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查檢工具與研篆方法并臻——讀王培林著《檢篆釋疑》

      2011-04-01 15:03:22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1年7期
      關鍵詞:正體異體字小篆

      李 開

      (南京大學 文學院,南京 210093)

      常熟學人王培林先生繼《小篆通檢》[1]之后,又有新著《檢篆釋疑》,皇皇巨著達190萬字。[2]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部書?我謂:查檢工具為其本,研篆方法為其先,可謂“檢篆”為務,“釋疑”繹理,工具與方法相一致為其質。

      一、查檢工具為其本

      作者著述本書的初衷,是要“以篆索楷”。即由秦篆而求其楷體,由古文字而知今文字。諸多工具書,都是由楷體查檢小篆。最顯白之例,是今人利用中華書局編定的楷體部首、楷體筆畫來查得《說文》小篆字頭。而從小篆部首入手查檢宋代徐鉉的校訂本《說文》,則往往終卷而不得。再則,小篆上承甲骨、金文,下啟隸書、楷書,為研究之需,楷書通檢之外,小篆通檢十分必要。書中舉出由楷書“離”字查檢該字的小篆,結果得到似是而非的形體。于是想到反過來,由相應的小篆形體去查其隸定字,看看它是否得出“離”字。這正如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在制作《古文字詁林》和《金文引得》時,設計出“三級字符全拼編碼檢字”方案,其主體思路是將漢字標準字庫(GBK)所無的金文字,即難認難寫的金文字隸定后將形體拆成易認的三個字,然后據(jù)這三個字的拼寫排出查檢表,對那些根本無法隸定的物象字、幾何圖形字,只能另作處理,據(jù)其金文原形設計查檢方案。[3]這一做法,就大體相當于培林先生“以篆索楷”的思路,不過一用全拼編碼,一用數(shù)字編碼;一檢得彝器名、銘文內(nèi)容和后人考釋成果,一檢得隸定字、相關文獻和后人研究成果。說到數(shù)字編碼,因部首、筆畫、拼音都有局限性,后人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主要方向就是換用數(shù)字編碼,四角號碼檢字法第一個成功的數(shù)字編碼,陳建文先生設計的四個數(shù)字的“創(chuàng)新漢字編碼法”,近年來使用亦較廣泛。[4]本書的方案,竟有五個數(shù)字組成,加密了被查對象間的區(qū)分度。這五數(shù)編碼原則,實際上可概括為五句話:“首位角形0至9,二位交點計實數(shù),三位表示橫畫數(shù),四位五位線條數(shù),異形可修另備儲?!保?]25很顯然,這個查檢法當然是形查法,而非音查法。它從字角形狀、文字線條交叉點、橫筆、線條總數(shù)四個要素,將小篆結構形體作全景透視和把握。前三個要素是游離分割性的,后一個要素是綜觀總合性的。漢字學,就其本質而言是形態(tài)學,字形是根本,音、義是主體。五數(shù)編碼法從解析漢字形體入手,與漢字的本質相一致。在實際制作中,筆畫數(shù)就不容易,小篆筆走圓曲折,何算一筆,何計二筆,頗費斟酌,制作者前后一貫不得相抵,今使用者,或學編者需要有一學習過程,熟練過程,否則不知所措。

      在編碼問題上,也許異形字的處理最令人頭疼。正如《金文引得》要對物象字、幾何圖形字作特殊處理那樣,小篆異形字也需另作處理。所不同的是,金文物象字等的處理可先作出若干人為設定,找出“取象字符”,編出物象字表,然后再進入“三級字符全拼編碼檢字”系統(tǒng)。說白了,金文圖文性強,就干脆“按圖索驥”。小篆則不必如此,它的圖文性退化了,符號性加強了,小篆異形字仍可在五數(shù)編碼的框架下進行,使五數(shù)編碼法一以貫之,這就增加了此編碼法的使用范圍,使之擴大到整個小篆字,含小篆正體和小篆異體。作者的做法是:編出“小篆異形部首備查表”和“小篆異形文字備查表”。這兩表都按異形字本身編碼,如部首字“瓦”字小篆正體為00103,異體為00003。[2]1171前表因是部首表,有類推作用,若遇到難檢小篆異體,可參正體,并此表類推之,借以校正所檢難字的字形及編碼。[2]1171后一表的使用,如“晚”異體00108,需通過楷書筆畫檢字或拼音檢字表換知“晚”正體碼00107,然后按此碼可檢得“晚”的小篆正體字,可按相近碼找得異體字,并作正異比照,知其不同所在。而在“檢篆釋疑”欄中無此字,這是因為“釋疑”據(jù)作者掌握到的文獻而定,或并無疑團可釋,因而“釋疑”欄有很大的選擇性。如此看來,書中“小篆編碼檢索”和“檢篆釋疑”欄同樣重要,都有查考價值?!皺z索”可知小篆正體,這是最重要的,另亦可知相應的隸、楷、楷書異體字、簡化字、讀音,也有少量小篆異體字在內(nèi)。如此看來,可在檢字中獲知小篆正體等,甚至可由簡化字而知小篆正體,有趣而深邃。查檢包含研究,這是本書的一大特點。

