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阿渦奪水庫壩基滲漏分析與處理

      2011-05-31 06:36:40楊春璞馬金波
      東北水利水電 2011年9期
      關(guān)鍵詞:孔段壓水透水性

      楊春璞,馬金波,馮 偉

      (中水東北勘測設(shè)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吉林 長春130021)

      阿渦奪水庫壩基存在著特殊的地質(zhì)條件,巖石風化較深,層理發(fā)育多為陡傾角,張開度較好,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且多角度,在壩址左、右岸表部皆發(fā)育卸荷裂隙帶。卸荷帶內(nèi)巖體裂隙十分發(fā)育,加之高寒地區(qū)物理風化比較嚴重,使巖體十分破碎,處理起來十分困難,經(jīng)帷幕灌漿處理后,仍存在著滲透量較大現(xiàn)象,經(jīng)對地質(zhì)條件綜合分析與合理評價,進行了補強灌漿工作,確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后經(jīng)檢驗,效果比較明顯。

      1 工程概況

      阿渦奪水庫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qū)隆子縣境內(nèi),隆子河左岸支流容扎曲的中游河段。距隆子縣縣城約52km(公路里程97km),距山南地區(qū)所在地澤當鎮(zhèn)93km。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25.8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0.384×108m3,多年平均流量1.22m3/s,多年平均含砂量0.47kg/m3。

      水庫正常蓄水位和校核洪水位分別為4515.49m,4517.83m,相應(yīng)庫容為 0.214億 m3,0.254億 m3。灌溉面積5850hm2。本工程為三等工程,大壩、溢洪道、輸水洞均為3級建筑物。攔河壩、溢洪道、輸水洞按50年一遇(P=2%)洪水設(shè)計,1000年一遇(P=0.1%)洪水校核。溢洪道消能防沖按30年一遇(P=3.3%)洪水設(shè)計。根據(jù)國家地震局1990年編制的1/400萬《中國地震烈度區(qū)劃圖》,本區(qū)地震基本烈度為8°,擋水建筑物設(shè)計烈度為8°。

      水庫由大壩、左岸岸坡溢洪道、左岸輸水隧洞組成。大壩為粘土心墻堆石壩,壩頂高程4519.10m,最大壩高53.2m,壩頂全長161.80m,壩頂寬度10.00m。

      2 地質(zhì)概況

      壩址區(qū)屬高山地形,谷底高程4472~4479m。山體高程一般為4580m以上,比高大于100m。左岸山坡大部分為含壤土碎塊石覆蓋,中、下部基巖裸露。左岸山坡下部坡度一般20°~30°,中部坡度一般30°~40°,上部變緩。右岸山坡巖體大部分裸露,坡度25°~45°。壩址區(qū)河流總體流向由北至南,河谷呈不對稱的“V”字型,河水水面寬4~10m,水深0.5~1.5m。

      壩址區(qū)出露的地層有侏羅系下統(tǒng)日當組頁巖夾少量砂巖、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和閃長玢巖侵入體。斷層發(fā)育,出露的頁巖夾少量砂巖呈單斜構(gòu)造,其產(chǎn)狀一般近東西向。

      壩址區(qū)地下水按其埋藏條件,可分為第四系松散堆積層內(nèi)的孔隙潛水和基巖裂隙水2種??紫稘撍饕癫赜诼?、階地的砂礫石層中,埋深一般0.5~1.5m。壩址兩岸山體地下水位埋藏較深,左岸地下水位埋深30~40m,右岸地下水位埋深 40~55m。

      3 壩基滲透性分析

      壩址區(qū)出露的地層出露有閃長玢巖侵入體,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巖體破碎,共有8條。根據(jù)壩址區(qū)的勘測結(jié)果,多數(shù)閃長玢巖走向近東西,順層侵入,與周圍呈裂隙接觸和破碎接觸,一般破碎帶寬約1m左右。為壩基滲漏主要通道,由于接觸部位破碎帶較寬且走向不固定,所以處理起來十分困難。

