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球化背景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動關系新特點

      2011-04-13 10:38:03蒲國良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1年4期
      關鍵詞:資本主義全球化

      蒲國良

      (1.山東大學 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100;2.中國人民大學 國際關系學院,北京 100872)

      全球化背景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動關系新特點

      蒲國良1,2

      (1.山東大學 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100;2.中國人民大學 國際關系學院,北京 100872)

      在當今時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種并存對立的體系在各自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的前提下的相互關系呈現(xiàn)出一系列新的特點: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認識對方的立足點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彼此間攻守態(tài)勢易位,對雙方關系的判斷都在由零和博弈轉(zhuǎn)向爭取雙贏,雙方以斗爭為出發(fā)點的勢不兩立的對抗轉(zhuǎn)向以和平共處為基點的合作,彼此間相互滲透融合的深度和廣度空前發(fā)展,雙方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共同應對許多新的問題。如此種種,都提醒我們在認識當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互動關系時需要新的思路、新的視角。

      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

      探討全球化時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動關系的基本前提是:第一,當今全球化時代仍然存在著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對立的體系;第二,在當今全球化時代,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都發(fā)生了許多新的重大變化;第三,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消滅對方的最終戰(zhàn)略目標并未發(fā)生根本改變。不過,上述幾點都不屬于本文討論的范圍,本文所討論的重點,就是在當今時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種并存對立的體系在各自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的前提下的相互關系呈現(xiàn)出來的是什么樣的新特點。

      一、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彼此認識對方的立足點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在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彼此認識對方的立足點較之過去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即在各自的自我界定與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逐漸開始由“他指”轉(zhuǎn)向“自指”,由指向?qū)Ψ降姆穸ㄐ耘袛噢D(zhuǎn)向指向自我的肯定性判斷。

      以社會主義一方為例,在過去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nèi),在確定某種東西是否具備社會主義屬性之前,首先是看它是否具備資本主義的屬性:如果是資本主義的,當然就不可能屬于社會主義了。例如,資本主義是無政府的,社會主義便是有計劃的;資本主義的基礎是私有制,社會主義的基礎便是公有制;資本主義倡導個人主義,社會主義當然要倡導集體主義;資本主義按資分配,社會主義按勞分配;資本主義是多黨制,社會主義就是一黨制;資本主義是三權(quán)分立,社會主義就是議行合一,如此等等。斯大林還曾指出:因為“在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化通常都是從輕工業(yè)開始……共產(chǎn)黨當然不能走這條道路”,而是“從發(fā)展重工業(yè)開始來實行國家工業(yè)化”。[1](P496)同樣,在農(nóng)業(yè)方面,“大經(jīng)濟有兩種,一種是資本主義的,另一種是集體的。共產(chǎn)黨決不能走上資本主義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道路”,只能走“農(nóng)業(yè)集體化的道路”。[1](P497)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更是出現(xiàn)了“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2](P91),“寧要社會主義的晚點,不要資本主義的正點”,“寧要貧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裕的資本主義”[2](P223)一類的流行語。同樣,資本主義一方在認識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關系時大致也遵循著類似的思維邏輯,即計劃經(jīng)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是資本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等等。如與社會主義思想論戰(zhàn)了一生的自由主義思想家,堪稱資本主義衛(wèi)道士的馮·哈耶克在批評社會主義的錯繆、捍衛(wèi)資本主義的合理性時,就是把社會主義與市場進程截然對立而與理性和計劃直接聯(lián)系在一起的。

      也就是說,在過去,從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對立的雙方來看,彼此認識對方的潛在邏輯是: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堅決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堅決反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自我界定都是一個指向其對立面的否定性判斷,即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不是的那個東西,資本主義之所是必為社會主義之所非。而在當代條件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各自進行自我確證過程中,首先不再是以“它者”即敵對一方的否定的形式出現(xiàn),而是以自我肯定的形式出現(xiàn)的。就社會主義而言,在過去,社會主義的自我確證不過是資本主義批判和否定形態(tài)的延伸;而現(xiàn)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否定則是社會主義自我肯定形式的邏輯推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理論與實踐形態(tài)的出現(xiàn),就是社會主義“掙脫”資本主義的束縛,實現(xiàn)自我確證與自我實現(xiàn)的重大成果之一。在這里,社會主義不再是僅僅為批判和否定資本主義而存在,相反,批判和否定資本主義只是為了社會主義的更好的發(fā)展。[3]