      對讀者最常用的,還是由某楷體字而查檢其小篆的寫法。雖然該書初衷是由小篆正體查其隸、楷,但讀者的日常之需仍然是該書主要內(nèi)容。該書的“拼音檢索”、“筆畫檢索”就滿足了這個要求。這兩個檢索互補,讀者各取所需,各用其能。例如要查“存”字的小篆,這兩個檢索中都載明“存 53105”[2]917、1058可用此碼查書中“小篆編碼檢索”欄,得“存”字的小篆正體字形[2]139,查“檢篆釋疑”欄,可知對該篆字的解釋[2]557。

      如前所說,因“釋疑”欄的選擇性,有的字不一定能查到,例“安 53005”[2]900、1060,可用此碼查書中“編碼檢索”欄,得“安”字的小篆正體字形[2]139,查“釋疑”欄則無此字,讀者勿以為怪。如果要查小篆異形(體)字,則知某異形字后編以五數(shù)碼,按此五數(shù)碼在書中異形字表內(nèi)直接查而知其楷體何字,如要進而追其小篆正字,則由其楷字入檢,走拼音或筆畫查檢法知正字五數(shù)碼后查得正字字形和釋義(或缺)。如要由楷體查小篆異體,如“暢”字,由拼音或筆畫查得“暢01310”,由此碼得“暢”字小篆正體從“田”從“昜”之字,由楷體“田”知“田”小篆正體碼為01103,由此碼查異形部首表(該表有正體字碼)知有部首字“田”字形;由楷體“申”知“申”小篆正體碼為50407,由此碼查異形部首表知有部首字“申”字形,由楷體“昜”字知“昜”小篆正體碼為 50207[2]1028,由此碼查異形部首表得知無此部首字,但異形字表中有“昜”字2個[2]1159,由部首“田”“申”和部首或直接異形字“昜”取合之,大體可推出“暢”字的小篆異體字若干個。但這是形體推演的結果,文獻中是否出現(xiàn)過這若干個異體字,尚待證明。書中異體字表收了兩個“暢”字小篆異體[2]1157、1159,僅可供個別參核,但異體字表收字甚少,“一般不收”云,上述部首或單個字形合取類推法可知小篆異體規(guī)模。由異體字的類推再一次證明,查檢實可包含字形的太多研究。

      歸納以上查檢之用,可知該書可用來:由小篆正體字形查其隸、楷、今簡、今讀;由小篆正體字形查其文獻運用和釋義(或缺);由今楷書,甚至簡化字查小篆正字形;由今楷書,甚至簡化字查小篆正字文獻運用和釋義(或缺);由小篆部首異形表和字體異形表直接查小篆異體字;由小篆正體查小篆異體;由今楷書,甚至簡化字查小篆異體字(或缺);由小篆正體類推出小篆異體;由今楷書,甚至簡化字經(jīng)由查得小篆正體字后類推出小篆異體字,可用書中二表校核之,或繼由文獻發(fā)現(xiàn)校核之。該書九種查檢功能,功莫大焉。這從制作查檢表指導思想看,是對小篆形體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其實用查檢效果可證明這一拓展之成功。

