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福忠
經常遇到以高科技開發(fā)的產品,卻遭人用原始或低科技的方式破解,教人有點啼笑皆非。這也許是開發(fā)的疏忽,僅防范高科技的破壞,反而制造漏洞。有兩件這樣的事,雖不能用“有趣”形容這不法的行為,至少給發(fā)展新科技產品的人一點警示。
南非新交通信號“SIM”遭竊
南非的約翰內斯堡,最近3個月有400多個路口的交通燈遭到破壞,內部電子零件被人拿走,600多個燈泡被人砸碎,甚至連燈桿也被人抬走,共約損失120萬美元。路口的交通燈有什么好偷的,里面有值錢的東西?確實不假,是電子零件。
約翰內斯堡的交通信號燈,是高科技的設計,為了防止故障沒有人知道,特別設計一套即時自動通報系統(tǒng),安裝在路口信號燈內,主要零件有信號傳輸器、GPS以及一片SIM(用戶識別卡,常見的通訊卡片)卡。交通燈一旦故障,這個系統(tǒng)就把交通燈的位置傳送到路況中心,即可派人檢修。也許是為了簡便,SIM卡竟然與普通手機用的相同,宵小砸破交通燈是為了取得SIM卡,放到自己的手機隨便打免費電話,由政府買單。
為了取得SIM卡,交通燈遭到各種破壞,有的被連根拔起索性當廢鐵賣。當然,市政府已經把全部SIM卡報廢,并要求承包商想一個更安全傳送資訊的方法。同時也調查是否有內線把交通燈的設計泄漏出去,要不然誰會知道里面有可用的SIM卡?
汽車電子鑰匙一點也不防盜
新款式的汽車為了防盜,不用鐵做的鑰匙鎖門、發(fā)動,而改用電子鑰匙,車里的電子鎖與電子鑰匙的密碼相合,才能打開車門、按鈕發(fā)動引擎。前些日子有報道,說竊車老手只要用自己制作的儀器按鈕,就能打開車門、發(fā)動引擎。這一技術現(xiàn)在要上臺面了,在美國加州圣地牙哥舉行的網絡安全會議上,瑞士聯(lián)邦技術學院的SrdjanCapkun教授報告他與另外兩位教授“偷車技術”的研究結果。
Srdjan Capkun教授買了一輛電子鑰匙發(fā)動的汽車,車主的電子鑰匙與車內的電子鎖以無線傳遞信號,兩方面的信號相合,電子鎖就打開車門、同把引擎開鎖,車主就能進入車內、按鈕發(fā)動。于是,這幾位教授開始研究電子鎖與鑰匙的信號技術,看看有沒有什么破綻。
這幾位教授發(fā)現(xiàn),車內的電子鎖會連續(xù)發(fā)出低能量的信號,電子鑰匙一旦靠近,就會被電子鎖的信號啟動,回傳信號給電子鎖,如果信號與電子鎖相合,電子鎖就會開鎖。幾位教授用了兩個連在一起的天線,一個放在車邊攔截電子鎖的信號,另一個拉到車主的電子鑰匙附近,于是電子鎖的信號經過天線傳到電子鑰匙,電子鑰匙再把信號回傳給電子鎖,讓電子鎖以為電子鑰匙就在附近,就這樣把電子鎖騙開了。
因為有兩個天線,所以要兩個人合作,看到車主下車鎖門,一個人拿天線靠在車旁邊,另一個人拿著天線跟著車主,找機會下手。兩個天線可以有線連接或是無線連接,教授估計制作一個有線系統(tǒng)所需材料費約50美元,制作無線系統(tǒng)材料費依復雜程度約100~1000美元。
教授公布實驗報告當然不是教人偷車,而是告訴車主有被盜的可能,保護好電子鑰匙,同時也告訴汽車制造商的疏忽,應立即設法改善。
(編輯/寧良凌)
海外星云 201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