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力
2011年8月11日,十一歲的溫州永嘉女孩戴佳佳獲得了她第一個有價值的獎項——金鳳凰最佳新人獎。大眾漸漸開始認識這個笑容陽光甜美,但眉宇之間卻有著一絲同齡人沒有的英氣的小姑娘。這絲刀削斧刻般的英氣注定了戴佳佳不會像其他童星那樣甜甜膩膩地笑一笑,便可以大紅大紫,卻也注定了她堅強直立的性格以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厚積薄發(fā)。
其實,在獲獎之前,戴佳佳已經(jīng)是一個“老戲骨”了。早在2007年,剛剛進入小學的她便已經(jīng)以非常高調(diào)的姿態(tài)出道,第一次參加電臺節(jié)目,第一次參加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第一次拍攝廣告,當然,還有第一次觸電大熒幕——在電影《警嫂》中飾演主人公趙文濤的女兒趙蘭蘭。
就這樣變成圈內(nèi)人的戴佳佳在當年12月成為《星光大道》的嘉賓,然后又在第二年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大境門》。
戴佳佳的父親戴成輝很敏銳地意識到女兒在藝術(shù)方面的興趣,于是,小女孩三年級的時候,便開始在北京國際藝術(shù)學院就讀。在全國的文化中心,戴佳佳接觸到了中國最前沿的文化藝術(shù)發(fā)展方向和最核心的演藝圈,也給這個天賦異稟的小女孩更寬廣的視野和天地。
北國的天際是爽凈的,真正的天鵝也只會在這樣萬里無云的天空下翱翔。剛剛來到北京的戴佳佳很快便找到了騰空翱翔的羽翼。
她參演《解放》、《建國大業(yè)》這樣為祖國華誕獻禮的鴻篇巨制,扮演偉人的女兒李納。當雄才大略,揮斥方遒的偉人露出了作為父親的默默溫情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記得:那個在偉人身邊天真活潑的小女孩,為那豪邁偉岸的身影帶來一道有血有肉的獨特風景線,一絲人性的神采。
她參演中日合拍的電影《夢墻》,在這個劇組中,導演是日本人,劇組工作人員有一半不是中國人,和她同齡的小演員們也都來自世界各地。拍攝期間,所有的對白和導演的指令全部都要用英文來進行。小學只上到四年級,卻已經(jīng)說了四年英文的戴佳佳非常感謝父親的決定——因為北京國際藝術(shù)學校小學的英文課本用的是普通學校初中的。
拍戲不是兒戲,不但是腦力勞動,更是體力勞動,早上5點就要起床,往往晚上10點才能收工,熬到12點甚至第二天凌晨也是常有的事。她在圈內(nèi)的名氣越來越大,外地拍攝的任務(wù)逐漸增多,小佳佳變成了空中飛人。她的母親甚至放棄了所有的工作,變成純粹的后勤部長,陪著女兒寸步不離。
幼小的天鵝撲打著稚嫩的翅膀,艱難地追逐著夢想的足跡,不過在此之前,她扮演的都只是錦上添花的角色,直到天鵝遇到了“天鵝”。
2009年的冬天,“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九歲小女孩來到了貴州,正式加盟《炫舞天鵝》劇組。她“身經(jīng)百戰(zhàn)”,可也依然戰(zhàn)戰(zhàn)兢兢,因為這是她第一次擔任一部電影的女主角,電影的成敗,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她的表演能否挑起整部電影的結(jié)構(gòu)和劇情。
另外一方面,小佳佳家境殷實,有支持她的父母,疼愛她的姐姐,是老師疼愛的好學生,也是班里的“大姐頭”、“孩子王”。
可《炫舞天鵝》的女主角李晶晶卻是一個不太幸福的孩子。她家境并不寬裕,生母早逝,父親酗酒暴躁,繼母雖然是個老好人,卻不知道怎么和她相處,家里還有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繼兄。李晶晶成績不算好,性格有些陰郁內(nèi)向,在學校里也不討老師和同學的喜歡。
通常來說,童星的表演能夠得到大眾的認可,主要是因為他們可以本色演出,展示出自身最好的一面,但李晶晶和戴佳佳分明便是地球的南北極,兩個相反的極端。
貴州的冬天是陰寒的,女孩的心中卻一片火熱,她已經(jīng)找到自己和劇中人的共同點——對夢想鍥而不舍的追求和執(zhí)著。
《炫舞天鵝》中的天鵝折斷了翅膀,但完美地詮釋了親情、逝去、悲傷、夢想以及堅持的戴佳佳卻開始真正起飛。她已經(jīng)證明自己,她并不是偉人身邊的開心果,她不是一個故事中點綴的裝飾品,而是可以支撐一部“中國家庭的史詩”的優(yōu)秀演員。
因為《炫舞天鵝》,戴佳佳獲得了金鳳凰最佳新人獎,但這也僅僅只是個開始。
今年,她參演了高滿堂與孔笙強強聯(lián)手的年度大制作《創(chuàng)業(yè)年代》,第一次前往地中海的明珠意大利拍攝外景。明年,她又有望參演余治林導演的新作,一個反映時代現(xiàn)實的輕喜劇《北漂魚》。
這樣的她,未來究竟如何,其實已不用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