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稻研究所(410125) 張世輝 周 斌 程小英
高檔優(yōu)質(zhì)稻新品種農(nóng)香18(湘審稻2010038)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遲熟常規(guī)晚秈品種,2010年3月22日通過湖南省審定。
1.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16.7天。植株偏高,123厘米左右,株型好。分蘗力強,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8.4萬穗,每穗粒數(shù)133.8粒,每穗實粒數(shù)115.7粒,結(jié)實率86.4%,籽粒細長,充實度好,谷殼較薄,便于加工。米質(zhì)特優(yōu),達新國標一等優(yōu)質(zhì)稻品種標準。該品種耐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強。2007年和2008年2年區(qū)試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475.87公斤。
2.栽培技術(shù)要點 該品種生育期適中,一般宜于6月16日~20日播種,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種量12公斤~15公斤、大田用種量2.5公斤。7月20日前栽插,最適秧齡30天~32天,最多不超過35天,一般秧苗五六葉時移栽,插秧規(guī)格為16.6厘米×20厘米,每穴插四五苗,每667平方米插足基本苗7.5萬苗~9萬苗。據(jù)試驗,農(nóng)香18的最佳需純氮量為每 667平方米 10公斤~12公斤,氮∶磷∶鉀為1∶0.5∶1.2,即每667平方米碳酸氫銨、磷肥各40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天~7天,結(jié)合化學除草每667平方米施用尿素、鉀肥各5公斤~8公斤作分蘗肥,直播田在2葉期、4葉期每667平方米各施尿素、鉀肥3公斤~5公斤作分蘗肥,抽穗時每667平方米噴谷粒飽50克防早衰。宜采用淺水返青,濕潤分蘗,每667平方米苗數(shù)達到25萬苗時開始露田或曬田,采取多次輕曬,以控制無效分蘗,促進根系下扎,幼穗分化后注意保持淺水層,足水抽穗,干濕壯籽,后期保持濕潤至成熟,收獲前7天左右斷水。該品種易感稻瘟病,應(yīng)切實加強該病的防治工作。當?shù)疚敛〉闹行牟F出現(xiàn)時,每667平方米用三環(huán)唑20克~25克或稻瘟靈28克~40克噴霧防治。防治紋枯病在水稻分蘗期發(fā)病蔸率在15%~20%、孕穗期30%以上時,每667平方米用井岡霉素10克~12.5克加水50公斤噴霧一二次,低于此指標可以不施藥。
該品種做一季晚稻在齊穗后35天~40天、作雙季晚秈稻齊穗后30天~35天,成熟度90%左右可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