      二、研篆方法為其先

      許慎《說文解字》用“分別部居,不相雜廁”的方法,將九千多小篆字頭編纂成書,用“六書”對它們作造字之法和運用之法的研究。千百年來,后人也大體沿用這一方法。當代學者怎么辦?大體說來,作者的辦法是,在研究方法上,將直接針對小篆字傳統(tǒng)研究方法(method),改進成小篆漢字學層面上的方法學(methodlogy)。在世界觀層面上的方法論(method theory),盡管在名稱上可能相近或相同,但實質不同,一是具體的,個別的,一是某學科領域的抽象,一是世界觀層面的。在具體研究過程中為闡釋的需要,三者可能因研究之需隨時逐級上升或下降。也就是說,三者在使用中可能隨時互相轉換,形成一根思維鏈,但各自基本樣態(tài)穩(wěn)定,界限清楚。作者在方法學層面上對小篆學,包括小篆編纂、小篆整理、小篆考釋、同層面的小篆正體字異體字關聯(lián)、不同層面小篆和甲金隸楷的關聯(lián),等等,提出的主要觀點有:

      一是矛盾觀[2]5,也就是辯證觀。從方法學的觀點看,作者一看漢字系統(tǒng),二看漢字發(fā)展史。一看系統(tǒng),作者說:“漢字系統(tǒng)歷來存在著繁與簡、多與少、雜與整等矛盾?!边@三大矛盾來自何處,作者認為,是漢字發(fā)展基本矛盾的體現(xiàn)。作者將漢字發(fā)展的基本矛盾表述為“漢字的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多樣化的繁化趨勢與人們希望文字簡捷方便的要求之間的矛盾”,這里幾乎是方法論了,但仍可看作方法學。正是這一基本矛盾推動漢字的發(fā)展。小篆是對大篆的否定,否定的原因,外因是國家統(tǒng)一后要改革文字,方便實用,內(nèi)因就是從大篆到小篆是漢字內(nèi)部基本矛盾運動的推進。能說明這一內(nèi)因的有力證據(jù)是:漢代并沒有強行推廣隸書,但隸書盛行,小篆下課,原因就是那“基本矛盾”運動。二看漢字發(fā)展史,作者把小篆看作漢字矛盾運動的一個歷史形態(tài),既有歷時的傳承性,又有共時的約定性?,F(xiàn)代語言學鼻祖索緒爾強調后者而忽視前者,到丹麥語言學家葉斯泊森才同時強調兩者?,F(xiàn)在作者將歷時和共時的辯證對待之理移用于小篆研究,是一創(chuàng)識。作者要以此兩個維度下的峰值作為定格小篆形體(首先是正體字)的標準,而不是從甲金形體與小篆形體的比對,推證來確定,或以隸書、楷書來“修正”小篆構形。循此思路,作者自然會提升文字的應用價值,將文獻出現(xiàn),實際使用過的小篆字即大都以為正字或異字,即使是訛字,也給予一定的歷史尊重。一個古文字形體攜帶了太多的古代文化信息。重要的還不是理念,而是將此辯證觀方法學還原到小篆字本身。例如,循此辯證觀方法學,作者花十數(shù)年功夫,把小篆作為古文形體發(fā)展中的一個獨立階段,作為單獨的搜輯和研究對象,收集到小篆正體字形1萬2千2百15個,有選擇地解釋了小篆正字約6千4百80個,書中收錄小篆異形字1千2百15個,異形字部首1百78個。小篆正體字一般是唯一的,而異體字不唯一,多有同一正字的若干異體字。

