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輝,姚 剛,曾 強,任釗明
(1.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重慶400045;2.重慶建工工業(yè)有限公司,重慶401122)
塔式起重機由于其可以提供較大的起升高度和工作幅度,實現對物料的垂直和水平運輸,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塔式起重機屬于危險型作業(yè)設備,因此對它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有很高的要求。通常附著式塔式起重機通過控制連墻件的數量和間距來保證穩(wěn)定性;對于獨立式塔式起重機,則是限制其自由高度。而對于因受使用環(huán)境的限制,而超出限定的獨立式塔吊,則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傳統(tǒng)的加固措施,只是考慮塔吊的安全性,而往往忽略其經濟性,借助有限元計算軟件SAP2000,對獨立式塔吊的加固方式進行優(yōu)化,從而為加固提供受力合理、結構形式最優(yōu)化的方式。
國泰藝術中心位于重慶解放碑CBD核心地帶,集國泰大劇院及美術館為一體,為重慶市標志性文化工程之一。國泰藝術中心(圖1)建筑造型新穎,設計理念獨具一格,外部采用獨特的“題湊”結構為世界首創(chuàng)。
圖1 國泰藝術中心效果圖
題湊結構外形上大下小,覆蓋穿行于整個建筑,外部懸挑長度達25 m之多,使得建筑周圍空間不能完全利用。同時又受困于場地內無已有建筑物利用,所以必須采用獨立式塔式起重機。施工要求起吊高度大于55m,高于獨立式塔吊的起吊高度,因此造成塔吊的自由高度超出設計規(guī)范的限定高度。為了保證獨立式起重機的安全性,需要對獨立式塔式起重機進行加固處理。
塔吊加固的樣式很多。從本工程加固現場實施加固的可行性和時效性出發(fā),并結合加固的經濟性,對其加固方案綜合分析。比較了以下三種方案。
對塔身加設單向支撐。利用小題湊的端部支承胎架,在胎架和塔身之間加設桁架梁以及搭設腳手架,使胎架與塔身形成“一”字形支撐形式。此加固方式的材料用量和加固費用最節(jié)省,但僅能有效約束塔身單個方向的側移。
對塔身加設雙向支撐。利用小題湊的端部支承胎架,在胎架和塔身之間加設桁架梁并搭設雙向的腳手架支撐,使胎架與塔身形成“十”字形支撐形式。此加固方式能有效地約束塔身兩個方向的側移,但材料用量和加固費用耗費大。
利用小題湊的端部支承胎架,在胎架和塔身之間加設桁架梁,使胎架與塔身形成“L”字形支撐形式。此加固方式能夠同時約束塔身兩個方向的側移,且具有很好的經濟性。
圖2 方案三塔吊加固模型及節(jié)點處理示意
通過對上述三種加固方案的對比分析,認為方案三不僅有很好的約束效果;同時又具有良好的經濟性指標,故選為最終的加固方案。在此僅對方案三進行分析。
在胎架和塔身之間加設兩個桁架梁,使兩根桁架梁成90°角。同時在胎架與塔身之間區(qū)域搭設腳手架支撐桁架梁,防止桁架的剪切變形。為了保證不對塔身造成損壞,在塔身高度為20 m左右的直腹桿位置設置鋼板抱箍,然后將加固梁一端焊接在鋼板上,另一端焊接在胎架抱箍上,形成了加固梁和塔身之間的鉸接。根據塔身結構受力,整個塔身簡化為空間桁架結構,如圖2所示。
本文分析采用三維有限元彈性應力法,借助大型有限元計算軟件SAP2000。塔式起重機的金屬結構主要包括:塔身標準節(jié)、爬升架、塔頂、起重臂、平衡臂、回轉塔身以及附著裝置等部分,其主要有角鋼、圓管等型鋼拼焊而成,故采用梁單元生成有限元分析模型。本文所需的型鋼規(guī)格均可從SAP2000軟件中的標準截面庫中調取。塔吊的幾何數據均來自某塔吊生產廠家提供的圖紙。
塔身主弦及臂架材質采用Q345鋼材,其余均為Q235。彈性模量 Ex=206 GPa、泊松比 μ=0.3、密度 ρ=7840 kg/m3。
根據塔式起重機的實際受力情況,將配重、吊重、慣性荷載等以等效節(jié)點荷載施加于相應的節(jié)點;對于風荷載等效為均布線荷載施加于相應的單元。塔身與側向支撐桁架間簡化為鉸接,等效為單自由度的節(jié)點約束。塔身與固定基礎聯結節(jié)點視為固定支座,將其六個自由度全部約束(圖3)。
圖3 塔吊的有限元模型
塔身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吊臂的旋轉,引起塔身受力狀態(tài)的變化,其受力狀況如圖4所示。本文主要對工作狀態(tài)下的塔吊進行受力分析,在工作狀態(tài)下,取下面3種工況作為計算工況,對塔身進行有限元計算分析。
工況1:起重臂平行于y軸,風從吊臂吹向配重;
工況2:起重臂平行于x軸,與風向垂直;
工況3:起重臂與x、y軸為45°夾角,風向平行于起重臂。
塔身所受載荷主要有,塔機本身的自重G、起升吊重Q、風荷載Fw以及塔機回轉和小車運行產生的慣性載荷FD。其中起升吊重為8 t,基本風壓為250 Pa,對于慣性載荷和風載荷按照《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起重機設計手冊》中相關公式計算。根據《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的設計要求,荷載組合應為:
圖4 荷載工況
塔身在3種載荷工況作用下的位移計算結果見表1及圖5~圖8。
表1 位移計算結果/mm
由表1可知,各工況塔身的變形均小于塔身高度的1/100,滿足塔式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的剛度要求。因此,塔式起重機在進行了有效加固后,使起重機的剛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理論計算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有效地保證。
圖5 加固前最大位移
圖6 工況1下位移
圖7 工況2下位移
圖8 工況3下位移
隨機選取塔式起重機的某個工作時間段,利用全站儀對塔身頂端的側向位移進行跟蹤監(jiān)測。首先在塔身頂部兩個平面分別設置激光反光片,將全站儀設置于距離塔吊50 m處的位置,同時保證全站儀在測量過程中不受到干擾。在監(jiān)測過程中,對塔吊起吊載荷、起吊位置進行記錄。塔吊實時跟蹤監(jiān)測結果如表2。
表2 塔身頂端位移監(jiān)測結果
由實時跟蹤監(jiān)測數據可見,塔吊在加固后,其側向位移受到了有效地約束。根據理論分析和現場實時監(jiān)測,此種加固方式起到很好的約束效果,是比較理想的加固方式。
由于支撐桁架梁具有很好的剛性支撐效果,結合以上的對比分析可見,塔機在采用剛性桿件做支撐加固后,其頂部側移過大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設置剛性支撐的加固方式效果很好。因此,在進行獨立式塔式起重機的加固時,應優(yōu)先采用設置剛性支撐。同時,此種方案具有很好的經濟效果,有效的節(jié)省財力、人力和物力,在以后的獨立式塔式起重機的加固設計中有借鑒作用。
[1]胡宗武,徐履冰,石來德.非標準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2]GB/T 13752-92塔式起重機設計規(guī)范[S]
[3]趙峰.SAP2000在塔式起重機金屬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2005,8(12)
[4]王仿,高頂.塔式起重機整體結構的有限元分析[J].煤礦機械,2009,30(2)
[5]郭淑娟,孔祥軍.塔式起重機塔身有限元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1)