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星,張偉才,陳亞楠,王 斌,張春翔,劉春香,趙 權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天津,300220)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鍺單晶成為了一種新的清潔能源材料。鍺單晶拋光片已成功地用于太陽能電池領域。在鍺襯底上通過外延GaAs層而制造的Ge/GaAs太陽能電池與硅太陽能電池相比具有轉換效率高、耐輻射、壽命長、溫度敏感性小等特點,另外Ge/GaAs太陽能電池相對于傳統(tǒng)的GaAs/GaAs太陽能電池來講具有質(zhì)量輕、成本低等優(yōu)點[1,2]。相對于N型鍺單晶片,P型鍺單晶片的耐輻射性能更強,同時P型鍺單晶片主要用于制作P-Ge/GaAs/AlGaAs多結太陽電池,具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因此,P型鍺單晶片的研究受到了廣泛地關注[3]。
由于P-Ge/GaAs/AlGaAs多結太陽電池主要用于空間領域,這就要求電池的重量較輕。P型鍺單晶拋光片的厚度越薄,則多結太陽電池的質(zhì)量越輕。目前,國際上較為成熟的P型鍺單晶拋光片產(chǎn)品的厚度為 175 μm±15μm、140 μm±15 μm,已經(jīng)屬于超薄晶片加工的范疇。對于超薄晶片的加工,可以采用有蠟拋光方式、貼膜拋光方式以及真空吸附拋光方式。
本文對P型鍺單晶拋光片的去蠟技術進行研究,研究了不同清洗溫度、拋動頻率、級聯(lián)式清洗等對鍺單晶拋光片去蠟效果的影響。
導電類型:P型;
晶向:<100>偏(111)9°±1°;
電阻率:0.001~0.05 Ω·cm;
厚度:175 μm±15 μm;
拋光方式:有蠟拋光;
表面:單面拋光。
采取有蠟拋光方式對鍺單晶片進行拋光,然后取片,并將晶片放到專用的花籃中。針對清洗溫度、拋動頻率、級聯(lián)式清洗等因素開展清洗工藝試驗,以相同的干燥工藝進行干燥。
方案一:清洗溫度:25℃,晶片靜置于清洗液中,清洗方式:級聯(lián)式超聲清洗。
方案二:清洗溫度:55℃,晶片在清洗液中以20 Hz的頻率進行拋動,清洗方式:級聯(lián)式超聲清洗。
方案三:清洗溫度:25℃,晶片靜置于清洗液中,清洗方式:單組式超聲清洗。
方案四:清洗溫度:55℃,晶片在清洗液中以20 Hz的頻率進行拋動,清洗方式:單組式超聲清洗。
注:在本文中,單組式超聲清洗指一次清洗液超聲清洗和一次快排沖水清洗;級聯(lián)式清洗由多個單組式超聲清洗模塊進行連續(xù)清洗。
在一定的光線下,目測檢驗各方案的拋光片,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面質(zhì)量檢驗結果
蠟分子以固體的形式附著于鍺單晶片的表面,若想把蠟分子從鍺單晶片表面剝離下來,只能從外界向兩者的界面處傳遞一定的能量,使蠟層逐步軟化,由較大的蠟分子團變?yōu)閱为毜南灧肿?,蠟分子依濃度梯度向低濃度處擴散,從而實現(xiàn)鍺單晶片表面與蠟分子徹底分離。
在這一過程中,蠟分子的解吸、擴散過程成為整個去蠟工藝的關鍵。
清洗溫度越高,清洗液中的分子運動速度越快,與鍺單晶片上的蠟分子發(fā)生分子碰撞的幾率得到大幅提升,這樣就加快了二者之間的能量交換速度,使蠟分子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足夠的能量,從而達到解吸的條件,脫離鍺單晶片表面,并向清洗液中擴散;另一方面,清洗溫度越高,清洗液的溶解能力越強,有利于防止蠟分子在鍺單晶片表面形成二次吸附。從表1的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較高的清洗溫度可以消除白色斑塊缺陷。