      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攻守易位

      在發(fā)生學的意義上,資本主義最初是作為封建主義的否定形態(tài)出現(xiàn)的,它的批判矛頭主要是針對封建主義的;而社會主義則是對資本主義弊病的反應,它的矛頭從一開始就是針對資本主義的。邏輯上講,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關系,理應是一種批判與被批判的關系,是一種進攻與防守的關系。但在現(xiàn)實發(fā)展中,這種攻守態(tài)勢卻發(fā)生了復雜的變化甚至是逆轉(zhuǎn),這是我們觀察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互動關系時應當正視和重視的。

      資本主義的早期發(fā)展是一個充滿著血與火的過程。在歐洲社會資本主義化的進程中,有所謂“羊吃人”的圈地運動,有血腥的販賣黑奴與對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式的屠殺,有戰(zhàn)爭和瘟疫,有貧富兩極分化和成千上萬的失業(yè)大軍,有貧民窟、環(huán)境污染,有人性的壓抑與異化以及道德的墮落與信仰的崩潰,還有周期性的經(jīng)濟危機和持續(xù)不斷的政治動蕩,如此等等。也就是說,“不論它較之舊制度如何合理,卻決不是絕對合乎理性的”,“同啟蒙學者的華美諾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4](P722,723)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雖然是一個歷史進步,但這個進步是以對內(nèi)的殘酷剝削和對外的野蠻掠奪為代價的?!百Y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5](P266)資本主義的早期發(fā)展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5](P261)。所以,在相當一個時期,社會主義是以資本主義的猛烈的批判者的身份出現(xiàn)的。由于早期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不完善,社會問題成堆,在社會主義的凌厲攻勢面前,資本主義處于自我辯護的守勢地位是不難理解的。

      但是,資本主義在基本清除了封建主義這個敵人之后,面對社會主義的強大攻勢逐漸依托其制度上的強勢地位,轉(zhuǎn)守為攻,開始反過來站在社會主義的激烈的批判者的地位猛烈攻擊社會主義,從而形成了一種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互批判、互不相容的態(tài)勢。社會主義把資本主義看成是一種腐朽的、沒落的、垂死掙扎的反動的舊制度,而資本主義則批評社會主義國家所建立起來的是一種極權(quán)的、專制的、違反人權(quán)和壓抑人性的非人道的社會制度。

      借助全球化浪潮,資本主義不僅成功地進行了持續(xù)的自我調(diào)整和更新,而且在同社會主義的較量中處于強勢狀態(tài)。在當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互動關系中,資本主義不僅在實力上居于上位,而且在話語上也逐漸成為進攻的一方,而社會主義轉(zhuǎn)而采取守勢,尤其是在蘇東劇變的沖擊下,這一態(tài)勢更加凸顯。社會主義即使在它處于進攻者的地位的時候,也是為了防守,是以攻為守。這應該是當前雙方的實際攻守態(tài)勢。在當前國際政治環(huán)境下,社會主義要搶占對資本主義批判的戰(zhàn)略制高點,尚需付出艱巨的努力。

      三、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彼此對雙方關系的判斷基本上都在由過去的零和博弈向爭取雙贏結(jié)局轉(zhuǎn)變

      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對立關系從社會主義運動產(chǎn)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這種對立在社會主義制度產(chǎn)生后變得更加直接和嚴峻。資本主義在俄國十月革命后曾試圖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quán)扼死在搖籃之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也曾對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封鎖、遏制和包圍。當武力消滅社會主義的嘗試失敗之后,又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寄希望于通過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不戰(zhàn)而勝”。就社會主義一方而言,從其誕生之日起就把改變、推翻、消滅或埋葬資本主義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在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之前,社會主義更多的是從道德情感出發(fā)宣判資本主義的死刑;科學社會主義則從現(xiàn)實經(jīng)濟關系的分析入手論證資本主義死亡的必然性。在相當長的時期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彼此對雙方關系的認知基本上都是零和博弈,是一種你死我活的認知取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僅在發(fā)達國家內(nèi)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共生關系越來越明顯,而且從全球范圍來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不同制度國家間的聯(lián)系也越來越密切,交往越來越頻繁,雙方之間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盡管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兩種對立的制度,但是,為了雙方的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兩種制度國家之間在競爭中逐漸開始了由追求零和模式向追求雙贏或多贏模式的轉(zhuǎn)變,即由過去的你死我活轉(zhuǎn)變成你活我也活,轉(zhuǎn)向大家怎樣能夠活得更好。雙方都認識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生格局已經(jīng)悄然生成,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國家間需要形成共同的全球治理機制,共同受到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國際制度的約束。這次國際社會對金融危機的應對便集中反映了這一重大變化:無論信仰為何,無論信奉何種意識形態(tài),各國政府能夠坐在一起共同探討應對危機之道。任何一個政府都沒有對這次危機心存僥幸,更沒有幸災樂禍之感,也沒有采取措施去利用危機、加劇危機,以期引起革命或動蕩,從而達到削弱對方、消滅對方、埋葬對方的目的。顯然,這一變化并不只是策略的改變,而是思維方式的轉(zhuǎn)變。