      二是系統(tǒng)觀。這當然是作為方法學的系統(tǒng)論在古文字研究中的移用。作者說:“按照系統(tǒng)論的觀點,小篆是一種信息載體……”[2]6可以說,系統(tǒng)地看問題是中國人早就有的思想方法,這在《周易》中已明確地體現(xiàn)出來。[5]當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西方一般系統(tǒng)論傳入我國時,與我國固有的“系統(tǒng)”思想一拍即合,很快就被大家接受和使用。一般系統(tǒng)論創(chuàng)始人貝塔朗菲說:“系統(tǒng)是由兩個以上要素組成的具有整體功能和綜合行為的統(tǒng)一集合體?!薄罢w功能”強調了統(tǒng)一整體內(nèi)諸要素不可分及其內(nèi)部的層次,“綜合行為”強調了整體與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作者恰恰是強調兩個方面的。小篆字自身,作為一種信息載體,是社會記錄信息、交流信息的符號,是一個個的信息符號,這是要素;要素處于系統(tǒng)之內(nèi),“由一些最基本的構形符號,按一定的規(guī)則構建的有序的符號系統(tǒng)”。這“要素+系統(tǒng)”如何發(fā)揮作用?作者以此揭示小篆規(guī)律所在,只有將小篆的“個體研究和系統(tǒng)分析相結合,才能全面認識它的內(nèi)在規(guī)律”。[2]6至于行為使用必然問及的整體與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作者強調的是小篆系統(tǒng)自身的內(nèi)部環(huán)境:位置。作者說:“每個篆字,只有在整個系統(tǒng)中處于自己的位置上,才能實現(xiàn)‘不相雜廁’?!保?]6許慎《說文》在各小篆部首內(nèi)以形以義相引而次序不亂,而本書在數(shù)字編碼系統(tǒng)中“不相雜廁”。因數(shù)字編碼取決于字形,本書數(shù)字編碼系統(tǒng)中的“不相雜廁”,客觀上也部分反映了形體的相引,不過形體相引數(shù)字化了而已。從這個角度看,囗00001、幺00002,囚00003、00004、啚00005……都是數(shù)碼相引,也是深層次上的形體結構相引。

      關于訛字。訛字的糾正完全在系統(tǒng)中進行,而不是個別字之間的比較,至少在指導思想上是這樣。作者說:“對于訛字的糾正,也只有從系統(tǒng)中找到它應有的位置,才能被認為是可信的和合理的?!保?]6糾正訛字,實際上是糾錯證偽,作者把在系統(tǒng)中證偽之法歸納成四條。一是同一系統(tǒng)中同一元素字符的特征存廢不一。例如“音”從言,下方作,但在《說文》中“音”作字符用,在“意竟境鏡章”等字的小篆中都將下方形體誤成了“日”字形,作者將意41412、竟61410、境61410、境62613、鏡62718、章62510等字的相關部位都糾正為。這是在字形上不盲從《說文》作出的大修改,無系統(tǒng)觀則不可能有此大舉動。二是同一系統(tǒng)中同一字符的線條數(shù)目不一。例如“匹、區(qū)、醫(yī)、匽”字的外框《說文》小篆是二筆字,但在“堪、歐、驅、殹、翳、醫(yī)”等字中則成了一筆,[6]287上、179下、201上、66下、75下、313上作者將堪61510、歐40413、驅14614、醫(yī)41207等相應部位改成兩筆,仍有該字一筆字的可看作異體字。從書中此類大量例證看,作者系統(tǒng)觀極強,字形作業(yè)極細心。作者的思想方法是,從小篆字的典型筆形構造類推,糾錯改正以得小篆正字,但又尊重文獻中已出現(xiàn)形體,存其字形可作異體字視之。三是同一系統(tǒng)中同一字符的線條構形不一。書中舉出“食”字,從亼從皀(jí,又讀xiāng,稻谷香),小篆字當從,不是從字,《說文》訛作后者,“食”部70多個字的小篆皆訛從。[6]107現(xiàn)改從,如食 80207、飪 61511、飴 50310、餳20414、飯81210等字皆為適例。四是同一系統(tǒng)中同一字符的線條交叉不一。書中舉出“庚”字,《說文》大徐本[6]309和段注本[7]741小篆不同字形,而段注本從“庚”之篆的同一字符系統(tǒng)的康、穅、漮、、鎕等又未一貫統(tǒng)之[7]741下、324下、559下、414上、714下,而本書整其形而一統(tǒng)之,康 94213、97210、穅糠 99213、97215、鎕 67515等字按系統(tǒng)觀糾段而齊一其形。以上四條,都是講同一小篆字形系統(tǒng)內(nèi)的同一要素字符間的存在問題的,有特征不一、線條數(shù)目不一、線條構形不一、線條交叉不一。作者將系統(tǒng)觀具體而微,至于“一點一橫”而后安,心細而功深,發(fā)現(xiàn)小篆在歷代流布中字形不規(guī)則的諸多問題,成片糾段。系統(tǒng)觀之威力和操作者之功夫,躍然紙上。書中對小篆線條之辯證運動作了理論上的說明,線條變化的無限和便于識別之有限、線條乃至整個字形的趨繁和簡化,這表明,作者經(jīng)小篆研究認識到系統(tǒng)觀和辯證觀密不可分,在使用中應互補交替,使研究更科學、更合理。作者對訛字的系統(tǒng)糾正,等于對歷史漢字小篆字進行一次規(guī)范化作業(yè)。

