌手英雄。另一方面,就像朱仲祿的傳記中關(guān)于孤獨的討論,王昭示了釋放出潛在的創(chuàng)作能量的可能性,我們都有可能成為歌王。

      與此同時,我相信妨礙成為歌王的因素可能具有多重效應(yīng)。一方面,這些因素勾劃出通往成功的路徑,強化歌王作為民間英雄的形象。我們能夠與他一起感受,他克服嚇阻住別人的困難,從一介平民一躍為非凡人物,實現(xiàn)從農(nóng)民到“歌王”的轉(zhuǎn)化。如果歌王能夠?qū)崿F(xiàn)這一切,我們自己的問題就不會如此沒有希望。另一方面,這些妨礙因素也證明了我們?yōu)槭裁粗詾槠匠H?,盡管我們具有成為非凡人物的潛力。困難越大——監(jiān)禁、流放、母親的羞辱等等——越容易理解我們?yōu)槭裁床荒茏龅剿麄兯龅降?,因為這等妨礙因素太多了,只有超人能夠克服③羅伯特·拉赫曼(Robert Ruhlmann)在其關(guān)于中國通俗小說中的傳統(tǒng)英雄的著作(詳見: 文獻[26])中寫道: “每個人都珍藏著年輕時代的雄心, 將雄偉志向不得實現(xiàn)歸咎于沖突和連累.他在英雄身上看到能夠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克服所有的障礙、承當(dāng)所有的連累的強人.”。當(dāng)然,父母的唱歌才華也要緊。也許這些因素是歌王生活故事情節(jié)安排的一部分,因與先前的傳奇人物類似而顯得突出。

      [1] Schimmelpenninck A.Chinese Folk Songs and Folk Singers: Shan’ge Traditions in Southern Jiangsu [C] // CHIME Studies in East Asian Music: Vol 1.Leiden: CHIME Foundation, 1997.

      [2] Plummer K.The Call of Life Stories in Ethnographic Research [C] // Atkinson P.Handbook of Ethnography.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2001: 399.

      [3] Bantly F C.Archetypes of Selves: A Study of the Chinese Mytho-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C] // Laurie L P, Doniger W.Myth and Method.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1996.

      [4] Tonkin E.Narrating Our Past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ral History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56.

      [5] Rosenberg B A.Custer and the Epic of Defeat [J].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975, 88: 165-177.

      [6] Bender M.Regional Literatures [C] // Victor H M.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1027.

      [7] Loh W F.From Romantic Love to Class Struggle: Reflections on the Film Liu Sanjie [C] // Bonnie S M.Popula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erforming Ar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8] Raglan L.The Hero: A Study in Tradition, Myth and Drama [M].Mineola,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2003:174-175.

      [9] De Vries J.Heroic Song and Heroic Legend [M].Transl by Timmer B J.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241.

      [10] Gennep A V.The Rites of Passage [M].Transl by Vizedom M B, Caffee G L.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vii.

      [11] 張君仁.花兒王朱仲祿: 人類學(xué)情境中的民間歌手[M].蘭州: 敦煌文藝出版社, 2004.

      [12] 雪明.歌聲飛“羊”: 羊倌歌王石占明的故事[J].民族文學(xué), 2005, (1): 11-14.

      [13] Turner V.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M].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95.

      [14] 吳越.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信天游歌王阿寶的故事[J].民族文學(xué), 2005, (1): 4-10.

      [15] Connerton P.How Societies Remember [M].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6] Titon J T.The Life Story [J].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980, 93: 276-292.

      [17] Lawless E J.Rescripting Their Lives and Narratives: Spiritual Life Stories of Pentecostal Women Preachers [J].Journal of Feminist Studies in Religion, 1991, 7(1): 53-71.

      [18] 初克堡, 姜艷梅.黃土戀歌: 西北民歌王王向榮的故事[J].民族文學(xué), 2005, (2): 4-17.

      [19] 王向榮.陜北歌王王向榮[EB/OL].[2009-10-23].video.cctv.com/opus/ 474495.html.

      [20] Harris R.Wang Luobin: Folk Song King of the Northwest or Song Thief?: Copyright, Representation, and Chinese Folk Songs.Modern China, 2005, 31(3): 381-408.

      [21] Campbell J.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M].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1949]:296.

      [22] Wolfe C K, Lornell K.The Life and Legend of Leadbelly [M].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99: 119.

      [23] Rockwell J.The Foggy, Foggy Dew [C] // Wilentz S, Marcus G.The Rose and the Briar: Death, Love and Liberty in the American Ballad.New York and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5: 236.

      [24] Dunaway D K.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Pete Seeger [M].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90: 200-210.

      [25] Dégh L.Manipulation of Personal Experience [C] // Dégh L.Narratives in Society: A Performer-Centered Study ofNarration.Helsinki: Academia Scientarium Fennica, 1995: 75.

      [26] Ruhlmann R.Traditional Heroes in Chinese Popular Fiction [C] // Wright A F.The Confucian Persuasion.Stanford,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151.

      Folksong King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Hero Legends on Life Histories

      GIBBS Levi1, ZHAO Xiaowei2(transl)
      (1.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USA 43210; 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certain folk singers become known as “Song Kings” (gewang), often, in part, due to the winning of regional and national folksong contests.This paper looks at how stories told about the lives of these singers help to reinforce their personas as song kings, and how the depictions of their life stories in various books, articles, and documentaries appear to share certain similar elements with narratives about both legendary singer-heroes of the past and other contemporary song kings.The life history of a modern-day song king, Wang Xiangrong, is taken as a case study, and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perceived relevance of particular themes seems to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precedent in constructing his persona as a modern day folk hero.Certain trends emerge, including a period of wandering, singing in defiance of some authority figure, punishment for that defiance, and ultimately emerging as “king.” In the end, it is suggested that “enduring biographical myths” can influence the way life stories are told and which events are viewed as particularly relevant.

      Folk Singer; Song King; Legendary Singer-hero; Folk Hero; Life Story; Personal Narrative;Persona; Wang Xiangrong

      C912.6

      A

      1674-3555(2011)01-0019-07

      10.3875/j.issn.1674-3555.2011.01.003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編輯:趙肖為)

      2010-09-06

      葛融(1980- ),男,美國芝加哥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間文學(xué),民歌,中國陜北民歌

      猜你喜歡
      歌王傳奇民歌
      安-225,昨日的傳奇
      漕運,一段行走在水上的傳奇
      金橋(2021年6期)2021-07-23 01:27:00
      西部歌王
      203B廣州柏力影音有限公司/廣州歌王電子有限公司
      堅持,造就傳奇
      華人時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32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散文詩(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1
      藤縣水上民歌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5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3
      逍遙傳奇
      《跨界歌王》研討會在京召開
      綜藝報(2016年18期)2016-11-30 02:09:37
      水富县| 昌图县| 阿拉善右旗| 墨竹工卡县| 闻喜县| 兴山县| 田阳县| 商城县| 武乡县| 乌什县| 华亭县| 南康市| 会同县| 澜沧| 秦安县| 南陵县| 嵩明县| 金寨县| 宽城| 遂溪县| 陇川县| 大安市| 裕民县| 宁明县| 宝应县| 南部县| 内江市| 大竹县| 海伦市| 黄冈市| 景泰县| 闽侯县| 阿巴嘎旗| 甘洛县| 峨边| 若羌县| 陕西省| 长垣县| 阜宁县| 金华市|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