      四、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已從以斗爭為出發(fā)點的勢不兩立的對抗關系為主線轉(zhuǎn)向以和平共處為基點的合作關系為主線

      對峙、對抗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的主色調(diào)。社會主義立足于終將取代資本主義這一基本認識,嘗試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發(fā)動革命,以圖推翻、打碎資本主義舊制度,創(chuàng)造一個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新世界;資本主義為了擺脫自身被社會主義替代的宿命,則試圖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讓社會主義胎死腹中,或把新生的社會主義扼殺在襁褓中、搖籃里,或者想盡一切辦法促其夭折。在這種認識支配下,雙方的關系勢同水火,即使講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其主觀動機也不過是立足于同魔鬼打交道、同魔鬼做交易,目的則是要等待時機,時刻準備著消滅對方,戰(zhàn)勝對方,時刻準備著在擁抱對方的時候把對方掐死。

      全球化并沒有改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區(qū)別,雙方的根本對立也不會消失,但全球化卻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雙方的互動態(tài)勢。雙方之間過去那種以勢不兩立的對抗為主旋律的狀況逐漸為以和平共處為基點的合作關系所取代,雙方已能夠以相對平和的心態(tài)關注對方,看待對方,寬容對方。今天,即便講斗爭,也是在和平共處的大背景下講的,是在認可對方的生存權(quán),承認對方的合法存在的背景下講的。不僅西方社會主義政黨認可現(xiàn)實資本主義的制度框架,即使是我們——社會主義的中國,也反復申明,我們無意威脅和挑戰(zhàn)現(xiàn)存秩序。這個現(xiàn)存秩序是什么呢?是不是資本主義掌握主導權(quán)的秩序?和平共處,不再被看成一種策略,而是一種長期的戰(zhàn)略。在這一戰(zhàn)略思想指導下,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摒棄了像兩個平行市場一類的自我封閉式理論,而且也不再把消滅資本主義當成自己的可以預見的將來目標,而是認可經(jīng)濟全球化、一體化乃大勢所趨,力爭融入現(xiàn)在的國際秩序,在世界經(jīng)濟中與資本主義融為一體,盡管兩者存在著矛盾與斗爭。

      五、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彼此間相互滲透融合的深度和廣度都是空前的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在其自我實現(xiàn)與自我發(fā)展進程中,彼此都主動地或被動地、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吸收和消化了對方的許多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來發(fā)展自己、校正自己。

      從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的滲透和擴張的維度來看,資本主義在數(shù)百年的進化過程中受到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沖擊是不爭的事實。野蠻的資本主義之所以能夠被改造成文明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功不可沒。社會主義因素持續(xù)不斷地向資本主義體系滲透和擴散,這種滲透和擴散在全球化時代已經(jīng)達到了空前的程度。這種滲透與擴散不僅僅是指科學社會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運動對資本主義的擠壓,而且包括社會民主黨的改良主義實踐以及改良資本主義的自身調(diào)整。我們不能說資本主義政黨在實行社會主義化的政策,但我們也不能否認社會主義原則“借體”檢驗、“借體”發(fā)揮的事實,它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社會主義原則的滲透力。

      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滲透和擴張的維度來看,社會主義國家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從外部世界所引進來的不僅僅是資金和技術(shù)、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而且還有與資本家的企業(yè)相伴隨的剝削現(xiàn)象,以及像中國實行的一國兩制背景下在某一地區(qū)完整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和發(fā)展。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社會主義要融入世界體系,也不可能潔身自好,資本主義因子向社會主義機體滲透是難免的。兩個平行市場試驗的失敗表明,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試圖與資本主義世界完全剝離,搞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是完全不可能的。同時,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運動絕大多數(shù)都是在資本主義框架內(nèi)開展的,體制外的反叛已較為罕見。也就是說,較之傳統(tǒng)認識中對社會主義的純而又純的理解而言,在現(xiàn)實社會中,資本主義因素對社會主義的滲透與交融的深度與廣度也是空前的。

