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雪,王 棉*,呂冬梅,王淑梅,徐春玲,王霽雪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1電診科;2麻醉科;3眼科,吉林長春130041)
彩色多普勒成像技術(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e,CDI)是目前臨床常用的無創(chuàng)性診斷方法,它在二維顯像的基礎上,獲取血流頻譜,進行血流動力學研究。我們利用CDI檢測了正常人15例(30眼)及CACG患者25例(36眼)手術前后眼動脈(ophthalmic artery,OA)、視網膜中央動脈(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和睫狀后短動脈(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SPCA)的血流參數(shù),探討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視神經損害與眼底血流動力學改變的相關關系。
1.1.1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25例(36眼),男14例,女11例。年齡為(59-72)歲,平均年齡(64.84±3.36)歲。均為我科確診的住院患者,住院期間均行小梁切除術?;颊咝g前眼壓均經藥物控制在12-21 mmHg之間(1 mmHg=0.133 kPa)。
1.1.2正常對照組為自愿者,共15例(30眼)。年齡(59-69)歲,平均年齡(64.27±2.91)歲。篩選標準:(1)無青光眼病史及家族史;(2)隨機測量3次眼壓均低于21 mmHg;(3)視野檢查及視乳頭、視網膜神經纖維層檢查未見青光眼改變。
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甲亢、肝腎肺等重要器官疾病;無高度近視、無眼部手術史。
采用美國HP-8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7.5 mHz,彩階量程用6 cm/s,超聲取樣容積寬度小于2 mm,調整控制聲速與血管夾角小于20度,壁濾波為50 Hz。在室內自然光線下,令受檢者仰臥位,輕閉雙眼,眼瞼表面皮膚涂耦合劑,將探頭輕置于眼瞼皮膚上進行檢查,切勿加壓,以免出現(xiàn)假象。二維超聲常規(guī)檢查晶體、玻璃體腔、球后壁等情況,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掃查球后三角區(qū),清楚顯示視神經走行及眼動脈(OA)、視網膜中央動脈(CRA)、睫狀后短動脈(SPCA)彩色血流束,用脈沖多普勒顯示OA、CRA、SPCA的血流頻譜,找到最佳頻譜凍結圖像,檢測收縮期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ean),求出阻力指數(shù)(RI),一般測量5個波形求平均值。所有檢查均由一名熟練者操作完成。本研究檢測正常對照組,CACG患者術前2天及術后1個月的血流動力學指標。
2.1彩色多普勒檢查結果 見表1。
表1 CACG患者與正常對照組彩色多普勒檢查結果
2.2CACG患者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CACG患者無論是術前還是術后1個月的OA、CRA及SPCA的PSV、EDV均較正常對照組減低,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RI值較正常對照組增高,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CACG患者術前與術后各項指標的比較 術后1個月的OA、CRA及SPCA的PSV、EDV均較術前有所改善,但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者RI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彩色多普勒成像技術(CDI)是一種新的雙功能超聲掃描,它是利用多普勒原理在實時B超灰階上同時顯示組織、器官的血流速度和方向的新興檢查方法。一般以彩色表示血流方向,朝向探頭的血流為紅色,反之為藍色;以多普多普勒頻譜作血流的定量分析。自從1989年Erickson等[1]用彩色超聲探測眼和眼眶時,發(fā)現(xiàn)所有病例多能顯示OA,CRA,SPCA和CRV,此后CDI技術在眼科中得到迅速發(fā)展,并且隨著診斷技術不斷發(fā)展,尤其各種應用軟件的開發(fā)與應用,使超聲診斷逐步由定性診斷向定量診斷發(fā)展。CDI可觀測眼動脈、視網膜中央動脈、睫狀后動脈的收縮期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流速(Vmean)、阻力指數(shù)(RI)等。與其他檢測方法如放射示蹤法,熒光眼底造影,激光多普勒測速儀等一些通過眼球加壓來記錄眼動脈搏動的方法相比,CDI具有重復性強,精確度高,變異度小,無創(chuàng)傷性、比較符合生理條件,不受屈光間質混濁影響等優(yōu)點。
青光眼(glaucoma)是常見病,同時也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它是一組以特征性視神經損害和視野缺損為共同特征的疾病。青光眼引起的視神經損害主要是視神經前段的損害。關于其形成機制至今尚未取得統(tǒng)一認識,目前主要有兩種代表性假說:一是機械因素,即高眼壓影響下神經纖維被牽引和擠壓,阻礙軸漿運輸;二是血管因素,即眼壓升高,視乳頭的血循環(huán)受到影響,或者是兩者聯(lián)合作用所致[2]。慢性閉角型青光眼(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CACG)由于房角粘連和眼壓升高是逐漸進展的,發(fā)病相對比較隱蔽,往往是在作常規(guī)眼科檢查時,或于病程晚期病人感覺有視野缺損時才被發(fā)現(xiàn),危害相對更嚴重。已知視乳頭的血供來自視網膜中央動脈和睫狀后短動脈,二者均為眼動脈的分支,因此研究眼動脈、視網膜中央動脈和睫狀后短動脈的血流變參數(shù)能反映視乳頭的血供狀態(tài)。本研究應用彩色超聲多普勒技術檢測了正常人15例(30眼)及CACG患者25例(36眼)手術前后眼動脈(OA)、視網膜中央動脈(CRA)和睫狀后短動脈(SPCA)的血流參數(shù),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CACG患者的OA、CRA及SPCA的PSV、EDV均較正常對照組降低,而RI較正常對照組增高??梢奀ACG患者手術前后均存在眼部血運異常,視乳頭血供減少,表明血管因素在CACG的視神經損害機制中可能起著重要作用,這與李艷麗[3]等的報導一致。術后各項指標與術前比較有所改善,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可能是部分青光眼術后患者視功能進一步損害的原因。馮彥清[4]報導青光眼術后眼壓正常組患者的EDV較正常對照組也明顯下降,RI顯著增高。這與我們的結果類似。因此我們認為青光眼手術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壓,但不能完全改變患者眼部血流動力學異常,應在手術治療的同時考慮使用一些可增加眼動脈血流的藥物,進一步改善青光眼患者的視功能。
CDI能夠很好的提供眼部OA及CRA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且其操作簡便,重復性好,可對患者進行行連續(xù)的動態(tài)觀察。對于青光眼的診斷及療效評價具有重要的價值,建議其作為青光眼患者的常規(guī)檢查手段之一。
[1]Erickson SJ,Hendrix LE,Massaro B M,et al.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of the mormal and abnormal orbit[J].Radiology,1989,173(2):511.
[2]黃叔仁,張曉峰,主編.眼底病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73-74.
[3]李艷麗,李靜敏.原發(fā)性青光眼患者血流變學和血流動力學的變化[J].國際眼科雜志,2009,9(8):1435.
[4]馮彥清.青光眼術后彩色多普勒眼底血流動力學檢測分析[J].臨床眼科雜志,2007,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