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根
(青島濱海學院商學院經管系,山東青島 266555)
·思想政治工作·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和教育
林德根
(青島濱海學院商學院經管系,山東青島 266555)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豐富,包括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需要,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面精神旗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這個重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意義;教育
核心價值體系,是指在一個社會的多樣價值體系中,居于主導、支配地位,反映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內在要求以及統(tǒng)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基本價值體系。核心價值體系屬于社會意識范疇,是社會意識的本質體現(xiàn),決定著社會意識的性質和方向。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整體系統(tǒng),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和諸多要素,如指導思想、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和價值導向、價值標準和價值評價以及價值的物質基礎、價值的制度保證等等。核心價值體系,能夠有效地制約非核心、非主導的社會價值體系作用的發(fā)揮,能夠保障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定的社會系統(tǒng)得以運轉、一定的社會秩序得以維持的基本精神依托,關系國家的興衰成敗,關系社會的進退治亂。核心價值體系具有政治引領和價值導向、凝結和整合社會力量、團結和組織隊伍、動員和鼓舞人民的功能和作用,不僅作用于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對每個社會成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施加著深刻的影響。核心價值體系支撐起人們的精神世界,給人以前進的方向和力量。這種精神力量是持續(xù)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巨大力量,同時也為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豐富、意蘊深遠。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概括為四個方面,即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各俱功能、各有側重。馬克思主義在核心價值體系中處于統(tǒng)領地位,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靈魂,是我們黨和國家根本指導思想,應當成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成為全體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社會的共同理想,反映了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揭示了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應當成為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偉大旗幟,成為全體人民團結奮進的崇高追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支撐,是中國人民開拓進取、創(chuàng)造嶄新業(yè)績的力量源泉,應當成為每一個中華兒女必須具備的精神狀態(tài)和必須展現(xiàn)的精神風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得失、做出道德選擇提供了價值標準,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優(yōu)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完美融合,應當成為全體社會成員普遍遵守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這四個方面把黨的主張、國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統(tǒng)一起來,把政治與倫理、理想與現(xiàn)實結合起來,是一個結構完備、邏輯縝密的科學體系。這一體系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民族性、時代性、開放性,其實現(xiàn)目標就是團結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奮斗。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思想文化建設方面作出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一項重要舉措,這無論對于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還是對于大力推進和諧文化、和諧社會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鮮明地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建設和諧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和諧文化的根本。在和諧文化建設中,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才能形成全社會的共同信念,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才能樹立全社會的和諧理念,培育全社會的和諧精神;才能形成全社會的良好道德風尚,形成全社會的和諧人際關系;才能營造全社會的和諧輿論氛圍,塑造全社會的和諧心態(tài)。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和諧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發(fā)展方向的保證。和諧文化作為一種精神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成果。和諧文化建設的性質和發(fā)展方向,只能由包含著核心價值體系在內的思想文化的性質來決定。核心價值體系是確定和諧文化性質的根本依據(jù),也是區(qū)別不同和諧文化的根本標準。我們黨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由四個基本內容構成,這就為我國和諧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發(fā)展方向提供了根本的保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發(fā)揮和諧文化的民族凝聚力作用的根本。文化是民族之本。一定文化之中的核心價值體系,則是一個民族之所以凝聚為一個民族的根本之根本。因此,增強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須發(fā)展民族文化,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必須堅持和發(fā)展民族文化之中的核心價值體系。這已為大量的歷史事實所證明。例如,前蘇聯(lián)的解體,從根本上說,就是其社會主義文化特別是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被消解與拋棄的惡果。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夠在蘇東劇變的情況下,堅持了社會主義,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文化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著堅實的根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實現(xiàn)和諧文化的指導與激勵功能的關鍵。價值觀是現(xiàn)實性與理想性的結合,是規(guī)律性與目的性的統(tǒng)一。因此,核心價值體系具有根本的調節(jié)與激勵功能。我們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作用可以看出:以主導的價值引領社會;以科學的理論指引航向;以共同理想凝結力量;以崇高精神鼓舞斗志;以優(yōu)秀道德培育風尚。因此,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和諧文化的指導與激勵功能。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決定著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模式、制度體制和目標任務,在所有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于統(tǒng)攝和支配地位。只有深刻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保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條件。一個社會要有序協(xié)調發(fā)展和保持團結穩(wěn)定,必須形成自身的主流價值觀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代表的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主流價值體系,它提供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所需要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從而形成了高度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保持社會主義方向的必然要求。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深入發(fā)展,各國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風云激蕩。