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迪青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戴村鎮(zhèn)農業(yè)公共服務中心 311261)
茄子也叫落蘇、昆侖瓜、吊菜子等,原產于印度,現我國各地都有栽培,有長茄和圓茄之分。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營養(yǎng)豐富。每100g含蛋白質 0.8g、脂肪 0.3g、碳水化合物 4g、膳食纖維 1.3g、葉酸 19mg、鈣 32mg、磷 19mg、鉀 152mg、維生素 A 63μg、維生素 C 8mg,維生素 E 1mg、硒 0.5μg 等 20多種營養(yǎng)元素。紫皮中維生素P含量高達700μg,有預防高血壓的作用,茄子中所含的龍葵堿對胃癌、肺癌、子宮癌等癌細胞增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癌癥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茄子。此外,經常吃茄子對慢性胃炎、痛經和腎炎水腫等也有一定食療作用。
常見食用方法有燒、炒、蒸、燜、油炸、涼拌、干制等。茄子性涼,體弱胃寒的人不宜多食,也不宜生吃。茄子皮營養(yǎng)豐富,食用時最好不要削皮,如果要去除表皮殘留農藥,可用鹽水泡幾分鐘。秋后的老茄子含有較多茄堿,對人體有害,不宜食用。
蜂蜇和蜈蚣咬傷可將生茄子切開擦試患處。高血壓、動脈硬化可經常服用茄子湯。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取紫皮茄子250g,連皮切片上鍋蒸熟后加蒜泥等調料涼拌食用。化療放療后發(fā)熱,或腫瘤患者發(fā)熱,用野菊花30g煮水,取汁蒸茄子,用芝麻油、醋拌蒸熟的茄子食用。
茄子是我區(qū)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可分鮮食茄子及加工茄子,種植可分設施栽培及露地栽培,我區(qū)常年栽種面積達近萬畝,栽培季節(jié)為春季、夏季及秋季。過去農民傳統(tǒng)種植以夏季露地栽培為主,由于設施蔬菜栽培技術的應用推廣,近年來菜農以設施栽培為主,面積不斷擴大,茄子種植也不例外。我區(qū)引進杭茄一號和引茄一號兩個品種,以杭茄一號為主栽品種,現將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杭茄一號是杭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以杭州紅茄為母本雜交育成,屬茄科長茄類茄子。株高70~75cm,分枝性強,開展度 84cm×70cm;葉色淡綠,最大葉 22cm×13cm;第 10~12葉出現第 1花,花單生,紫色,花苞較粗大,花柄、花萼綠色;結果性好,單株結果約30個;果實長條形,均勻;果長35~38cm,橫徑 2.2cm,單果重 48g左右;果皮紫紅透亮,皮薄,肉色白,品質糯嫩,不易老化,商品性佳。
茄子耐肥、不耐旱、不耐澇、生長期長,因此宜選用土層深厚、保水性強的肥沃壤土或粘土種植。春、夏季我區(qū)雨水較多,容易發(fā)生內澇,所以必須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塊方能正常播種。土地平整,排水方便,有利于茄子種植。
杭茄一號可在不同季節(jié)栽培,菜農為提高效益,應采用反季節(jié)栽培。采用穴盤育苗移栽,9月下旬浸種催芽育苗,11月初進行假植,次年2月初移栽,每667m2栽2000株。因全生育期長,長勢旺盛,應適當減少種植株數,以利保證產量。苗期大棚內套中棚和小棚保溫,3月份開始采摘,7月初采收結束,全生育期280d左右。
3.4.1 通風透光 在低溫季節(jié),每天上午9~10時揭開小拱棚薄膜,晴天上午11~12時根據棚內溫度適度揭開大棚薄膜進行通風,棚內溫度以25℃左右為宜。
3.4.2 肥水管理 移栽前,每667m2施蕭山產有機復合肥200kg加45%進口挪威復合肥50kg作基肥。共追肥4次,分別在4月下旬每667m2撒施46%鎮(zhèn)海尿素20kg,5月中旬667m2撒施45%洋豐復合肥30kg,6月上旬每667m2撒施 46%鎮(zhèn)海尿素20kg,6月中旬每667m2撒施46%鎮(zhèn)海尿素20kg。水分管理上春寒時期一般雨水較多不澆水,并做好開溝排水工作,降低地下水位。4月中下旬以后,植株群體較大,溫度明顯回升,需水量明顯增加,如遇連續(xù)晴天,大棚內土壤較干燥,應及時澆水或溝灌,保持土壤有一定水分,以利茄子正常生長。
3.4.3 整枝打杈 當門茄開始開花后,保留門茄旁邊的側枝,摘除其他側枝,門茄以上的側枝不必整枝。如整枝過早,不利于發(fā)根,過遲會影響植株發(fā)育。要及時摘除老葉,主要摘除即將采收的茄子掛果位置的老葉。
茄子蟲害主要有蚜蟲、螨類和煙粉虱,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等。除草可在移栽前每667m2用果爾30mL加水35kg,噴霧進行封閉雜草。(1)蚜蟲及灰霉病:每 667m2用 10%毗蟲啉 60g加速克靈 50g兌水40kg噴霧防治。(2)螨類:每667m2用蟲螨光45mL防治;(3)煙粉虱:每667m2用氯氟啶蟲脒60g加水40kg噴霧防治。
茄子以鮮嫩果為商品果,適時采收上市是達到春提早栽培的主要方法,也是獲得高產高效重要一環(huán)。
通過幾年來實踐證明,設施栽培杭茄一號,一般667m2產量5000kg左右,667m2產值可達21000元以上,扣除種子、肥料、農藥、農膜、農機、承包費、人工費用、大棚折舊等,合計成本近8000元,667m2凈利潤仍達13000元左右,經濟效益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