      閃長玢巖侵入體內(nèi),在壩址左、右岸表部皆發(fā)育卸荷裂隙帶。卸荷帶內(nèi)巖體裂隙十分發(fā)育,加之高寒地區(qū)物理風化比較嚴重,使巖體十分破碎,一般RQD值小于10%。其中左岸卸荷裂隙帶長約170m,寬約75m ,鉛直厚度一般13~19m;右岸卸荷裂隙帶長約130m,寬約70m,鉛直厚度21.5m左右。張開寬度一般為10~20mm,充填泥和巖石碎屑。該帶巖體透水性強,屬強透水巖體。

      壩基開挖揭露巖石巖性、風化狀態(tài)、卸荷裂隙帶等與初步設(shè)計階段基本一致。揭露地質(zhì)構(gòu)造情況與初步設(shè)計階段出入較大,初步設(shè)計階段壩基沒有發(fā)現(xiàn)斷層,技施階段發(fā)現(xiàn)9條斷層,有3條寬度大于1.0m,最大寬度為5.2m,走向基本為順河向,傾角較陡,充填物為泥和碎塊巖,透水性好。

      巖體節(jié)理發(fā)育,受卸荷裂隙的影響,節(jié)理多數(shù)張開1~2cm或充填巖屑、少量泥。節(jié)理發(fā)育以下列3組為主:①走向N5°W~N5°E,傾向SW或NW,傾角 55°~75°。②走向 N35°~60°E,傾向 NW,傾角 30°~50°。③走向 N20°E,傾向 SW,傾角 62°。總體分布趨勢以北西、東向(順河向),傾向南西或北西(右岸),陡傾角為主,多數(shù)張開、少量夾泥。

      結(jié)合前期勘探鉆孔壓水資料、帷幕灌漿先導(dǎo)孔壓水資料(左岸)、灌漿試驗鉆孔資料(右岸灌漿平洞)分析,巖體透水層可分為3個透水帶:①強透水帶下限:左岸埋深10~25m,河床埋深9~11m,右岸埋深10~24m;②中等透水帶下限:左岸埋深 16~48m,河床埋深 14m,右岸埋深 15~53m;③小于0.03L/(min·m·m)相對隔水層埋深:左岸34~54m;河床埋深26m。右岸埋深41~73m。

      根據(jù)工程地質(zhì)條件可以看出,壩基地質(zhì)條件極為特殊,巖層走向為順河向,且較陡;巖脈充填為順巖層充填,接觸帶較寬且走向不定性,透水性較強;斷層及節(jié)理發(fā)育,也均為順河陡傾角,透水性好。這種地質(zhì)條件對灌漿很不利。

      5 壩基前期帷幕灌漿施工

      阿渦奪水庫工程技施階段施工期間先后進行了2次大壩帷幕灌漿。2003年施工期帷幕灌漿按照技施階段設(shè)計施工圖施工,通過檢查孔壓水試驗檢查合格,此階段灌漿施工為前期帷幕灌漿。

      阿渦奪水庫壩體心墻兩岸基礎(chǔ)巖石表部破碎,滲透性強,地下水位低。大壩為3級建筑物,最大壩高53.2m,屬中壩,其基巖相對隔水層單位透水率按“規(guī)范”要求為 0.05~0.1L/(min·m·m),考慮阿渦奪水庫來水量較小,河床基礎(chǔ)及左岸壩肩巖石灌漿帷幕范圍按不大于 0.03L/(min·m·m)控制,右岸壩肩帷幕按不大于 0.05L/(min·m·m)控制。河床帷幕深度約25.00m。左岸山體較平緩,巖體破碎,難以成洞,故左岸帷幕在山體表面鉆灌,灌漿范圍左岸至滲透系數(shù)較小的頁巖,左岸帷幕向山體內(nèi)延伸52.00m,帷幕深度約17.00~40.00m。由于右岸山坡陡峻,在右岸4519.10m高程打一帷幕灌漿平洞,至壩0+236.00m樁號,灌漿洞斷面為方圓形,尺寸為2.0m×3.0m(寬×高),頂拱及邊墻采用噴錨處理,底板采用混凝土板,厚度0.3m。右岸帷幕向山體內(nèi)延伸88.00m,帷幕深度約10.00~43.00m,右岸帷幕延伸長度達到1.5倍壩高。