聲波是一種縱波,即清洗質(zhì)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在縱波傳播過程中,清洗質(zhì)點沿超聲波傳播方向運動,從而造成質(zhì)點分布不勻,出現(xiàn)疏密不同的區(qū)域,在清洗質(zhì)點稀疏區(qū)域聲波形成負聲壓,在分布致密區(qū)域聲波形成正聲壓,并形成負聲壓、正聲壓的交替連續(xù)變化,這種變化不僅使清洗質(zhì)點獲得一定動能而且獲得一定加速度[4,5]。加速度振幅(am)符合下列公式:
式中:am為加速度振幅;ρ為清洗液密度;c為聲波在清洗液中的傳播速度;
f為超聲波頻率;I為超聲波強度。
從式(1)可以看出,采用超聲清洗的方式可以向清洗液中的質(zhì)點(清洗液分子)施加一個特定能量,對鍺單晶片上的蠟分子形成一定的沖擊,加速蠟分子從鍺片的脫離。
晶片在超聲槽內(nèi)進行拋動,可以增強清洗液中的質(zhì)點與蠟分子之間的相對運動,加速蠟分子從鍺片的脫離。圖1為拋動、靜置的去蠟效果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采用拋動的方式可大幅縮短去蠟時間。
圖1 拋動、靜置的去蠟效果圖
基于單組式超聲清洗的機械設計理念,其清洗效率基本在85%~90%之間,很難達到理想的清洗效果。提高清洗效果的有效途徑為:1)增大清洗槽的體積,隨著清洗液使用次數(shù)的增多,存在“二次沾污”問題;2)采用級聯(lián)式清洗,即采用多個相同的模塊串聯(lián)到一起[6]。式(2)列出了級聯(lián)式清洗殘留物的計算公式。
式中:X為鍺單晶片表面剩余的沾污量;
η為單組式超聲清洗的清洗效率;
n為級聯(lián)組數(shù)。
從上式可以看出,當n越大時,鍺單晶片表面的殘留物越少,但是n不能無限大,否則將帶來較大的設備成本、運行成本,應設定合理的清洗目標,以確定n值。
從表1中可以看出,級聯(lián)式清洗有效地解決了“團狀”缺陷問題。
在超薄鍺單晶片的加工過程中,去蠟清洗工藝占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決定著鍺單晶片的最終表面質(zhì)量。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1)提高清洗溫度有利于提高表面清法效果。在不影響清洗液各組分的化學性質(zhì)的基礎上,溫度越高,清洗效果越好;
(2)采取拋動方式可以加快蠟分子與鍺片的脫離速度,從而提高清洗效果;
(3)級聯(lián)式清洗是一種較好的清洗方式,可提高清洗效果,但應合理設定級聯(lián)組數(shù);
(4)單一的清洗方法不能圓滿解決鍺單晶片的去蠟清洗問題,需要采用多項清洗技術才能解決這一問題,這也與目前拋光片清洗需要采用多種清洗技術的發(fā)展趨勢相契合。
[1]劉春香,楊洪星,呂菲,趙權.鍺片化學機械拋光特性分析[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08,3(1):101-104.
[2]呂菲,劉春香,楊洪星,鍺單晶片的堿性腐蝕特性分析[J].半導體技術,2007,32(11):967-969.
[3]陸峰,楊洪星,劉春香,趙權.表面活性劑在P型鍺片磨削工藝中的應用[J].電子工業(yè)專用設備,2010(2):50-52.
[4]陳堅邦.砷化鎵材料發(fā)展和市場前景[J].稀有金屬,2000,24(3):209-217.
[5]梁治齊.清洗技術[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0,2,195-200.
[6]楊春明,楊洪星.去蠟技術[J].天津科技,2008,35(28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