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虹
歲月太深,時光太淺。穿過歲月的河流,數(shù)過時間的年輪,轉眼間,我來到水文這個大家庭已經(jīng)4年有余了。這4年的光陰是我青春里一段美好又難以忘懷的經(jīng)歷。對于水文,從接觸到了解,從學習到實踐,從無知到感悟,這一路走來,經(jīng)歷讓我成熟,水文使我成長。
2008年初春,作為一名“幸運兒”,我經(jīng)過了簡單的專業(yè)培訓,正式踏上了水文之路。在此之前,所有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我甚至連“測站”是什么都不知道。于是,懷揣著種種好奇,我走進了水文;通過幾年平凡崗位的工作,我懂得了水文。漸漸地,我感悟出了美,那種專屬于水文人的美,那種默默無聞,卻芳香天下的美。
汛期時住到位于潞城的石梁水文站,復雜的心情里有興奮也有壓力。因為新環(huán)境而興奮,因為有責任而有壓力。初夏的濁漳河水流湍急,每個整點去看水位變化并及時發(fā)報,這是我們做的最簡單的工作,在不下雨的日子里,一切都相安無事?!捌呦掳松稀钡闹餮雌?,降水開始增多,工作量也日漸加大。一個夜晚,雷雨突襲,打破了村莊的寧靜。因為擔心我們的安全,站長只身一個人,踩著泥濘,走向水文監(jiān)測斷面,記水位,測流量。黑暗里,風雨中,那個忽隱忽現(xiàn)的身影就是這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那一刻我忽然很感動,在那之后,我開始漸漸體味出了“水文人”特有的含義。
在測站的值班室里,一張張圖表,一本本資料,我從點滴中開始了解水文專業(yè)知識。先觀測,后計算,再校核,水文資料的精準,要求每一項工作都必須細致耐心,更要求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水文人就是憑著微小的細節(jié)和強烈的責任感撐起了水文基礎工作的一片天。
每當在防汛抗旱的關鍵時刻,為了國家的利益、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要及時、準確地提供汛情動態(tài)數(shù)據(jù),這就要求水文人加大觀測頻率,8時、11時、14時、17時、20時、23時……一天忙碌不得閑,責任的重擔扛在肩。正是因為有了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心,才會這樣無怨無悔地堅守在風浪中。
記水位、測流量、報汛情、查墑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就是他們看似簡單卻很專業(yè)的工作,也是他們傾盡一切奉獻的事業(yè)。水尺是與他們日夜相伴的知音,吊廂是他們抗擊洪流的戰(zhàn)友,水漲水落牽動著他們的每一根神經(jīng)。他們,就是“把脈江河”的水文人。
水文站都是傍水而建,遇到山洪暴發(fā),群眾可以隨時撤退,為了百姓的安危,水文人卻要堅守。尤其在汛期,“堅守”是水文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安靜的小村莊,沒有網(wǎng)絡,甚至沒有電視,環(huán)境十分封閉,但是水文人憑著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了工作和生活的單調,測站小院里生機勃勃的花草和蔬菜就是他們豐富生活的成果。而每天只要不刮風下雨,能順利地把工作做好,心里就很快樂。這就是水文人簡單的幸福。
多少個白天黑夜、寒來暑往,多少次披星戴月、頭頂驕陽,泥水、雨水和汗水一起流淌而下,水文人用自己的力量成為觀天測水的勇士,那潺潺的流水是大地的血脈,也是水文人智慧的見證。那些默默獻身于水文事業(yè)、平凡的每一員和那些感人至深的先進事跡,都彰顯了水文人最本真的崇高思想。
短短幾個月后,回到城市,偶爾想起那段測站的經(jīng)歷,總是有無數(shù)的感動。那段日子讓我對“水文人”有了新的詮釋,也了解到“水文人”最真實的一面,而我也開始為自己能屬于這個大家庭而格外自豪。
每一位水文人,或艱辛奮戰(zhàn)在風雨里,或奔波忙碌在辦公樓中,盡管崗位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心愿:為了水文的發(fā)展和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匯聚成巨大的能量,共同推動水文事業(yè)前進。在美好的前景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份欣慰,在水文事業(yè)發(fā)展的宏圖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種美麗。
奔波忙碌,堅守崗位,描繪了水文的美好前景。風吹雨打在風口浪尖上,一份清貧和堅強見證了江河的消消漲漲。那些身影多么的矯健動人,他們就是最美的水文人。此時此刻,當山西水利“兩縱十橫”結成了網(wǎng),將張開科學發(fā)展的翅膀,搭載著“十二五”的巨輪噴薄起航,美麗的水文人,依舊會堅守這份“美麗的事業(yè)”,為她滿懷深情地傾盡所有,默默吐露芬芳,只為了乘著中央1號文件的東風,一路凱歌,飛翔得更高更遠更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