      在系統(tǒng)觀整體與環(huán)境的關系上,在字義詮釋中,內(nèi)環(huán)境和外環(huán)境都悉數(shù)置備。本義、引申義都兼顧,析字與使用該字的語言文化環(huán)境、文獻材料盡量列入。書中對6千4百多個小篆字的解釋,幾乎條條都按此模式配置。

      三是作為方法學層面上的邏輯觀。作者說:“在研究小篆構成的過程中,必然大量地運用邏輯方法和邏輯規(guī)則。”[2]6作者特別強調同一律的運用。同一律要求每個概念、判斷具有確定的同一內(nèi)容,做到“A是A”,它是研究經(jīng)驗科學最具魅力的思維定律,研究經(jīng)驗性的文字學必然用此,作者的自覺意識有助于新成果的獲取。例如:作者用同一律審查字形與文字解釋是否相符而糾謬。書中舉出的“暴”字,《說文》釋形為“從日、從出、從(拏的省形)、從米”四體會意,猶言“將米拿出來放到太陽底下曝曬”,《說文》小篆從“出”部分取隸、楷字形[6]139,而非同一于小篆“出”字,作者糾正為從小篆“出”字,維系系統(tǒng)內(nèi)同一性,可參出40003、暴53215。一個“尸”字,糾正從“尸”之字訛篆共125字,可參尸20001。又如:作者用同一律糾正《說解文字》中的構件字形與某篆字形不一致之誤。書中舉出《說文·巢部》“”字,“傾覆”之義,有人認為此為“貶”字。大徐本、段注本都說此字從[6]138下、[7]275下,義為“二手”,“寸”亦手。此字成了三個“手”字的會意,大謬。書中以此字上從鳥“巢”字象形,此字形猶言“手持一小木棍將鳥巢搗翻”。書中將此字并“巢”字及從“巢”之字小篆更改其形,可參巢92210的說解。又如:作者用同一律強調作為構字成分的符號形體與作為字頭時的構形的一致性。前面說及的用系統(tǒng)觀糾正訛篆時舉出的“匹、區(qū)”等字關及“堪、歐”等字例也可用來說明此條。語言記錄思維,文字記錄語言,語言、文字都有很強的社會性、習俗性。書中對形式邏輯使用于小篆字的研究提出了修正案,強調形式邏輯服從辯證邏輯,強調形式邏輯僅可作為系統(tǒng)論的補充,強調形式邏輯需尊重社會習俗,這些,不僅從一般原理上看,而且從經(jīng)驗研究實踐去看,都是正確的。[2]7

      以上,我們既看到作者逐字作形體考證、本體義和文化義詮釋,總之是經(jīng)驗科學研究的難度和辛勞,又看到作者的理性思維所帶來的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的成果和歡愉。也許,當英國哲人K.R.波普提出客觀世界、心理世界、語言世界三個世界劃分及其關系理論時,根本就沒想到過漢語漢字世界會如此經(jīng)院和復雜。書中對小篆漢字的系統(tǒng)研究,不僅經(jīng)驗成就,而且其方法學的成就,對豐富一般世界和語言世界的認識,都是有價值的。這不是拙劣的代替論,倒是涉及本源問題的本體論和方法論的審視。

      三、字書應用價值和形義書研究價值

      上文已說到該書有九個方面的查檢功能。至于綜合利用查檢法可迅速查到某小篆字的釋義文字后,以字頭為題元,為綱目,呈現(xiàn)圍繞此字頭的意義文化世界,雖然從1915年《中華大字典》到《辭源》即已如此,但貫篆、隸、楷、簡字形,綜形、音、義之解,呈歷史語言與歷史文化之景,訂誤詮正,正字、異字兼收,等等,均有其個性特色。如“同50204”字,析形部分上溯金文、石鼓文,下及隸書。如闚51516釋義辨其與“窺”字微殊。如前所說,具體實施字頭條目的多維度解釋是按系統(tǒng)觀配置的,溯源解釋是在科學邏輯掌控下進行的,故解釋的底層是自覺的學術意識。