      考慮壩基巖石分布有順河向的斷層、節(jié)理裂隙,局部傾角較陡,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大壩粘土心墻基礎(chǔ)采用主、副雙排帷幕,主、副帷幕排距1.50m,帷幕孔距2.00m,交錯布置,相當于帷幕孔距加密至1.00m,以提高帷幕的防滲效果。兩岸壩肩為單排帷幕,左岸壩肩帷幕孔距2.00m,右岸壩肩灌漿平洞內(nèi)的帷幕孔距原設(shè)計為2.00m,經(jīng)現(xiàn)場灌漿試驗,孔距調(diào)整為1.50m,同時,灌漿帷幕向山體內(nèi)增長42m。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帷幕灌漿共分3序孔。

      副帷幕完成灌漿孔75個,鉆孔進尺1782.99m,注入灰量186183kg。主帷幕完成灌漿孔76個,鉆孔進尺2888.54m,注入灰量431918kg。兩岸山坡(延伸體)完成灌漿孔33個,鉆孔進尺1325.20m,注入灰量285664.70kg。右岸山坡(灌漿平洞)完成灌漿孔40個,鉆孔進尺1186.53m,注入灰量137137.95kg。

      本階段帷幕灌漿施工及檢查工作于2003年完成,依據(jù)本期檢查孔壓水試驗資料,其巖體透水率已經(jīng)達到設(shè)計控制標準。

      6 壩基前期帷幕灌漿滲漏檢查與分析

      2005年10月10日進行臨時下閘蓄水,庫水位蓄至4489.00m時,壩下多處出現(xiàn)滲水情況,并且隨著庫水位上升,滲水量也逐漸增大,且溢洪道底板及輸水洞內(nèi)多處可見明顯滲水。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及蓄水期的有關(guān)資料,對壩后滲水原因進行分析論證。

      6.1 壩基滲漏檢查與分析

      在樁號0+0.000~0+148m布置檢查孔6個,從鉆孔巖芯看,壩基巖體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節(jié)理多數(shù)張開,少量充填夾泥,表面見鐵錳質(zhì)浸染,部分陡傾角裂隙面見有擦痕。巖體破碎,巖心獲得率較低,一般為20%~60%,部分孔段見有斷層破碎帶和裂隙密集帶,巖石極破碎,巖心獲得率低于20%,鉆進中孔壁經(jīng)常掉塊、卡鉆,部分孔段跨塌嚴重,鉆孔無法施工,特別是JK1孔巖芯極破碎,孔深65m以上孔段壓水試驗均不能起壓,其中孔深47m以下發(fā)育隱伏斷層破碎帶(F19)和裂隙密集帶61.1~82.1m,巖體極破碎,垮孔嚴重。

      從鉆孔壓水試驗分析,壩基巖體(含帷幕灌漿段)多屬于弱透水性(1≤q<10)和中等透水性(10≤q<100),少量孔段具有微透水(q<0.01L/(min·m·m))。其中中等透水性巖體分布在JK1孔(樁號0+007.00)自壓漿板至孔深75.6m段,JK2孔(樁號0+044.50m)自壓漿板至孔深75.4m段,JK4孔(樁號 0+102.50)孔深 61.1~82.1m 段,JK5孔(樁號0+136.70m)自壓漿板至孔深79.0m段,JK11孔(樁號0+068.30m)孔深 64.0~79.0m段,主要屬于主、副帷幕下限之間的孔段,特別是JK1孔65.5m以上孔段壓水試驗不起壓,改為注水試驗,滲透系數(shù) 1.7×10-2~4.64×10-1cm/s,為強透水性;弱透水性巖體主要分布于JK2,JK4孔之間的副帷幕灌漿深度以上孔段。呂榮值不大于0.03L/(min·m·m)的巖體分布于距壩頂75.4~82.1m以下,埋藏較深。壩基檢查鉆孔壓水試驗成果見表1。