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huán)境中,我們必須立足國內現(xiàn)實、把握時代潮流,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借鑒人類有益文明成果,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其系統(tǒng)的價值理念和鮮明的社會主義特征,確保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面精神旗幟。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再次向世人展現(xiàn)了我們黨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幟。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意識形態(tài)上說,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然要有一個主導全社會思想和行為的價值體系。這個價值體系是什么樣的?具有什么樣的內容?呈現(xiàn)什么樣特征?這對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做出清晰的界定顯得越來越重要和迫切。因為核心價值體系就是一面旗幟,是向國人世人昭示我們黨所倡導的、不能動搖的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全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我們要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迫切要求我們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而使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共創(chuàng)和諧的思想日益成為社會精神生活的主流,這樣才能更清醒、更堅定地把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有利于我們更清醒、更堅定地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梢哉f,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對于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拓前進、戰(zhàn)勝艱難險阻、抵御錯誤思想,形成全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具有巨大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引導全社會思想道德進步的重要基礎。目前,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價值取向越來越呈現(xiàn)出層次性。因此,思想道德建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把先進性要求同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對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我們還要堅持用先進的思想道德來引領全體社會成員在思想道德上不斷提升、共同進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共同的思想基礎,是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前提。我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必須牢固樹立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鞏固和發(fā)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才能在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中實現(xiàn)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fā)展。
在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面精神旗幟。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關系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校教育,特別強調黨員干部模范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要任務。這是黨中央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進一步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一個重要戰(zhàn)略舉措。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校教育,要認真總結歷史經驗、著力解決好普及性、操作性、機制性問題,從認識、認知、認同上入手,在融入、貫穿、轉化上下工夫,通過卓有成效的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為社會全體成員的價值觀念,外化為社會全體成員的自覺行動。在這里,本文主要談一談黨員和領導干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問題。
1.突出理想信念教育這個重點,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黨員和領導干部的精神信仰和基本價值取向。要從歷史與現(xiàn)實、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深入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實踐要求,努力在黨員、干部心靈中產生共鳴、思想上形成共識。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全黨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著力增強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要把開展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同加強黨性修養(yǎng)結合起來,引導黨員、干部增強黨的意識、宗旨意識、執(zhí)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要引導黨員、干部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筑牢思想防線,自覺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想影響,始終保持立場堅定、頭腦清醒。要著眼于激發(fā)黨員、干部的情感共鳴,運用先進典型、感人事例,展現(xiàn)核心價值體系蘊涵的真、善、美,展現(xiàn)核心價值體系的人文關懷和道義力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成為廣大黨員、干部思想的羅盤和坐標,成為心靈的寄托和歸宿。
2.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現(xiàn)到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的全過程。觀念成習慣、規(guī)范變行動的過程,是知與行相統(tǒng)一、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真正成為黨員、干部的基本遵循,必須貫穿到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融入到黨員、干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之中。要充分發(fā)揮政策規(guī)章對黨員、干部思想和行為的導向作用,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現(xiàn)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體現(xiàn)到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中,體現(xiàn)到各級黨的組織生活中。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作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的重點課程,作為對黨員民主評議、干部考察使用的重要標準,讓黨員、干部在學習實踐中感受責任、領悟崇高、體驗光榮。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搭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濃厚氛圍,使符合核心價值體系的行為得到鼓勵,違背核心價值體系的行為受到制約。
3.黨員、干部垂先垂范、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模范行為帶動全社會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其他社會成員有著很強的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身作則、垂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干部群眾、引領和整合社會風尚。要自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主觀世界的改造,加強個人思想品德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帶頭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培養(yǎng)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深入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黨員、干部時刻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和發(fā)揚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D64
A
1008-8520(2011)02-0066-03
2010-11-08
林德根(1937-),男,黑龍江哈爾濱人,教授。
[責任編輯:趙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