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格枝
堅守語文本真突出年段重點
■鄧格枝
我國小學語文研究會理事長崔巒老師在2010年第9期《小學語文教學》發(fā)表了重要文章《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讀后,我們覺得它指明了小學語文今后課程改革的方向,是我們反思和調整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依據(jù)。為了使我校語文老師及時明確課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我們組織全校語文老師進行了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通過學習研討,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要端正課程改革的方向,必須做到:
在《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這篇文章里,崔會長要求我們首先要明確語文課程性質,堅守語文教學本真。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即以語言教學為中心,特別要加強語言的運用?!皟蓚€基本點”即培養(yǎng)語文能力(聽、說、讀、寫、書)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
可是,在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有不少老師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和本真認識模糊不清,他們極不重視語言教學,語言教學處于可有可無的次要地位,根本沒有把語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中心對待,反而是以張揚人文性來犧牲工具性,使語文教學失去了本真。
我們認為,語文教學的性質是無法改變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最終“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語文的工具性是言語形式的工具性,語言文字形式是人文性、科學性的載體;如果沒有語言文字這個形式,人文性、科學性就無立足之地。所以,語文學科教學一定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即在語言文字訓練中讓學生掌握聽、說、讀、寫、書這些語文工具去表情達意。
我們還認為,“兩個基本點”雖然是“一個中心”任務的具體化,但是體現(xiàn)“兩個基本點”要擺正“培養(yǎng)語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關系,即在落實語言教學這個中心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美的熏陶感染,接受科學知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沒有語言文字訓練,學生不會具有語文能力,也不會受到人文性的教育。故此,語文教學要以語言教學為中心,體現(xiàn)“兩個基本點”。
崔會長的文章還具體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吃準目標,夯實基礎,指導學習,鼓勵創(chuàng)新”?!俺詼誓繕耍褪且颜n上成語文課,上成所教的那個年段的閱讀課,上成所教的那個類型的閱讀課。”聯(lián)系崔會長前后兩句所言不難看出,準確把握和突出年段語言教學目標是目前課程改革首先要明確的重要問題。既不能教學不分年段要求,低中高各年段教什么和怎么教一個樣,更不能不分課型要求,各類課文一樣教。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落實各個年段、各類課文的教學要求,指導各個年段、各類課文的讀法、寫法和學法,鼓勵老師教學創(chuàng)新。
怎樣落實和突出年段語言教學的重點呢?為了搞清這個問題,我們組織語文老師開展了大討論,并在各個年段開展了群眾性的課堂大練兵活動。通過這些教研活動,我們明確了各個年段都要“以語言教學為中心”:低段要在突出識字教學重點的同時,高度重視詞句教學;中段要突出自然段、結構段的語言教學;高段要突出篇章語言教學。并且,要按照崔會長要求的由“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教”,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學語言、用語言。只有把握好各個年段的不同特點,反復訓練,才能使學生具有其年段所要求具有的語文素養(yǎng)。在研討的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一些突出各年段語言教學重點的好經驗。在這些經驗中,關鍵是要在語文訓練中落實和突出年段語言訓練重點。具體而言,那就是:
1.教學目標中要突出年段語言訓練重點要求。只有首先在教學目標里明確地列出年段語言訓練重點要求,才有可能在課堂上落實年段語言訓練重點。同時,語言訓練要求要具體,要具體到根據(jù)年段重點要求列出學習某某句式,或掌握某某構段構篇方式等等。
2.教學過程中要落實年段語言訓練重點要求。怎樣在教學過程中重視落實年段重點呢?一要思想上明確課文的哪些重點語言訓練體現(xiàn)了年段重點,以便練有目標。二要遵循閱讀和作文教學各自的教學規(guī)律組織語言訓練,循規(guī)教學。三要對重點語言進行教學策略充分優(yōu)化,周全考慮好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媒體的參與、教學層次的設計和訓練對象的參與等等因素。四要在重點語言訓練上舍得花較多的時間,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語言重點內容的訓練。
3.課后訓練要有鞏固年段語言教學重點的練習設計。傳統(tǒng)的課后練習設計很少考慮突出年段訓練重點,也缺乏針對性、創(chuàng)新性,所以我們覺得課后語言練習設計一定要體現(xiàn)出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訓練內容突出年段性,低段多設計詞句訓練,中段設計自然段或結構段訓練,高段設計篇章方方面面的練習。二是體現(xiàn)針對性,要針對剛學習過的語言知識或語文學習方法設計練習,學以致用,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文能力。三是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性,如訓練內容領域的擴展,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語言形式的變通等等,這樣可以克服機械的重復訓練。四要體現(xiàn)練習形式的多樣性。
此外,強化語文老師的年段語言教學重點的意識,加強年段語言訓練的指導、輔導,在作業(yè)批改中改變傳統(tǒng)的面面俱到,做到根據(jù)年段語言訓練重點,突出批改的重點,也是落實年段語言訓練重點不可缺少的好做法。
(作者單位:武漢市黃陂區(qū)前川一?。?/p>
責任編輯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