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春,楊 濤,吳 濤,周 洋
筆者所在醫(yī)院2005-07~2010-12對早期確診的17例腕舟骨骨折軍人,按骨折移位情況和受傷時間長短選擇性給予非手術和手術治療。17例均為男性士兵,年齡19~26歲,平均20歲。訓練過程摔傷10例,體育活動外傷7例,均未合并其它損傷。本組分為A組(非手術組)9例,B組(手術組)8例。A組:結節(jié)部骨折2例,腕部骨折7例;無移位骨折7例,輕度移位骨折(移位<1 mm)2例;骨折時間傷后 1~7 d,平均3 d。B組:結節(jié)部骨折1例,腕部骨折6例,近端骨折1例;輕度移位骨折(移位<1 mm)5 例,明顯移位(>1 mm)3 例、骨折端分離移位>1 mm 6例,骨折時間1~7 d,平均5 d。
治療方法:A組9例,及時采用石膏外固定,石膏固定時間8~14周,平均12周。B組采取手術切開復位,細螺紋釘或哈勃釘內固定。療效評定標準:①優(yōu):骨折愈合,腕痛消失,腕關節(jié)活動范圍正常,握力正常;②良:骨折愈合,腕痛消失,腕關節(jié)活動范圍輕度受限,握力輕度減輕;③中:骨折愈合不良,腕部輕度疼痛,腕關節(jié)活動中度受限,輕度影響工作和生活;④差:骨折愈合不良或骨不愈合,腕關節(jié)活動明顯疼痛和受限,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隨訪時間6~24個月,骨折愈合指標:骨折線消失或膜糊,有骨紋理通過骨折線,鼻咽壺處無壓痛。A組全部愈合,無壞死及骨不愈合,愈合時間8~14周,平均12周。B組全部愈合、愈合時間8~10周,平均9周。其中優(yōu):A組5例,B組5例;良:A組4例,B組3例。中:A組1例,B組3例。差:A組0例,B組0例。
腕舟骨骨折是腕部受外傷最易發(fā)生的骨折,約占腕骨骨折的71.2%,以腕部骨折多見,占70%,舟骨結節(jié)及舟骨近端骨折各占10%~15%。由于腕舟骨解剖結構特殊,與周圍4塊腕骨和橈骨遠端相關節(jié),舟骨的血供不穩(wěn)定比較少,特別是舟骨近1/3段沒直接周圍供血的動脈滋養(yǎng)孔,此處骨折更容易發(fā)生骨不連和骨缺血壞死。文獻報道,無移位骨折早期采用簡單外固定就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一旦骨折發(fā)生移位就容易產生骨不連、骨不愈合,因此單純石膏外固定效果不佳,建議對這種骨折早期采用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可以取得比較好的療效?;谏鲜鲇^點,本組對早期無移位舟骨骨折,較多選用石膏外固定,對于有移位的骨折早期多數(shù)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骨折愈合率100%,腕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也高于文獻報道。
有學者解剖研究認為:腕關節(jié)屈曲時骨折線向背側分離,在腕關節(jié)背伸時骨折向掌側分離,比較好固定的位置是背伸45°,輕度橈偏位。而鄒季認為:腕部背伸位固定條件下舟骨骨折端重演著骨折發(fā)生時所受到外力擠壓情況,腕背伸固定有損骨折端血液供應,所以應該腕掌屈位(類似于休息位)固定。筆者治療體會:非手術治療的關鍵不在腕背伸或腕掌屈固定,主要在固定施措采用越早越好,固定時間要足夠長,至少3個月,骨折愈合不良的很多病例就是因為早期固定的時間不夠。固定位置關鍵在于舟骨解剖復位,骨折無移位。具體操作時,應將手腕固定于一個位置,使其疼痛感最輕為佳,疼痛加重往往提示骨折端受到剪力的作用,預示著固定位置不佳。舟骨不同部位骨折也因腕部屈伸角度的不同而受力不同。筆者體會腕部輕度背伸,拇指對掌位效果最佳。
對有移位的腕舟骨骨折,如果條件許可,一般選擇手術。因移位腕舟骨骨折很難通過手法復位達到解剖對位,反復手法復位使骨折端產生較多碎屑,使骨不連、骨壞死發(fā)生率增加。一般認為舟骨骨不連發(fā)生率較高,高達35%。解剖復位是腕舟骨愈合的基礎,一旦發(fā)生移位,多數(shù)會發(fā)生骨壞死或骨不連,繼而發(fā)生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嚴重影響腕關節(jié)功能。
軍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不但要求效果好,治愈率高,還要求恢復快。根據(jù)統(tǒng)計資料顯示:手術治療比非手術治療愈合時間短。手術治療愈合時間為(7±0.5)周,而非手術治療愈合時間為(12±0.7)周,兩者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采用手術治療短期效果(握力和腕關節(jié)活動范圍)較非手術治療好,療效快。但長期觀察,兩者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因為非手術治療,由于固定時間長,往往造成手腕僵硬,功能受限,但經(jīng)過功能鍛煉也能達到滿意的恢復。所以對軍人舟骨骨折筆者偏重于手術治療,對骨折早期(一般7 d之內),經(jīng)手法復位,骨折對位對線好,可以石膏外固定處理,對有移位的骨折以及未及時診斷和早期進行石膏固定處理的,無論位置如何都采取手術治療。軍人訓練中出現(xiàn)的腕舟骨骨折,早期容易被忽視,被認為是軟組織傷而繼續(xù)參加訓練,等到不能堅持訓練時才引起重視,到醫(yī)院就診時,已過了最佳治療時期。所以對軍人訓練傷重點在早診斷、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治療以手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