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東, 田興山, 馮 莉, 楊彩宏
(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廣東省植物保護新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廣東廣州 510640)
近年來,因甜、糯玉米適宜于鮮食和加工,經(jīng)濟效益比普通玉米高,廣東省甜、糯玉米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同時,玉米田的草害發(fā)生程度不斷加重,并且發(fā)生的雜草種類多、發(fā)生期長等特點[1]對玉米的生長和產(chǎn)量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2-3]。雖然目前針對常規(guī)玉米田的除草劑品種相對較多,但由于甜、糯玉米對不同除草劑的敏感性不同常規(guī)玉米品種,除草劑使用不當常會嚴重影響甜、糯玉米的生長和產(chǎn)量[4-6]。本試驗將常規(guī)玉米田使用的除草劑30%氰草·莠去津懸乳劑、30%磺草·莠去津懸浮劑在甜、糯玉米田進行試驗,以期明確兩個除草劑對玉米田雜草的防治效果以及對甜、糯玉米品種安全性和產(chǎn)量的影響。
白糯5號、彩糯2號2個糯玉米品種和粵甜9號、粵甜16號、粵甜18號、正甜68號、金皇甜1號5個甜玉米品種,均由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提供。
供試除草劑見表1,其中30%氰草·莠去津、30%磺草·莠去津是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nóng)藥實驗廠產(chǎn)品,90%莠去津水分散粒劑是浙江中山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產(chǎn)品。
表1 供試除草劑種類及用量
試驗小區(qū)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為35 m2,每個小區(qū)分別種植7個玉米品種,每個品種5 m2,每個處理4次重復,共24個小區(qū),玉米田起壟雙行種植,壟面寬1.5 m。
試驗地設(shè)在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鐘落潭鎮(zhèn)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基地,地勢平坦,土質(zhì)為沙壤土,pH 值為6.5,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為1.95%,肥力中等且均勻一致,前茬為馬鈴薯。玉米于2013年6月26日直播試驗地,播種株距30 cm、行距90 cm。90%莠去津水分散粒劑在6月27日播后芽前進行土壤處理,30%氰草·莠去津懸乳劑和30%磺草·莠去津懸浮劑分別在7月3日玉米3~4葉期、7月11日玉米6~7葉期進行莖葉處理,按照各處理設(shè)計劑量折算成小區(qū)用藥量,兌水量為600 kg/hm2。處理施藥器械為Jacto HD400背負式噴霧器,加扇形噴頭均勻噴霧。2013年9月15日收獲,玉米生育期80 d。供試田塊雜草主要種類有:莎草(Cyperusiria)、稗草(Echinochloacalonans)、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L.)、馬唐(DigitariasanguianlisL.)、凹頭莧(AmaranthuslividusL.)、鐵莧菜(AcalyphaaustralisL.)、馬齒莧(PortulacaoleraceaL.)、空心蓮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鱧腸(EcliptaprostrataL.)等。
1.4.1 安全性及產(chǎn)量調(diào)查 藥后3、7、14 d觀察各用藥處理區(qū)玉米生長與對照區(qū)比較有無異常表現(xiàn),玉米成熟時小區(qū)測產(chǎn),各小區(qū)分品種收獲稱鮮苞產(chǎn)量,換算成單位面積產(chǎn)量。
1.4.2 雜草防效調(diào)查 藥后15 d,每小區(qū)3點,每點0.25 m2,調(diào)查各種雜草株數(shù),按闊葉類、莎草科、禾本科以及總雜草分別統(tǒng)計計算株防效;藥后30 d,調(diào)查各小區(qū)點內(nèi)雜草株數(shù)和雜草地上部鮮重,計算株防效和鮮重防效。
從藥后15 d各處理對玉米田雜草株防效結(jié)果顯示(表2),對于玉米田闊葉類雜草防效,1 350 g a.i./hm230%氰草·莠去津懸乳劑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1 575 g a.i./hm230%磺草·莠去津懸浮劑在3~4葉期莖葉處理和6~7期莖葉處理均具有較好的效果,株防效均在90%以上,其中氰草·莠去津在3~4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3個處理株防效均顯著高于2 160 g a.i./hm290%莠去津水分散粒劑在播后芽前處理株防效(79.3%)。對于玉米田莎草類雜草防效,氰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的防效均較好,株防效均在90%以上,且各處理間株防效差異不顯著。對于玉米田禾本科雜草防效,氰草·莠去津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株防效分別為89.6%和71.3%、99.6%和93.3%,均顯著高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的株防效(61.2%)。對于玉米田總雜草防效,氰草·莠去津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株防效分別為95.4%和90.2%、99.8%和97.3%,其中氰草·莠去津3~4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 3~4 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株防效均顯著高于莠去津播后芽前處理的株防效(82.3%)。
表2 藥后15 d各處理對玉米田雜草的株防效
藥后30 d各處理對玉米田雜草株防效結(jié)果顯示(表3),對于玉米田闊葉類雜草,氰草·莠去津、磺草·莠去津在6~7葉期莖葉處理具有較好的效果,株防效分別為73.0%、85.9%,均顯著高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的株防效(29.7%);氰草·莠去津、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莖葉處理的株防效分別為15.6%、12.5%,與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差異不顯著。對于玉米田莎草類雜草防效,氰草·莠去津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防效均較好,株防效在90%以上,均顯著高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的株防效(68.1%)。對于玉米田禾本科雜草,氰草·莠去津 3~4 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 3~4 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株防效分別為69.8%、92.5%和96.7%,均顯著高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41.3%)的株防效;氰草·莠去津在 6~7 葉期莖葉處理的株防效為24.2%,與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差異不顯著。對于玉米田總雜草防效,氰草·莠去津3~4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株防效分別為72.9%、89.6%和96.8%,均顯著高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46.3%)的株防效;氰草·莠去津在 6~7 葉期莖葉處理的株防效為40.4%,與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差異不顯著。