      根據(jù)6個鉆孔壓水試驗資料統(tǒng)計,壩基帷幕灌漿段孔段全長209.5m,其中中等透水性孔段合計長137.2m,占全部灌漿孔段的65.5%,特別是JK1孔灌漿孔段壓水試驗不起壓,透水性強,說明灌漿效果未達到不大于0.03L/(min·m·m)的設(shè)計要求。同時,帷幕下巖體部分孔段具有中等透水性,部分孔段呂榮值大于 0.03L/(min·m·m)的設(shè)計值,即防滲帷幕深度亦不滿足設(shè)計要求。

      表1 壩基鉆孔壓水試驗成果表

      6.2 壩肩滲漏檢查與分析

      1)左壩肩。自溢洪道(樁號0+000.00m)開始,至左岸山坡樁號0-066.80處布置檢查孔6個。防滲帷幕自壩頂高程,深度17.5~39.3m。從鉆孔巖芯看,巖體多為弱風化,風化帶厚度大于60m,巖體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節(jié)理多數(shù)張開,少量充填夾泥,面見鐵錳質(zhì)浸染,部分陡傾角裂隙面見有擦痕。巖體較破碎,巖芯獲得率多為50%~90%,部分孔段見有裂隙密集帶,巖石破碎,巖芯獲得率30%~50%,鉆進中有掉塊、卡鉆現(xiàn)象,巖芯多呈中短柱狀,局部碎塊狀。部分孔段垮塌嚴重,鉆孔無法施工,特別是JK10孔巖心獲得率極低,一般18.8%~67.7%,孔深34.6m以上巖石受強風化帶 (孔深5.5m以上)和斷層F19(孔深13.5~32.6m)影響,巖芯極破碎,部分孔段巖芯呈泥砂夾碎石狀,巖芯獲得率為0。左壩肩鉆孔壓水試驗成果見表2。

      表2 左壩肩鉆孔壓水試驗成果表

      從鉆孔壓水試驗分析,壩肩帷幕灌漿段巖體多屬弱透水性(1≤q<10),局部中等透水性(10≤q<100),少量孔段具有微透水(q<0.01L/(min·m·m))。其中中等透水性巖體呂榮值0.106~0.421L/(min·m·m),主要分布在 JK7孔(樁號 0-051.70)孔深 21.0~25.0m,30.0~35.2m 段,JK8孔(樁號 0-068.80) 孔深 32.2~36.9m,47.2~52.0m 段,以及JK10孔(樁號 0-015.70) 孔深 7.8~13.0m,17.8~23.0m段。

      根據(jù)鉆孔壓水試驗資料分析,左壩肩帷幕巖體呂榮值多未達到 q≤0.05L/(min·m·m) 的設(shè)計控制指標。同時,帷幕下巖體部分孔段具有中等透水性,部分孔段呂榮值大于0.05L/(min·m·m)的設(shè)計值,防滲帷幕深度不滿足設(shè)計要求。此外,帷幕端點處穩(wěn)定地下水位低于帷幕底界,正常蓄水位以下部分孔段呂榮值大于0.05L/(min·m·m)的設(shè)計值,帷幕未與壩肩山體相對隔水層封閉。

      2)右壩肩。自灌漿平洞(樁號0+148.00)至灌漿平洞底端(樁號0+209.00),長61m,共布置檢查孔2個。防滲帷幕自洞底高程4519.00m,深度20.8~53.6m。從檢查鉆孔巖芯看,巖體為中等風化,風化帶厚度大于48.6m,巖體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節(jié)理多數(shù)張開,少量充填夾泥,面見鐵錳質(zhì)浸染。巖體較破碎,巖芯獲得率多為40%~72%,部分孔段見有斷層破碎帶裂隙密集帶,巖石破碎,巖芯獲得率低于30%,鉆進中有掉塊、卡鉆現(xiàn)象巖芯多呈中短柱狀,局部碎塊狀。部分孔段垮塌嚴重,鉆孔無法施工,特別是JK6孔孔深16.7~18.9m斷層帶巖心極破碎,巖芯呈泥夾碎石狀。右壩肩鉆孔壓水試驗成果見表3。

