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濤 朱立強 朱玉秋 葉 濤 方先勇
纖維支氣管鏡刷檢及活檢因其簡便、快捷、經濟、實用且準確性高而作為臨床上常用的肺部腫瘤檢查方法之一。本文通過比較纖維支氣管鏡刷檢傳統(tǒng)涂片法、液基細胞法及鉗取活檢法在診斷肺小細胞癌方面的優(yōu)劣,探討提高術前肺小細胞癌的陽性檢出率的方法,為臨床提供科學可靠的診斷依據。
收集2009年1 月~2010 年6 月在本院就診,經纖維支氣管鏡刷檢傳統(tǒng)涂片法、液基細胞法和鉗取活檢法診斷為重度異型細胞或癌并有組織病理學、影像學等證實的原發(fā)性肺小細胞癌208例,其中男性165 例,女性43 例,年齡42~80歲,平均年齡56歲。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取活檢組織后,在病變部位用細胞刷進行擦拭,如病變位于較小的支氣管或因狹窄而致支氣管鏡無法進入時,采用超視野刷檢,即將尼龍刷伸入病變深處刷檢,將刷取物輕彈在載玻片上,單方向涂勻,涂片3 張,自然干燥固定后,行臺灣Baso劉氏染色;將剩余的刷取物放于液基細胞學保存液中,采用自動制片儀制備液基薄片2~4張,固定于95%乙醇中15~30 min后,行H-E(蘇木精-伊紅)染色。活檢組織標本經福爾馬林液固定,石蠟包埋,切片H-E 染色,中性樹膠封片,在光學顯微鏡下進行定性及分型診斷。細胞學診斷與組織學診斷均盲法進行。細胞學診斷分為未見惡性腫瘤細胞、輕度異型細胞、中度異型細胞、重度異型細胞和癌5個級別,以細胞學診斷大于、等于重度異型細胞作為細胞學診斷的陽性閾值。
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傳統(tǒng)涂片上,細胞退化明顯,只呈現模糊的核的輪廓,鉗取活檢組織切片上細胞擠壓明顯,影響正常觀察,液基細胞法可完整保留細胞的形態(tài),細胞結構清晰。傳統(tǒng)涂片法、液基細胞法、鉗取活檢法對208例原發(fā)性肺小細胞癌檢測結果分別為56.7%(118/208)、75.5%(157/208)、72.1%(150/208),聯合液基細胞法和鉗取活檢法的陽性率為89.4%(186/208)。液基細胞法、鉗取活檢法的陽性檢出率較傳統(tǒng)涂片法高(P<0.01),聯合液基細胞法和鉗取活檢法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單一方法(P<0.01)。
肺癌在世界范圍內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仍居首位,其總的5年生存率為13%~15%。臨床所見肺癌患者中15%~20%為小細胞肺癌[1]。小細胞肺癌腫瘤細胞倍增時間短,進展快,惡性程度高,以中老年男性多見,中位發(fā)病年齡為60 歲。本組病例肺小細胞癌患者中男性165例,占79.32 %,與文獻報道基本一致。平均年齡56 歲,略低于文獻報道,可能與本病發(fā)生年輕化有關。肺小細胞癌多發(fā)生于大支氣管,常表現為中央型肺癌。纖支鏡刷片細胞學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在肺癌的診斷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且優(yōu)于其他細胞學檢查方法[2,3]。它不僅能進行良、惡性的鑒別,更能進一步明確肺癌的類型。文獻報道在區(qū)分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上準確性可達98%[4]。
傳統(tǒng)涂片細胞法、液基細胞法及鉗取活檢法檢查是在診斷肺小細胞癌中各有一定的優(yōu)勢和劣勢。傳統(tǒng)涂片細胞法具有操作簡單,需用設備少,耗時短等優(yōu)點。但肺小細胞癌的細胞在風干的玻片上極容易腫脹變形、胞膜破壞、胞質缺失、只呈現出模糊不清的核的輪廓,給明確診斷造成極大的困難,陽性檢出率較低。在肺小細胞癌的鉗取組織診斷中,細胞大小及核的結構特點是診斷的主要依據,但由于肺小細胞癌在鉗取的過程中極易受擠壓,因而鉗取的活檢標本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對于擠壓較輕者,根據其鏡下特點容易做出診斷;對于擠壓嚴重、細胞結構不清的標本,則需要仔細觀察切片,尋找可能殘存的少量未受擠壓的癌細胞,同時借助免疫組化染色上皮標記(CKpan、EMA) 及神經內分泌標記(CgA、Syn、NSE、CD56) 等進行輔助診斷。液基細胞法檢查是近些年來逐漸興起的細胞學檢查方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薄片上的癌細胞均勻平鋪分布,一般不會出現擠壓重疊的現象,且細胞形態(tài)保存完好。癌細胞往往表現為疏松成群,細胞之間的黏合力很低,常隨著黏液絲排列成細胞餅狀、葡萄串狀或條索狀,并有較多散在的癌細胞并存,以至于液基細胞法在診斷肺小細胞癌的優(yōu)勢優(yōu)于其他2種方法。我們通過多年的觀察總結出肺小細胞癌在液基薄片上的診斷要點:癌細胞部分成團平鋪鑲嵌排列,且背景中必定存在單個散在的癌細胞;癌細胞體積較小,僅略大于淋巴細胞;胞質少,或呈裸核樣;核形不規(guī)則,呈圓形、橢圓形等;核上有“椒鹽樣”顆粒分布,有時可見核仁。以上的細胞形態(tài)學特點以及液基細胞學固有的優(yōu)勢很大地提高了其對肺小細胞癌的陽性檢出率。而如果將液基細胞法與組織學相結合,則恰恰能取長補短,互為補充,使陽性檢出率得到更大的提升。本組聯合取材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單一取材。由此可見,聯合液基細胞法和活檢組織學方法,可顯著提高肺小細胞癌的陽性檢出率。
總之,纖支鏡刷檢液基細胞法在診斷肺小細胞癌中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若聯合活檢組織學檢查則可提高肺癌的陽性檢出率。而對于一些條件比較差的基層醫(yī)院,直接涂片細胞法仍是重要的檢查方法之一,如能及時固定染色,也可為臨床提供重要的診斷依據。
[1]Singh S,Parulekar W,Murray N,et al.Influence of sex on toxicity and treatment outcome in small-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05,23 (4):850.
[2]常正義,盧 冬,羅維貴,等.三種不同細胞學檢查方法在肺癌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07,17(2):244.
[3]郭會芹,張智慧,曹 箭,等.痰和纖維支氣管鏡刷片細胞學檢查在肺癌診斷中的意義〔J〕.實用癌癥雜志,2009,24(1):57.
[4]李 博.細胞病理學在肺癌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肺癌雜志,2009,12( 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