      六、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共同應對許多新的問題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許多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已經(jīng)浮現(xiàn),向當代人類社會整體提出了共同的挑戰(zhàn)。社會主義運動最初是由于資本和市場在一定地域范圍內(nèi)擴張導致社會問題的涌現(xiàn)而出現(xiàn)的,今天我們所面對的許多全球性的問題則是資本和市場在全球范圍內(nèi)擴張的結(jié)果,這些問題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同面對的問題,是全新的問題。如全球范圍的貧富分化加劇問題,跨國公司造成的傳統(tǒng)勞工保護失靈與福利制度瓦解問題,全球環(huán)境加劇惡化問題,經(jīng)濟全球化的飛速發(fā)展與政治國家權(quán)力之間的張力問題,經(jīng)濟全球化與區(qū)域一體化的矛盾問題,不公正的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秩序問題,跨國性恐怖活動問題,跨國性走私、販毒等有組織的跨國犯罪問題,如此等等,這些問題都不是一個國家可以解決的,它需要國際社會各個成員國包括不同社會制度成員國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與合作。

      在這個全球化迅猛發(fā)展的時代,正像人類社會在19世紀突然面對以往歷史上未曾面對的問題一樣,今天人類社會又突然面對著許多的新問題,新問題需要新的思路,新的對策,這不是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一個制度、一個主義所面臨的問題,需要全世界的通力合作,需要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攜手共同面對。冷戰(zhàn)結(jié)束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在許多領域都不同程度地謀求同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磋商與合作,社會主義國家也日益廣泛地參與到國際合作中來,在許多方面積極地同資本主義國家開展對話、交流與合作。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發(fā)展,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合作領域還會更廣闊,合作程度還會更加深化。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長期共存、和平競爭、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可能會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主線。

      簡單結(jié)論

      認識當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互動關系需要新的思路、新的視角。第一,要在人類社會總體發(fā)展進程中看待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及其互動關系。資本主義是動態(tài)的,不斷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是動態(tài)的,不斷發(fā)展的;二者的互動本身也是動態(tài)的,不斷發(fā)展的?;雨P系的一些特點往往都是與一定的歷史時期相聯(lián)的。第二,應該如何界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概念,社會主義的中心詞是什么?它用以區(qū)別于資本主義的最核心最關鍵的東西是什么?它的質(zhì)的規(guī)定性是什么?如何給它下一個規(guī)范的定義?“社會主義是什么?”這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學理問題,而且直接關系到我們的方針政策的制定。第三,當我們說一個國家或社會是社會主義或不是社會主義的標準是什么?這里不僅僅存在一個判斷標準問題,而且還有一個標準的適用性問題,不能講這個國家時用一個標準,講另一個國家時又一個標準。最后,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認識應該打破長期以來束縛我們的一個思維定勢,即簡單地用善惡標準來評判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把社會主義看成絕對的善而把資本主義視為絕對的惡,從而自覺不自覺地把客觀的歷史發(fā)展進程變成充滿情感的道德評說。在新的時代,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該用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去認識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互動關系。

      [1]斯大林.斯大林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蒲國良.淺論社會主義的當代形態(tài)[J].科學社會主義,2007,(3):12-15.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責任編校:文 一)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ism-Capitalism Interaction in the Globalization Era

      PU Guo-li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Beijing,100872,China)

      The socialism-capitalism interaction has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in our globalization times,while both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themselves are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s.Today,the standpoint of socialism or capitalism which one deals to the other has become great different than before.Both hope to achieve win-win and not to play a zero-sum game.Their interaction has become cooperation with peaceful coexistence from pure conflict with irreconcilable hostility.Their interpenetration with each other has reached an unexampled depth and extent.But now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are facing a lot of common troubles and challenges.And we need new way and viewpoint to recognize and deal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socialism;capitalism;socialism-capitalism interaction

      D503

      A

      1000-2529(2011)04-0054-04

      2011-01-2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和發(fā)展模式研究”(08JJD710019);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蘇大論戰(zhàn)史論”(05BKS026)

      蒲國良(1966-),男,河南柘城人,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猜你喜歡
      資本主義全球化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fā)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青年馬克思資本主義批判方法的再檢視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6:10
      新舊全球化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好奇心與全球化是如何推動旅游新主張的
      英語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28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全球化戰(zhàn)略必須因地制宜
      IT時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
      當代資本主義經(jīng)濟危機的發(fā)展趨勢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48
      歷史使命的終結(jié)?——在資本主義危機中思考女性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上)
      唐河县| 林州市| 山东省| 乌兰浩特市| 浦江县| 陕西省| 南召县| 鹤壁市| 沂源县| 仁寿县| 泗阳县| 新郑市| 米林县| 包头市| 高安市| 华宁县| 房产| 阜新| 罗定市| 勐海县| 湟中县| 银川市| 民和| 乌兰县| 永靖县| 左贡县| 万山特区| 大关县| 眉山市| 建昌县| 逊克县| 昌图县| 城市| 靖西县| 莱阳市| 汤阴县| 镇康县| 江永县| 永春县| 西城区|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