      表3 右壩肩鉆孔壓水試驗成果表

      從鉆孔壓水試驗分析,右壩肩巖體屬中等透水性(10≤q<100)和弱透水性(1≤q<10),JK6孔深度11.6~16.6m位于斷層影響帶,具有強透水性。其中,帷幕灌漿段巖體透水率0.115~0.741L/(min·m·m),具有中等透水性,最大達到 1.032L/(min·m·m),屬于強透水,均未達到設(shè)計控制指標。同時,帷幕下巖體多具有弱透水性,部分孔段呂榮值大于 0.03L/(min·m·m)的設(shè)計值,防滲帷幕灌漿深度不夠。帷幕端點處穩(wěn)定地下水位低于帷幕底界,正常蓄水位以下部分孔段呂榮值大于0.05L/(min·m·m)的設(shè)計值,帷幕未與壩肩山體相對隔水層封閉。

      7 補強帷幕灌漿設(shè)計方案與施工

      7.1 補強帷幕灌漿設(shè)計方案的變更

      根據(jù)蓄水后滲漏檢查結(jié)果及地質(zhì)資料分析,2007—2009年,對阿渦奪大壩基礎(chǔ)補強防滲處理工程進行設(shè)計方案調(diào)整:

      1)壩基防滲帷幕設(shè)計標準調(diào)整為:大壩基礎(chǔ)、左岸山體及右岸平洞部位,灌漿帷幕范圍按透水率不大于 0.1L/(min·m·m)控制。

      2)壩基部位(壩 0+000m~0+148.00m)的加強灌漿帷幕中心線在原主帷幕線與副帷幕線中間,與主帷幕線距離為0.75m,孔距為1m,帷幕深度約為7~67m。

      3)左岸加強帷幕在山體表面鉆灌,灌漿中心線在原設(shè)計灌漿線上向上游側(cè)平移0.75m,孔距為1m,帷幕灌漿范圍比原設(shè)計延長29.7m,延長至樁號0-096.50m處,帷幕深度約為10~65m。

      4)右岸灌漿平洞比原設(shè)計延長19m,延長至0+228.00m樁號處,加強帷幕灌漿孔距1m,深度約為 10~67m。

      5)輸水洞采用增設(shè)“密封圈”的方法進行處理,在輸水洞樁號洞0+092.13m處增加3排帷幕灌漿,排距1.5m,深度8m,標準按透水率不大于0.1L/(min·m·m)控制。

      6)在左岸壩肩局部增加一排副帷幕灌漿,范圍在樁號壩0-011.60~0+035.50m之間,副灌漿帷幕中心線在原主帷幕線上,與加強帷幕線距離為0.75m,孔距1m,帷幕深度22~42m。

      7)右岸壩肩部位(壩0+140.00~0+163.00m),埋深約15~40m范圍內(nèi)地層破碎帶采用高壓旋噴灌漿處理。高壓旋噴灌漿布置與該部位的加強帷幕灌漿布置相同,孔距定為0.5m。穿過這一破碎范圍后,恢復(fù)帷幕灌漿施工,處理至加強帷幕灌漿底線。

      7.2 補強帷幕灌漿施工與檢查

      根據(jù)阿渦奪實際地質(zhì)情況,參照灌漿規(guī)范,在施工方案中采用了國際先進灌漿理念和灌漿工藝(GIN法)。自2007年5月進行左壩肩試驗段的現(xiàn)場補強灌漿試驗,先后進行了主河床段帷幕補強灌漿、左岸山體帷幕補強灌漿、右岸平洞帷幕補強灌漿、副帷幕補強灌漿、右壩肩高壓旋噴灌漿及輸水洞“密封圈”帷幕灌漿等。截止2009年10月,歷時3年。