表3 藥后30 d各處理對玉米田雜草的株防效
從藥后30 d各處理對玉米田雜草鮮重防效結(jié)果顯示(表4),對于玉米田闊葉類雜草防效,氰草·莠去津和磺草·莠去津6~7葉期莖葉處理具有較好的效果,鮮重防效分別為82.3%、97.3%,均顯著高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的鮮重防效(51.3%);氰草·莠去津在3~4葉期莖葉處理的鮮重防效為17.0%,顯著低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的鮮重防效;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莖葉處理的鮮重防效分別為75.1%,與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差異不顯著。對于玉米田莎草類雜草防效,氰草·莠去津 3~4 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在 3~4 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防效均較好,鮮重防效在90%以上,均顯著高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的鮮重防效(78.5%)。對于玉米田禾本科雜草防效,氰草·莠去津3~4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鮮重防效分別為66.1%、96.7%和99.0%,均顯著高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的鮮重防效(35.5%);氰草·莠去津在6~7葉期莖葉處理的鮮重防效為34.3%,與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差異不顯著。對于玉米田總雜草防效,氰草·莠去津3~4葉期、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鮮重防效分別為69.4%、96.4%和99.0%,均顯著高于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43.2%)的鮮重防效;氰草·莠去津在6~7葉期莖葉處理的鮮重防效為46.1%,與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差異不顯著。
表4 藥后30 d各處理對玉米田雜草的鮮重防效
氰草·莠去津在3~4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等3個處理在施藥3 d后觀察,葉面均出現(xiàn)少量黃色斑點;但在施藥7d后觀察,黃色斑點減少和新葉生長正常;施藥14 d后觀察,玉米植株斑點基本消失植株生長正常,與清水對照和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差異不明顯。氰草·莠去津在6~7葉期莖葉處理在施藥3 d后觀察,葉面均出現(xiàn)黃色斑點和部分新葉失綠現(xiàn)象,并且較其他處理嚴重,在施藥7、14 d后觀察,葉面出現(xiàn)的黃色斑點和部分新葉失綠現(xiàn)象還基本存在,且各個品種玉米生長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植株明顯比清水對照和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矮小。
從不同處理對不同玉米品種產(chǎn)量影響結(jié)果顯示(表5),用藥處理相對于清水對照都有增產(chǎn)作用,不同處理對不同品種的增產(chǎn)效果不同。相對于清水對照,氰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增產(chǎn)率分別為17.3%~37.4%和3.9%~16.3%,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的增產(chǎn)率分別為19.5%~39.7%和10.6%~46.9%。氰草·莠去津在3~4葉期莖葉處理、磺草·莠去津在3~4葉期和6~7葉期莖葉處理與莠去津在播后芽前處理比較均有增產(chǎn)作用,氰草·莠去津在6~7葉期莖葉處理相對比莠去津播后芽前土壤處理產(chǎn)量下降。
綜合評價各處理對玉米田防草效果和產(chǎn)量的影響,1 575 g a.i./hm230%磺草·莠去津懸浮劑在玉米低葉齡和高葉齡使用時雜草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均較好,且對玉米生長安全,其產(chǎn)量相對于清水對照的增產(chǎn)率均在10%以上,增產(chǎn)效果明顯,適合在玉米田推廣應用。1 575 g a.i./hm230%氰草·莠去津懸乳劑在低葉齡使用對雜草防效好于高葉齡時使用,在玉米低葉齡時使用安全,在玉米高葉齡時使用對玉米有藥害,且低葉齡使用對玉米的增產(chǎn)效果優(yōu)于高葉齡時使用,適合在玉米3~4葉期前使用,這可能與其有效成分含有氰草津有關(guān),與其他研究結(jié)果相似[7]。
表5 不同處理對不同玉米品種產(chǎn)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補 彬,楊繼芝,龔國淑,等. 地膜覆蓋和除草劑對夏玉米田雜草及玉米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 雜草科學,2013,31(3):40-43.
[2]丁祖軍,張洪進,張夕林,等. 玉米田雜草發(fā)生規(guī)律、經(jīng)濟防除閾值及競爭臨界期研究[J]. 雜草科學,2003(2):15-17.
[3]霍靜倩,許文超,康占海,等. 50%煙嘧磺隆·甲基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水分散粒劑防除夏玉米田雜草防效與安全性[J]. 農(nóng)藥,2013,52(5):374-376.
[4]侯 磊. 玉米田除草劑的使用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 科技傳播,2011,7(14):84,91.
[5]楊繼芝,王 宜,龔國淑,等. 不同除草劑對夏玉米田雜草防效和產(chǎn)量的影響[J]. 雜草科學,2010(1):51-53.
[6]葉照春,王 楠,陸德清,等. 不同除草劑對玉米地雜草防除效果[J]. 農(nóng)藥,2013,52(5):371-373.
[7]孫建偉,魯傳濤,艾國民,等. 30%氰津莠懸浮劑防除玉米田雜草及安全性試驗[J].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3(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