      歷史漢字研究,最重要的是形體研究,以形見義。作者將系統(tǒng)觀等方法學落到實處,對小篆形體作了一次規(guī)范化的整理,可以說該書的最大價值在此。上文說及作者的糾訛舉例,亦即規(guī)范例。再往細微處深入,可視該書為漢字“一點一橫為何義”之詮釋,形體演變史的詮釋。因小篆是上承往古,下啟隸、楷的古文字,點、橫之辨析,偏旁構件元素或整個字的形體之演變,都極可能潛藏著解釋因子,這無疑會彰顯該書的研究價值所在,使該書具備深層次的解釋力度,哪怕對某古文字的考釋是間接的。例如,滬博簡第一冊《孔子詩論》第十簡:“關雎之攺?!睌彛ā扳?。該書可予參證:攺51105小篆形與楚簡字形近似,讀yǐ,又:“?(gāi)攺:古代用以驅鬼避邪的佩物?!背喼v《關雎》的主題是怡樂歡愉,“攺”是通假字。又楚簡“關”字隸定從“串”(讀guān)字形,從關50414的小篆形看,從“串”形恐嫌不足,當下加一短筆。簡文原釋“以串字為聲符”,因與簡文形有違,恐有誤。參關50414字后可知,是“以關字門內(nèi)字的省筆字”(取半側)為聲符。又如新蔡簡甲三35號“穴熊”字作“”,甲三83號“穴熊”字作“”,與字從無二致。參照書中賣71214、71314、儥71216、牘71217、襩 71218、瀆 71219、櫝 73217、犢 73317、讀 42521 等字,從其小篆字形都含六,含形、囧形看,穴熊、宍熊皆賣熊,即鬻熊也。從諸字的小篆形體系統(tǒng)均含六、囧形看,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的“贖”寫法不誤[8],可以成為新蔡簡“穴熊”字形即指鬻熊的證據(jù)。

      該書亦有少量不足。作為查考型、研究型大型辭書,本書缺乏引書目錄,現(xiàn)有引例亦不規(guī)范,未能按始終如一的、嚴格的引書格式辦。有的字排檢有誤,如“唉”字,音序查檢和筆畫查檢皆01208,但“檢索”中01208無“唉”字,誤作01310列入?!搬屢伞辈糠謱W術界近年來的成果,尤其是古文字研究成果吸收不夠。如“建26108”完全按許慎臆說“立朝律”為本義,未參裘錫圭先生在《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發(fā)表的《釋“建”》一文[9],未知“建”之本義應為立、樹立之義。

      [1]王培林.小篆通檢[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

      [2]王培林.檢篆釋疑[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3]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2.

      [4]陳建文.漢字排檢法與漢字編碼創(chuàng)新集[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

      [5]劉長林.中國系統(tǒng)思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9-107.

      [6]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7]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慧琳.正續(xù)一切經(jīng)音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633、2294、2521、2602.

      [9]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73-74.

      猜你喜歡
      正體異體字小篆
      宋伯軍小篆作品
      藝術品鑒(2021年24期)2021-09-10 03:59:50
      異體字字形類似偏旁的互用類型綜合字圖構建
      偏旁省略異體字研究
      科技論文中正體與斜體格式簡介
      從張大千看守正體詩詞創(chuàng)作的價值
      李斯造小篆
      常用隸書異體字表(二)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30
      小篆的四個特點
      丹青少年(2017年3期)2018-01-22 02:50:24
      小篆的結構練習(一)
      丹青少年(2017年3期)2018-01-22 02:50:24
      《音同》中的異體字與訛體字
      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 10:09:11
      衡水市| 南阳市| 商城县| 江永县| 凤台县| 商丘市| 丹江口市| 科技| 孙吴县| 东兰县| 玉屏| 石嘴山市| 泽普县| 京山县| 玛纳斯县| 柳林县| 梧州市| 公主岭市| 绵阳市| 南华县| 乌恰县| 砚山县| 枣强县| 体育| 庄河市| 辽阳县| 思茅市| 凌云县| 庆元县| 江阴市| 达拉特旗| 北辰区| 平塘县| 扶绥县| 高安市| 长阳| 大荔县| 莒南县| 介休市| 宜州市|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