      從檢查孔壓水試驗來看,主河床段及右岸平洞部位(0+000.0~0+209.0m)的檢查孔壓水透水率基本都在 0.1L/(min·m·m)以內(nèi),為合格檢查孔,個別孔段出現(xiàn)的壓水試驗透水率大于0.1L/(min·m·m)的情況,在其兩邊打補充檢查孔進行檢查,以分析不合格孔段透水情況,補充檢查孔的檢查結(jié)果透水率皆小于0.1L/(min·m·m),為合格孔段,說明該部位不存在集中滲漏通道。

      左岸山體部位(0+000.0~0-066.8m),有2個檢查孔JC2和JC3為不合格檢查孔,最大透水率為 0.2381L/(min·m·m),同時發(fā)現(xiàn)灌漿帷幕底線以下(JC3的第5段以下及JC5的第7段以下為灌漿帷幕底線下未灌漿孔段)也存在透水率大于0.1L/(min·m·m)的不合格孔段(最大透水率達0.312L/(min·m·m)。對此問題,設(shè)計與業(yè)主研究后,對左岸山體帷幕補強灌漿進行了加深處理,具體加深深度以先導(dǎo)孔及檢查孔壓水試驗所揭露透水率不大于0.1L/(min·m·m)的孔段高程來確定。加深孔在補強灌漿孔的基礎(chǔ)上進行,孔距1m,分三序施工,在加深段鉆灌施工過程中,采用孔口封閉灌漿法大壓力進行加深段灌漿,利用孔口封閉灌漿法的補灌作用,對該部位上部已施工的不合適孔段進行補灌,加深處理結(jié)束后,重新布置了補充檢查孔進行全孔段檢查,補充檢查孔的檢查結(jié)果為:透水率皆小于 0.1L/(min·m·m),為合格孔段。

      [1]中水東北勘測設(shè)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西藏阿渦奪水庫初步設(shè)計報告[R].1998.

      [2]中水東北勘測設(shè)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西藏阿渦奪水庫工程壩后滲水分析專題報告[R].2005.

      [3]中水東北勘測設(shè)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西藏阿渦奪水庫工程滲漏分析勘察報告[R].2006.

      [4]中水東北勘測設(shè)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西藏阿渦奪水庫工程竣工(施工地質(zhì))報告[R].2009.

      猜你喜歡
      孔段壓水透水性
      復(fù)雜頂板高位定向長鉆孔鉆完孔技術(shù)
      煤礦安全(2023年10期)2023-10-26 07:49:58
      調(diào)相壓水儲氣罐主材的耐低溫性能分析
      地面L型鉆孔煤層底板注漿加固技術(shù)*
      機組調(diào)相壓水問題的分析及改造
      CONTENTS
      EXCEL軟件在蘇阿皮蒂工程固結(jié)灌漿中的應(yīng)用
      帷幕灌漿回漿變濃孔段水泥灌入量計量研究
      ——以桐子林水電站為例
      人民長江(2019年4期)2019-05-13 08:55:46
      透水性鋪裝在城市綠地中的應(yīng)用初探
      第一次壓水
      基于空隙率的透水性瀝青路面配合比設(shè)計
      荆州市| 耿马| 松滋市| 环江| 通山县| 宁乡县| 灵寿县| 临夏县| 玛多县| 淄博市| 上饶县| 舞钢市| 德令哈市| 休宁县| 连云港市| 乌拉特后旗| 宜春市| 湖北省| 射洪县| 迁西县| 武陟县| 稻城县| 正阳县| 滁州市| 石泉县| 富蕴县| 来宾市| 灵武市| 正安县| 光山县| 永嘉县| 西乡县| 苏尼特左旗| 花垣县| 广宁县| 北辰区| 南溪县| 万宁市| 通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双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